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部编版初中语文教材“课外阅读”与“教读”“自读”结合在一起,有效地将课外名著阅读纳入教学之中。由于学生受到认知经验的局限,教师在推进名著教学时往往会遇到各种障碍,难以做到引导学生将名著读通、读懂、读透。结合学生必读名著《儒林外史》,从“循趣”“循法”“循理”三个角度寻找阅读资源,搭建阅读支架,优化阅读方法,最终构建名著阅读的新模式。  相似文献   

2.
读书与写作     
我在高校教授写作三十多年,创作时间逾四十年,这里就读书与写作问题谈点体会。我从小就欢喜读书,找到什么书就读什么书,也无什么目的与要求。后来长大成人,读书养成了一种习惯。但大部时间用于读中外名著,同时也读一些杂书。有些青年同志问我:“你用什么形式读名著?”采取集中与分散两种形式,以集中为主。我在一个时间,比方说一年或半年,集中时间与精力研读某名家名作。如鲁迅全集,莎士比亚戏剧全集,巴尔扎克小说全集和中国古典名著《红楼梦》、《水浒》、《西游记》、《三国演义》等。一年或半年业余时间读完一部名著。这样读.比无目的无  相似文献   

3.
小说名著非小说化行为浅论刘荣林读《西游记》、《三国演义》、《高老头》、《子午流注》等一些中外名著名篇,尽管不兔被吸引得废寝忘食,但书中总有一些章节味同嚼蜡,不愿卒读。为什么会有这样的现象7对此予以探究,恐怕不无益处。小说的生命力在于写出“人情物理”张...  相似文献   

4.
佳佳读小学4年级。在短短不到两个月的暑假里,除了写作业,他还要读完妈妈给他买的10本中外名著:《三国演义》《红楼梦》《诗经》《基督山伯爵》《被缚的普罗米修斯》《沙恭达罗》……和佳佳的妈妈一样,在暑假给孩子列出名著书单的家长还有很多。然而孩子们却并不喜欢读这样的书佳佳说他最喜欢的书是《尼尔斯骑鹅旅行记》。“我一看童话,妈妈就说我在看闲书。”佳佳一肚子委屈。长期关注儿童文学的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博士谭旭东说:“许多家长都不太知道如何去指导孩子课外阅读,他们都以为读大部头的名著,读西方文学经典就对孩子好。对小学生…  相似文献   

5.
红楼梦     
我可不知道你读没读过文学名著,或者读过多少文学名著。不过,什么《红楼梦》《三国演义》《西游记》《聊斋志异》《水浒》等你肯定听说过。多读文学名著最好,如果自己不喜欢读,大人们又非得让读怎么办,我给你出个主意,你就说,我小,我读一点点。其实呢,这一点点就是要了解一些名著的大概意思。大概意思由谁来告诉你,还用问吗?就是“名著·一点点”栏目呗!  相似文献   

6.
做教育工作20余年,为什么对学校德育总有激情与冲动?它可以在我的从教经历中找到答案。一、做语文教学骨干———学科教学的艺术就是育人的艺术我曾经是最“语文”的语文教师。那时,我曾坚信“给学生一杯得储备一桶”的理论。一段时间里,我近乎苛刻地要求自己,所有该读的名著“一个都不能少”,然后是很责任感地为10多岁的学生开名著必读书目,还常在学生因读不进去《母亲》、《我的大学》时吓唬他们:“这样的名著不读,想学好语文?”不是不该向小学生导读名著,问题是阅读的主体是学生,谁能替他去读?可是,当我暂时放下“必读”命令,精心选择好…  相似文献   

7.
一、名著的启迪作文离不开阅读。阅读有质量层次之分,阅读层次的“宝塔尖”便是名著。远离名著经典,笔下难有美妙文章。可以说,高考优秀作文几乎都离不开名著营养的滋润。从名著中得来的感悟,在作文中表现出来的是大气磅礴的人文观,而不是那种低俗平庸的就事写事、就理论理的“小儿科”作文。如高考优秀作文《指间的世界》,作者从读经典与名著的感触出发,旁征博引,层层推进,以书为载体向读者展示了其丰富多彩而又充满人文关怀的世界:读《史记》,为司马迁不平,为宫刑而震动,为人性的坚定、意志的顽强而激荡。一本《史记》,记载了千年的历史,…  相似文献   

8.
思路提示: 加强课外阅读,是提高语文水平的重要途径。读中外名著其实是在跟大师对话,能使我们获得很多的启示,充实自己的生活。读《西游记》,我们能学到孙悟空的嫉恶如仇;读《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我们能领悟到人生的真谛、了解生命的意义;读《鲁滨孙漂流记》,我们能懂得实干比信念更重要……请以“——读《××××》有感”为副标题,自拟题目,就自己读过的课外名著(或文章)谈一点体会和感想。  相似文献   

9.
《初中语文新课程标准》中指出“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 “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一谈到让学生读整本书,读名著,尤其是指导学生读中考必读 名著系列,我们语文教师很迫切想要“有效” “高效”这样一些词,但往往不能如愿以偿。 “有效” “高效”是重要的,也是读整本书所期望达到的最终目标,但如果学生觉得无趣,那学生可就真是不堪重负、事倍功半。  相似文献   

10.
一、导入 师:我们年级每学期都开展“亲近文学,走进经典”阅读活动.现在,老师特别想知道同学们在学习和生活中读过哪些名著.请同学们分享一下. (生分享交流.) 师:看来,同学们都很喜欢阅读哦!大家在阅读名著时有没有自己独特的方法呢? (生分享交流.) 师:同学们真有妙招.今天,我们就一起上一节《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名著导读课,学习由读节选到读整本名著的方法.  相似文献   

11.
上期本文从三个方面就课外阅读对学习语文 ,感悟生活产生的作用谈了作者的看法。现在我们从第四个方面接着谈。四是开拓想象空间。作家朱铁志说 :“文革”中他到处借书读 ,当时流行的《艳阳天》、《金光大道》、《西沙之歌》、《向阳院的故事》等作品他都读了 ,还读了一批中外古典文学名著 ,这使他的想象空间得到了极大开拓。如读《水浒传》时 ,他“整天梦想着杀上哪个山头成为绿林好汉” ,那些日子 ,他“望着遥远的山峦 ,落日的余晖 ,总是若有所思”。想象力的发展 ,想象空间的拓宽 ,是写好作文的重要因素 ,所以他的写作能力得到迅速提高。…  相似文献   

12.
阅读课上,我让同学们自由阅读《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初级中学语文教学大纲》推荐的《西游记》《水浒》《朝花夕拾》《骆驼祥子》《繁星·春水》《鲁滨逊漂流记》《格列佛游记》《名人传》《童年》《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等10部古今中外名著。很多同学异口同声地说:“看电视剧了,就不用读原著了!”  相似文献   

13.
阅读是语文学习的第一要务,名著作为人类思想的精髓和世界文化的精华,更是语文阅读学习的必要内容,名著阅读是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重要途径。《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也对阅读提出明确要求:“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苏教版小学语文教材已经把名著阅读纳入教材编排体系,在小学高年级段(5-6年级)的教材中专门设立了“我读书,我快乐”栏目,每学年推荐2部名著。本文从  相似文献   

14.
一、活动背景分析 在学校给的每周一节“语文课外阅读课”上,有些老师带着学生到阅览室里阅读沈从文的《边城》,有些老师让学生在教室里读巴尔扎克的《欧也妮·葛朗台》、鲁迅的《呐喊》等名著,而笔者却让学生带着问题去读曹雪芹的《红楼梦》,指导学生设立小课题进行探究性学习,最终要在汇报课上展示自己的“研究成果”。  相似文献   

15.
新书架     
《小朋友》2002,(2)
听配乐故事读经典名著——向您推荐“儿童有声读物宝典”“儿童有声读物宝典”,是一套(六册)配乐童话故事读物,由中国古典名著和外国著名童话两部分组成。中国古典名著包括《西游记》《水浒传》《三国演义》等三种;外国著名童话包括《格林童话》《安徒生童话》《一千零一夜》等三种。  相似文献   

16.
要结合实际,放开手脚,因势利导。不要囿于“必读书目”的框框,强按牛头喝水。让学生读自己喜欢的作品。不喜欢读大部头的名著,暂且就不要强迫,以免造成逆反、畏难心理。可以向学生推荐一些短小精悍、内容高雅的文章,如:《读者》、《杂文选刊》、《散文》、《小小说》等。这些读物,学生可以在课间、睡前阅读,作为紧张学习的调节。随意翻开、尽兴而读,没有负担。只要是能开阔视野、增长知识、提高素养的读物,又何必拘泥于是否是名著呢?当阅读不再是沉重的负担,而是愉悦的享受时,学生很容易被教师领入瑰丽斑斓的文学天地。教师要给学生提供学习…  相似文献   

17.
统编初中语文教材以精读、略读和名著导读为载体,构成了“教读+自读+课外阅读”的“三位一体”阅读教学体系,为学生的阅读活动提供了丰富的资源和广阔的平台。鉴于整本书阅读在“三位一体”阅读体系中的作用和价值,本文以九年级下册第三单元名著导读版块中的《儒林外史》为例,从整合阅读资源、搭建阅读支架和组织阅读活动等角度,探寻古代白话小说整本书阅读的有效教学策略。  相似文献   

18.
谷底的名著     
一、名著与经典什么是经典?马克·吐温说:“经典就是人人都想读却都不去读的东西。”而今的年轻人却说:“经典就是人人都不想读却不得不读的东西。”看来“老马”的言论确已过时了。名著是经典吗?  相似文献   

19.
现在如果随便去问一个初中学生最喜欢阅读什么。回答你的百分之九十以上是言情小说、科幻武侠小说、网络小说等休闲轻松类读物,抑或是各种漫画、笑话以及休闲小品和明星自传等流行读物。问他们有没有去读人部头的经典名著,大部分人摇头,即使有人点头,问他们怎么读的,却遗憾地发现:《三阳演义》,他们看的是图画本:《简·爱》,他们看的是电影;《巴黎圣母院》,他们看的是碟片;《西游记》,他们看的是动画片……还有更多的巾外名著,他们读的是缩巧本,真正原汁原味的名著几乎没读过。细细想来,导致这种“虚假”阅读的因素有很多。  相似文献   

20.
我喜欢读书     
我喜欢读书。在我很小的时候,母亲就给我讲了《白雪公主》、《卖火柴的小女孩》、《西游记》等故事。稍大一点,她又教我一些唐诗宋词,什么“老夫聊发少年狂”,什么“黄河之水天上来”,什么“尘埃不见咸阳桥”等等,我现在还记忆犹新。也正是在那时,我立誓长大一定要读好多好多的书来丰富自己。岁月悄悄地流逝,我也渐渐地长大。长大的我喜欢读书,读邓皓的浪漫,读鲁迅的泼辣,读马克·吐温的幽默,读托尔斯泰的朴实。而且,我更喜欢读名家名著,什么《红楼梦》、《茶花女》啦,什么《红与黑》、《牛虻》啦,我着实读了不少,我从他们那里寻求着来自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