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地方政府财政科技投入产出效率测度模型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构建政府科技投入的总效率、使用效率及其改善导向的影子价格等指标构成的政府财政科技投入产出效率测度体系的基础上,建立测度财政科技投入产出全效率模型,较好地克服了现有DEA方法只考虑总体效率,忽视在不同决策单元作为约束条件下进行优化时信息的不足,更为全面地反映各决策单元的投入产出效率.以上海市不同行业的企业政府科技投入产出效率进行了实际评价,结果显示全效率与总体效率的排序差异较大,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2.
选取财政科技投入绩效体系的10个评价指标作为变量,基于2000至2009年的省级面板数据,对每一个时间截面进行主成分分析,得到每个时间截面的评价系数向量和各地区财政科技投入绩效评价得分情况,进一步用矩阵形式构建财政科技投入的绩效评价模型。研究表明,财政科技投入评价系数具有长期的稳定关系,各地区财政科技投入绩效水平逐年提高。  相似文献   

3.
我国政府R&D经费投入状况研究   总被引:10,自引:5,他引:10  
本文通过对我国政府R&D资源投入调研结果的分析,阐述了国家R&D投入的目的和作用,国家财政科技拨款的主要功能、管理体制、使用对象及范围,并分析了政府R&D投入的指标框架,提出了要重视加强财政科技经费的管理,提高科技资金的使用效益的建议.  相似文献   

4.
重庆市财政科技投入的绩效评价与模式分析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通过建立财政科技投入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利用数据包络分析(DEA)方法对重庆市1997-2005年财政科技投入绩效进行评价.结果表明,重庆市财政科技投入的相对效率总体上偏低,财政科技投入的产出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偏低,财政投入与社会资本的衔接程度对财政科技投入的效率有影响,财政资金引导作用缺乏降低了财政科技投入的效率.为提高财政科技投入的绩效,确保财政科技投入的增幅高于财政经常性收入的增幅法制化,建立政府投入的引导机制,建立健全社会投入的激励机制,改进科技项目和科技计划管理体系,建立财政科技投入使用绩效考评机制.  相似文献   

5.
省区层面中央与地方财政科技投入结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中央财政科技投入占政府资金的比重、地方财政科技投入占地方财政的比重两个指标,分析了省区层面的中央与地方财政科技投入的结构模式,并运用面板数据对中央与地方财政科技投入的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中央财政科技投入对地方科技投入的带动作用不明显,据此提出构建国家科技资源与地方科技资源双向优化配置机制的建议.  相似文献   

6.
本文分析了GZ市政府财政科技投入及科技投入绩效状况,构建了GZ市政府科技投入绩效评价指标体系,根据GZ市政府财政科技投入及其绩效指标历史数据,采用灰色关联度法对科技投入和绩效指标的关联度进行了分析,得出了GZ市政府科技投入与高新技术产业化关联度高,而与科技直接产出、科技进步环境改善方面的关联度不高的结论。为地方政府科技财政投入决策、提升政府科技投入绩效管理水平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7.
近几年,地方政府财政科技投入逐年增加,财政科技投入的绩效评价、产出分析也是研究的重点。首先对财政科技投入的相关研究进行了综述,分析了财政科技投入的作用机理,财政科技投入的最终目的是为了提升区域科技竞争力,进而得出智力资本是从科技投入到产出的核心产物,基于智力资本理论构建财政科技投入产出评价体系。建立了地方财政科技投入的最优联动模式,基于克拉玛依市实地调研的数据,分析了克拉玛依市财政科技投入的联动模式。  相似文献   

8.
以变异系数法和CRITIC法为基础,详细阐述财政科技投入绩效评价软件的设计过程,并以东莞市为例,将连续三年的指标执行数据输入该软件中,计算获得指标的权重和样本评价值,通过与客观现实的比对,证明软件的实用性.该软件最大程度地避免了运算中的误差,并用量化的结果反映了财政科技投入的绩效状况,提高了评价效率.  相似文献   

9.
为探寻我国政府财政研发投入与经济增长的关系,本文运用协整方法对样本期内的数据(1989~2007)进行检验.实证结果表明:经济增长与政府财政科技拨款和科技活动活动经费内部支出总额存在长期均衡关系,政府研发投入可以促进经济增长;从长期趋势看,政府财政科技投入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明显高于科技活动活动经费内部支出总额的影响.为实现自主创新战略及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宏伟目标,应借鉴国际发达国家研发投入经验,稳定增加政府财政科技投入并优化我国研发经费支出结构,创新我国财政科技投入管理机制.  相似文献   

10.
本文通过建立财政科技投入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利用数据包络分析(DEA)方法,并在2004年统计数据的基础上,对广东省21个地市财政科技投入绩效进行评价.详细分析了各城市财政科技资源的投入产出效率.评价结果表明:广州、珠海、佛山、中山、江门的财政科技投入绩效较佳.  相似文献   

11.
运用弹性分析方法测量了我国9个民族聚集地区的财政科技投入指标对经济指标的变化反映敏感程度,结果表明:弹性系数不稳定,部分地区呈现巨幅震荡态势;弹性系数为负的情况频繁出现。这说明我国民族地区的财政科技投入体制不稳定、不合理。但是2000—2008年间,各民族地区的弹性系数总体上出现了"先离散再集中"的趋势,特别是最近几年,其科技投入随经济指标有序变动。提高民族地方政府的科技意识、加强民族地方政府财政科技投入制度建设、拓宽民族地区科技融资渠道以及提高财政科技投入的使用效率,是健全民族地区财政科技投入体制的关键。  相似文献   

12.
中央与地方政府财政科技投入结构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提出了政府科技投入结构的分析框架和指标,运用1991~2005年的数据对我国中央与地方政府科技投入结构演变和弹性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地方政府投入不积极导致政府科技投入增长速度慢于经济增长;中央财政支出对科技投入的弹性要大于地方财政,同时中央政府科技投入对地方政府科技投入的影响非常显著。  相似文献   

13.
分析山东省政府财政科技投入现状,发现金融危机下政府科技投入出现回落。通过定量分析表明政府财政科技投入与自主创新绩效之间存在长期均衡关系,而且金融危机下政府财政科技投入对自主创新绩效的"杠杆效应"更加显著,那么加大政府财政科技投入力度、形成多元化的R&D投入模式对山东半岛制造业基地建设更具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4.
R&D投入成为测度一个国家或地区R&D创新活动规模、评价科技活动成效和创新能力的重要指标.本文在对国内外政府R&D投入有关文献回顾的基础上,分析了美国2009年财政R&D预算投入的总体情况,结论认为美国R&D投入中基础研究成为战略投资重点、R&D投入优先领域非常明确、R&D投入主体呈现多元化趋势.鉴于美国经验,认为我国政府R&D投入过程中应加大基础研究投入比重、健全和完善多元化、多渠道的R&D投入体系和明确R&D投入优先领域等相关对策.  相似文献   

15.
本文基于2009-2016年我国30个省(市、区)的面板数据,运用面板数据模型实证分析了科技投入对我国高新技术企业科技创新的影响,并将全国分为东、中、西部地区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科技投入对我国高新技术企业科技创新具有显著正向影响,其中企业研发投入、政府财政科技投入的影响较大,金融机构科技贷款影响较小;东部地区政府财政科技投入和企业研发投入优势明显,中部地区受企业研发投入影响较大,西部地区受政府财政科技投入影响较大。最后,针对研究结果提出了相关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6.
王江琦  肖国华 《情报杂志》2012,31(6):108-111
运用典型相关分析对我国科技风险投资政策效果进行评估,将科技风险投资政策投入和目标结果定量化,分析政策投入指标和结果指标的相关性.研究结果表明,我国科技风险投资政策投入与目标结果具有正相关性,但各政策工具中,政府风险投资、税收政策效果不显著,政府R&D投入、设立二板市场、建立科技孵化器则具有一定的效果.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7.
以2003年~2012年广西财政科技支出与衡量自主创新能力相关指标数据为样本,探讨了政府财政科技支出与自主创新能力之间的关系,通过研究发现,全区财政科技支出对带动全区自主创新能力的发展有明显的推动和促进作用,财政科技支出水平高的地区,自主创新能力较强;财政科技支出比较低的地区,自主创新能力则相对较弱,为此,提出了应优化财政科技投入管理机制,构建科学的财政科技投入体系,以加快创新型广西建设进程的建议。  相似文献   

18.
财政科技投入与中国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1978-2007年的年度时间序列数据,利用单位根检验、协整检验、误差修正模型、格兰杰因果检验和脉冲响应函数分析了我国财政科技投入与中国经济增长的长期均衡关系与短期动态关系,结果表明,财政科技投入促进了我国的经济增长,但存在"边际效应"递减现象.政府应加大财政科技投入,优化投入结构.  相似文献   

19.
财政科技资金绩效评价模型的构建及实证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财政科技资金是政府科技投入的重要部分.本文构建了财政科技资金绩效评价的DEA/EFA模型,以2005-2006年数据为基础对模型的运用进行了演示,并具体分析了河北省财政科技资金绩效优化途径,从而为政府决策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20.
本文基于DEA方法建立了财政科技投入效率的评价模型,在此基础上从整体和内部分区域两方面对辽宁省财政科技投入效率情况进行了实证评价和分析,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相关政策建议,从而为辽宁省十二五期间财政科技投入效率的提升提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