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从许慎《说文解字》首创汉字的部首检字法,到现代汉字的进入电子计算机信息检字,人们对汉字检字法的研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然而,就目前汉字的各种检字法来看,最显示出优越性和富于生命力的则是数码法。数码检字法如能进一步改进完善,将有可能被认定为普遍使用的规范化检字法。为“消除目前检字法中的分歧混乱现象”,  相似文献   

2.
谢启文同志研究改进汉字检字方法,初步创制出一种新检字法——“四笔代号检字法”。徐世英同志经过探讨,指出了这种检字法的优点和不足之处,并提出改进的意见。现在把谢启文同志介绍“四笔代号检字法”的文章和徐世英同志的文章一并发表出来,供有关方面同志研究参考。  相似文献   

3.
电大毕业生发明《三码笔向检字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福建省福清县第一食品厂工人、八六届电大毕业生陈大杰,利用业余时间,潜心研究汉字检字法,总结和发展了前人研究成果,独创出一种简便易学,容易接受,检字效率高的《三码笔向检字法》 《三码笔向检字法》,共收七千多个汉字,它把每个汉字按笔形归为横向、竖向、余向三类,各类笔向数分类相加,依次摆在百、十、个位置上来编码检字,如“时间”二字,编码分别为431、441。从而把汉字符号图象化,便于  相似文献   

4.
汉字检字法属于汉字字序的范畴,有较强的继承性。由于不便于检索而有碍于普及民众教育,因此受国语运动的影响,发生了我国首次汉字检字法改革运动,改革对象是《康熙字典》部首法,关于现代汉字检字法的应用和理论研究由此展开,意义重大。新生了号码检字法,完善了笔形笔画检字法,改良了部首法,历经百年几代人努力,使现代汉字检字法真正地建立了起来。  相似文献   

5.
“四角号码检字法”始于高梦旦,成于王云五.该检字法与张玉生的《国音电码合刊》并无瓜葛.从改进与推行“四角号码检字法”到出版《四角号码词典》并迅速普及全国,无疑王云五作出了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6.
四角号码检字法较其它检字法有诸多的优势,可用于检字及由检字法衍生的文献检索、编目、排架、管理等方面,计算机及手机的四角号码的输入法则更加便捷,但目前利用率极低,应普及四角号码检字法,多做传承及开发利用研究。  相似文献   

7.
刘琴 《江西教育》2009,(6):41-41
由教育部、国家语委组织研制的语言文字规范《汉字部首表》和《GB13000.1字符集汉字部首归部规范》的正式发布和自2009年5月1日起实施.标志着人们查字典时常用的部首检字法今后有了统一标准,并将在汉字检索、辞书编纂和信息处理等方面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8.
学生在阅读学习过程中,常遇到不认识的字,不了解字的读音或意义,怎么办?在无人帮助的情况下,只好借助工具书查字典。目前,人们常用的检字法是“音序”检字法和“部首”检字法。音序检字法以其简便、迅速而日趋推广。但这种检字法需要人们在准确地把握字音后方可进行。如果碰到的字字音不会读,或由于方言的影响字音读不准,那就无能为力了。部首检字法呢?它虽不存在上述的缺点,但它因为分部首归类,数笔画等,查起来手续繁多,而且有些字究竟归哪一类,也很难确定,给查阅者带来诸多不便,耽误时间。每碰到这种情况时,就想:为什么不继续推广“四角号码”检字法呢?这种检字法对于今天四十岁以上的人并不陌生,甚至是很熟悉的。可这种检字法对于今天的中小学生,乃至像我们这些刚出校门的大学生都是  相似文献   

9.
东汉许慎在《说文解字》中创立了部首,并将其所收汉字分为540部。部首的创立为我国辞书编纂在字词检索方面,开创了一种习见常用据形分部检索的科学体例;南朝梁顾野王的《玉篇》以楷书为正体,在继承《说文解字》部首的同时,编排上有所创新;金代韩孝彦、韩道昭父子的《四声篇海》首创部首加笔画的检字方法;明代梅膺祚《字汇》的214部,是对《说文解字》部首的大胆改革,它标志着严格意义上的部首检字法的形成;随着我国辞书事业的日益发展,改良部首相继出台,通过不断实践,部首检字法将日臻完善。  相似文献   

10.
韩黎新 《现代语文》2007,(6):126-128
一、四角号码检字法的历史及尴尬现状的成因四角号码检字法(以下一般简称"四角号码")已至耄耋之年。1926年,商务印书馆著名学者王云五的《四角号码检字法》单行本出版。  相似文献   

11.
汉字数量巨大,查检方法很多,其中有一种叫“四角号码检字法”,检索速度比较快,不仅《四角号码新词典》是用这种检索方法编排的,而且许多工具书如《辞海》、《辞源》等等都附有“四角号码索引”。  相似文献   

12.
本文择取《说文解字》《康熙字典》《现代汉语词典》和《新华字典》作为范例,观察部首检字法自发明起至今的历史演变,以表明其纵向历时发展的规律,并从主观和客观两个方面尝试分析其变化的原因。在肯定部首检字法历史地位、重要意义的同时,通过对比《现代汉语词典》和《新华字典》,共时横向地考察部首检字法所存在的缺点和不足,指明规范、统一部首检字的必要性和迫切性。  相似文献   

13.
〔问疑解难〕 1、有哪些常用检字方法? 常用检字方法有三种:一种是汉语拼音字母有序检字法,一种是部首(或笔画)检字法,一种是四角号码检字法。 2、拼音检字表的排列顺序有什么特点?检字时要注意什么问题? 拼音检字表的排列顺序的特点是:按照《汉语拼音方案》规定的二十六个拉丁字母顺序排列的。具体顺序排法是:先按第一个字母的次序排列,第一个字母相同的再按第二个字母的顺序排列,依此类推。字母相同的,按声调(阴平、阳平、上声、去声)排列。检字时要注意,此种方法是知道某个字的读音,想查这个字的意义时用的。每一音节后举一字做例,可按例字的读音去查同音的字。 3.笔画检字表的排列有什么特点?检字时要注意什么?  相似文献   

14.
“快速数码检字法及识字教学规范化”研究为国家语言文字“十五”科研项目。报告首先概述科研项目的学术渊源 ,意在阐明汉字查检法的历史与现状 ,数码化的发展趋势 ,以及课题拟要达成的目标和成果预期 ;然后简介该课题研究的主要成果“兴华快速数码检字法”(简称“兴华快码检字法”或“兴华快码法”或“快码法”)及其特点和意义 ;并附录了课题组呈报国家语委的项目实验测试综合报告。  相似文献   

15.
如《部首说略》一文所述,中国字典的部首制,从许慎的造字法部首,走到了梅膺祚的检字法部首。后者一直影响到今天。1979年版《辞源》就基本上承继《字汇》的作法,将《说文》的540个部首,改并为240个。当然也不见得全然合理,但较《说文》却是简要得多。我们以《说文》(大徐本)为主,参照其他各家之  相似文献   

16.
汉字的检索法有:部首检字法、笔数检字法、四角号码检字法、音序检字法等,这几种检字法都不便使用.常用的部首检字法,缺点很多.第一,没有统一的标准,不规范.以权威性的工具书《辞源》与《辞海》为例,两者部首的数目不同、同一个部首有的笔数不同、有的同一个字收归不同的部.如《辞源》共设242个部首,其中16个为《辞海》所没有;《辞海》共分282个部首,其中42个为《辞源》所没有.“阝”在《辞源》为三画;《辞海》为两画.“委”字《辞源》归入“女部”、《辞海》收入“禾”部,“思”字《辞源》归入“心”部,《辞海》收入“田”部.“章”字《辞源》归入“立”部,《辞海》收入“音”部.第二,部首繁多,很难记全.第三,有的字很难区分属于哪一部.由于这些缺点,部首检字法使用起来非常不便.  相似文献   

17.
众所周知,四角号码检字法是王云五先生在二十年代创始的,怎么与距他八十多年前的林则徐发生关系呢?原来王云五先生当年的这个发明,是受到林则徐的人名簿索检法的启发,才开始研制的。据记载,林则徐为披阅公牍的方便,曾创订四册人名簿,题名《千古江山》。凡姓字第一画是撇的,则入“千”字簿;第一画是横的,则入“古”字簿;第一画是点的,则入“江”字簿;第  相似文献   

18.
刘静 《现代语文》2009,(12):148-150
“一字多部”是《现代汉语词典》(以下简称《现汉》)在部首查检法上的一大创举,为查难检字而设。它在传统归部的两种标准,即“据内”和“据外”的基础上创新而成,提供了多种认识和理解汉字的手段和途径,使我们可以更快地查到难检字。对于“难检字”,词典界的定义较为模糊,再加上归部时多重标准的不统一,又造成了辞书内部的不平衡和不规范。规范是辞书编纂的一条基本准则,创新是辞书所必须的,但它必须建立在“规范”的基础上。  相似文献   

19.
<正> 四角号码检字法是王云五先生在上个世纪二十年代创始的。而四角号码检字法却与林则徐有关。原来,王云五先生当年的这个发明,是  相似文献   

20.
漫谈“0”     
严格说来, “0”不是汉字,因为汉字是方块字,由笔画组成,而“0”是无法分析笔画的,它没有笔画的起迄,无法分解出更小的单元,但是现在的《新华字典》和《现代汉语词典》又都收了“0”,归入“难检字笔画索引”的一画下,注释为“数的空位(同零),多用于数学中:三○六号、一九九○年”。可见,“0”既是一个汉字,又是一个数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