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煤矸石的综合利用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探讨了煤矸石的污染、以煤矸石作骨料进行充填式开采,综合开发利用。不仅可以消灭矸石山,解决因矸石山有害气体排放对环境造成的影响,促进矿井产量和经济效益的提高,恢复生态环境。  相似文献   

2.
通过对顾北煤矿综采工作面全采全充免沉降开采设计进行阐述,指出其核心内容是建立地表煤矸石似膏体制备与输送系统,通过专用充填支架实现矸石似膏体胶结充填工作面,在保护地表重要建构筑物不受破坏或少受破坏的情况下实现煤炭资源的安全回收;该设计为提高我国煤炭资源开采技术水平、提高资源综合回收率、控制地面塌陷和生态破坏、消除煤矸石堆放带来的占地和污染环境问题,实现矿山安全清洁生产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3.
<正>日本作家星新一的小说《喂——出来》是一篇科幻小说,设想地球上出现了一个无底洞,它可以容纳人类制造的一切垃圾,人们也心安理得地享受着无底洞带来的福利。然而,好景不长,随着先前抛进的小石头掉了下来,原来扔下的东西将重新倾泻回人间,致使人们自食其果。对于这篇小说的主题,一般人认为:人类向大自然无休无止地索取、肆无忌惮地开采,刚开始虽会被大自然包容,但总有一天会得到来自大自然的惩罚。  相似文献   

4.
人类只不过是地球这个最大的生态系统--生物圈中的一种生物,然而人类高度进化获得的各种能力,使得人类与其他生物相比越来越强势.人类可以将埋在地层中的经过千百万年才能形成的石油和煤等化石燃料在短期内开采出来,并很快燃烧化为二氧化碳,打破了生物圈中碳循环的平衡;当今地球物种多样性锐减的同时,全球人口数量却在持续上升,对环境的压力越来越大……这样的事例举不胜举.人类进步与生物圈稳态之间的矛盾自古就有,愈演愈烈,引起人类对生存危机的深切关注,引发人类去深刻思考这样一个问题:人类对待环境应该持有什么样的态度?21世纪的今天,生态道德教育已全面展开,并成为建设生态文明社会的必然要求,尤其对青少年的生态道德教育,已成为青少年素质教育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5.
文章就煤矸石堆积最低经费问题建立数学模型 ,通过对有关数据的详细分析 ,得出结论 :在建矿初期一次性征用完所需用地 ,且所有煤矸石堆成一堆的方案是最优的 ,最后针对不同的出矸率 ,利用计算机编程计算 ,求得处理煤矸石的最低经费  相似文献   

6.
生物能源     
多少年来,煤、石油和天然气一直在燃料王国里唱"主角".然而,长久的大规模开采已经使地球上的这些不可再生的能源趋于枯竭的边缘.据国际能源机构的统计,当前已探明储量的石油、天然气和煤炭的开采年限分别只有40年、50年和240年.那么,我们能不能开发出新的能源来替代这些传统的化石能源缓解将来可能面临的能源危机呢?在人类的这种需求和探索中,一种可再生的能源--生物质能源引起了科学家和各国政府越来越多的重视.  相似文献   

7.
孙村煤矿是一座百年老矿,资源减少和如何解决开采过程中产生的大量煤矸石成为制约矿井发展的难题;通过实施以矸挟煤工程。停运了矸石山,实现了矸石不上山,减少了矸石占地费用和环境污染,又实现了矿井煤柱的合理回收,提高了资源回收率。  相似文献   

8.
一、读图和材料回答相关问题。材料一2004年4月28日,国土资源部一位官员说,近年来,我国各类地质灾害50%以上由人类活动诱发。人类的破坏活动包括修路切坡、建筑切坡、兴修水利设施、过量开采地下水、矿山开采和坡地灌溉等。这位官员称,从导致地质灾害发生的自然和经济因素及发展趋势看,地质灾害将呈更加频发的态势。在山区城市、重大工程区,由于建设中工程开挖、推土、抽取地下水、水库蓄水和农田灌溉等人为活动,局部地区崩塌滑坡等地质灾害仍然有可能加剧。2004年崩塌滑坡等地质灾害的发展趋势是:在空间上,西南的云南、四川、贵州和重庆的…  相似文献   

9.
刘子杭 《作文》2024,(6):43-44
<正>公元3000年,由于贪婪的人类不加节制地开采资源,地球上的矿产资源即将耗尽。据科学家们研究,太阳系内的许多小行星都包含着大量的金矿、铜矿、铁矿……为了使人类的一些产业继续发展,人类组织了一个小行星开采特遣队。王明是特遣队的队长,他的任务是带领队员开采灵神星上的金矿。可他怎么也想不到,这次的开采任务会这么艰难。  相似文献   

10.
科学技术是一把双刃剑。科学技术的发展大大提高了劳动生产率,极大地改善了人类的物质生活条件。然而它在推动人类社会的物质文明快速向前发展的同时,也使人类社会面临着一系列新的挑战:生态失衡、人口剧增、环境污染、臭氧层空洞、能源危机等。此外,科学技术一旦  相似文献   

11.
煤矸石废弃带来的众多环境问题导致其资源化综合利用迫在眉睫。煤矸石在化学工业中的资源化利用途径很多,也不可避免地带来环境污染问题。采取各项环境保护措施可以减少煤矸石在化学工业资源化利用过程中产生的环境污染问题,以达到煤矸石利用的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目的。  相似文献   

12.
本文以某煤矿为例,论述了煤炭开采引发的地质灾害以及对矿区居民生活造成的危害.详细阐述了某煤矿的地质灾害现状及地质灾害类型,对矿区内的地面塌陷、房屋塌陷、地裂缝以及煤矸石所造成的潜在威胁进行了实地调查分析,提出了因地制宜治理地质灾害的综合方案.  相似文献   

13.
煤矸石是当今世界十大主要工业固体废物之一,也是一种充沛的二次利用资源。因此,如何合理的综合利用煤矸石显得十分重要。本文通过介绍煤矸石的分类和组分,较全面地阐述了煤矸石的综合利用途径。  相似文献   

14.
阐述了煤矸石的资源化利用现状,煤矸石在地质聚合物制备中的应用进展,包括煤矸石基地质聚合物制备的工艺流程、制备条件和性能研究,并对煤矸石基地质聚合物制备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5.
冰雪有大用     
颜士洲 《中文自修》2023,(Z1):75-76
<正>在人类科学技术发展史上,大胆的设想往往能推动科技进步,并最终变成累累硕果。近百年来,世界工业化进程加速,石油、天然气、煤炭的耗用量与日俱增。然而,地球上这些能源的储量有限,总有一天会枯竭。为此,科学家们正在千方百计为21世纪寻找新能源。大千世界,无奇不有。2017年5月18日,我国在南海1266米海底以下200米的海床中试采可燃冰获得成功,使得我国的可燃冰开采技术领跑世界。可燃冰是一种环保新能源,它是一种奇特的冰块,能像煤块一样直接燃烧。冰能燃烧?真令人不可思议!有道是水火不相容,水乃灭火之物,更何况冰。然而,  相似文献   

16.
文章在分析、调查淮南矿区煤矸石组成、结构等性质和利用现状的基础上,根据淮南矿区煤矸石的特征与现有技术水平,提出煤矸石的综合利用途径。  相似文献   

17.
<正> 环境与发展是当今国际社会普遍关注的全球性问题。随着科技与生产力的高速发展,人类创造了前所未有的巨大物质财富,生活水平得到很大提高。与此同时,人类自身繁衍呈现几何级数增长、资源的无节制开采利用、环境遭受污染、生态面临破坏,使人们开始意识到:大自然在给予恩惠的同时,在向人类对其肆无忌禅地掠夺与伤害进行报复了。对此,人类不  相似文献   

18.
针对水平钻井和水力压裂技术开采页岩气所产生的水污染问题,基于水文地质学原理,对美国页岩气开采导致水污染的实例及压裂液成分等方面的文献予以分析,对页岩气开采导致水污染的途径及污染物的特点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页岩气开采导致地下水及地表水污染的途径主要包括越流、井筒泄漏及地表人类活动等。页岩气开采长期持续产生水污染物,水污染物种类多、总量大、危害大,某些水污染物难以监测。该研究可以为我国页岩气开采水污染防治标准等规则的制订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以1年龄桐花树为材料,用完全营养液和不同浓度的煤矸石完全营养液浸出液进行栽培试验,对不同生长阶段的桐花树根形态指标及Cu、Zn、Mn含量进行测定和分析.结果表明:以5kg、10kg、20kg、30kg煤矸石粉分别加完全营养液配成30L培养液(分别标记为:A、B、C、D),其污染水平均超过国家I类水质的标准.其中Cu、Zn未超过II类水质标准,Mn超过II类水质标准.且煤矸石含量越高,污染也越严重.桐花树根部重金属含量的变化趋势是Mn含量较高,Zn含量次之,而Cu含量较低.且桐花树根部的Mn、Zn含量随着煤矸石浸出液浓度的增大而升高.桐花树根系在煤矸石浸出液中能够正常生长发育,表明其对煤矸石浸出液的耐性较强.试验表明桐花树对Mn、Zn是富集植物,可以考虑其作为净化污水的植物.  相似文献   

20.
海水又苦又咸,而淡化海水成本高昂,这是众所周知的事实。缺水的人类应该怎样向大海要淡水?人类能不能像开采石油那样从海底开采淡水?答案是肯定的,在一望无际的大海中确实存在淡水资源,而且不久前.我国在浙江省舟山群岛附近海域打出了一口淡水井,此举开创了我国海底探水的先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