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邓小平文选》第三卷是邓小平同志领导中国人民推进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理论总结,是引导我们继续前进的科学指南。邓小平同志继承、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和毛泽东思想。特别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社会主义事业取得的巨大成就,都是在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的指导下取得的。邓小平同志从把握时代发展的脉搏和契机,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局的战略高度出发对待教育。邓小平教育思想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分  相似文献   

2.
《邓小平文选》第三卷是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丰富经验的理论总结.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为我们如何建设、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提供了强大的思想武器.这个理论内容丰富、博大精深,它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第二次历史性飞跃,它继承、丰富和发展了毛泽东思想,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这里仅就学习《邓小平文选》第三卷中关于社会主义本质、根本任务和目的的科学论断谈点自己的体会和认识.  相似文献   

3.
邓小平同志关于加快经济发展的理论,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深入学习《邓小平文选》第三卷,正确认识和全面把握邓小干同志关于加快发展经济的理论,对于加快我国改革开放步伐,加快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相似文献   

4.
《邓小平文选》第三卷,有许多关于教育问题的论述.小平同志从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战略全局出发,把教育的改革和发展同实现我国的经济发展紧密联系在一起,把教育作为我国跻身世界民族之林的一个根本条件,深刻地揭示了教育事业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中具有的至关重要的战略地位.我们国家要赶上世界先进水平,从何着手?要抓的工作很多,但关键是必须从科技和教育着手,不抓科技教育,现代化建设就没有希望,就成为一句空话.小平同志号召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这些论述,既指明了教育事业改革与发展的方向,又指明了教育在现代化建设中的战略地位和作用.概括地说,小平同志在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每一发展阶段,都提醒全党要高度重视教育.这可以说是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基本思想之一.通过学习《邓小平文选》第三卷.结合云南经济发展和教育战线的实际,我谈几点粗浅的体会.  相似文献   

5.
《邓小平文选》第三卷收入1982年至1992年十年间邓小平同志的著作.这十年是我国致力于改革开放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十年,也是我国马克思主义在伟大实践中进行积极探索最富有成效的十年.《邓小平文选》第三卷集中反映和标志着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一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一的新发展,而“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是贯穿这一理论的精髓.《邓小平文选》第三卷是我们继续进行改革开放,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思想源泉,这部著作为我们树立的坚持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的典范意义更值得我们深刻领会和掌握.  相似文献   

6.
在《邓小平文选》(第三卷)中,邓小平同志关于优先发展教育思想作了许多精辟的论述.优先发展教育是邓小平教育思想的一个重要内容,也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这个思想的酝酿、形成、发展和成熟,以至完善,都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社会主义教育实践发展的客观反映和科学概括,适应了社会主义发展的必然趋势.学习、研究、宣传和贯彻优先发展教育的思想具有丰富的理论价值和重大的现实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7.
邓小平同志关于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是毛泽东思想在新的历史阶段的重大发展.对于我国的改革开放,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发展有着重大的指导意义.而关于教育方面的一系列论述,是邓小平同志理论体系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因此,认真学习邓小平同志的有关论述,这是发展成人教育,跟上时代步伐,做好成人教育工作的重要保证.一、科技要发展,教育是基础在《邓选》第三卷中,邓小平同志有关科技、人才、教育方面的专门论述和题词有8篇.在论到其他问题时,好多地方涉及到科技、人才、教育的问题.可见,邓小平同志对我国的科技、人才、教育的重视程度.当今时代,是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的年代,科学技术的进步日新月异  相似文献   

8.
邓小平同志是我国社会主义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这一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创立者。《邓小平文选》第三卷汇集了邓小平同志从1982年9月党的十二大到1992年春视察南方这一时期的主要著作。这  相似文献   

9.
“把教育工作认真抓起来”──学习《邓小平文选》第三卷的体会甘肃联大党委副书记李奋贤《邓小平文选》第三卷记录了在邓小平同志领导下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历史进程,它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巨著,也是引导我们继续前进的科学指南。小平同志非...  相似文献   

10.
《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公布后,我们要认真学习《决定》,深刻领会邓小平同志、万里同志在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的讲话,积极贯彻执行全国教育工作会议精神.《决定》是非常切合我国的实际情况的一个纲领性的文件,它不仅仅是为了满足当前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迫切需要,而且是为本世纪末和下世纪初叶我国经济和社会主义发展作准备,对实现十二大提出的宏伟目标和下一步的发展具有极大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1.
《邓小平论文艺》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和毛泽东思想的基本原理同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际相结合的结晶.邓小平同志根据马克思列宁主义和毛泽东思想的基本原理,结合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际,针对新时期面临的重大文艺理论问题和实际问题,进行了新的阐述.小平同志认为,毛泽东文艺思想的代表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的基本精神,至今仍是我们文艺工作的指导思想.他指出:“我们要继续坚持毛泽东同志提出的文艺为最广大的人民群众、首先是为工农兵服务的方向,坚持百花齐放、推陈出新、洋为中用、古为今用的方针.围绕这一总方向和总方针,邓小平同志又作出了一系列新论断,提出了新要求.他的关于文艺与政治、文艺与人民、文艺与生活、党要加强和改善对文艺的领导等一系列问题的阐述,具有高度的科学性和鲜明的现实性.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坚持捍卫、继承并发展了马克思列宁主义文艺理论和毛泽东文艺思想.邓小平文艺思想,不仅是毛泽东文艺思想的一个新的组成部分,而且还是邓小平同志关于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的一个重要内容,也是文  相似文献   

12.
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中邓小平同志的一个基本思想就是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教育是第一生产力赖以发展的基础.我国经济的发展最终还是取决于教育和科技的发展.所以邓小平同志讲:“我们国家要赶上世界先进水平,从何着手呢?我想,要从科学和教育着手”(《邓小平文选》第二卷第48页)根据邓小平同志的思想,党中央在制定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体发展战略中,把教育作为关系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局和社会主义历史命运的一个根本问题,摆在突出位置.党的十四大明确提出,必须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努  相似文献   

13.
论邓小平同志的小康社会构想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邓小平同志关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与小康社会的思想,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邓小平关于小康社会的构想,不仅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发展战略的重要依据和构成部分,而且是对马克思主义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14.
《邓小平文选》科学地阐述了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中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问题,对我们完整地、准确地学习、理解和掌握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邓小平同志明确指出“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邓小平文选》第三卷,第373页)。他关于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理论,为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各族人民早日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指明了方向。  相似文献   

15.
邓小平关于培养社会主义新人的思想《高校理论战线》1994年第1期登载欧阳斌的文章《邓小平社会主义新人思想论》。文章说,邓小平同志在改革开放初期,就论述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培育社会主义新人,我国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能够造就比资本主义国家更多更优...  相似文献   

16.
对职工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思考朱亚娟我国的职工教育经历了一个恢复发展、巩固成果、在改革中再发展的过程。特别是在以邓小平同志关于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指导下,在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方面取得了较为显著的成绩,积累了可贵的经验。一...  相似文献   

17.
邓小平同志是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总设计师,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这一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创造者。《邓选》三卷的出版发行,是我们党和国家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 目前,举国上下都在深入学习小平同志关于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学习《邓选》三卷。这里,我想就学习《邓选》三卷关于教育的论述,谈几点感受。  相似文献   

18.
《邓小平文选》第三卷,有许多关于教育问题的论述.小平同志从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战略全局出发,把教育的改革和发展同实现我国的经济发展紧密联系在一起,把教育作为我国跻身世界的一个根本条件,深刻地揭示了教育事业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中具有的至关重要的战略地位.我们国家要赶上世界先进水平,从何着手?要抓的工作很多,但关键是必须从科技和教育着手,不抓科技教育,现代化建设就没有希望,就成为一句空话.小平同志号召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  相似文献   

19.
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理想目标,是在邓小平同志关于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的指引下,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保持经济建设、政治建设和文化建设的协调发展,最终把我国建设成为富裕、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理想的社会要靠理想的人来建设,社会的全面进步有赖人的素质的全面发展。邓小平同志指出:“中国的事情能不能办好,社会主义和改革开放能不能坚持,经济能不能快一点发展起来,国家能不能长治久安,从一定意义上说,关键在人。”学校是面向未来、  相似文献   

20.
深切的缅怀     
深切的缅怀●本刊编辑部惊闻邓小平同志不幸去世的噩耗,我们悲痛万分。伫立在邓小平同志的遗像前,端详着十年前邓小平同志为《神州学人》题写的刊名,我们百感交集。1978年6月,中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同志从加速实现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