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李娟 《现代语文》2007,(8):127-128
《四库全书》的编纂,从清朝政府乾隆二十七年(1772)开始,历时10年.在纂修期间,馆臣分别为每书撰写《提要》,并把这些《提要》放在各书前,把这些《提要》分类编排,编成《四库全书总目》(又称四库全书总目提要).  相似文献   

2.
《四库全书总目提要·小学类序》对历代学者给小学所划定的范围作了评判,并且对小学分为文字、训诂、音韵三方面的时间作了定位。然而由于编纂《四库全书总目提要·小学类序》的学者受到当时盛行的朴学影响,崇尚东汉古文经学,反对宋明理学,使得他们在《四库全书总目提要·小学类序》中对小学所作的评判和分类时间的定位都有所偏颇。余嘉锡在《四库提要辨证.·小学类序》中对《四库全书总目提要·小学类序》所存在的错误一一进行了说明和指正,全文条分缕析,论据充分,辨证有力,说服力强。  相似文献   

3.
《续修四库全书总目提要》(稿本)是《四库全书总目》之后,又一部规模巨大的古籍提要目录,也是现存最大的古代文献解题目录。该书是古籍研究工作者案头必备的查考工具书。笔者在参加国家清史项目《清人著述总目》的过程中,经常借助《续修四库全书总目提要》解决疑难问题,同时也发现其中存在的一些错误,在此针对其中所存在的失误之处进行辨证,以供读者参考。  相似文献   

4.
《四库全书》三种提要之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清朝乾隆年间撰修《四库全书》时,形成了三种有所区别但又紧密相联的提要:分纂提要、书前提要和《总目》提要。分纂提要乃各分纂官分头执笔所作,反映了各家之长、不同风格的学术观点以及各异的政见。书前提要是列在《四库全书》所收各书卷首的提要。本以分纂提要、书前提要与《总目》提要相比较,以见三关系,进而认知清廷纂修《四库全书》的本质以及清廷的封建专制。  相似文献   

5.
《四库全书总目》是中国古典目录之集大成者,但由于时代条件、社会环境等各种因素的限制,难免存在一些疏漏和讹误之处.以余嘉锡先生《四库提要辨证》对《四库全书总目》中《唐子西集》提要多处讹误的辨证为例,梳理馆臣在编写提要时出现的知识性和观念性两类舛误,并对馆臣评价唐庚与苏轼关系失实的原因进行探究,帮助进一步了解《四库全书总目...  相似文献   

6.
《翁方纲纂四库提要稿》是翁方纲所写的《四库全书总目》初稿,对于《四库全书总目》研究具有重要的史料价值。《翁方纲纂四库提要稿》中很大部分是翁方纲所辑录的资料长编,前人未注意到其长编的价值。事实上,长编所载之书名、作者、卷数、序跋、印鉴、版本信息、翁方纲校语等信息对《四库全书总目》研究具有重要的价值,可借以考证作者生平、底本信息、书名流变、书籍流传、内容删改及《四库全书》馆臣之校理意见。  相似文献   

7.
清代前期的学术正统观在《四库全书总目》中得以体现。这种学术上的正统观与中国传统史学正统论有着紧密联系。该文以《四库全书总目》中的史部提要为例,通过阐述传统目录学集大成的《四库全书总目》与传统正统论的特点,以辨明其中的关系。  相似文献   

8.
自小说产生后,部分正史就对小说有收录和评价.文章把正史对小说的评价以及在正史中的地位、分布作为研究的重点.《四库全书总目》和《续修四库全书总目提要》可说是正史《艺文志》、《经籍志》的集大成者,对小说的收录、分类、评价均有重大贡献.  相似文献   

9.
《四库全书总目提要》在叙录朱熹的《诗集传》时,态度暧昧,笔调多有回护。这正是《四库全书总目提要》崇尚汉学、遵从《诗序》、反对聚众讲学的学术批评态度的表现,但由于康熙朝崇朱的余波辐射,和朱熹治学重视训诂考索的特点,又契合了四库馆臣崇实黜虚的思想心态,所以《总目》在《诗集传》叙录中采取了一种出脱回护的笔法。  相似文献   

10.
《四库全书总目》为王栐《燕翼诒谋录》、费枢《廉吏传》所作《提要》颇有误漏,余嘉锡《四库提要补正》亦未之及,特作补正。  相似文献   

11.
《四库全书总目》由于卷帙浩繁,成于众手,因而存在诸多问题,前辈学者对之已多所纠正。其中子部存目部分的疏漏尤多,该文作者曾有专文补正,今就子部杂家类杂品之属,再补充二十则。  相似文献   

12.
《铁琴铜剑楼藏书目录》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铁琴铜剑楼藏书目录》是一部提要体私人藏书目录,反映了清末四大藏书家常熟瞿氏铁琴铜剑楼所藏古籍善本情况。其成书过程历尽波折,而提要撰写质量堪称一流,深受学界好评。本文对该书目的成书经过、内容体例、提要特点和价值予以认真的探讨和分析,并将其与清代其他藏书志相比较,充分肯定了其在清代版本目录学中的地位。  相似文献   

13.
《颜氏家训》在各代目录著作中归类不一,除《隋志》不载,两唐书和宋志均归其入子部儒家,但《四库全书总目提要》(以下简称《总目提要》)却将其退入子部杂家中。细究《颜氏家训》的内容和目录学归类的原则范例,我们认为《颜氏家训》归于子部杂家不当,应仍旧归类于子部儒家为是。  相似文献   

14.
把《四库全书总目》研究视为一门专学来研究,有助于《四库全书总目》研究的拓展和深化。而关于《四库全书总目》的研究,以其两百多年的积累,是到白成体系的时候了。因此,本文对《四库全书总目》两百年来的研究做了一个综述,是放在专学的体系下,分四个阶段的综述。  相似文献   

15.
《四库总目提要》史部地理类中"都会郡县"及其存目收录了古代各府州县地方志,内容丰富,记录了各地区的地理物产、风土人情。《提要》中四库馆臣对于古代历来都会郡县的梳理、品评及归类,体现出了四库馆臣对于方志编纂的认识,也能够反映出当时学术界主流思想。  相似文献   

16.
《四库全书总目》很大程度上仍在建构当代学界的知识系统和观念系统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而散见于该书中的各种谬误却屡见不鲜,此在明别集提要中尤为突出。陈谟自谓校文江西、广东,《海桑集》提要误为“聘为江浙考试官”,其集诗二卷、文八卷误为“诗文各五卷”;王冕字元章,《竹斋集》提要误为“字仲章”,王冕曾孙婿之子骆居安所辑误为“冕女孙之子骆居敬所辑”;史谨《独醉亭集》提要将壬午为建文四年误为“建文五年”,而建文前后仅有四年;袁凯《海叟集》提要谓“不知据陶宗仪《辍耕录》,是诗作于至正末,乃用金陵王谢燕事”,而核之陶氏该著根本无此记载,此与袁华《可传集》提要引杨维桢语评袁华之语纯属子虚乌有如出一辙。  相似文献   

17.
《四库全书总目》系统而准确地阐述了唐宋古文革新的过程,完成了唐宋各个时期古文运动主要人物承继谱系的构建。《总目》对唐宋古文革新扭转文风的成绩给予了肯定,同时也对唐宋古文革新流于僻涩的倾向、骈散的态度进行了批评。近现代文学史接受了《总目》唐宋古文革新的评述,在新文化运动期间,唐宋古文革新的骈散主张逐渐被强化、革命化,影响了后世文学史的构建。  相似文献   

18.
《清人别集总目》在版本源流的考订方面成就斐然,但是在作事迹,尤其是作的生卒年岁考订方面则颇多可商之处。经核检有关别集内的作自述,以及对相关材料进行仔细推敲后,知《总目》对于杨恩寿、韩德玉等人生卒年的考订或谬误,或欠确,而其未知之王丹墀、王汝金、王惟成、方燕昭、左桢、邢锦生、朱冠瀛、严昌(王育)、吴玙、言南金、宋谦、张式、陈祖望、周名建、宗婉、冯震祥、屈蕙壤、姚斌敏、钱国珍、黄家鼎等人的生年实可确考,王惟和、杨庄、沈英、张家(才鼎)、奕询、莫永贞等人的生卒年均可确考。  相似文献   

19.
《四库全书总目》史部正史类提要中体现了四库馆臣丰富的史学思想,这些思想成为他们评价史书优劣的标准,如注重史书的考证,反对空疏议论;追求材料的精细详备;重视史书体例严谨与创新;贬抑史书嗜奇爱博的倾向;褒扬史书所写内容的广厚博大;反对刘知几等人的废表之论;推崇史书的实录精神等。馆臣的这些史学思想与明末清初时期盛行的实学思潮与经世致用观念息息相关。  相似文献   

20.
《书目答问补正》是清末民国初重要的目录学书。本文就其编目思想、正补相续俱进及所录皖人书目作一综述。该书对初学者有引导读书之助,对编目有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