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情报科学》2001-2005年基金资助论文定量分析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相东升 《情报科学》2006,24(10):1501-1504
运用文献计量学方法,从基金论文率、资助基金级别、研究主题、研究方法、合著率、合作度、发文机构、作者所在区域等角度,对2001-2005年《情报科学》所载基金资助论文进行定量分析,以期从基金论文这一角度透视《情报科学》的学术水平和质量,并为情报学研究提供一些有益的参考。  相似文献   

2.
《情报科学》1998-2008年基金资助论文定量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运用文献计量学方法,从基金论文率、资助基金级别、研究主题、研究方法、合著率、合作度、发文机构、作者所在区域等角度,对1998-2008年《情报科学》所载基金资助论文进行定量分析,以期从基金论文这一角度透视《情报科学》的学术水平和质量,并为情报学研究提供一些有益的参考。  相似文献   

3.
运用文献计量学方法,从基金论文率、资助基金级别、论文主题、合著率、合作度、发文机构、作者所在区域和作者职称学位等角度,对2006-2008年《情报科学》所载基金资助论文进行定量分析,以持续了解该刊的基金论文状况,科学评价该刊的情报能力。  相似文献   

4.
中国情报学期刊论文合著现象研究与思考   总被引:22,自引:2,他引:22  
汪冰 《情报科学》1992,13(2):8-16
本文统计分析了《情报学报》、《情报科学》等10种情报学期刊论文的合著现象,较为深入地研究了论文合著率、论文合著者类型、合著强度、不同作者数的论文分布情况、文献单元作者系数及其变化特征等。文章在大量数据的基础上,进行了中外情报学论文合著的比较研究,还对合著现象进行一些深层思考,认为加强合作研究、发挥集团效应必将促进情报学在我国的发展。  相似文献   

5.
采用文献统计分析方法,从论文年代分布、论文主题、来源期刊等角度,对《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中2007年发表的竞争情报论文进行统计,以此发现我国竞争情报研究的特点和存在问题,为今后的研究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6.
《情报杂志》注重科学精神的实证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陈业奎 《情报杂志》2000,19(3):75-77
通过对《情报杂志》中的论文进行实证研究,论述了《情报杂志》较注重科学精神,以及它在贯彻这种科学精神的种种措施,并指出作者投稿时应审视自己是否具有这种科学精神.  相似文献   

7.
谭晓辉  秦荣环  朱洪瑞 《现代情报》2007,27(10):125-128
在我国情报类期刊中,《现代情报》(以下简称本刊)被博项学住论文、期刊论文引用的次数较多,在情报传递过程中有较强的情报渗透力。对中国优秀博项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期刊全文数据库的统计表明:2005—2006年本刊被691篇博硕士学位论文引用835篇次;2006年本刊被428种期刊引用1954篇次。被引的主要特点是引用本刊论文的博硕学位授予权单位多,涉及的学科专业范围广,引用期刊种数多,研究了本刊向学术研究机构、学科专业、期刊三方面的情报渗透力。  相似文献   

8.
运用文献计量学方法,从基金论文率、资助基金级别、研究主题、研究方法、合著率、合作度、发文机构、作者所在区域的角度,对2001~2005年《情报理论与实践》所载基金资助论文进行定量分析,以期从基金论文这一角度透视《情报理论与实践》的学术水平和质量,并为情报学研究提供一些有益的参考。  相似文献   

9.
期刊变迁对情报学定量化研究的影响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邱均平 《情报科学》1998,16(4):333-339
本文通过对《情报科学》等4种期刊停刊前、后几年的我国情报学定量化研究论文的统计与比较分析,揭示了专业期刊变迁对情报学定量化研究论文的发表数量、分布规律和核心期刊效应及测定结果等方面的重要影响,并进行了相应的分析和探讨,从一个侧面论证了专业期刊对学科或专业领域研究和发展的极端重要性。在《情报科学》复刊之际,谨以此文深表祝贺和纪念。  相似文献   

10.
《情报科学》2006-2010年高被引论文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权丽桃 《情报科学》2012,(4):559-562
以中国知网《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为统计源,从文献引证的角度分析《情报科学》高被引论文的分布规律。研究结果表明:该数据库共收录《情报科学》2006-2010年原文2039篇,被引文献1377篇,被引率为67.53%,总被引频次为7581,单篇最高被引频次81,较少的论文拥有较高的被引频次,基本符合"二八定律"。并且以被引频次≥21的前50篇论文作为研究对象,对其年代分布、被引频次、下载频次等方面进行了统计分析。  相似文献   

11.
2000-2002年《情报理论与实践》载文、作者及引文分析   总被引:26,自引:0,他引:26  
采用定量分析的方法,选取2000—2002年《情报理论与实践》中的研究论文479篇,重点从它的载文、作者和引文这3方面进行统计分析,得出《情报理论与实践》近3年发展的一些规律。  相似文献   

12.
以CNKI为数据源,选取《中国图书馆学报》《大学图书馆学报》《情报科学》《情报学报》等18种图书情报学核心期刊所载论文为研究对象,采用共词分析方法,对2002-2006年和2007-2011年2个阶段的期刊论文高频关键词进行聚类分析,对比2个阶段图书馆联盟的研究主题和研究热点,概括出我国图书馆联盟研究的发展趋势,旨在为后续研究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13.
《情报科学》自引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骆柳宁 《情报科学》2006,24(10):1505-1511
本文通过对《情报科学》1998-2005年的自引情况进行统计,对《情报科学》语种自引、著者自引、机构自引、学科自引和期刊自引进行分析研究。  相似文献   

14.
《中国图书馆学报》十年基金论文统计分析研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相东升 《现代情报》2005,25(8):145-149
《中国图书馆学报》1995-2004年共载基金资助论文297篇,平均基金资助论文率为22.23%;作者合作度为1.64;合著率为49.50%;研究重点在情报学与情报方法、藏书建设与藏书组织上;已形成定性研究方法与定量研究方法相结合的良好趋势。  相似文献   

15.
三种情报学期刊的发文及其引文比较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岳泉 《情报杂志》1999,18(2):72-74,92
以《情报学报》、《情报理论与实践》和《情报杂志》1996年全年的论文及其引文为研究对象,统计分析了三种期刊发文的系统分布和地区分布、多产作者及单位、论文作者的合作情况,对三种期刊引文的类型、语种、年代、自引和互引等也作了统计分析和比较研究。  相似文献   

16.
赵美娣 《情报杂志》1995,14(5):76-78
在统计了《情报杂志》1994年及1995年第1期共7本期刊所有论文的基础上,分析研究了《情报杂志》的载文特点、作者及引文等方面的情况,旨在为进一步办好刊物提供某些参考。  相似文献   

17.
《全国报刊索引》摘录纳米研究论文的统计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杨发金  刘彦庆 《情报杂志》2001,20(11):31-32
从1986-2000年《全国报刊索引》(自科版) 摘录的纳米研究论文的数量和学科分布入手,重点分析2000年论文著者、涉及期刊及作者单位分布, 从而确定了我国刊登纳米技术研究论文的常用期刊、高产著者和科学研究重点。  相似文献   

18.
2002-2011年《现代情报》高被引论文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许剑颖 《现代情报》2012,32(12):109-114
以《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和《中国引文数据库》为统计源,从文献引证的角度分析了《现代情报》2002-2011年高被引论文的分布规律,证实少量的论文却有着较高被引频次的现象与二八定律非常符合。对于被引频次大于等于25次的高被引论文从年代分布、研究主题、研究内容、被引频次等方面进行了统计分析,并为《现代情报》的发展提出相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   

19.
《情报杂志》2015,(4):208
网络舆情是近年来国内外兴起的前沿和热门研究主题。《情报杂志》在2008年即开始关注网络舆情方面的研究。6年来,《情报杂志》已经成为国内刊载网络舆情研究论文最多的杂志,并专门开辟了"舆情研究"专栏,成为国内网络舆情研究的重要阵地。刊载的论文从不同学科、不同视角,采用不同方法对网络舆情进行了全方位的研究。这些论文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国内的网络舆情研  相似文献   

20.
以被引频次作为论文质量指标,对影响力不同的《中国农业科学》《干旱地区农业研究》《华北农学报》《华南农业大学学报》《广东农业科学》五刊近11年(2007—2017年)刊登的不同基金级别论文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1)基金论文比与期刊影响力没有必然联系,而国家级基金论文比与期刊质量及影响力密切相关;(2)基金论文质量不一定优于非基金论文,论文只要学术质量高,即使没有基金资助仍然可以得到较高的关注与引用;(3)基金论文质量与资助的基金级别也没有必然联系,不能单从基金级别角度选用稿件或评价论文质量。基于以上结论,提出相关建议:期刊编辑部要客观对待基金论文比以及不同基金级别论文和非基金论文,审稿上严格把关,用稿遵循“质量为王”的原则;一些单位机构评价论文质量不应唯核心期刊论、唯资助基金级别论,应结合论文被引频次和同行评议进行科学客观的评价;对期刊质量评价可补充国家级基金论文比、篇均被引量、零被引论文率等指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