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学生与学生的竞争归根到底是课外阅读量的竞争。2.前天,孙女媛媛苏州的女老太太过世了,苏州阿
  婆不能看护她了,只得由妻和我带着。老师们见了媛媛,总要问:“媛媛,今天怎么在我们学校呀?”我和妻立即代媛媛回答:“媛媛苏州的老太太死了。”三岁的媛媛马上否定说:“瞎七搭八,老太太没死,她睡着了。”想想,我们大人真不如小孩,难道老太太真的死了?还不是从平时的一种动的形态变成了一种睡的形态,只是她睡的时间长一点罢了,即使火化了,又是从一堆肉的形态转化成了一堆灰的形态。小孩子真是一位伟大的哲学家。  相似文献   

2.
<正>我同学美淑告诉我,一日,她去超市购物,看到超市角落里一个老太太带着一个两三岁的女孩站在"花生角"笸箩前。那花生角,还带着些许新鲜的泥土。只见老太太迅速剥开一个内有两粒花生仁的花生角,一粒送入孙女口中,一粒送入自己口中,然后,坦然地将花生  相似文献   

3.
赵莉 《教师博览》2011,(6):30-31
65岁的英国老太太克丽斯.霍华斯是名旅游爱好者。还在工作岗位上时,她每年休假时都要去国外游玩,足迹几乎遍布全世界,唯独没有去过中国。为弥补这一缺憾,新年刚过,她就决定和14岁的小孙女伊莉斯.罗伯特去中国观光旅游。  相似文献   

4.
《心声》是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的一篇儿童小说,为当代女作家黄蓓佳写于20世纪80年代.小说写的是一位与万卡有着相似命运的小男孩李京京,渴求在语文公开课上朗读课文《万卡》,被程老师以声音沙哑而拒绝;诚挚地指出同学在朗读预演中的错误,又遭到同学的取笑.京京是不幸的,但又是幸运的.公开课上,预定朗读的同学意外怯场.只有京京一人举手,程老师窘迫中准许了京京的朗读要求.小说以其凄楚的人物形象,纤丽的情节叙述和令人伤感的语言感染着读者,更以其深沉的思想内涵打动着读者.  相似文献   

5.
预感     
从前,有个很小的村子,村里住着个老太太。老太太有两个孩子,儿子十七岁,女儿还不到十四岁。一天,老太太一脸愁容地端来早饭,孩子们见了,问她怎么了,她说:"我也不知道,一早起来,总觉得村里会有大难。"孩子们笑她,说老太太是瞎想。儿子去打台球,碰到一个双着,位置极好,绝对一击就中。对手说:"我赌一个比索,你中不了。"大家都笑了,这儿子也笑了,可一杆打出去,还真的没中,儿子就输了一个比索。对手问他:"怎么回事?这么容易都击不中?"儿子说:"是容易。可我妈一早说村里会有大难,我心慌。"大家都笑他。赢钱的人回到家,妈妈和一个表妹或孙女什么的女亲戚在家。他赢了钱,  相似文献   

6.
幽默细菌     
《同学》2002,(2)
所谓“口无遮拦”一:何老师是一个慈眉善目的和蔼的老太太,教文科班化学。一次做化学酯化脱水实验,老太太示范后,让学生自己独立完成一次,学生没有看清楚,所以都不知从何下手,老太太见学生没有动静,就喊了一声:“快脱!”学生大笑,老太太还不失时机补充一句:“哦,是脱水!”学生更笑。  相似文献   

7.
1920年,美国有一位11岁的小男孩,同伙伴们热火朝天地踢足球。他敏捷灵活,飞起一脚,球嗖的一声射出场外,击碎一户人家的窗玻璃。户主是一位70多岁的老太太,从屋里出来勃然大怒,问是谁干的?小男孩老老实实低头承认踢足球不小心打碎玻璃;请老太太宽恕。可是,老太太不肯原谅,向小男孩索赔12.5美元,小男孩委屈地哭了。  相似文献   

8.
春晖 《班主任》2003,(4):48
这老太太我们都认识,就住煤厂旁边那个院里,常见她踉踉跄跄地端出一大盆洗衣水往外泼。她有个儿子是弱智,又娶个傻子当儿媳妇,于是又有了好几个半傻半呆的孙子孙女。最大的孙女跟我们年龄  相似文献   

9.
鲁迅在《祝福》中六次写祥林嫂的哭,两次写祥林嫂的笑。哭态有异悲却同,笑不见喜尽见悲。哭态与笑态描写,成为强化祥林嫂悲剧命运的独特色彩,凸现小说主题的形象一笔。先说写哭第一次是间接描写:“看见的人报告”鲁四老爷,祥林嫂被婆家来的人拉上船时,“还哭喊了几声”。“哭喊”是哭中有喊,边哭边喊,面对来人突然袭击的“抱”、恶狠狠的“拖”,祥林嫂希望从“哭喊”引人救援,但这声  相似文献   

10.
咸鱼味     
一名乘客换上拖鞋后,把皮鞋装进塑料袋放进行李架里。起飞后有个老太太打开行李架给小孙女拿零食,没想到那双鞋掉下来砸在老太太脸上。  相似文献   

11.
彝族同学呷坡,是姊妹中最小的,又是唯一的男孩,因而备受宠爱,十分娇气。一次上课,我正讲得起劲,眼光掠过,发现呷坡旁若无人地在玩东西。我高昂的兴致一落千丈,立即沉下脸,训了他几句。那知话音刚落,他就“哇”地一声哭起来,越哭越伤心,哭了一阵还嫌不够,竟把书往桌上一扔,抽泣着跑了。  相似文献   

12.
今年暑假期间,我把小孙子送去澳大利亚悉尼插班读书。我到悉尼不久,就与一个名叫依莲的老太太熟悉了。在攀谈中我得知,依莲的孙女就在我的小孙子准备插班的那个学校读书, 只是高一年级。知道这件事后,我打起了算盘:向依莲的孙女借一套她上学年用过的各种课本,让小孙子在开学前对要学的内容有一个了解。原以为,这是件轻而易举的事。没料想,老太太回答说,澳大利亚的课本是不属于学生自己的。所有班级的课本都要一届一届地传  相似文献   

13.
孙子王京京三年级的学生。他在学习上有进取心,成绩还可以,就是粗枝大叶,会写的字写错了,会算的计算题算错了。从学校回到家里,每次都叫他做好作业后,要认真检查一次。有时,他检查了;有时,他贪玩,懒于检查。我和京京爸爸商量,对京京的学习,不必管得太细,主要是帮助他能够养成一种刻苦学习的好习惯。但是这可不那么容易。  相似文献   

14.
讲完一句话,用一个句号,这是常识。但由于学生阅读时不注意句号的运用情况,写作时也“一逗到底”。因此,在教学中有必要将常识具体化,结合句例让学生掌握在什么情况下用句号。我将句号的用法归类后,给学生分析,效果还好。 一、文句中人物变换了使用句号例:老汉衔着烟管。老太太带着孙女儿,手里拄着拐杖,可是脚步挺松爽。(选自小学语文第八册。下同)这个例子的第一句话是写“老汉”的,第二句话有三个分句,都是写“老太太”的,人物变了,主语不同,(两个句子各为一句完整的话,所以用两个句号。二、文句中时间变换了使用句号例:①起初周围是静寂的。后来忽  相似文献   

15.
向日葵开了     
小雪 《新作文》2014,(4):1-1
在一个偏远的小山村里,住着相依为命的奶奶和小孙女。在一场强烈的地震过后,幸福的一大家子人就只剩下祖孙俩了。倒塌的房屋,破碎的家庭,奶奶的心碎了,日以继夜地哭着,哭瞎了双眼。从此,年仅七岁的小孙女—青青,担负起了生活的重担。  相似文献   

16.
秋叶如梦     
中午,太阳暖洋洋的,叶子在树枝上晒太阳。这一片片的叶子都面黄肌瘦,无精打采的。突然一阵冷风吹过来,叶子不禁颤抖了一下,发出一声叹息,好像在哭呢,哭得挺伤心。后来它们的哭声越来越小……又是一阵风吹来,有些  相似文献   

17.
《当代职校生》2008,(1):73-74
第一名:双鱼座 如果要数谁最先哭出声,那还得说是双鱼座妹妹了,谁叫她们喜欢哭,她们容易哭的程度是:还没看见什么,也没听见什么,莫名其妙的,就突然大叫一声,跑到男朋友的身后狂哭。把别人吓一跳:我的妈呀。  相似文献   

18.
亲子对话京京今天放学后一直赖在床上,妈妈希望她快点做作业。妈妈:京京:妈妈:京京:妈妈:京京:妈妈学?”“京京,怎么还不快做作业?”“我今天不想做作业。”“你说什么?你不想做作业了?“嗯。”“京京,你今天怎么了?”“没什么,就是不想做作业”。“作业一定要做的,要不然你明天怎么去上学?”  相似文献   

19.
我们常常会遇到这样一种现象:当孩子大哭时,成人突然来一声吆喝:“快闭嘴!”以此来止住孩子的哭声。这种强行止哭的办法对于那些外向型性格的孩子来说影响还不太大,可是对于那些性格内向的孩子来说,后果就严重了。性格内向的孩子本来就胆小,一听到成人严厉的呵斥声,早已吓得不敢哭出声来,严重的还因此憋得嘴唇都发紫。我觉得碰到这种情形,成人还是让孩子哭出来好。这是因为:从心理上讲,这种强行止哭的办法是属于压力即惩罚教育。压力和惩罚可能暂时  相似文献   

20.
贝贝的故事     
10岁的贝贝为什么情急之下打了人,事后还受到老师的表扬? 贝贝忙着制作广告,张贴、发送广告,然后收集、出售捐赠物品,是为什么? 请看——前不久,我中学的一位老师从英国回来,我们一家前去看望。老人已七十多岁了,但依然精神矍铄,谈锋健朗。特别是谈到她的孙女贝贝时,老人更是兴致勃勃,滔滔不绝。老太太有声有色地讲述着贝贝的故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