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生活教育”是中国现代杰出的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教育思想的核心。其内涵为:从定义上说,生活教育是给生活以教育,用生活来教育,为生活向前向上的需要而教育。从生活与教育的关系生说:是生活决定教育。从效力上说:教育要通过生活才能发生力量而成为真正的教育。”  相似文献   

2.
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指出:“生活是教育的中心”;“从定义上说,生活教育是给生活以教育,用生活来教育,为生活向前向上的需要而教育。从生活与教育的关系上说,是生活决定教育。从效力上说,教育要通过生活才能发出力量而成为真正的教育”。然而,长期以来语文教学脱离生活实际,以知识为本,忽视了学生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培养。  相似文献   

3.
陶行知教育理论的主体和精华是生活教育理论。他对生活教育下的定义是:“生活教育是给生活以教育,用生活来教育,为生活的向上向前的需要而教育。从生活与教育的关系上说,是生活决定教育。从效力上说,教育要通过生活才能发出力量而成为真正的教育。”  相似文献   

4.
生活教育理论是陶行知的基本教育理论。是其教育思想的核心。也是中国现代最重要的教育思潮。什么是生活教育?陶行知说:“从定义上说,生活教育是给生活以教育,用生活来教育,为生活向前向上的需要而教育。从生活与教育的关系上说。是生活决定教育。从效力上说。教育要通过生活才能发出力量而成为真正的教育。”教育要以生活为中心,是生活决定教育、教育改造生活,教育只有通过生活才能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5.
20世纪20年代,我国杰出的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提出“生活教育”理论。其内涵为:从定义上说:生活教育是给生活以教育,用生活来教育,为生活向前向上的需要而教育。从生活与教育的关系上说:是生活决定教育。从效力上说:教育要通过生活才能发生力量而成为真正的教育。其核心是“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陶行知先生的教育理论对于打破传统的应试教育的束缚,改革教育教学方法,起到积极作用。当今中国教育提倡的新课程改革之间又有着密切关系,也为今天的新课程改革和新时期教师提升教育理念提供可资借鉴的可行性模式。  相似文献   

6.
早在办晓庄师范学校的时候,陶行知就提出了“生活即教育”“教学做合一”等生活教育理论。在《谈生活教育》一文中,陶先生这样说过:“从定义上说,生活教育是给生活以教育,用生活来教育,为生活向前向上的需要而教育。从生活与教育的关系上说,是生活决定教育。从效力上说,教育要通过生活才能发出力量而成为真正的教育。”陶行知不仅有理论提出,还在学校里积极创设条件,给孩子们开了一扇实实在在的“生活的窗”。  相似文献   

7.
贾卓颖 《学周刊C版》2014,(3):109-109
陶行知先生提出了“生活教育”的教学理念,指出:“生活教育是给生活以教育,用生活来教育,为生活向前向上的需要而教育。从生活与教育的关系上说,是生活决定教育。从效力上说,教育要通过生活才能发出力量而成为真正的教育。”这是现代教学的核心理念。物理与人类生产生活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初中物理新课程提出了“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的理念,这正是生活化教学的集中体现。  相似文献   

8.
陶行知先生在《谈生活教育》中阐明了生活教育的内涵:“生活教育是给生活以教育,用生活来教育,为生活的向前与向上而教育。从生活与教育的关系上说,是生活决定教育。从效力上说,教育要通过生活才能发出力量而成为真正的教育。”课程改革以来,在小学数学上,关于“生活化”的理论阐述真可谓铺天盖地,课堂上扑面而来的“生活气息”似乎让我们淡化甚至忘却了对数学本身的思考。  相似文献   

9.
教育家陶行知曾指出:"生活教育是给生活以教育,用生活来教育,为生活的向前向上的需要而教育。从生活与教育的关系上说,是生活决定教育。从效力上说,教育要通过生活才能发出力量而成为真正的教育。‘教学做合一’,是生活法亦即教育法。"  相似文献   

10.
姜国山 《教书育人》2014,(10):73-73
“生活教育”是我国杰出的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教育思想的核心。其内涵为:“生活教育是给生活以教育,用生活来教育,为生活向前向上的需要而教育。从生活与教育的关系上说:是生活决定教育。教育要通过生活才能发生力量而成为真正的教育。”在班主任工作实践中,我们应积极地把陶行知先生的生活教育理论加以运用,使学生能够在生活中感知社会和人生中必不可少的常识。  相似文献   

11.
生活与教育的关系问题,人们一贯非常关注,伟大教育家陶行之先生说:“生活教育是给生活以教育,用生活来教育,为生活向前向上的需要而教育。从生活与教育的关系上说,是生活决定教育。从效力上说,教育要通过生活才能真正发出力量而成为真正的教育。”与生活与教育关系问题紧密相关的课堂生活化,近年来越来越受到了人们广泛关注,这不但促进了对课堂生活化的研究,还带动了课堂生活化的教学实践发展。但纵观广大教育工作者对课堂生活化的研究和实践,笔者认为,对于课堂生活化的认识和实践仍有待于进一步深化。  相似文献   

12.
生活教育是陶行知最根本的教育思想,包括“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三部分。生活即教育。陶行知说:生活教育是给生活以教育,用生活来教育,为生活向前、向上的需要而教育。并且说“生活决定教育,教育要通过生活才能发出力量而成为真正的教育”。生活教育的第一特点是,“生活教育是大众的教育,大众自己办的教育,大众为生活解放而办的教育”。陶行知先生认为农民是大众的最多数,教育首先要为农民服务。他指的大众也包括工人和其他劳动群众,他是为工农教育奋斗终生的。陶行知的“生活即教育”以“工农劳动阶层”…  相似文献   

13.
<正>我国著名教育学家陶行知明确指出:"从定义上说:生活教育是给生活以教育,用生活来教育,为生活向前向上的需要而教育。从生活与教育的关系上说:生活决定教育。从效力上说:教育要通过生活才能发出力量而成为真正的教育。教学做合一是生活法亦是教学法……社会即学校这一原则则把教育从鸟笼里解放出  相似文献   

14.
顾本冬 《中国教师》2014,(21):73-75
<正>陶行知先生指出,"生活教育是以生活为中心的教育。……过什么生活便是受什么教育……有目的生活是有目的教育,无目的生活是无目的教育"。"从生活与教育的关系上说,是生活决定教育。从效力上说,教育要通过生活才能发出力量而成为真正的教育。"在陶行知看来,教育与生活乃同一过程,教育包含在生活中,因此,教育一定要与生活相结合,方能最大程度地发挥其作用,他主张把教育与生活融为一体。综合实践活动则是体现这一教学理念的良好途  相似文献   

15.
陈善卿教授主持的江苏省“十五”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规划立项课题《陶行知德育理论和实践与我国转型期德育现代化研究》 ,已经取得了可喜的阶段性成果。他发表于《道德与文明》 2 0 0 2年第4期富有创意的论文《陶行知的德育理论实质上是生活德育论》 ,就是这一成果的集中体现。我们知道 ,陶行知的教育学说就是“生活教育”。对此 ,他本人有许多阐述 :“从定义上说 ,生活教育是给生活以教育 ,用生活来教育 ,为生活向前向上的需要而教育。从生活与教育的关系上说 ,是生活决定教育。从效力上说 ,教育要通过生活才能发出力量而成为真正的教育。”[…  相似文献   

16.
课程资源就在我们的生活中。陶行知把生活教育定义为:“是给生活以教育,用生活来教育,为生活的向前向上的需要而教育。从生活与教育的关系上说:是生活决定教育。从效力上说:教育要通过生活才能发出力量而成为真正的教育。”新课程的视野下,教育回归生活世界,立足生活经验是增强课程资源意识、提高课程资源开发认识的一个生动的解释。  相似文献   

17.
陶行知先生说过:“我们深信生活是教育的中心,生活教育是给生活以教育,用生活来教育,教育要通过生活才能发出力量而成为真正的教育。”新的思想品德课课程标准也明确指出:“初中学生逐步扩展的生活是本课程建构的基础,是本课程的一个基本理念。”  相似文献   

18.
刘宝红 《考试周刊》2014,(30):180-180
<正>1.努力学习陶行知先生的教育精髓"教育即生活"是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的核心,内涵为:"从定义上说:生活教育是给生活以教育,用生活来教育,为生活向前向上的需要而教育。从生活与教育的关系上说:是生活决定教育。从效力上说:教育要通过生活才能发生力量而成为真正的教育。"陶行知认为,教育和生活是同一过程,教育含于生活之中,教育必须和生活结合才能发生作用。他主张把教育  相似文献   

19.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说过,“我们深信生活是教育的中心。生活教育是给生活以教育,用生活来教育,为生活向前向上而教育。教育要通过生活才能发出力量而成为真正的教育。”在选择教学素材时,教师应关注生活,从生活中搜集相关素材,并根据学生的身心特点和课程要求对素材进行筛选。恰当地选材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将课堂教学内化为学生的真实...  相似文献   

20.
陶行知先生在《谈生活教育》中阐明了生活教育的内涵:"生活教育是给生活以教育,用生活来教育,为生活的向前与向上而教育。从生活与教育的关系上说,是生活决定教育。从效力上说,教育要通过生活才能发出力量而成为真正的教育。"课程改革以来,在小学数学上,关于"生活化"的理论阐述真可谓铺天盖地,课堂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