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新媒体时代媒体格局发生深刻变化,受众获取新闻的渠道不再局限于报纸、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体,而是更多的偏向网络和移动终端。本文对新媒体背景下新闻反转剧现象进行概念辨析、剖析该现象与新媒体平台之间的联系,并分析现象的成因和规避策略。  相似文献   

2.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人们越来越多的通过手机等移动终端来获取新闻,各大门户网站为满足受众移动阅读的需求竞相推出了自己的新闻客户端。本文以带有官方色彩的《人民新闻》和商业色彩浓厚的《网易新闻》为例,通过比较两家网站的新闻客户端,勾勒出在新媒体环境下新闻客户端的发展现状,在此基础上探究当前新闻客户端所面临的困境并提出对策。  相似文献   

3.
所谓"误导新闻"是指记者依据捕风捉影获取的信息编造出失实新闻,将其见诸媒体,不仅对读者和受众产生误导,还对新闻中写及的个人和单位产生负面影响。令人费解的是一些媒体热衷于报道这类新闻。  相似文献   

4.
丁师菡 《新闻战线》2015,(4):177-178
在新媒体时代,互联网新闻终端的出现使得国内新闻事业迎来了一个新的发展高潮,探究互联网新闻终端的发展前景势在必行。本文分析了互联网新闻终端的发展特性,并据此探讨了新媒体时代互联网新闻终端的前景和发展策略。任何新事物的诞生,都会对人类文明历史带来一定的影响。新世纪,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为新闻终端技术的进步带来了新的契机,以数字科技为主导的新媒体已逐步成为人们了解世界、娱乐休闲以及获取知识的必备载体。新媒  相似文献   

5.
今天,新闻的传播渠道日益多元化,受众可以通过报纸、杂志、广播、电视获取新闻,也可以通过网络甚至手机获取新闻信息。多元化的新闻传播方式或者说受众获取新闻信息手段的多元化,直接导致了今天的受众对新闻变得更加挑剔。他们不再担心自己能否获取新闻信息,也不再关心自己通过哪一种渠道来获取新闻信息,  相似文献   

6.
当下,从电视、网络等渠道获取即时信息已经成为受众的习惯,这也给地市报发展带来了挑战。地市报继续报道受众第一时间从电视、网络等渠道获取的新闻不可缺少,但受众更愿意知晓新闻背后的新闻,新闻背后的故事。因此,放大有“附加值”的深度报道,以“深度”提升引导力、公信力和影响力,不失为地市报应对广电媒体和网络媒体挑战、发挥优势的重要武器。  相似文献   

7.
刘芳 《编辑之友》2016,(8):80-83
数字阅读日益成为新闻信息获取的一种流行趋势,但它也引发了受众数字阅读的心理负效应,这使得网络新闻编辑必须在工作中不断加强对受众的引导:以原创性的内容吸引受众阅读,多平台加工推送吸引不同受众,善于运用营销思维进行新闻导读,善于用人际化互动来吸引和稳固受众群.这样才能减少受众信息需求心理变化可能带来的负面效应,提升新闻传播效果.  相似文献   

8.
数据新闻因其在疫情研判、信息呈现、受众交互等方面拥有独特优势,故成为新冠疫情期间常规的报道范式.笔者以新冠疫情期间国内主流媒体发布的数据新闻报道作为研究对象,基于受众的视角,运用内容分析法和个案研究法对所选取样本进行分析,并对数据新闻的应用前景和价值做出预判.研究发现,从用户体验的角度而言,数据新闻深度契合了受众对疫情关键信息获取的需求,在显著提升信息传播效率的同时,能够助力受众转型升级,并具有宏观预测和微观评估的重大价值.  相似文献   

9.
一、网络新闻及其特点网络新闻是以网络为载体的新闻,它突破了传统新闻传播的概念,在视听及感受方面带给受众以全新的体验。它改变了新闻无序化的状态,对新闻进行有序的分类整合,并大大压缩了新闻的厚度,让人们可以在最短的时间内获取最有效的信息。同时,在网络条件下,新闻的发布者不再局限于新闻媒体人本身,每一个人都可以成为新闻内容的采集者、编辑者和发布者,人们可以随时随地通过手机或电脑等终端电子设备发布自己认为比较有价值的新闻内容,借助互联网进行高速传播,并与其他人进行互动交流。可以说,网络新闻的时代究其本质而言,是一个全民新闻的时代。  相似文献   

10.
华心怡 《新闻传播》2014,(3):124+126
受众是新闻传播的接收者,用市场经营理论来定位,受众也是新闻媒体这一商品生产者的唯一客户。受众行为对新闻传播产生重要的影响与作用,尤其在当前市场经济体制下,新闻传播备受市场化冲击,探析受众行为对新闻传播的作用与影响,从媒体本位向受众本位过渡,已成为当前新闻媒体所面临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11.
李兵 《网络传播》2008,(2):31-31
报纸曾以其新闻的及时性和生动性成为民众获取新闻信息的主要渠道。但在互联网年代,网络媒体通过丰富的内容吸引大量受众,报纸这种新闻载体逐渐被互联网抢了风头,其生存空间日益受到严峻挑战。然而,雅虎公司和Google公司正纷纷加强和报纸的合作。  相似文献   

12.
媒介融合正成为当今媒体发展的主流趋势.作为广播而言,新媒体时代,在注重新的生存形态创新的同时,更要注重满足受众对获取内容的特定期待和要求,只有坚持内容和终端的同步创新和推进,才能在激烈的竞争中占有一席之地.  相似文献   

13.
媒介融合正成为当今媒体发展的主流趋势。作为广播而言,新媒体时代,在注重新的生存形态创新的同时,更要注重满足受众对获取内容的特定期待和要求,只有坚持内容和终端的同步创新和推进,才能在激烈的竞争中占有一席之地。  相似文献   

14.
贺岭  谢雨 《出版广角》2018,(10):66-68
全景化新闻在VR技术的支持下,可以让受众自由选择观看的视角和内容,使沉浸式信息的获取和消费成为可能.VR技术的发展加速了全景化新闻发展的进程,两者相辅相成,但目前VR头显设备的普及有限,对全景化新闻的发展产生一定影响.VR技术正处于加速发展期,它的运用将提升整个新闻传播模式的转型,强调"感知新闻"和提供多样性互动的全景化新闻,也必将成为新闻的主流业态.  相似文献   

15.
新闻客户端平台已经成为受众获取新闻资讯的重要渠道,传统媒体也面临向新媒体转型的严峻形势。本文以新华社客户端3.0版为例,以现场新闻为线索,从现场直播、虚拟现实技术、无人机技术等三方面阐述了新华社客户端3.0版现场新闻的呈现方式,并从技术层面对传统媒体新闻客户端现场新闻实践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6.
《新闻界》2016,(16):59-63
本研究旨在考察2010年至2015年间,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和个人财富的增长,受众对于经济新闻的认知转变与使用动机异同,尤其是社会化媒体大规模发展对此产生的影响。研究发现,随着经济的发展,受众接触经济新闻的主要动机从"了解国家政策变动"转变成"为投资提供参考"。而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受众获取经济新闻的主要媒介已从"电视"转变为"互联网"。但是受众对媒体报道的经济新闻信任程度呈现下降趋势。当前经济新闻的供给不能满足受众对于信息质量不断升级的需求。  相似文献   

17.
随着网络技术和移动终端技术飞速发展,微博、微信等自媒体成为中国受众特别是年轻受众获取、传播信息的主要渠道,同时,因自媒体门槛低、传播快等特征,网络热点事件的发生日益频繁,政府、媒体、公众的“三角博弈”也日趋激烈。面对这样的媒体生态,主流媒体提高自身舆论引导能力,除了从技术上实行转型,更主要的是运用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占领舆论引导的主阵地。  相似文献   

18.
胡莎莎 《东南传播》2021,(5):130-131
随着科技的进步,各种互联网终端的普及以及移动网络的不断发展,受众获取各种信息的渠道与日俱增,作为传统媒体的电视媒体也面临着日益严峻的挑战,传统媒体与新媒体融合发展已经成为大势所趋.在这种媒体融合的大背景下,电视新闻节目作为地市电视台的龙头节目,更要紧随时代的脚步,积极转型.本文以莆田市广播电视台为例对融媒体时代地市电视台新闻工作如何有效创新进行简要分析,以期对于未来地市电视台新闻工作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19.
彭健 《青年记者》2009,(17):62-63
模式化思维指引下写出的时评,不仅无助于受众获取真知.甚至会制造一种貌似深刻的观点幻象,成为桎梏受众多维度分析新闻事件、了解客观世界的障碍。  相似文献   

20.
在新经济时代,新媒体日益成为广大受众获得新闻的首要选项。新媒体成了众多热点新闻首发媒体,成为受众了解新闻信息、交流思想情感、感知社会舆论的便利渠道,曾经忠实的报纸读者也逐渐把新媒体作为获取新闻信息的第一选择。受众的渐行渐远,阅读、收听、收看习惯的变化,使得传统媒体要生存,就得接受挑战,应对挑战。传统媒体只有在新媒体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