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韩飚 《新闻爱好者》2011,(11):133-134
绘画语言能够有效地反映人的认识,对信息进行传达,正因为如此在新闻美术中有着广泛的应用。本文以绘画语言概述为基础,分析了绘画语言在新闻美术中运用的必要性,并提出了绘画语言在新闻美术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新闻美术是用绘画的视觉形象来反映新近发生事实的一种新闻报道方式。作为报纸宣传的重要组成部分,新闻美术凭借它用以表现和反映新闻的手段,显示了独特的作用和存在价值,产生了令人瞩目的社会效果。但从总体来看,新闻美术在很多报刊中的现状难以令人满意。不仅新闻美术的运用和理解尚待深入,更有许多人认为新闻美术就是绘画,只能在报纸上起填空补缺的作用,于是,在实际中不免出  相似文献   

3.
张蕾茵 《东南传播》2011,(12):83-84
新闻漫画是一种很受欢迎的新闻报道和评论形式,它运用夸张、诙谐的绘画形式,报道新闻事实,完成意见表达,以其新闻性、评议性、艺术性等特性发挥着独特的传播优势。在传播科技发展的推动下,新闻漫画从报刊扩展到电视和网络媒体上,网络新闻漫画的发展尤为迅速。本文运用符号学的研究方法解读新闻漫画,将新闻漫画的构成划分为语言符号和非语言...  相似文献   

4.
新闻要及时、准确、生动地传递国内外最新消息,反映新观点、新事物,必然要不断使用流行语,这就产生了新闻语言的流行语(在特定时期内,在新闻语流中普遍使用的流行话语形式,我们称之为新闻语言中的流行语)。作为一种流行的语言时尚,它可以存在于不同的语言结构层面中,通过不同的语言单位传递着流行理念,传播着新闻信息。其表现形式有词、短语、特定的格式。  相似文献   

5.
戴峥峥 《新闻界》2013,(5):23-26
新闻语言是新闻传播的过程中使用的语言。新闻媒介在不断变迁,新闻语言也随之动态地发展。本文对比研究了传统媒介环境中新闻语言的发展特征和新媒介环境中新闻语言的发展特征,指出了新闻语言变化的深层原因。作者认为,在媒介融合的时代语境之下,新闻语言势必会面临诸多新的环境和发展机遇。  相似文献   

6.
单长虹  孙茜 《东南传播》2014,(12):66-68
电视新闻评论语言,在新闻报道中占据主导地位。电视新闻评论中对语言的使用,能够对社会产生重要影响。本文以央视《新闻1+1》为例,从电视新闻评论节目语言的使用、新闻语言行为的构成以及正确使用新闻语言的意义三个方面,阐述电视新闻评论节目的语言特色。  相似文献   

7.
新闻语言是新闻传播的过程中使用的语言.新闻媒介在不断变迁,新闻语言也随之动态地发展.本文对比研究了传统媒介环境中新闻语言的发展特征和新媒介环境中新闻语言的发展特征,指出了新闻语言变化的深层原因.作者认为,在媒介融合的时代语境之下,新闻语言势必会面临诸多新的环境和发展机遇.  相似文献   

8.
易于逊 《视听界》2004,(2):87-87
准确是新闻语言的基本特征之一。从模糊评议的概念上理解,模糊评议似乎与新闻评议格格不入,而事实上新闻要求语言的准确性并不排斥模糊语言。因为语言是客观事物的反映,而许多客观事物并没有明确的界定,因而反映这些客观事物的语言必然是外延含糊的。新闻既然是客观事实的报道,而客观事物存在着模糊状态,我们的新闻语言就很难回避模糊语言,在众多新闻传媒中广播的一些特质决定了广播更应注意模糊语言的运用。以下仅就模糊语言在广播新闻中的运用作一个浅析。一、使用模糊语言增强概括性中央电台获2001年度广播短消息一等奖的消息《浙江省率先为贫困农民筑起最低生活保障线》中一段“经过  相似文献   

9.
新闻漫画的本质属性是评议性 新闻漫画是一种在报刊、电视等新闻媒体上,运用夸张和幽默的造型语言。专门报道或评议国内外新近发生的时事和各种社会现象的绘画形式。  相似文献   

10.
随着社会的发展,流行语成为大众文化一部分,在新闻语言中也得到广泛应用.本文分析了流行语在新闻语言使用中出现的问题,并提出流行语在新闻语言中的使用规范.  相似文献   

11.
杨卓光 《新闻窗》2006,(1):54-54
语言是人类交流的基本工具。新闻报道中的人物语言能反映人物的内心和思想境界,是最具感情色彩的东西。新闻作品的语言运用好了,读者就喜欢看,反之,则不会吸引人。特别是在少数民族地区和具有独特语言特色的地区进行新闻采访报道时,如果能汲取一些独特的语言对话,并将之准确地反映和把握,无疑会让其新闻作品添色生香。因此,在新闻写作中提高驾驭语言的本领,是写好新闻的一个关键。笔者在长期的新闻采编实践中,经过推敲归纳后发现,准确把握新闻报道中的语言运用,会大大增强新闻作品的魅力,提高新闻报道的质量。  相似文献   

12.
由于计算机在大众传媒中的普及,电脑美术作品在当下的报刊中得到较为广泛的应用。作为时尚工具的电脑,从新闻美术绘画意义上讲,有择字、上彩、拷贝、渐变、增删、修补、勾线、移位、投影、倾斜、立体、晕化等功能与艺术效果。所以从某种意义上说,美术编辑自身除应有较高的美术知识与绘画才能外,还必须熟练掌握使用电脑技术,只有这样能使某些新闻美术作品,诸如图表、装饰作品、刊头、报花、插图等,通过电脑的一些优势功能应用,使作品达到更佳的艺术效果,从而增强新闻美术的宣传功能。目前,电脑商为了商业利润推出了不少图片资料软件,少数美  相似文献   

13.
报纸美术也叫新闻美术。干这一行不同于新闻记者到处抛头露面.更没有社会上的画家那样潇洒。但新闻美术工作者依然有自己特定的用武之地。同文字相比绘画是一种直观的形象的语言形式。既然工作的性质能与新闻直接联系起来.我们就应该充分发挥自己的一技之长为党和人民效力。下面就这些年来自己创作插图、速写、连环画等谈点粗浅的体会:关于插图。鲁迅先生曾对文学插图说过:那力量.能补文字所不及。叶圣陶先生也曾说过:“插图是艺术,是与文学的有  相似文献   

14.
新闻语言.有人以书面语为至宝。对于生活中的通俗语言.有些人觉得不能用到新闻写作中,认为生活中的语言.最多也就是在“白话新闻”中露露面,在严肃新闻作品中不宜出现。  相似文献   

15.
充分展现新闻语言的独特魅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永红 《军事记者》2002,(11):24-26
一篇好的新闻作品,除应具备深刻的主题思想、典型的新闻事实外,还应具备完美的表达形式,比如:体裁的选择、结构的安排、表现手法的采用等等。其中新闻语言运用得如何,在新闻表达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新闻语言是指与文学语言、外交语言、科学语言等行业语言相区别的,专门用于表达新闻事实的特殊语言。它既有普通语言的共性,又有新闻语言自身的个性。因此,运用新闻语言表达新闻事实,既要尊重一般语言表达的基本原则,也要符合新闻语言表达的特殊规律,使其在新闻事实的表述中达到共性与个性的完美统一。摆脱新闻语言的俗套日常生…  相似文献   

16.
莫智深 《视听》2016,(7):70-71
采访是新闻传播的重要基础和前提,每一篇新闻稿件的出炉,都离不开记者前期的深入采访。记者在采访一线与采访对象面对面交流的时候,所使用的声音、动作、手势、姿态、表情等都属于采访语言,采访语言可分为有声语言和体态语言。在电视新闻采访活动中,采访人正确、恰当地运用好有声语言和体态语言,往往能在很大程度上提升新闻作品的信息量和质量。文章试就电视新闻采访中有声语言和体态语言的合理运用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7.
吕叔湘指出:“新闻语言的首要要求是准确。”可见,新闻是非常强调语言的准确性的,而用模糊语言似乎是一个忌讳。实际上,在新闻报道中,模糊语言的运用是不可避免的。尤其是近些年,各类新闻文体尤其是预测性新闻报道中模糊语言的使用频率越来越高,社会认同度也越来越强。因此,有必要重新审视模糊语言现象,了解其使用的合理性与恰当性,使之更好地为新闻写作服务。  相似文献   

18.
新闻美术,顾名思义,既有新闻的特性,又有艺术的品格。由于新闻美术是报纸新闻体裁的一个重要品种,我认为探讨一下它在报纸上的地位与作用及其特点等问题是有意义的。报纸以文字宣传为主,但在现代化条件下,单凭文字还不能很好地完成宣传报道任务,还必须借助新闻美术和新闻图片才行。新闻美术能用直观的绘画方式,去反映新人新事以及其它文字所难以表达的内容。如果是一篇新闻通讯的插图,它可以说是配角,起辅助作用。有时是以照片或图画单独报道新闻,那时它就成了主角。去年底《人民日报》  相似文献   

19.
在媒介变迁的大背景下,我国新闻语言的变迁已不可阻挡。具体体现在新闻语言传播主体"三元化"、传播渠道宽广化、表现形态多样化、构成成分融合化、受众多元化、传播效果进步化等方面。新闻语言的多元化变迁是一把"双刃剑":一方面活跃了新闻语言,对新闻语言的发展、创新具有积极的意义;另一方面,给当今的传媒语言规范带来了挑战,增加了规范的难度系数。这就要求我们要立足于变迁中的媒介环境谈传媒语言规范,并实行分层规范,防止"一刀切"。  相似文献   

20.
程沛 《新闻世界》2012,(11):179-180
通过新闻媒体,向受众传播(报道)最新发生的具有新闻价值的信息时所用的语言,叫新闻语言,具有客观、确切、简练、朴实、通俗等特点。当前在新闻语言的使用过程中存在一些误区。新闻语言是传递信息的重要载体,随着时代的进步和新闻传播事业的发展,人们对于新闻语言必然会有更高的要求和更多的期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