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修辞是一种为了实现一定目的而构建言语的表达行为。修辞学是研究构建言语、实现交际目的的言语表达行为规律的科学。修辞学的研究对象,主要是修辞过程,其次有修辞作品和修辞功能。  相似文献   

2.
我校文学院胡习之教授的学术专著《核心修辞学》于2014年8月由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发行,该书为安徽省社科规划项目"核心修辞学"(项目编号:AHSKF09—10D80)的最终成果。  相似文献   

3.
修辞是一种为了实现一定目的而构建言语的表达行为。修辞学是研究构建言语、实现交际目的的言语表达行为规律的科学。修辞学的研究对象,主要是修辞过程,其次有修辞作品和修辞功能。  相似文献   

4.
修辞学:教育研究的新视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世纪是一个名符其实的语言哲学时代,"语言学转向"、"解释学转向"、"修辞学转向"等等都标志着这个时代的特殊气场。教育学界对前两个转向并不陌生,但对"修辞学转向"的认知与讨论并不多见。本文对修辞学是什么、为何要进行(当代)修辞学研究、以及如何在教育研究中运用修辞学视角等三个问题进行研究,引介修辞学的视角,以引起学界的关注与研究。  相似文献   

5.
王希杰先生把得体性奉为修辞学的最高准则。他的这部高等院校文科选修教材《修辞学导论》。以语言风格的得体性。教材内容的得体性、习题的得体性奉献给人们,体系完整。详略得当。既有科学性、严谨性。又表达了生动性。  相似文献   

6.
学界对修辞学对象和范围的探讨由来已久,本文主要梳理了有代表性的几种观点:"两大分野说"、"语言要素说"、"同义结构说"、"全过程说",来表达笔者对修辞学研究对象和范围的一点认识。  相似文献   

7.
《毕节学院学报》2006,24(3):F0002-F0002
王希杰,男,汉族,1940年10月13日生,江苏淮安人。1963年毕业于南京大学中文系语言学专业。现为该校教授、博士生导师。1960年,在《中国语文》上发表两篇论文,走上语言学研究之路。《有物、真实、切题、适量》一文选入了国家教委统编的中学语文课本。1980年,与吴士文等创建中国修辞学会,为第一任秘书长。主要著作存《汉语修辞学》(1983)、《修辞学新论》(1993)、《修辞学通论》(1996)、《修辞学导论》(2000)、《数词、量词、代词》、《动物文化小品集》、《说写的学问和情趣》、《说话的情理法》、《语言学在您身边》、《语林漫步》、《语法、修辞、文章》、《汉语释疑辨难集》、《语言的美和美的言语》、《语言随笔精品——王希杰特辑》、《王希杰语言随笔集》(日本)等。王希杰教授主要从事现代汉语和语言学教学与研究,主要讲授《语言观和方法论》、《现代汉语学》、《语法学》和《修辞学》等课程。2005年11月,王希杰教授受聘为我校学报修辞学专栏主持人。  相似文献   

8.
汉语修辞学史的研究是汉语修辞学中的热点,成果很多。汉语修辞学史研究想更上一层楼,是不容易的。对汉语修辞学研究现状进行评论,是汉语修辞学前进所必须的。这种评论应当建立在“诚”字之上,端正学风。研究汉语修辞学史,进行汉语修辞学评论,目的是要推动汉语修辞学研究,促进修辞学的繁荣。  相似文献   

9.
"语言"和"言语"的区分,在《修辞学导论》中贯穿始终,具有方法论的意义。王希杰先生以此为基础,限定了修辞学研究的对象、拓展了修辞学的研究方法、建立了修辞学的学科体系。其中,演绎法的引入,极大地提升了修辞学的科学品质。  相似文献   

10.
2003年是《汉语修辞学》出版三十年.《汉语修辞学》的写作、修改、修订的过程,是我摸着石子过河的过程.《汉语修辞学》不是天上掉下来的,是继承和探索的结果.  相似文献   

11.
人们常习惯于形容中国修辞学既是一门古老的学问,又是一门年轻的学科。说它古老,那是因为“修辞活动或者说修辞技巧,早在语言文字刚产生时就随之产生和被运用了。”说它年轻,那是直到上个世纪20-30年代,以陈望道先生为杰出代表的一批语言学家和修辞学家,继承古代修辞学的优良传统,借鉴国外语言学、修辞学新理论,构建起了符合中国语言运用实际的修辞学新体系,《修辞学发凡》的出版才宣告了我国现代修辞学的诞生。  相似文献   

12.
《修辞学发凡》是汉语修辞学的经典著作。本人在研究形貌修辞的实践中,对《修辞学发凡》非语言要素可以修辞及“辞的形貌”的修辞思想 进行了深入探讨,提出了“形貌修辞”这一术语并出版了“我国第一部系统研究‘辞的形貌’的修辞学专著”-《形貌修辞学》。本人认为,没有《修辞学发凡》就没有“形貌修辞”,更没有“形貌修辞学”。  相似文献   

13.
理论修辞学是关于修辞研究的反思,提出修辞学的基本问题。本文仅从王希杰《汉语修辞学》(修订本)所获得的启发,对语言与世界的关系、语言的修辞特性、修辞学的元理论等方面继续提出问题来思考。世界的存在是难以言喻的,修辞起源于语言表达的难度,从语言与世界的距离看,修辞的基本原则应是精确表意,其次才考虑言语交际过程中的表达效果。诗性或修辞性是语言的本质属性,从德国浪漫主义到尼采、海德格尔以及认知语言学,都认为反讽、隐喻等并非语言的附加成分,不只是语言中的修辞手段,而是语言的基本面貌。《汉语修辞学》对相关修辞学元理论问题的思考,已显著提升了修辞学的科学理论品质。  相似文献   

14.
除新兴学科外,学科发展史的研究对一门学科来说是必要的,因为它可以让人们了解该学科的过去,认识该学科的现在,展望该学科的未来。修辞学史之于修辞学也同样。而且受这种内在必要性和研究者学术冲动的驱使,修辞学史的园地已是花香满园了。它们有的侧重史料整理,有的侧重哲学思辨,更多的是以史引论。郑奠基、谭全基的《古汉语修辞学资料汇编》、易蒲、李金苓的《汉语修辞学史纲》、郑子瑜、宗廷虎的《中国修辞学通史》、吴札权的《中国修辞哲学史》、  相似文献   

15.
本文认为,修辞学的性质,是修辞理论中一个带有根本性的问题,现代修辞学要繁荣发展就得对其作进一步的研究。文章结合郑荣馨先生《〈修辞学的性质新论〉质疑———与骆小所先生商榷》①一文所持的修辞观,分析论证了以理论研究和运用研究的有机统一构成学科价值的现代修辞学,并非纯修辞学。它属于艺术部门而不属于科学部门,属于大语言学而不属于纯语言学;同时也是一门边缘学科。  相似文献   

16.
修辞学和修辞学转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有两种“修辞学转向”(美学家的和哲学家的 )。有位哲学家把社会上流行的假话空话说成是修辞学转向 ,这在理论上和实际上都是不很适宜的。应当引起修辞学界的注意。教训是 :不同学科之间的对话是很重要的。  相似文献   

17.
中国文化修辞学研究之现状及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化修辞学产生的原因是基于对中国现代修辞学的反思和20世纪80 年代的化热、化语言学热潮。自20世纪90年代起,中国修辞学会、江苏修辞学会、《修辞学习》等重视化与修辞关系的研究。对中国化修辞学研究之展望是:进一步探索中国化修辞学的一些基本理论问题,从更深更广的化层面观察汉语修辞现象,进一步继承古代修辞学的优良传统,探讨化修辞学的方法和方法论。  相似文献   

18.
黎千驹教授的《模糊修辞学导论》是进入新世纪后中国模糊修辞学的第一部专著,本文解析了该书具有的理论深入、体系独特、方法多样和语料新颖等特色。  相似文献   

19.
数十年来,宗廷虎先生兼顾哲学、美学、心理学、语用学等相邻相近学科领域研究《修辞学发凡》,用力勤、成果多、视域广。宗廷虎先生关于《修辞学发凡》卓有成效的研究表明,修辞学研究中的多维视域具有广阔的学术前景。  相似文献   

20.
本从修辞学的理论性和实用性、语言性和学性、交叉性和独立性三个方面,辩明修辞学在本质上是一门独立的、关于语用效果即属于言语的语言学。相应地,修辞学可分为三六种部类;普遍修辞学和具体修辞学、宏观修辞学和微观修辞学、描写修辞学和认识修辞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