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CaCl2能不能区分NaHCO3溶液和Na2CO3溶液,我们认为是能区分的,但不能简单地认为;分别取试液于两支试管中,各滴入CaCl2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的,原试液为NaCO。溶液;无沉淀生成的原试液为NaHCO。溶液.因为CaCI。溶液也能与NaHCO。溶液反应,生成白色沉淀Ca*0。:取In1L0.lmol/L的NaHCO。溶液于三支试管中,分别往其中一支加入0.lmol/L的CZC12溶液,仅加1~2滴就会产生白色沉淀;另一支加入稀释10倍的0lllol/L的CIC12溶液,滴加至8~9滴,产生了白色沉淀;第三支加入稀释100倍的0.lmol/L的CaC12溶液,滴加10…  相似文献   

2.
青山 《高中生》2009,(10):31-31
1.在空气中暴露过的KOH固体,经分析测得其含水7.62%(质量百分比,下同)、K2CO3 2.38%、KOH 90%。若将1g此样品加入到46mL、lmol/L的盐酸中.再用1.07mol/L的KOH溶液中和过量盐酸.  相似文献   

3.
催化剂加快反应速度的演示实验甘肃省张掖地区农业学校(734027)施玉珍一、材料:、15%双氧水、铁屑、二氧化锰、具支试管3只、气球3个、橡皮塞3只.二、步骤:往三只具支试管中分别加入6mis%的双氧水,再将气球分别接到具支试管的侧管上夹紧试管.然后...  相似文献   

4.
影响银镜反应实验的因素有哪些呢?通过以下的几组实验事实来说明.第一组实验:取一支大试管,配制10mL银氨溶液,将其分装在两支试管中(一支通过特别处理过的很洁净的试管A;一支只有用自来水冲洗的不洁净的试管B).然后分别向A、B试管中加入10mL0.smol/L的乙醛溶液,同时置于热水浴中,5分钟后取出,可明显地发现:A试管中产生的银镜比B管中的光亮得多.结论:试管洁净度直接影响银镜的质量.试管的洁净度是否是银镜反应的成败的关键呢?第二组实验:甲试管(洁净)十smL银氨溶液十lmL0.smol/L乙醛溶液·乙试管(不洁净)+sm…  相似文献   

5.
一、实验内容1.阿斯匹林小实验首先取约1/5片阿斯匹林置于一支15×150mm的试管中,在其中加入2毫升0.1mol/L的FeCl3溶液,加热至沸,并煮沸约半分钟.实验完毕,将反应混和物倒入一个盛有30mL水的50mL小烧杯中,用玻璃棒搅匀,可见溶液呈紫色.再取一片阿斯匹林,将其放入一支20×200mm的大试管中,在其中加入5毫升蒸馏水,加热煮沸,不久阿斯匹林片即溶解.在大试管中再加5毫升蒸馏水并摇匀,将溶液平均分装于A、B、C三支试管中.此时,在A试管中滴加几滴碘水,振荡,溶液立即呈蓝色;在3支试管中滴加酸性KMnO4溶液,振荡,可见高…  相似文献   

6.
实验方法和现象1.取一只具支试管,在支管上装上小气球(附图),通过橡皮塞插入一根已生锈的绕成螺旋状的粗铁丝,在具支试管中加入10mL30%HZOZ溶液.2.将螺旋状的锈铁丝向下插入HZOZ溶液中时,即可观察到,HZOZ迅速分解,锈铁丝表面上,有大量气泡产生.气球鼓起;把锈铁丝向上拉,离开HZOZ溶液,则反应不明显.3.取下塞子,用带火星木条放在试管口可检验放出的气体是氧气.气球和试管中所贮气体冒出,气量充足,木条复燃现象明显.实验特点高中化学教材中“催化剂对化学反应速度的影响”实验,采用MnO。作催化剂,催化分解H…  相似文献   

7.
人民教育出版社《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教科书(必修加选修)化学》第三册(2003年6月第一版)1745“中和热的测定”,用来盛装50mL 0.5mol/L盐酸与50mL0.55mol/L氢氧化钠混合液的小烧杯规格为100mL。我们知道实验时烧杯里盛装的液体(不加热时)一般不能超过其容积的2/3,更何况用100mL的烧杯来盛装需要搅动的约100mL的反应液昵?是教材有误吗?  相似文献   

8.
龚涛 《化学教学》2003,(5):7-7,3
1实验装置图 2实验用品 具支试管、小气球、橡胶管、夹子、细绳、医用注射器 稀硝酸、铜片、碳酸钠固体 3实验操作及现象 (1)向具支试管中加入足量稀硝酸,将铜片和少量碳酸钠固体放入小气球中,排出气球中的空气并用细绳系好后套在试管上(如图1).  相似文献   

9.
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课本(试验修订本必修,第一册,人民教育出版社化学室编著)有一个对比实验。该实验是用来比较NaHCO3和Na2CO3与盐酸反应速率快慢的。即: “在两支试管中分别放入3ml稀盐酸。将两个各装有0.3gNaHCO3和Na2CO3粉末的小气球分别套住两支试管口,将两个气球内的NaHCO3和Na2CO3同时倒入试管中,比较它们放出CO2的快慢”。 实验现象和结论是:“NaHCO3与盐酸溶液的反应可比Na2CO3与盐酸溶液的反应剧烈得多”。 如上所述,课本安排这个实验的目的是比较 NaHCO…  相似文献   

10.
1 仪器及药品 具支试管,分液漏斗,小试管(自制),集气瓶,乳帽,一次性注射器,圆底烧瓶,铁架台等.  相似文献   

11.
中学化学实验室常用氯酸钾和浓盐酸反应制氯气 ,主要仪器是圆底烧瓶和分液漏斗。在进行氯气的性质教学时 ,需要持续产生大量的氯气 ,若采用上述仪器组成的装置进行实验 ,随着反应的进行 ,烧瓶中水分渐多 ,加入的浓盐酸变稀 ,往往实验未结束 ,反应即已停止 ,中途需更换烧瓶中的药品 ,造成装置中的氯气大量逸出 ,污染环境 ;或实验已结束仍在产生氯气 ,反应无法控制。我们通过改进实验装置 ,可克服上述缺点 ,效果理想。1 实验装置图 1A 分液漏斗 B 带支管的双通管 C 具支试管D Y形管 E 集气瓶 F 烧杯 K1K2 活塞①浓盐酸 ②氯…  相似文献   

12.
硫化氢和二氧化硫的组合反应实验改进中国地质大学附中胡珊(430074)仪器与试剂三叉形试管一支,橡皮塞一个,亚硫酸氢钠、硫化亚铁、浓盐酸(1:1)实验步骤称取亚硫酸氢钠1.04克,硫化亚铁1.76克(要研碎),分别放入三叉形试管中。用量筒量好浓盐酸4...  相似文献   

13.
木炭对二氧化氮气体的吸附和对溶液中红色素的吸附.一.实验装置A.具支试管,B.可上下移动的铜丝,C.悬挂在铜丝上的铜箔,D.1mL浓硝酸,E.本炭块,F.1滴红墨水溶于50mL蒸馏水中形成的溶液,G.小汽球,K1、K2、K3是橡胶管上的止水夹.二.实验操作1.连接装置如图,检查装置的气密性.方法是:开启K1、K3,关闭K2,微热试管若U型管水面左降右升,再开启K2,气球胀大,U型管水面左升右降,说明气密.2.拆开装置,在试管底部加1mL浓硝酸,在试管的胶塞上插铜丝,铜丝上挂少量铜箔,将胶塞塞紧试管,锥形瓶中放入预先灼烧过的…  相似文献   

14.
在中学做二氧化碳的一系列性质实验时,都是分步进行的。而本实验装置将二氧化碳的产生、收集、二氧化碳比空气重、不助燃;能与点燃的镁带反应;能与过氧化钠反应;能与澄清的石灰水反应等实验集于一体,本实验装置使学生直接获得系统的二氧化碳知识。1组装材料500mL广口瓶一个,梨形分液漏斗一个,500mL烧杯二个,牛角管一支,试管一支(直径18mm、长180mm),旋塞开关三只,弯头导管三只,木制托盘一个,坩锅钳一个。1、分液漏斗2广口瓶3,4.烧杯5.试管2实验药品石灰石或碳酸钙粉末(或碳酸氢钠)、过氧化钠、镁带、两段蜡烛、稀盐酸…  相似文献   

15.
1还原糖的鉴定1·1制备苹果生物组织样液(1)将苹果洗净,去皮,切成小块。(2)取5g放入研钵中,加5m l清水,研磨至苹果样液。(3)将玻璃漏斗插入试管中,在漏斗上垫1~2层纱布,将苹果研磨液进行过滤。1·2实验操作方法和观察(1)取2支试管A和B,向A试管内注入2m l苹果组织样液,向B试管内  相似文献   

16.
<正>一、问题的发现在高中化学第二册学生实验中对硅酸溶胶的制备是这样叙述的:"在一支大试管里装入510mL 1mol·L10mL 1mol·L(-1)盐酸,并加入1mL的水玻璃,然后用力振荡,即得硅酸的溶胶"。而在教参书的实验说明中只要求:"一定要将1mL的水玻璃倒入5-10mL的盐酸中,切  相似文献   

17.
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化学选修4《化学反应原理》第二章第二节第23页中的《科学探究》栏目中,设计了三个对比实验. 实验1:在两支试管中分别加入2mL5%的H2O2溶液,再分别加入0.01 mol/L FeCl3和0.01 mol/L CuSO4溶液各1 mL,摇匀,比较分解速率.观察产生气泡的快慢,并做出结论. 实验2:在两支试管中分别加入4 mL 0.01 mol/LKMnO4溶液和2 mL0.1 mol/L H2C2O4溶液,再向其中一支试管中加入一粒黄豆大小的MnSO4固体.摇匀,观察褪色时间,并做出结论.  相似文献   

18.
<正>1问题冯占武[河北省围场县卉原中学(068450)]"探究pH对酶的活性的影响"实验中,要求学生做3组实验,第一支试管加1mL的过氧化氢酶+1mL氢氧化钠+2mL过氧化氢;第二支试管加1mL的过氧化氢酶+1mL盐酸+2mL过氧化氢;第三支试管加1mL的过氧化氢酶+1mL蒸馏水+2mL过氧化氢。实验结果:第三个试管有大量气泡产生,第一支和第  相似文献   

19.
一.实验前的准备工作:取硬质玻管或无底的坏试管一支(玻管的长度略大于烧杯高度),大的滤纸一张在中间挖一个玻管口径大小的孔,套在上述硬质玻管或坏试管的一端,粘牢,做成一只上部巾纸组成、下端由玻管组成的漏斗,把白铁片弯成三个阶梯.二.实验装置图:三.实验过程:点燃三支蜡烛,分别放在白铁皮架的三个阶梯上,把白铁皮架放人大烧杯中,然后再把特制的漏斗放入烧杯,向漏斗里倾倒二氧化碳,观察蜡烛先后熄灭的现象.四.实验时的注意点:1.纸漏斗下端管口应靠着杯壁放下,末端试管口接近杯底,随着二氧化碳的倒人,将漏斗慢…  相似文献   

20.
人教社出版的化学(必修)第一册第179页[实验6-5],铜片与稀HNO3反应的演示实验存在一些不足之处,我们作了如下改进。1实验装置实验装置如图1所示。2改进方案a.用滴定管夹固定两只具支试管在滴定台上,分别加入一定量的稀HNO3。b.铜片换成螺旋状铜丝,将铜丝拴在注射器的活塞上端,做成提拉装置,注射器固定在橡皮塞上。c.在其中一只具支试管内加入少量CaCO3,迅速塞上橡皮塞,让产生的CO2将具支试管内的空气排尽。d.压下注射器的活塞,铜丝与稀HNO3接触,反应开始(如反应太慢可用酒精灯稍微加热)。e.将产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