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毛旭明 《青年记者》2015,(10):35-37
“只有把人民的利益放在心中最高位置,满怀对人民群众的深情进行采访,我们的作品才能拨动观众心弦。好作品大都来自于记者的坚守。”——周洋文她说她很胆小,可是在职业状态下她敢冒着超强台风出海拍摄;她说她很怕冷,可是她能在冬日的寒风里苦等3个小时,只为了能够拍到一个镜头;她说她很怕疼,可是她却能在扭伤脚后,一边喷着云南白药一边拄着棍爬楼梯去采访。“挺狠”和“折腾”是同事对她的共同评价。生活中她很“大条”,甚至都理不清自己的书桌;工作中她又  相似文献   

2.
警花刘丽涛荣膺全国“三八”红旗手称号,消息传来,彭城人民无不奔走相告。刘丽涛1984年7月毕业于徐州人民警察学校,被分配到子房派出所当民警,至今在刑侦战线上已有11个春秋,现在是徐州市公安局刑警支队二大队副大队长。她机智、勇敢,性格倔强,工作起来风风火火,洒脱得像个小伙子,战友们亲昵地称她“涛子”,人民群众叫她“便衣警花”、“徐州麦考”、“反扒女将”。  相似文献   

3.
1947年5月2日,阳泉解放,从那时起,人民共和国的城市建制上,就有了一个叫“阳泉市”的新兴工业城市——她是中国共产党亲手创建并命名的第一座人民城市。  相似文献   

4.
吕梅 《湖北档案》2005,(7):47-47
艾格妮丝·史沫特莱是美国知名作家和新闻记者,也是中国人民的亲密朋友,杰出的国际主义战士。她生前经常说:“我一直忘不了我不是一个中国人。”是的,史沫特莱虽然是个美国人,但她是属于中国的。她亲自参加了中国人民的抗日解放斗争,并且用她生动的笔触向全世界介绍了英雄的中国人民在共产党领导下创造的史诗般的业迹。  相似文献   

5.
“啊,终于到了。”1934年8月4日,33岁的格蕾丝·狄凡在跨越了半个地球的漫长旅行之后,从天津写信给美国的家人。此后40年,她将在这里见证日本人的野蛮占领,内战,新中国的成立,“大跃进”以及“文化大革命”;她将从中国工程师的洋太太,变身为多病的寡妇、人民教师,以至“罪大恶极的美国特务及反革命分子”。她将被红卫兵拘押,当众批斗并殴打。对一个美国女人来说,这将是绝无仅有的经历。格蕾丝年轻时怀着成为歌剧名角的梦想,从田纳西老家到纽约求学,与康奈尔大学毕业的中国工程师刘祺相恋,结婚,生女。此后,她远涉重洋,到地球的另一端追随一心…  相似文献   

6.
张曾 《新闻世界》2005,(11):23-25
她是一名荣誉满身的世界冠军,21岁征战欧洲一举成名;她是一个“大玩家”,30年痴迷“玩枪”,“玩”出了27块国家级以上金牌;她是一个桃李满天下的军校女教头,5年调教出1000名“百步穿杨”的神枪手;  相似文献   

7.
李理 《新闻天地》2008,(3):26-29
她是一个“爬行女孩”,一群“驴友”发现了她,她的生活状态及命运开始了变化。于是,爬行女孩,驴友,教授,共同编织了一个感人故事。2008年1月30日,驴友和教授护送“爬行女孩”回家过年。  相似文献   

8.
《记者摇篮》2006,(5):20-21
3月25日,是个周末,南宁的天空飘起丝丝细雨,然而这挡不住人们奔赴南宁人民会堂的步伐,因为在这里,“凤凰名嘴”吴小莉为南宁的观众做题为“传媒与我”的演讲。这个演讲是广西政协“同心”讲座2006年的第一期,由广西政协主办,中国移动广西分公司协办。座无虚席,不足以形容今天小莉的演讲现场,南宁市人民会堂1440多个座位坐满外,过道上的临时座位坐满了,会堂里的空地也都站满了人,甚至出现了一个座位坐两个人的现象。当小莉穿着她最喜欢的颜色之一的粉紫色套装走到讲台前,全场观众报以热烈的掌声表示欢迎。小莉说,这是她阔别南宁八年之后再次…  相似文献   

9.
张国文 《新闻天地》2011,(10):38-39
她是中国城市里最基层的居委会主任,她工作方式多样,有时撒泼打骂,有时耐心温柔,用尽手段替老百姓解忧。她认为,各级官员都给她面子,是因为她“绝对冲得上去”。她说:“我必须强势,因为我是人民。”  相似文献   

10.
这是一个真实的故事。2005年3月,一个乍暖还寒的早晨,滕州市档案局(馆)接待了一个六十多岁的农妇和一个三十多岁的男子。听农妇介绍:她叫刘贵兰,是木石镇沂南村村民。她父亲刘旺才在1956年“二次土改”时被划为“漏网地主”,在1968年“文化大革命”期间去世。她有两个儿子, 大儿子高扬,因家庭成份是地主,始终没有说上媳妇,到现在还是光棍一个。跟她来的这一个是小儿子高明,他的命比他哥好,赶上了党的改革开放好政策“不唯成份论”,  相似文献   

11.
“激情催你放声唱”象飘逝的梦,人民共和国一段悲惨历史终于结束了。一九七八年,在报道春天消息的众多新闻中,最引人注目的有柏生写的《春风吹又生——“四八”烈士王若飞同志战斗的一生》,她在这篇文章中向全国人民传达了一个重要信息:拨乱反正、平反冤假错案的工作开始了!文章一发表,新华社、广播电台立即转发转播。这篇文章在柏生写作生涯中,也是一个里程碑,标志着她走上了一个崭新的、广阔的写作领域。从一九七八年开始,大量优美的专访文字从柏生手下——不,是从她心里,涌流向人民那炽热焦渴的心田:《攻关的人——访著名生物学家童第周教授》、《归宿和起点——访八十高龄入党的著名物理学家严济慈》、《壮志凌云——访著名数学家华罗庚》、《勤奋的一生——卓越的气象学家竺可桢》、《韧性的战斗——访著名科学家高士其》、《光明磊落、忠心耿耿——北京人民怀念刘仁同志》、《五十五个春秋——访特级教师王企贤》、《写  相似文献   

12.
在名闻遐迩的红旗渠故乡,有一个在当地远近闻名的“电视记者”,她在电视台所举办的《林虑警坛》栏目,以其独有的风格,深得当地百姓和公安民警的喜爱。 她就是共产党员、河南省林州市公安局宣传科科长郭秋菊。几年来,她在公安宣传战线上摸爬滚打,随警作战,为警而歌,成为宣传干部的佼佼者。1994年她被评为河南省优秀人民警察,1995年以来连年受到安阳市和林州市宣传部门的表彰,三次被河南省公安厅评为优秀通讯员,1999年被《人民公安报》聘为特约记者,近日,她被荣记个人三等功一次。 林州市公安局宣传科始建于1995…  相似文献   

13.
“斯特朗生于美国,死于中国,她是中美两国人民的共同骄傲,又是两国人民的友谊象征。”这是邓颖超同志为怀念中国人民的亲密朋友,美国著名作家、记者安娜·路易斯·斯特朗说过的一段话。斯特朗是中美人民的友谊象征,在将近半个世纪里,每当中国革命的重要关头,她总是不远万里来到中国,最后定居中国,为中国的革命和建设而讴歌。1885年11月24日,斯特朗诞生在美国内布拉斯加州费兰德城,其父是一个牧师,母亲受过大学教  相似文献   

14.
“中国的胜利是全亚洲明天的关键”。在中国人民与日本军国主义浴血奋战的艰苦时刻,一位笔名叫“绿色的五月(世界语)”的日本年轻女性绿川英子带着对和平、正义的坚定信心,毅然前往中国,加入中国人民的抗日行列,从事对日宣传工作。她的每一句话,都像一把钢刀,刺向日本军国主义的胸膛,有人称颂她“你那尽管温柔的嗓音,却足以制造电闪雷鸣”。中共领导人周恩来对她说:“日本帝国主义者把你称为‘娇声卖国贼’,其实你是日本人民的忠实的好女儿,真正的爱国者。”  相似文献   

15.
常州人民广播电台于1991年“七一”起办了个第二套节目。对于她的创办,广大听众投票评为“1991年常州市十大新闻”之一;常州市委领导同志也称赞:“一炮打响,听众满意,领导满意”。要问这套节目何以成功,我们且来看几个镜头:  相似文献   

16.
在共和国的英雄谱中,在赤峰市林西县档案馆的革命历史档案中,“镌刻”着一个英雄的名字——郭俊卿。这位南征北战的巾帼豪杰,堪称是一位女扮男装的现代“花木兰”。她是中国人民解放军中唯一的女特等战斗英雄,她为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和共和国的建设事业贡献了宝贵的青春和毕生的精力。  相似文献   

17.
《中国新闻周刊》2010,(10):I0026-I0026
一个百年跨国公司,在中国历经三十年,历久弥新的中华文化中,她将“和”“诚”“开拓者精神”的创业精神及“通过优秀的自主技术及产品开发贡献于社会”的企业理念带到中国。在她壮大的同时,积极地为中国经济和环境保护承担责任。她就是——日立。  相似文献   

18.
最近一个时期,随着任长霞事迹的广为传诵,她的模范行为和崇高精神,感动了河南,感动了中国,也感动了中国新闻界。作为最早参与报道任长霞的记者,我们在采访中,一次次地感受到她对党的无限忠诚,对人民公安事业的无限热爱;一次次地感受到她无私无畏、嫉恶如仇、打黑除恶的浩然正气;一次次地感受到她爱民、亲民、敬民、为民的衷肠柔情;也一次次地感受到人民群众对她的拥护和爱戴。我们深切地感到,任长霞不仅是公安战线的楷模,也是新闻工作者的学习榜样。任长霞常说的一句话是,“要肩负起党的责任、不负人民的信任”。因此她总是带着满腔的热情、…  相似文献   

19.
梧槐 《新闻世界》2004,(10):36-38
昔日,她是一名英姿飒爽、受人尊重的“女警花”。因容貌出众、业务能力强,曾两度成为某知名公安杂志的封面人物。一个“黑社会”老板抓住了她“虚荣”的致命之处,将她包养,诱她染上毒瘾,又将她抛弃……毒品吞噬了她的灵魂。为筹集毒资,她利用自己的特殊身份,召集三陪小姐等人敲诈勒索,乃至被逐出公安队伍。2004年6月,她被法院判处有期徒刑3年.“警花”就这样凋谢了……  相似文献   

20.
贾亦凡 《新闻记者》2001,(11):16-21
当20世纪即将过去、21世纪就要来临之际 ,美国方言学会于2000年1月举行了一次“世纪之字”评选活动。获得提名的“世纪之字”有 :“自由”、“正义”、“科学”、“政府”、“自然”、“OK”、“书”、“她”……而进入决赛的只有“科学”和“她”。最后“她”以35对27的选票战胜了“科学” ,从而成为“21世纪最重要的一个字”。人们或许不知 ,“她”在12世纪之前的英文字典里还没有自己的地位 ,而“她”进入汉语字典则更晚。古代汉语中没有“她”字而只有“他”字 ,中文的“她”字是由现代诗人刘半农首创的。刘半农19…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