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随着国家经济体制由“计划”向“市场”的转轨和教育体制改革的逐步深入,原有的高校后勤系统在某种程度上已成为制约高校发展的“瓶颈”,从高校后勤服务社会化是深化教育体制改革的必然趋势、高校后勤服务社会化是高校后勤自身发展的需要和高校后勤服务社会化有利于调动社会力量办学的积极性等几个方面,分析高校后勤服务社会化的必然性和重要性,在阐述了高校后勤服务社会化改革内涵的基础上,提出实现高校后勤社会化的途径与措施。  相似文献   

2.
高校后勤社会化为高校后勤工作改革既带来了机遇 ,又带来了挑战。那么怎样因地、因校制宜地进行后勤社会化改革 ,建立起新型高校后勤保障体系 ?兴办后勤产业与后勤社会化的关系又是怎样的呢 ?通过近几年的改革实践得出这样的一个结论 :兴办和发展高校后勤产业是实现高校后勤社会化的有效途径。高校后勤产业是由“学校办社会”向“社会办学校”转变的重要环节 ,是学校后勤向社会化过渡的桥梁。因此 ,各地区、各高校在后勤社会化改革的过程中 ,一方面要依托社会力量和调动社会资源 ,为高校承担和提供服务 ;另一方面应着力兴办后勤产业 ,这对培…  相似文献   

3.
一、大力发展“有偿型”服务。“有偿型”服务,是高校后勤从“福利型”服务逐渐向“社会型”服务过渡的中间型服务制度。这种类型的服务要讲究成本核算,要讲究经济效益,要变“无偿服务”为“有偿服务”。高校后勤服务在尚未实现“社会化服务”之前,应当大力发展“有偿服务”。即使在目前的情况下,在高校部分地推行“有偿服务”也是行得通的。因为高校教  相似文献   

4.
溯及高等教育体制改革,必言“共建”、“合作”、“合并”、“协作”、“联办”和“划转”等改革形式。本文所讲的高校后勤的区域合作指的是在地处同一城区内的两个或多个高等学校的后勤服务工作的合作,以实现优势互补、资源共享、互惠互利,推进后勤服务工作的社会化。高校后勤的“合作”与高校的“合作”有相似的意义,或者说前者是后者的一部分。1.后勤管理体制改革与区域合作毫无疑问,后勤管理体制的改革必须围绕后勤服务工作的社会化。社会化是一个方向、结果,同时又是一个过程。后勤服务社会化的结果应该是变学校办“小社会”为“大社会”办高校服务业。这里的  相似文献   

5.
本文试图从研讨高校后勤社会化的定义、模式以及中小规模高校后勤社会化的特点等入手,思考“剥离”的有关问题。一、从探讨高校后勤社会化定义入手,认识“剥离”的重要性高校后勤社会化是将高校后勤服务纳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立政府主导、社会承担为主、高校选择的市场化后勤服务体  相似文献   

6.
高校后勤社会化发展的国际趋势与现实启迪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社会化成为高校后勤服务的主要趋势就整体而言,目前国际上高校后勤服务主要有2种模式,即以美国、英国和日本为代表的“自办与引进相结合”的高校后勤服务模式和以法国与德国为典型的“中心化”管理模式。这2种高校后勤模式都表现社会化均已成为高校后勤服务发展的主要趋势与形式。在法国和德国,政府明确以法令的形式规定了高校的后勤服务全部交由校外机构“大学事务中心”和“大学生服务中心”负责,高校不必自办后勤,从而走上了一条高校后勤完全社会化的发展之路。而往美国、英国和日本,高校虽然没有分管学校后勤工作的专职副校长…  相似文献   

7.
《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中明确指出:“高等学校后勤服务工作的改革,对于保证教育改革的顺利进行,极为重要,改革的方向是社会化”。《中国教育改革的发展纲要》中指出:“高校的后勤工作,应通过改革,逐步实现社会化”。《决定》和《纲要》对高校后勤服务工作改革指明了方向。1.高校后勤“社会化”的含义“社会化”是一个动态的概念,是一个逐步演变的过程。就不同的主体来说,其社会化的含义是不尽相同的。高校后勤社会化,就是指把后勤服务转变成社会服务的状态,使其在服务主体和服务对象上都具有“社会”的性质。简言之,就是在服务过程中,高校要  相似文献   

8.
高校后勤在高校发展建设中担负着为教学、科研和师生员工生活服务的重任,在管理育人和服务育人中为高校的建设和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后勤社会化则是高校后勤工作适应社会经济、高等教育事业改革与发展的必然趋势,是与社会生产力发展相统一的渐进过程,是我国高校后勤改革与发展的方向. 高校后勤社会化是指将高校后勤服务纳入社会第三产业,建立由政府引导、社会承担,满足高等教育发展需要的市场化运作、企业化管理的法人服务体系.它包含四方面的内容:一是资源配置由计划配置改为市场配置;二是社会职能由事业属性职能变为企业属性职能;三是服务手段由行政手段转变为以经济和法律为主的市场手段;四是社会化的高校后勤组织形式变为企业法人组织.  相似文献   

9.
高校后勤社会化应该规避的误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许乐洋 《大学时代》2006,(4):116-117
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需要统一的理论指导,过分强调高校与高校后勤的密切关系,因而否定改革的必要性;注重后勤实体的市场化,而忽视其教育规律;后勤社会化改革中的“甩包袱”现象和排斥社会产业为高校服务的思想都是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应该规避的误区。  相似文献   

10.
中外高校后勤社会化管理模式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推行的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的方向与路子是对头的,应当坚定不移地坚持推进,在坚持后勤服务市场化、企业化的同时,还要注意坚持高校后勤的“教育属性”和“公益性”原则;对高校大学生后勤资源的配置采取放任的市场竞争、不加引导、扶持,全部推向社会的理念和做法是欠妥的;政府、社会、学校等各方面的力量形成合力,积极扶持高校大学生后勤服务,完善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的政策和法律。  相似文献   

11.
市场经济对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提出了巨大的挑战,目前我国高等教育产业化的发展刚刚起步,还处于萌芽和起点阶段,存在着很多间题。这就要求高等教育产业按照自身产业发展的特点,向合理化和高度化方向发展,使我国高等教育发展模式尽快由计划经济条件下形成的办学模式转变到适应市场经济的新的发展模式,充分发挥高等教育产业在市场经济中的巨大潜能。  相似文献   

12.
大学生就业是高等教育改革进程中的一个热门话题。学校作为就业工作的主体单位,应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尊重市场规律,不断强化市场意识、服务意识和质量意识,开创性地作好大学生就业工作。  相似文献   

13.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教育的根本属性是社会公益事业,同时,教育作为生产非物质产品的服务业,又兼具产业属性,主要表现为教育的服务性、市场性、企业性、特殊性。当前,加快我国教育产业的发展,是多渠道筹措教育资金的有效途径,是提升教育服务质量和国际竞争力的重要举措,是促进国民经济发展的有力手段。发展教育产业的政策取向,关键在于强化政府主导作用,培育教育产业市场;借鉴产业运作模式,增强学校办学活力,积极拓展多元办学渠道;防止弱化政府教育责任和教育产业“企业化”倾向。  相似文献   

14.
教育就是服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前教育的主要矛盾是人民大众日益增长的接受优质教育服务的强烈需求与教育资源匮乏 ,与低质量、低效益、欠公平的学校教育之间的矛盾。为了获得更多的发展机会和更好的职业前途 ,人们愿意为自己和子女投资教育。这反映了教育市场自愿交易的关系正在形成。教育要为每个愿意接受教育的人提供优质的教育服务。教育是特殊的服务 :知识服务、专业服务、促进人的发展是服务的宗旨 ;文化服务体现服务品味的高尚性 ;精神性是服务产品的显著特征 ;学校的品牌与声誉是服务质量的象征。优质的服务赢得顾客的满意 ,学校在优质的服务中实现增值。  相似文献   

15.
浅析知识经济时代高校财务管理的创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及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我国高等学校面临新的生存环境和发展机遇,高校财务管理工作作为高等教育事业重要组成部分亦迎来了新的挑战。为适应知识经济时代的要求,推动自身的发展,高校必须积极应对挑战,不断创新财务管理的思想、内容、手段、目标和方法等,努力提高高校的财务管理工作水平。  相似文献   

16.
在东西方的教育发展史上,教育的属性一直随着社会政治经济生活的变化而变化。在西方,随着经济生活中自由主义、凯恩斯主义和新自由主义的变迁,教育表现出"私益性"、"公益性"与"准公益性"的变化。在中国,建国以后,随着计划经济体制、商品经济体制和市场经济体制的变化,教育的属性也不断地从"公益性"向"准公益性"方向变化。在我国的社会转型期,要促进教育的发展,必须协调好国家、市场和教育三者的关系,建构为教育服务的宪制政府、服务政府、有限政府,培育为教育服务的有序市场,促使教育成为"第三部门"。  相似文献   

17.
根据我国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时期,尤其是知识、市场经济时期的到来对人们思维的改变,运用调查法和资料分析法,从整合体育教育资源这一角度出发,论述了为保持竞技体育可持续发展,建立多维支撑的竞技体育体系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8.
我国高等教育已从“精英化”阶段步入“大众化”阶段,然而随着知识经济的来临和市场经济的发展,用人单位对人才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他们不仅重视人才的高技能,更重视人才的高素质。如何尽快提高高职院校的办学质量和办学水平,使培养的人才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求得生存和发展,是高职院校面临的严峻挑战。这就要求高职教育教学要随着市场发展而变化,适应市场需求,不断进行教育教学改革。  相似文献   

19.
物流企业是我国改革开放后,随着经济发展产生的新型企业,它区别干原有的仓储、运输等企业,同时也与其他服务企业有一定的区别。那么,作为新型的大型国有物流企业,在由计划经济为主向市场经济为主的转型期间,如何应对瞬息万变的市场情况,从原来对市场经济理解不深,到从思想上到组织上如何建立健全市场营销体系;如何理解新型物流企业的市场营销管理,在实际工作中又如何解决具体的营销策略;面对性的市场情况,服务产品如何设计.使用什么样的营销手段解决具体营销的问题,销售渠道如何建立,人员激励机制如何解决;特定区域、特定经营范围的物流企业如何制定相应的营销策略等等;这些是我们需要加强研究的主要方面,也是国有企业转型中主要面临的问题。 本文结合自己在企业中的实践,对照成熟的市场营销管理理论,总结了新型的国有物流企业如何建立市场营销体系。对具体的营销策略加以说明和解释。  相似文献   

20.
随着我国经济结构及产业结构的调整,对高职教育的办学模式和高职毕业生的职业素质提出了新的要求,尤其是在我国现阶段经济低速运行的状态下,高职生的就业又面临着新的困难和挑战,很多高职院校在发展上遇到了瓶颈,而辽宁机电职业技术学院在长期的办学实践中,以区域经济发展为着眼点,走出了一条"以学生就业为导向"的特色就业服务体系建设道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