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专业化”电视频道以相对单一类型的节目为播出内容,以特定受众为目标,通过频道的同质异构和个性化定位,在满足不同群体收视需求中,确立和巩固自身的发展空间。目前,广州地区本土主流电视频道,如广东电视台的珠江频道、体育频道,南方电视台的都市频道、综艺频道、少儿频道、影  相似文献   

2.
截止2005年4月20日,广电总局已批准20个省级电视台和8个副省级城市电视台开办少儿频道。其中有18家已经正式开播。少儿频道的数量是有了,但部分地区的节目、收视、运营总体状况却并不尽如人意。调查显示,中央电视台少儿频道在全国样本地区的收视排名名列前茅,但地方电视台少儿频道的竞争地位大多落在十几位,几十位之后。面对这种尴尬情形,笔者认为这是因为大多数少儿频道对自身定位不清晰而带来的。他们的节目制作在娱乐性与知识性之间举棋不定;对市场规模盲目乐观。这种乐观基于我国0至18岁的少年儿童约占全国总人口的29.6%,认为这是一个极…  相似文献   

3.
吴萍 《传媒》2019,(16):34-37
近几年随着新一轮婴儿潮的到来及二胎政策的全面放开,0-14岁儿童人口也将迅速增加。陪伴他们成长的有父母、家人、老师和小伙伴,还有电视。他们从电视认识到更广阔的世界,特别是每年的寒暑假,随着4-14岁少儿观众群开机率的激增,少儿节目成为各大电视台、频道拼抢收视、提升影响力的必争节目类型。但城市电视台目前大多以播出动画片为主的少儿节目已难以满足受众的收视热情。  相似文献   

4.
沈赟 《新闻传播》2014,(2):188-190
现如今,随着媒介发展水平的不断提高,越来越多的专业化、细分化频道及节目出现在荧屏上,吸引了不同群体的收视,少儿作为独特的收视群体,在细分市场愈发受到重视,目前国内不少电视台都有自己创办的少儿新闻节目,但其中质量优异且能在如此激烈的媒介竞争中保持一定优势与地位的节目少之又少。少儿电视新闻节目的题材与少儿参与程度之间存在何种关系,未来的节目又将从哪些方面提升少儿参与程度?这是本文研究的重点。  相似文献   

5.
吴滔 《记者摇篮》2009,(7):81-81
电视是我国近4亿少年儿童最常接触、最易于接收信息的媒介形态,制作优质的少儿节目,满足他们获取新闻、增长知识、了解社会的渴望是电视媒介的责任和义务。从1958年我国第一个仅有十几分钟的少儿节目《两只笨狗熊》,到今天全国各地少儿频道的异军突起、飞速发展,少儿节目已从不被重视的“小儿科”,一跃成为电视业内的热门领域,呈现出雨后春笋的发展态势。  相似文献   

6.
欧心愉 《东南传播》2015,(12):149-152
近年来,从中央台到地方台纷纷开办起少儿电视新闻节目,即以"少儿"(6岁~12岁)为主要受众的电视新闻。作为专门针对少儿群体的电视新闻节目,理应充分满足受众对象对获取新闻、增长知识、了解社会的需求,帮助青少年从儿童期更好地过渡到成人期。但现状却存在着节目内容狭窄、节目成人化现象严重、缺少少儿言论、农村儿童及边远地区儿童的被关注度较少等问题,作为为少儿受众而生的少儿电视新闻节目,如何更好地坚持"儿童本位"理念,更好地满足当下少年儿童的认知发展需求?本文试图在分析现状的基础上,提出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7.
陈红梅 《青年记者》2008,(8):103-104
所谓“少儿新闻”,就是以“少儿”(4~14岁)为特殊受众的新闻。它作为一种主要的自办节目出现在一些少儿频道中,如中央电视台的《新闻袋袋裤》、浙江电视台的《小智情报站》、杭州电视台的《老豇豆新闻联播》、武汉电视台的《武汉少儿新闻》……少儿电视新闻逐渐成为少儿频道一个标志性栏目。在受众市场日益细分的今天,少年儿童作为一个特殊群体,同样是媒体应牢牢抓住的一个受众群。  相似文献   

8.
少儿电视节目在儿童的生活中扮演着一个十分重要的角色,在满足他们娱乐需求的同时,还应该担负起对儿童潜移默化的教育责任。我国的儿童电视节目在节目定位、受众细分及制作理念上还存在着许多问题,必须做出相应的调整,以便给不同年龄阶段的少年儿童呈现出一个既有趣又健康的荧屏。  相似文献   

9.
继2003年12月28日央视少儿频道开播之后,全国省级电视台的少儿频道竞相推出,短短几年时间,国内共开办29个少儿频道和3个上星的儿童动画频道,其发展速度令人瞠目。少儿频道的迅猛发展有着深层次的诸多因素。从受众主体来看,研究表明,4—14岁儿童平均每天接触电视的时间为2小时22分,从幼儿园到初中毕业的12年时间里.  相似文献   

10.
为了满足少年儿童日益增长的观看需要,以中央电视台为主及各省市电视台纷纷推出了面向儿童的少儿频道。从目前来看,少儿频道的发展势头良好,已经成为电视台重要的组成部分。随着少儿频道的快速发展,收视率成为了衡量少儿频道成功与否的重要指标,由此对少儿电视节目的编排提出了新的要求。如何加强并优化少儿电视节目编排使之成为提高收视率的重要手段,成为了少儿电视节目编导面临的新问题。有研究表明,节目质量和名牌节目固然对观众的收视选择有很大影响,但由于电视传播的线性规律,电视观众无法像报纸读者那样自由选择爱看的内容,因而电视节目的编排也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收视率。因此,重视在不同时段怎样编排、编排什么内容的节目,是提高频道整体收视率的一个重要理念。  相似文献   

11.
白晶 《记者摇篮》2009,(5):92-92
电视法制节目作为一种新的节目类型出现,迅速成为继新闻、娱乐节目之后的第三大电视节目门类。从中央到地方,各个电视台纷纷推出法制节目,导致同类节目竞争激烈,节目定位重复率高,导致许多法制节目遭遇收视瓶颈。面对这一问题,笔者认为应首先从受众的角度出发,从文化层次、专业与否、收视心理对法制节目受众进行细分,分析每一类型的受众的具体收视需求,以不同类型受众的不同收视心理和收视需求为出发点,策划、制作观众喜闻乐见的电视法制节目。  相似文献   

12.
岳萌 《记者摇篮》2010,(6):55-55,60
电视是一种现代社会最主要的传媒途径。对我们的社会生活产生了深刻的影响。现今的中国儿童接触最频繁的媒介就是电视,可以说他们是看着电视长大的孩子。电视对他们身心的发展,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在这样的前提下,许许多多的少儿节目应运而生。中央电视台还成立了少儿频道。这对少年儿童的成长有着积极作用。那么,如何做好儿童节目呢?  相似文献   

13.
少儿电视节目是一类以儿童为收视对象和表现主体,内容和形式都具有鲜明儿童特色的电视节目,是当今为数不多的专以目标受众为定位的节目之一。儿童电视节目内容的开发制作要紧紧以儿童为主题,努力培养少年儿童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人格,真正起到正确的教育和引导作用。  相似文献   

14.
关玲 《记者摇篮》2004,(9):22-23
目前少儿电视节目存在不少弊端,一是少儿节目“成人化”中国少儿电视的实践已有几十年的历史,然而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少儿节目成人化”成为我国少儿节目的通病之一。许多少儿节目的编导,对儿童所需、所想并不真正了解,只是片面地从成人的角度出发来设计、编导节目;主持人则故意装成小孩儿样儿,说小孩儿话,以为这样便能吸引孩子。致使少儿节目言语夸张、动作做作,严重脱离少年儿童的实际。二是节目内  相似文献   

15.
少儿电视新闻节目的出现是少儿受众需求和儿童电视发展的必然趋势。我国少儿电视新闻节目还处在起步阶段,制作中存在诸多问题。少儿电视新闻工作者要以"少儿为本",坚持一切从少儿的角度出发,"说孩子的新闻、让孩子说新闻、为孩子说新闻",让孩子发出强有力的声音。  相似文献   

16.
随着科技及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的娱乐方式越来越多,更是有网络这一新媒体的快速发展,提供给人们多种形式的娱乐项目。但是,电视作为传统媒体,在网络时代仍然没有被网络所取代,并且仍然存在于千家万户当中,其位置没有明显受到网络的影响。因为作为电视台而言,其播放的许多节目都是先在电视上放映而后再投入网络,因此电视台在节目播放方面具有一定的优先性。从群体上而言,对网络使用技巧未进行掌握的少儿和老人更是电视的主要受众,尤其是少儿节目,许多电视台都开发了专门的少儿频道进行少儿节目的播放,在为少儿提供娱乐教育知识的同时也增加了电视台的收视率。但是在县级电视台的少儿部发展过程中,仍然没有取得较大的进步,因此本文针对其发展前景的各个方面进行了简要的分析。  相似文献   

17.
进入新世纪以来,分众化的概念在传媒学界的争论及探讨中,早已成为最热门的话题。同时,分众化的理念也在传媒业界尤其是电视从业者的实践中产生了越来越大的影响。少儿电视频道就是在这种背景下应运而生。少儿节目在新中国电视事业发展的初期阶段就已产生。一直以来,它都被安排在18:00-19:00的非黄金时段播出。1999年9月8日,南方电视台少儿频道的前身广东有线卡通频道正式开播,这是首个以少年儿童为主要收视群体的专业频道。2003年12月28日,中央电视台少儿频道的开播则更具划时代的意义,它代表着已伴随着新中国的电视事业走过近半个世纪的中国少儿电视节目结束了零星制作、分散播出的历史,开始拥有完全属于自  相似文献   

18.
陈旭  万勇 《新闻传播》2023,(18):110-112
少年儿童是祖国的未来,他们的成长关系到一个国家的前途。各地广播电视台少儿节目备受孩子、家长、老师的关注。通过电视少儿节目,可以丰富孩子们的文化生活,并为少年儿童提供一个展示自我的平台,促进广大少年儿童快乐成长和全面发展,营造“向上、向善、向美”的社会氛围。  相似文献   

19.
游雅玲 《视听界》2006,(3):96-97
一、定位要准。针对少儿年龄细分和兴趣不同而进行定位,选择播出时段。中央电视台的《大风车》以前播出时间多安排在下午4点以后,可此时孩子们往往还在校或在放学途中,后来,该栏目将播出时间调整为下午6:00左右。连云港电视台以3~12岁少儿为收视主体的《红帆船》栏目得到了小朋友的欢迎。栏目采取小板块形式,设置了不同类型的子栏目,为幼儿和小学生提供了一个展示自我、锻炼自我的舞台,吸引少年儿童参与到节目中来,满足不同年龄段少年儿童的好奇心、求知欲、娱乐性和创造性,从而达到加强引导、寓教于乐的目的。二、遵循少儿心理,倡导全方位…  相似文献   

20.
作为专门向少年儿童提供电视节目的平台,电视少儿频。道的受众群是受到一定限制。国内大多数少儿频道把自己的受众群定位在3——18岁。而这部分的孩子又可以分成几个阶段:6岁以下的是学龄前儿童:6—12岁是小学生:12—18岁是中学生。虽然他们都是未成年人,但是他们对审美的要求已经产生了很大的差别。节目内容深刻了,年龄小的儿童看不懂。节目内容过于浅显了,年龄大的少年不喜欢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