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56 毫秒
1.
目前,全国已有县市报百余家,大多是县市党委和政府的机关报。从宏观看,是国家、省、地(市)报纸的补充;从微观讲,是地方政治、经济、文化的集中反映。由于发行范围多限于本县市,因此,奠定了县市报的地方性特色。作为县市报的副刊,在整个报纸中处于相对独立的地位,其地方特色更不容忽视。俗话说:“百里不同风,十里不同俗。”所谓地方特色,从某种意义上说,它是民俗发展空间上所显示出  相似文献   

2.
处在最基层的县市报,要适应新世纪的竞争,应该是一张地方性、开放性、服务性并重的报纸,让读者“一报在手,尽知本地新闻,了解国内大事,知晓世界风云”。 县市报是县市委的机关报。它的生长点就在于以区域内的权威性、指导性和服务性,而牢牢吸引自己特殊的读者群,成为一张地方性很强的严肃的报纸。 县市报的地方性,决定了县市报必须突出地方特色。 怎样突出地方特色?关键是离得近更要贴得近。县市报离党委近、离读者近,灵活性强,这是办好县市报的有利条件。 当然这里说的近,不是指时间和空间上的近,关键在于在思想上、情感上、…  相似文献   

3.
近几年来许多县市报纷纷把增办和办好副刊当作扩大读者队伍、促进发行工作的重要手段之一。可如何才能办好县市报副刊呢?特色是报纸存在的基础,是报纸的生命力所在,因此,县市报要办好副刊,就必须在坚持党性原则、把握正确舆论导向的基础上,抓住地方特色做文章。一、要从定位上突出地方特色,贴近读者和社会。县市报副刊的读者定位,应该是本地域的每一位读者。报纸副刊作为报纸新闻版面的补充和延伸,应  相似文献   

4.
“县报发展之路是:强化地方特色,努力贴近群众,把报纸办到群众心坎上。”这是出席10月12日至16日在湖北天门市召开的全国县市报六次业务研讨会的新闻工作者们的共识。来自全国16省、自治区53家县市报及中央、省、地区新闻宣传部门的同志共90余人出席了这次会议。目前我国县级党报已达152家,这些县市报遍布全国各省、自治区,期发行量在350万份以上,县市报已成为中央、省、地、县四级党报体系格局中的重要  相似文献   

5.
立足实际 明确特色 县市报的特色是什么?怎样办出特色?我们认为,县市报最大的特色是:它是最基层的、离群众最近的一张党报,这是它与中央、省、地上级党报及其他报纸所不同的最显著的特色,也是其个性所在之处。根据这鲜明特色,要办好县市报,一个根本的、关系到县市报生存价值的途径就是要最大限度地突出这一特色。而要突出这一特色,就必须增强其贴近性。 报纸的特色,是报纸所表现出来的独特的色彩和风格。报纸需要有特色,因为有特色的报纸才能触发读者积极的阅读动机、良好的阅读心理和有效的阅读行为,并在阅读过程中升腾起某种审美效应,进而使报纸的新闻价值得以尽可能充分的实现。报纸特色的主要作用之一,就是为了吸引读者抓住读者,大报如此,县市报亦如此。  相似文献   

6.
冯乐心 《传媒观察》2007,(11):58-59
副刊是报纸的有机组成部分,它造就了报纸的文化内涵和品质。县市报是最基层的一张报纸,它以传播党的方针政策,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而深受地方读者的欢迎。同样,县市报副刊因其富有  相似文献   

7.
地区报由于处在省报和部分县市报的夹缝中,因而给办好地区报,尤其办出特色,增加了相当大的难度。要让这张报既和省报不同,又和县报相异,使更多的读者喜爱它,突出地方特点,是重要的措施之一。否则,众多的读者谁买你的帐? 我们《渭南报》从1984年9月复刊至今,订数由当初的1万余份发展到1990年的7万多份,读者群增加的原因,如果认真总结的话,抓地方特色把报纸办得新鲜活泼生动,是主要原因之一。地区报怎样才能办出地方特色,我们通过这几年的办报实践,可总结出这样几条: 首先必须弄清楚什么是本地区的地方特点。每个  相似文献   

8.
一份报纸,办出明显有别于其他报纸的特色,是它生存与发展的基础。多年来,我们广东台山报以地方性为立足点,努力办出台山的地方特色、侨乡特色,深受海内外台山人的喜爱。读者把它作为获取台山消息的重要渠道,海外乡亲赞誉它是“一封扩大的乡情家书”。我价]的做法是:一、结合地方实际,办出地方特色。县体目具有①&反当地群众的优势,但又有区域上的局限。大劳E对全省、全国和国际性的新闻均有大量详尽的报道,县市报受地域、版面篇幅、出版周期、时效等限制,不可能在这方面去与大报竞争。因此,要求得生存和发展,必须突出地方特…  相似文献   

9.
评论,是报纸的旗帜。大报不能没有评论,县市小报同样也如此。但是,县市报的评论与大报评论在内容和形式上应有不同,正如县市报的新闻与大报新闻在内容和形式上有许多不同一样。县市报的特点,一是“小”,版面小,容量小;二是“近”,贴近实际,贴近群众;三是“低”,即大多数读者文化层次较低。由此出发,县市报的评论应该有些什么特点呢?我们的体会是“三化”:微型化、系列化、乡土化。多一点“压缩饼干”报纸评论宜短,小报评论更是如此。报纸评论的种类很多,县市报评论自然也应该多样化,各种形式的评论都要有一些;但是,在数量上应以短评、编者  相似文献   

10.
如果说质量是报纸的生命,那么一张报纸的“特色”则是其生命的支点。县市报地处基层,是地方性的综合报纸,它最明显的特色是地方性、接近性。在激烈的报业竞争中,县市报只有突出地方性、注重本土性、反映民众性,才能增加可读性、增强实用性;只有确定这一特色,才能使县市报有立身之本并在竞争中发展壮大。 面对入世和市场经济的挑战,县市报应该以什么样的“特色”赢得读者呢?从近年来的摸索实践,我们的主要体会有三点。  相似文献   

11.
总编辑开放意识的强弱,直接关系到报纸开放程度的高低。笔者认为,县市报总编辑当前主要应从以下三个方面加强开放意识。 (一) 办开放型的报纸,首先要求总编辑解放思想,更新观念,打破地域的局限,广泛传递信息。以往,县市报往往偏重于强调突出地方特色,而对广泛传递信息不够重视,片面理解新闻的“接近性”,认为“接近”仅仅是指空  相似文献   

12.
评论,是报纸的旗帜。大报不能没有评论,县市小报同样也如此。但是,县市报的评论与大报评论在内容和形式上应有不同,正如县市报的新闻与大报新闻在内容和形式上有许多不同一样。县市报的特点,一是“小”,版面小,容量小;二是“近”,贴近实际,贴近群众;三是“低”,即大多数读者文化层次较低。  相似文献   

13.
追求个性特色克服一般化徐友俊一张报纸要吸引读者,一定要有自己独到的东西。县市报更是如此。在报业竞争中,要占有一席之地,就必须着力追求个性特色,以增强县市报的可读性和吸引力。然而,从现状来看,县市报报道普遍存在着一般化的问题,缺乏个性、缺少特色的报道充...  相似文献   

14.
地方特色是报纸的立足之本劳尔峰地市报纸毕竟与中央、省报不同,如何办出自己的特色,体现地市报的个性,这是一个值得研究探索的问题,也是一件意义重大的事情。坚持以地方为主在共性一体现个性一张地方报,必须有浓厚的地方特色。没有地方特色,就体现不出个性,就无法...  相似文献   

15.
一张报纸要吸引读者、一定要有自己独到的东西. 县市报更是如此.在各路大报压境,五花八门的小报满天飞的情势下,县市报要占有一席之地,就必须着力追求个性特色,以增强报纸的可读性和吸引力.然而,从目前的现状来看,县市报报道普遍存在着一般化的问题,缺乏个性、缺少特色的报道充斥版面.县市报报道一般化产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从外部环境看,传统的“正统”观念,还是社会上不少人衡量县市报的一把尺子.另一方面,有些领导同志把报纸作为文件的载体,采用违背新闻规律的手段干预新闻报道.从报社内部来分析,造成报道一般化的原因主要有:第一,思维方式简单化、公式化.在家想点子、出门找例子;领导讲话强调什么,就到下面去找什么、“概念十例子”,依样画葫芦.这种形而上学的思维方式,是报道一般化的重要原因之一.第二,报道角度单一,不顾新闻价值而单从工作角度着眼的报道比比皆是.第三,采编队伍素质不高.第四,采编人员作风不深人.那么,县市报报道要克服一般化,凸现自己的个性特色,该从哪里人手呢?第一,围绕社会热点,精心策划组织战役性报道,形成强有力的舆论冲击波.县市报小,但小报也可造大势.在一段时间里,围绕某一社会问题,集中版面,集中力量,全方位、多侧面地开展战役性报道,可使报纸宣传有声有  相似文献   

16.
正县市区域报全国视野追求的重要性就平面媒体而言,除了以《人民日报》为代表的中央级报纸外,无论省市县的媒体都只是区域性媒体,县市区域报是其中的重要一支力量。当然各级报纸的服务区域有大有小,但其区域性的属性不变。县市区域报的全国视野追求或者说表达,是一个老问题,但却有新的含义。随着文化体制改革的深入,报纸的商品属性更加突出,因此,县市区域报首先要生存,其次要发展。要生存和发展,报  相似文献   

17.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县市报如雨后春笋般地得到迅速发展。县市报目前已成为我国新闻事业中不可缺少的新生力量,是县市新闻宣传的一支劲旅。面对正在建立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新体制,县市报如何改革,使之更有效地发挥作用,无疑成为一个新的课题。 一、县市报的优势和劣势 我国的县市报由县市一级党委主办,是县市党委的机关报,是四级党报中最基层的一级党报。和中央、省、地级党报相比,县市报的优势是明显的,它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县市报处于基层,在党报中是自费订阅比例最大的党报,可以把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最直接地宣传到普通群众中去;二、县市报办在基层,对读者最熟悉,对读者最了解,可以及时了解到、听到真实的情况和声音,更有效地开展新闻宣传;三、县市报地方特色更为明显,群众爱看;四、县市报报小订价低,群众承受能力较强。县市报的劣势也较为突出:一是周期长(主要为周报),新闻宣传时效差;二是编采人员素质低,报纸质量不高;三是经费来源少,很难走出经济好时办报、经济差时停报的怪圈。 二、县市报面对的“读者市场” 要研究县市报的改革,就必须研究县市报的“读者市场”。中央级和省级党报多为公费订阅,地市级党报  相似文献   

18.
面对省报、地市报的扩版增容,晚报、都市报的跨区域发行,县市报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和考验。怎样在激烈的媒体竞争中,求得生存与发展,是摆在县市报面前的重要课题。我认为,突出地域特色,强化开放意识,是重要的应对举措。突出地域特色,强化县市报优势县市报作为地方党报,地方性是其立身之本。只有做强地域特色,强化自身优势,才能打响品牌,提升核心竞争力。县市报的地域特色,是指地方报独特的个性风格。主要体现在报纸定位是地方性的——主流新闻是地方新闻;读者定位是地方性的——主体读者是本地基层干部和农民群众。突出县市…  相似文献   

19.
党的报纸都是为着动员人民,实现党的纲领路线而创办的,都要把宣传党的方针政策作为首要任务。这是党报的共性。共性寓于个性之中。各个地方报纸由于各自的地位和作用不同,应该各有自己的特色。只有这样,才能为人民所喜闻乐见,完成地方报纸所担负的任务。报纸特色从哪里来?什么是塔城报应该有的个性和特色?这是塔城报办报人员正在着力研究和解决的问题。(一)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经过拨乱反正,塔城报恢复了以本地为主,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办报方针,注重结合本地实际组织报道,使塔城报逐步  相似文献   

20.
作为县市报总编辑,要具有强烈的信息意识,才能及时组织编采人员精选新闻信息,并迅速传递给读者,才能办出受读者喜爱的有地方特色的高质量的县报。把握宏观信息坚持办报方向报纸是以新闻为载体传播新闻信息的舆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