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兰州地区畜牧业历史悠久。史称在汉代及其之前,包括今兰州地区在内的陇右诸郡,畜牧业相当发达: 天水、陇西、北地、上郡与关中同俗,然西有羌中之利,北有戎翟之畜,畜牧为天下饶。当时兰州地区畜牧业发展的具体情况,现已无从征稽,但有一点却是清楚的,即在汉代,封建政府的牧苑故址就设在今兰州榆中地区。可见,至迟在  相似文献   

2.
西汉时期,位于长安京畿地区的三辅郡虽有明确的疆界,但并非从来就辖有其边界以内的全部县邑.与三辅平行,一度还存在过一个隐形郡--"太常郡",管辖位于三辅之中的诸陵县.太常作为一郡至少存在了大半个世纪,对西汉尤其是关中地区的经济、政治、文化产生过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王素先生在<汉末吴初长沙郡纪年>一文中曾提出了嘉禾五年左右"大钱"在长沙郡临湘侯国是否已经流行的问题.本文在利用<嘉禾吏民田家莂>中的相关数据进行考察后认为,嘉禾五年,"大钱"尚未在上述地区流行.  相似文献   

4.
S.788、S.5448、P.3721敦煌地方志书中,记载了张孝嵩在沙州玉女泉斩龙的故事.故事流传中不断丰满、完善,有其深刻的历史背景.为了求得中央王朝授予旌节和封爵,张氏归义军政权第二代统治者张淮深开始冒认为张孝嵩后人,因此,由原先标榜的"清河张"改为"南阳张"郡望.其授予旌节与封爵为"南阳郡开国公",与张氏利用此故事有关.  相似文献   

5.
二十年来,"黄州赤壁说"在史料论证方面占了优势,但并非十全十美,有必要为"黄州赤壁说"澄清两个问题:曹操是否从江陵出发,华容道是不是鄂州的华容。依据"官渡之战"命名规则,邾城附近的赤壁有资格担起"赤壁之战"大名。赤壁战役主战场在今黄州赤壁和团风镇,曹操不会向北逃跑,他必须走华容道(今湖北省潜江市境内),他必须奔赴江陵,因为江陵城关系到五个郡(南郡、武陵郡、长沙郡、零陵郡、桂阳郡)的命运。  相似文献   

6.
以往关于东汉辽东属国问题的研究,争论大致集中在设置时间、何以称"辽东属国"、属国的性质与作用问题等几个焦点上。其中,何以称"辽东属国"是一个核心问题。有迹象表明,东汉辽东郡的辖域曾一度向西扩展,由此极有可能《续汉书·郡国志》辽东属国辖下六县曾一度均属辽东郡,这就使"辽东属国"的分置完全符合《续汉书·百官志》"属国,分郡离远县置之,如郡差小,置本郡名"的关键约束。在此基础上,属国的性质与作用的认识也应该有所更新。  相似文献   

7.
体育赛事是兰州新区发展的补充和延伸,兰州新区的持续发展又能为体育赛事成功举办提供基础支持,两者的共享发展必将推动城市健康发展,构建新区发展新引擎,提升城市新区治理能力.兰州新区发展体育赛事可借助"丝绸之路"经济带战略、国家体育产业发展战略、国家级新区开发战略.同时兰州新区发展也面临城市经济体量低,城市人才吸引乏力、城市制度创新瓶颈突出等现实困境.  相似文献   

8.
改革开放以来,旅游业作为国民经济新的增长点受到中央和地方各级政府的关注,其无烟工业和绿色工业的优势也日益受到人们的追捧。2012年以来,兰州市提出了"中国西北游,出发在兰州"的旅游标志口号,将兰州旅游业发展放在整个西北地区旅游发展的中心和纽带地位,并采取了一系列宣传普及这一口号的活动,既清晰了兰州旅游的内涵,又拓展了兰州旅游的外延,对于兰州旅游业的发展具有很大的带动和促进作用。以"出发在兰州"为依据,提出以"引客到兰州"来确保"出发在兰州"、以"留客到兰州"来实现"出发在兰州",以"旅游看兰州"来提升"出发在兰州",在理清兰州旅游业发展的逻辑理路的基础上,全面落实兰州市提出的旅游发展规划,明确兰州市的旅游发展方向和途径,为促进兰州乃至西北地区旅游事业进一步发展建言献策。  相似文献   

9.
改革开放以来,旅游业作为国民经济新的增长点受到中央和地方各级政府的关注,其无烟工业和绿色工业的优势也日益受到人们的追捧。2012年以来,兰州市提出了"中国西北游,出发在兰州"的旅游标志口号,将兰州旅游业发展放在整个西北地区旅游发展的中心和纽带地位,并采取了一系列宣传普及这一口号的活动,既清晰了兰州旅游的内涵,又拓展了兰州旅游的外延,对于兰州旅游业的发展具有很大的带动和促进作用。以"出发在兰州"为依据,提出以"引客到兰州"来确保"出发在兰州"、以"留客到兰州"来实现"出发在兰州",以"旅游看兰州"来提升"出发在兰州",在理清兰州旅游业发展的逻辑理路的基础上,全面落实兰州市提出的旅游发展规划,明确兰州市的旅游发展方向和途径,为促进兰州乃至西北地区旅游事业进一步发展建言献策。  相似文献   

10.
南齐的开国皇帝萧道成是汉相围萧何之后.<南齐书·高帝纪>载,齐高帝萧道成乃"汉相萧何二十四世孙".据<史记·汉相国世家>:"萧相国何者,沛丰人也".即今江苏丰县人.则萧道成的祖籍,应为江苏丰县.但至萧何孙萧彪迁居东海兰陵县中都乡中都里(在今山东苍山县西南兰陵镇).西晋元康初分东海置兰陵郡,故又称齐高帝先世为兰陵郡兰陵县人.至东晋初,中原地区陷入战乱之中,萧道成的高祖、身为淮阴令的萧整遂南下过江,居"晋陵武进县之东城里",晋于此侨置南兰陵郡兰陵县,故萧道成又称"南兰陵兰陵人".  相似文献   

11.
汉苍梧郡为汉武帝平南越后所设。南越苍梧秦王降汉后,汉武帝以其旧有辖地为基础设立汉郡,故其郡名为"苍梧"。而南越苍梧王之"苍梧"国号很有可能因地处南岭之北的旧秦苍梧郡而得名,南越国以"苍梧"为号设立藩国,遥领汉长沙国之地,这是当时南越与汉长沙国之间尖锐矛盾的反映。  相似文献   

12.
本文根据对中国国家图书馆藏《杂阿毗昙心论卷十》敦煌写经所印朱文"永兴郡印"及敦煌地区历史地理沿革的考察,认为此卷写经应诞生于北周武帝改晋昌郡为永兴郡后至下令禁佛期间(561-574)的敦煌地区,而经卷背后的永兴郡捺印佛像版画,是中国也是全世界最早的一幅版画作品。  相似文献   

13.
"豫章",是春秋战国时代长江北岸的地名,西汉初年开始是最高地方行政区"郡"的名称。豫章郡之得名,流行的说法是因境内多大樟树。随着行政区制度演变,豫章郡级别下降,辖区缩小,由管辖江西全境退为只辖赣北南昌地区,隋唐时退出行政区系列。然而历史古老,社会影响大,豫章成了闻名的"郡望",既代指南昌,也代称江西行省。历代著述、故里乡贯、书院学校、人物别号等,都有冠以"豫章"的。豫章,承载着中华传统文化,久享盛誉,沿用不衰。  相似文献   

14.
对于中原华夏族来说,岭南自古就是越族的聚居地.秦始皇略取岭南,设立桂林、南海、象郡三郡,郡下设县,岭南越族史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时期.秦末汉初,秦将赵佗击并桂林、象郡,建立了岭南地区第一个地方封建政权——南越国.  相似文献   

15.
"涪县"于西汉高帝时始设,自设立起,其所属州郡历代多有变迁。经过考证,涪县西汉初设时应属蜀郡,至汉武开边才属广汉郡,东汉因之。三国蜀汉时属梓潼郡。魏晋南北朝时废置改隶频繁,出现双头州郡,涪县属巴西梓潼双头郡,且为双头郡治。西魏改巴西梓潼郡为"潼州",改"涪县"为"巴西县",巴西县为潼州州治,下辖巴西、梓潼二郡。隋改"潼州"为"绵州",此时涪县名称已为巴西县取代,且已为绵州的核心部分,历代相沿。"涪县县域"也曾分置巴西县、魏城县、涪城县等县,其如同涪县之"残影",实质属绵州。元代以后,涪县的"影子"彻底消失,已经完全为绵州区域。至清雍正时绵州升为直隶州,绵州即今绵阳市的前身。  相似文献   

16.
结合"赵郡左田""恒山武库""恒山侯丞"等秦封泥材料,以及近年来公布的岳麓书院秦简及传世文献,可以看出,现石家庄市辖区在秦始并天下的过程中或统一后,从未归属过邯郸郡,其最早归属的郡应该是赵郡。赵郡为秦灭赵后于赵地临时设置,因存续时间短,《史记》《汉书》等未见记载。随着秦统一战争的结束,以旧国名命名的诸郡重新疆理、更名,最迟在王政二十五年(前222年)赵郡析分为邯郸郡、恒山郡、清河郡等,现石家庄大部分地区属秦恒山郡。  相似文献   

17.
敦煌郡库作为汉代边郡敦煌郡的武库,设置有库令、库丞等吏员,从简牍文书来看,库令与库丞在太守府下发文书时可以"兼行丞事",反映出郡库在行政方面的重要地位。敦煌郡库掌管着敦煌郡车辆、马匹、兵器、什物等各种物品,是敦煌郡重要的管理机构。简牍文书还反映出敦煌郡库兼管西域兵物的职能。究其原因,一方面敦煌是河西咽喉,设两关而控西域,具有地理上的便捷性,另一方面汉代边郡往往兼管边外事务,敦煌郡正起着兼管西域的作用,因此敦煌郡库可管理西域兵物。  相似文献   

18.
导言 香港自古以来便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新石器时代,香港地区就有中国先民在此居住与生活。公元前214年,秦始皇平定南越后,分设南海、桂林、象郡三郡,香港地区属于南海郡的番禺县,从此香港便正式纳入了中国的行政版图。近代以前,其文化教育与内地无异,实行科举制度,读书人所习者不外乎子曰诗云,以致仕为鹄。1840年鸦片战争爆发  相似文献   

19.
采用文献资料法、测试法和数理统计法,对兰州师专大学生的体质状况进行监测和评价,旨在为促进学生体质健康发展提供参考.结果表明:兰州师专大学生身体呈"豆芽菜"型发展,体重较轻和营养不良分别占54.3%和10.2%;兰州师专大学生的机能和素质都不乐观,部分项目远远低于2000年甘肃省和全国大学生平均水平,体质滑坡现象严重.  相似文献   

20.
兰州牛肉面,是兰州最为著名的风味小吃和最具特色的大众化经济小吃,被当地人誉为"兰州的麦当劳"。兰州人每天清晨必吃一碗牛肉面。兰州的大街小巷到处都是牛肉面馆,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