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李政 《科技风》2023,(20):80-82
职业教育需主动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为高质量发展提供人力资源支撑。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是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的有效途径,是增强职业教育适应性的有力举措。开展现代学徒制能有力促进产教融合,深化校企合作,推进高职教育体系和劳动就业体系互动发展,培养知行合一的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通过现代学徒制来优化资源配置,汇聚校企双方合力,不断深化产教融合,打造校企命运共同体,校企联合打通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和成长通道,更好地服务地方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2.
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是高职院校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重要模式,是实现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目标的有效途径。本文通过对基于"智慧学习工场"项目的信息化教学资源建设的介绍,充分展现了我校在高度校企融合方向上的探索与实践,以下为详述。  相似文献   

3.
沈晔超  葛勇  黄金霖 《大众科技》2023,(8):165-168+210
围绕高职院校工业机器人技术“1+X”证书制度试点这一主题,依托区域机器人产业结构及学校自身特色,以服务区域经济发展和为机器人企业输送高质量技术技能人才为目标,探索高职院校促进书证融通、优化培养方案的人才培养模式。通过打通“1+X”证书制度体系与资历框架的衔接路径,结合课证融通类课程开发,促进产教融合,提升师资水平,推动校企双元育人,培养企业认可的高质量人才,有效提高院校人才培养质量,助力高新产业快速蓬勃发展。  相似文献   

4.
双师工作室的建设初衷是为了高职院校在产教融合大趋势下能更好落实校企合作各项协议,充分利用好产业资源来培养社会所需的专业技术性人才,同时打造一批优秀的职业教师队伍。高职院校与企业合作共建适合自身特色专业发展的“双师工作室”,遴选职业道德高尚、技艺技能精湛、育人水平高超的“骨干教师”与企业“优秀工程师”共同组织安排教学,不断改革创新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教育理念和模式,提高学生职业技能和职业素养、提升教师职业教育能力、改善教师对外服务交流环境。产教融合趋势下高职院校双师工作室的重点任务之一就是培养高质量教师团队,鉴于各所高职院校的自身情况有所差异,各专业特色也不同,所以具体做法也不尽相同。本文以广州铁路职业技术学院机电工程学院为例,就产教融合趋势下双师工作室教师团队的建设进行了介绍,为其他高职院校双师工作室教师团队的建设提供参考借鉴。  相似文献   

5.
坚持走"校企合作、产教融合"之路,已经成为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特色。文中分析了高职院校应用产教融合人才培养模式的现状和问题;结合河北实际,阐述了高职院校要从制度环境、评价机制和协同育人三个方面,推进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相似文献   

6.
李芳  邢军  孙晶  刘强 《科技风》2024,(8):64-66
产教融合是基于产业发展需要,通过校企合作、联合创新、人才培养等多种形式,促进企业与学校之间的资源共享和互动,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和产业竞争力。高职学院根据企业所需开设专业,并协同开展专业教学,把教学与企业需求紧密结合,互相扶持,互相促进,把高职学院办成集人才培养、技术研究、技术服务为一体的产学研基地及产业性教学实体,形成职业院校与企业融为一体的办学模式。根据企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建立稳定的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关系,开展多层次、多形式的合作,促进企校共同发展,提升企业的竞争力。本文通过分析产教融合的意义、现状及问题,提出推进产教融合的对策建议,以期为我国产业发展和教育改革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加强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是应用型本科院校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途径与方法。本文讲述了应用型本科院校深化校企合作人才培养的积极意义,构建了由"实践教学平台、人才培养方案、产教融合"三要素为核心的应用型本科院校校企合作的基本模型,提出了深入开展校企合作的保障机制。为应用型本科院校开展校企合作,以培养适应社会经济发展需要的高质量人才。  相似文献   

8.
作为高职院校培养高技能人才的有效途径,校企合作有助于强化产教融合,实现从创新实践教学、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企业优秀文化吸收等方面拓展合作育人的内容和成效,综合运用工学交替、"订单式"、共建科研平台、现代学徒式、技能大师工作室等多种模式,丰富人才培养路径,打通高技能人才培养通道。  相似文献   

9.
涂小丽 《科教文汇》2023,(19):159-161
服务社会经济发展需要,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是高职教育的使命担当,文章立足产教融合和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关系,阐述产教融合育人的现实意义,剖析当前产教融合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从政府主导、校企优势互补、协作共赢角度探索“产教融合、多元协作”培养应用型人才的策略。  相似文献   

10.
在"中国制造2025"背景下,高职院校实施现代学徒制改革,适应新常态下经济结构调整带来的劳动力需求的变化,满足企业用工需求。基于"产教融合",探索高职院校现代学徒制改革的路径,提升人才培养质量,更好地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服务。  相似文献   

11.
人才培养指对人才进行教育、培训的过程,教育教学改革的根本目的是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本文以山东理工职业学院软件技术专业校企合作、产教融合人才培养为例,通过人才培养过程的质量监控,发现校企合作存在问题,并提出具体应对办法,解决高职院校软件技术专业建设突出问题。  相似文献   

12.
柯倩 《科技创业月刊》2020,33(4):98-100
高职教育是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产教融合背景下,学校需积极推动校企合作、教育模式改革,建立校内校外教学监督体系,并且与相关企业加强合作,为社会输送应用型的人才,使高等职业院校学生毕业后能够很快融入社会,掌握过硬的专业技能,推动高职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探究在产教融合、校企合作背景下,高职院校如何进行创业教育机制构建。  相似文献   

13.
《科技风》2021,(18)
针对目前高职院校专业人才培养与企业人才需求脱节的问题,文章以我院高职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为例,介绍了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方法和途径。通过校企合作、产教融合,实现了高职专业人才培养与企业职业岗位的无缝对接,解决了企业招工难、学校招生难、毕业学生企业用不上等困难局面。  相似文献   

14.
《科技风》2021,(9)
过去20年中,高职院校机电专业获得了很大发展,学校也与企业建立了良好的关系。但校企合作大多停留在合作关系的建立,校企共同育人方面实效不明显。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指出,高职院校要围绕当前高职教育发展中普遍意义的重难点进行建设,积极探索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共同推动校企合作育人功能落地。  相似文献   

15.
《科技风》2016,(11)
国家高职教育十三五规划纲要提出,推进职业教育产教融合,发挥企业办学的主体作用,目前工学结合、校企合作已经是高等职业教育主要的人才培养模式。本文以我院机电专业为例,对校企合作的专业运行机制下实践"校企双主体、工学双循环"的专业人才培养模式进行了一定的研究,为地方性高职院校工科专业的专业建设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6.
文章分析高职院校产教融合发展的必要性,并针对高职院校学生工匠精神培育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从保障机制、人才培养体系、氛围营造、师资队伍建设、校企合作深化等方面入手,探讨产教融合背景下学生工匠精神培育路径。  相似文献   

17.
付美珍 《科教文汇》2024,(2):148-151
养老服务人才培养对我国未来养老战略至关重要。然而,在产教融合背景下,高职院校存在人才培养与产业需求不对接、实践教学环节薄弱、教学质量监控体系不完善等问题。为解决这些问题,该文提出“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人才培养模式。该模式旨在构建新业态下“护理+服务+管理”人才培养结构,建立“基础实践+专业实践+综合生产实践+创业实践”实践教学体系,优化“基础+实践+综合+特色”多进阶课程体系,打造“学校+行业+企业”协同育人平台,培养“双流动+跨学科”“双师型”师资队伍,完善“职业技能+职业素质”双评价教学质量监控体系,以培养高质量的养老服务人才,满足养老服务行业的发展需求。  相似文献   

18.
靳晓霞 《科教文汇》2020,(1):125-126
“中国制造2025”战略、“一带一路”倡议等,需要具有较高职业素养的技能型人才作为支撑。高职院校作为培养高级技能型人才的主阵地,通过将职业素养的培养融入职业知识和职业技能教育中,培养高职生良好的职业认知,开展“政校企行”协同合作,培养职业素养,深化校企合作、产教融合,创新教学模式,形成现代学徒制背景下的高职生职业素养培养模式。  相似文献   

19.
庄骁宇  刘金宝  孙凯 《科教文汇》2020,(14):103-105
校企合作是学校与企业之间建立的一种合作模式,是社会行业联合的大方向,也是深化产教融合的又一创举。社会服务是高职院校的重要职能,也是高职院校自身发展和区域经济发展的需要。随着横向课题的发展,高职院校的社会服务的意识不断提升。高职院校应当准确定位,充分认识开展社会服务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完善服务机制和体制,从而有针对性地开展社会服务,充分发挥校、企、学生三方优势,为企业提供更多高素质实用型人才和高水平技术,为学生提供社会实践平台,帮助大学生提早适应社会,为建设优秀的"双师型"师资队伍提供契机,实现横向课题质和量的提升,进一步强化高职院校的社会服务意识。  相似文献   

20.
周世官  李国君  郑燕 《大众科技》2021,23(3):141-143
文章针对目前产教融合过程中应用型本科院校培养人才适应企业需求的能力不强、企业参与学校教育发展的动力不足、校企合作的有效模式尚未形成等问题,在产教融合的智能配电实验室建设过程中,明确产教融合各方的责任与义务、创新校企合作的运行模式,提出了以企业为主体,政府支持、校企共建、利益共享、协调共赢的产教融合实施路径,建立产教融合的长效机制,为产教融合人才培养模式的深入发展提供了一定的理论和实践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