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环保警示牌     
你知道吗?沙漠什么样? 沙漠是最普通的一种荒漠。那么什么是荒漠呢?荒漠是地球上干旱地区最常见的景观,不论在热带或者温带都有广泛的荒漠分布。荒漠终年干旱少雨,风沙作用活跃,地表水贫乏,植被稀少,昼夜温差变化剧烈,白天灼热,夜晚寒冷。因此,荒漠地区一般人迹罕至。 荒漠的外貌多种多样,常见的除了沙漠外还有砾漠和岩漠。沙漠地表上覆盖着细沙粒,形成了一个个沙丘。借助着大风的力量,沙丘在地表上流动。流动的沙丘可以吞没农田、村庄,  相似文献   

2.
北非沙漠,生活着一种银蚁,它们雄踞荒漠腹地,有着非凡的生命才能,世代繁衍生生不息。 一只饥渴难耐的沙漠蜥蜴。好不容易才找到了细如针眼的银蚁洞穴。它专心地守候,以期待众多银蚁中的几只能自投罗网。可是,等啊等.正午了.连一只银蚁的影子都没见到。  相似文献   

3.
沙漠令人心驰神往,沙漠处处有奇景:狂沙蔽天,大漠孤烟,长河落日,驼铃声碎……沙漠历来被称为生命的禁区,沙漠中的一棵小草、一只虫蚁,都值得我们发出由衷的生命的礼赞!本文恰恰选取了沙漠中的最典型的植物——胡杨,巨笔如椽,浓墨重彩地加以描写,文气沉郁凝重,慷慨顿挫,如泣如诉,一唱三叹。  相似文献   

4.
中国沙漠知多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景爱 《科技文萃》2005,(4):34-37
沙漠常常给人以奇妙的印象.流动沙丘有的呈新月型,有的呈抛物线型,那圆润的面颊常常吸引人的喜爱.沙丘上有布满的波纹,有如大海在这里流过,留下了波涛冲刷的痕迹.如果恰好有驼队在沙丘上缓行,便会听见悦耳的驼铃声.沙漠给人以诗情画意,使人产生种种遐想.不过沙漠是冷酷无情的,在娇艳的背后隐藏着杀机.古往今来,沙漠不知吞噬了多少行人,那一堆堆的白骨,即说明了这一点.  相似文献   

5.
何昭  吴艳蕊 《地理教育》2014,(10):63-63
正如果沙漠中出现绿洲,人们并不感到稀奇,但在湿润半湿润地区的季风区尤其水域附近出现高大的沙丘,生长仙人掌、野菠菜,会引起人们无尽遐想,无不为自然的力量惊叹。这些沙丘或沙地总体面积较小,称之为"迷你沙漠",也被沙漠学家称为"飞来沙漠"。它们究竟从何而来?"迷你沙漠"的形成实际就是湿润半湿润地区的土地风沙化,当气流(风)作用于沙质地表时所产生的风蚀、风沙流、风沙沉积、沙丘前移和粉尘吹扬等地质地貌过程。它的形成具备地表具有丰富的沙质来源、旱季和风季重合以及植被稀疏等条件。这些沙漠的形成与水有着紧密的联系,在季风区的江河湖海附近最易形成迷你沙漠。  相似文献   

6.
①非洲南部的喀拉哈里沙漠是地球上最干旱、最炎热的地区之一。然而,在这片堪称遍地荒芜的环境中却活跃着一种小型哺乳动物——猫鼬。  相似文献   

7.
<正>一、试题设计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巴丹吉林沙漠(图1)位于我国西北干旱半干旱地区,以其独特的沙山-湖泊景观闻名于世。沙漠中既有高耸入云的沙山,也有常年积水的湖泊群。沙漠腹地的格状沙丘形如其名,是纵向沙丘置于横向沙丘上的复杂型沙丘[1],沙丘边缘发育着稀疏的沙拐枣等耐旱植物。沙漠腹地的苏木吉林湖水位常年稳定,但与外部并无明显地表水量交换。图2是苏木吉林湖区的降水量和蒸发量关系图[2]。相关研究指出,  相似文献   

8.
在撒哈拉大沙漠,有一种特别的鸟儿叫沙百灵。它身体很小,只有麻雀一般大。但就是这种弱小的鸟儿,在与"沙漠之王"响尾蛇的较量中,竟然每战必胜。有探险家记录下了沙百灵与响尾蛇搏斗的精彩一幕:当沙百灵扑扇着翅膀停在沙丘上,准备寻找食物的时候,在沙丘里  相似文献   

9.
塔克拉玛干沙漠在新疆塔里木盆地中央,一称塔里木沙漠。东西长约一千公里,南北宽约四万公里,总面积三十三万平方公里,占全国沙漠面积的百分之四十三,是我国最大的沙漠,为世界第二大流动性沙漠。 沙漠内多连锦起伏的沙漠,沙漠形状多为新月形。一般高七十至八十米,最高达二百五十米。沙漠西部受西北风影响,沙丘向东南移动;东部受东北风影响,沙丘向西南移动。  相似文献   

10.
聆听胡杨     
风沙撞击着胡杨,她仍在与风沙不屈地抗争,她仍在向行人诉说魂牵梦绕、摧肝裂胆的往事。—题记——天似镜,风似纱。风中我聆听你召唤的喧响,大地仅存第三纪残遗的最古老树种——胡杨—。扬声沙漠的胡杨,自始至终见证了中国西北干旱区过渡到荒漠化的全过程。维吾尔语称它为“托乎拉克”,意为最美丽的树。它的美丽源于它面对干旱的顽强和悲壮。连每一细小枝杈上的毛都显得刚劲而凛冽,就更别说它粗壮有力的铁干虬枝了。被凶悍沙丘打磨的枯枝,仍然倔强地在地面上挣扎伸展,坚定不移地固守“三山夹两盆”。多少岁月,它蕴涵的内容、意义,实际上远远…  相似文献   

11.
沙漠虽不像湿润地区那样花红柳绿、绚丽多彩,但也并非完全单调划一。不同的沙漠有不同的色彩。例如,在艾比湖(准噶尔盆地内最大湖泊)南岸的沙丘与沙丘间,粗砾、黝黑的沙子,仿佛是沙漠中铺出的一条宽广的柏油路;而在乌伦古湖(阿尔泰山南麓)边的沙丘,犹如  相似文献   

12.
在我国西北的大沙漠里,有一种叫梭梭的沙生植物,它以流沙为家,扎根沙丘。它的种子是世界上发芽时间最短的种子,只要遇上雨水,几个小时之内它就能萌发新的生命。在没有雨水的日子梭梭挺立在沙丘之上,像一柱铁,没有任何表情可是一旦有一场雨,它在一瞬间就能将根扎下去五六尺,撑开  相似文献   

13.
“在沙漠中生存着一种叫‘食金蚁’的蚁类,它们以金子和钻石为食。食金蚁所到之处,必然蕴藏着巨大的宝藏……”这本是澳洲土著口口相传的一首神秘民谣,但因为无人见过这种蚂蚁,所以人们一直以为它只是传说。然而,2012年1月,来自英国布鲁克林著名淘金家族的地质学家威尔斯·加布里,幸运地在澳洲沙漠找到了这种蕴含神秘力量的蚂蚁,并见识了它的神奇之处。  相似文献   

14.
沙蚁觅食     
程刚 《良师》2011,(10):13-13
北非沙漠常年干旱,食物稀少,赖以生存的环境相当恶劣。沙漠中生存着一种蚂蚁叫沙蚁,能够在如此恶劣的环境中生存,生命力可谓顽强。沙蚁的生存要诀可以概括为一个“勤”字,每天一大早,它们便陆续离开自己的巢穴开始找食。  相似文献   

15.
步行者     
南北对抗赛骄阳霸占了整个天空,喷射出噬人的火舌热辣辣地燃烧着整个大沙漠,黄金般仿佛焦透似的砂粒反射着太阳的权威,同时也焦灼着步行者的眼。望上也不是,望下更不行,他只是把目光定在沙丘的那一边。扯扯松垮的皮带,他加快了步子,仿佛脚底只要多接触一下灼人的沙子就会烧穿似的。步行者的脚步越过了一个又一个沙丘,骄傲的艳阳抖擞着它的火焰,怒不可遏地烧向行者:“渺小而又愚蠢的行者,你要到何方?”行者干涩而又坚定地回答:“我要跨过沙漠。”艳阳张牙舞爪地释放出所有能量嘲笑行者,而无边无际的沙丘一次一次让行者失望。他…  相似文献   

16.
人们在沙漠中行走时经常会听到沙丘发出不同的声音,它虽然没有流行音乐那般动听,却让人领略到大自然的奇妙。一个多世纪以来,科研人员曾多次尝试解释这种现象,但始终不能令人信服。2005年,沙丘唱歌之谜被法国物理学家揭开。世界上已经发现100多种会唱歌的沙丘据记载,世界上已经发现了100多种会发声的沙滩和沙漠。如美国的长岛、马萨诸塞湾、威尔斯两岸;英国的诺森伯兰海岸;丹麦的波恩贺尔姆岛;波兰的科尔堡;还有蒙古戈壁滩、智利阿塔卡玛沙漠、沙特阿拉伯的一些沙滩和沙漠,都会发出奇特的声响。比如,苏格兰爱格岛上的沙子,能发出一种尖锐响…  相似文献   

17.
电视的荧光屏上是祖国大西北的沙漠。那是起伏的沙丘。在那天地相接的地方,一条暗红的线条把湛蓝的天空和金色的沙漠,有力地分了开来。啊,沙漠,曾是多么令人可怕的名字啊。它炎热似火,滴水不见。它摧毁过森林、吞没过城市、覆盖过农舍,逼迫人类一步步后退。但,在那遥远的地平线上出现了一个小小的绿点,沙漠后退了,小绿点坚定有力地前进着,变成了绿毯,变成了绿色的一大片。啊,那绿色的是草,是勇敢的小草。看吧,它们肩并肩,手拉手,向着沙漠,映着蓝天,坚定地、有力地来了。他们把沙漠踩在脚下,使它变成了草原,它们还在继续地、顽强地前进着。  相似文献   

18.
古墓黑影     
路燕 《小火炬》2008,(3):41-43
清晨的阳光照耀着阿尔及利亚西部的大沙漠。连绵不绝的沙丘上.出现了两个长长的身影……哦.不.是三个,在那两个影子的后面又出现了一个影子。忽然.一个影子停了下来:"米格,谁叫你跟来的?回营地去!"  相似文献   

19.
向骆驼学习     
我很喜欢听关牧村多年前演唱的一首歌《骆驼》:"茫茫的翰海,无边的沙漠,行进着倔强的骆驼。任凭着狂风在耳边怒吼,任凭着黄沙面前飞落,穿过一座座沙丘,越过一道道沟壑,啊,倔强的骆驼!"  相似文献   

20.
在塔里木盆地的东南边,有一片广阔无垠的沙漠,沙漠里别的植物无法生长,只有骆驼刺奇迹般地生长着。骆驼刺,因为骆驼爱吃它而得名,夏季会开出紫色的花,它的茎是灰绿色的,且直立、坚硬,枝叶很发达,一棵骆驼刺看上去便是一簇绿绿的草丛。无论是在高大的沙丘沙梁上,还是在沙浪滚滚的大漠深处,只要骆驼刺的覆盖率在30%以上,沙丘即能被固定。骆驼刺即使被沙埋住了,过不了几天,它的嫩芽又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