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
采用铜模吸铸法制备了块体ZrTiNiCuBe高熵非晶合金,研究了高熵非晶合金的结构、热稳定性及晶化动力学行为.研究结果表明,所制备的合金为单一非晶态,具有较强的玻璃形成能力与热稳定性,且玻璃转变与晶化均表现出明显的动力学效应.高熵非晶合金表现出过冷液相区窄、晶化区宽的迟滞缓慢晶化特性.该实验项目的综合性强,涉及材料设计...  相似文献   

2.
通过机械合金化球磨反应制备了含不同组元数和等摩尔比组成的合金体系Mg-TiV-Cr-Ni,利用XRD、EDS能谱分析、TEM以及DSC/TG热分析了组元数及热处理对合金球磨产物微观组织和相形成规律的影响.结果表明:经20h球磨后,二元合金Mg-Cr、Mg-V与MgTi体系几乎不发生合金化反应,随合金主组元数的增加,高混合熵效应可促进多元合金组元之间的相互反应和固溶,其中五元高熵合金Mg Ti VCr Ni球磨产物可形成富Mg的非晶相与贫Mg的纳米晶BCC型相.经400~600℃热处理后,合金Mg Ti VCr Ni球磨组织中的非晶相经晶化后转变为新的和贫Mg的BCC型结构相,当温度提高至600℃时,残余的金属Cr逐渐在BCC型相中固溶,最终形成稳定的单相BCC型固溶体.球磨高熵合金Mg Ti VCr Ni中形成的BCC型固溶体结构具有较高的热稳定性.  相似文献   

3.
通过机械合金化球磨反应制备了含不同组元数和等摩尔比组成的合金体系Mg-TiV-Cr-Ni,利用XRD、EDS能谱分析、TEM以及DSC/TG热分析了组元数及热处理对合金球磨产物微观组织和相形成规律的影响.结果表明:经20h球磨后,二元合金Mg-Cr、Mg-V与MgTi体系几乎不发生合金化反应,随合金主组元数的增加,高混合熵效应可促进多元合金组元之间的相互反应和固溶,其中五元高熵合金Mg Ti VCr Ni球磨产物可形成富Mg的非晶相与贫Mg的纳米晶BCC型相.经400600℃热处理后,合金Mg Ti VCr Ni球磨组织中的非晶相经晶化后转变为新的和贫Mg的BCC型结构相,当温度提高至600℃时,残余的金属Cr逐渐在BCC型相中固溶,最终形成稳定的单相BCC型固溶体.球磨高熵合金Mg Ti VCr Ni中形成的BCC型固溶体结构具有较高的热稳定性.  相似文献   

4.
本文综述了高铝锌基铸造合金研究和应用的现状,详细介绍了这种合金的铸造工艺特点、力学性能、耐磨性能及切削加工性能,以及化学成分、热处理等对力学性能的影响,以便使更多的工程技术人员了解这种新型的合金,使其得到更广泛的应用和发展。  相似文献   

5.
选取组织性能和力学性能较好的锻造态Mg-Zn-Zr可降解生物医用镁合金作为研究对象,通过金相组织观察、SEM扫描、XRD物相分析及拉伸试验研究了锻造态Mg-Zn-Zr镁合金的宏观和微观组织以及力学性能,并进一步确定了锻造态Mg-Zn-Zr合金的第二相组成.通过静态浸泡腐蚀失重实验研究纯镁和锻造态Mg-Zn-Zr镁合金在(37±0.5)℃恒温SBF模拟体液中的腐蚀降解速率;采用SEM扫描+EDS能谱分析技术手段对锻造态Mg-Zn-Zr镁合金腐蚀后的试样表面及腐蚀产物形貌进行分析,研究锻造态Mg-Zn-Zr镁合金的腐蚀类型、腐蚀程度及腐蚀机理.结果显示,与纯镁相比,锻造态Mg-5.45Zn-0.38Zr镁合金具有优良的力学性能.随着Zn、Zr的加入,锻造态镁合金的显微组织细化,从而使锻造态Mg-5.45Zn-0.38Zr合金的力学性能得到很大的提高.锻造态Mg-5.45Zn-0.38Zr静态浸泡腐蚀实验结果表明,与纯镁相比,添加Zn、Zr元素可以提高镁合金耐腐蚀性.用失重法测得的锻造态Mg-5.45Zn-0.38Zr合金在(37±0.5)℃恒温SBF模拟体液浸泡腐蚀240 h后的平均腐蚀速率为0.93 mm/a.锻造态Mg-5.45Zn-0.38Zr合金的耐腐蚀性能优于纯镁.  相似文献   

6.
采用电弧熔炼方法制备了(Dy1-x Yx)Co2系列合金,并对其结构、相变以及低场磁熵变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Y的加入使材料的晶格常数逐渐减小,同时可以降低其居里温度.通过Arrott曲线分析了材料的相变类型,发现Y的加入没有改变相变类型,仍是一级相变,这使材料保持了较大的低场磁熵变.可调的相变温度、巨大的低场磁熵变表明(Dy1-x Yx)Co2合金在永磁式磁制冷机中有着潜在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7.
采用一种新型的离心喷射沉积(CSD)成形技术制备了Ti—48A1—2Mn—2Nb金属间化合物,较系统地研究了该合金的微观组织结构以及室温拉伸、压缩和断裂韧度等力学性能,探讨和研究了该合金制备过程中形成的孔隙、特殊层片状组织及对材料性能的影响规律。图像分析系统定量测试结果表明,CSD制备的金属间化合物的孔隙率在2%左右,热等静压(HIP)有效地消除了合金在喷射成形制备中产生的孔隙,致密度达99.6—99.9%。性能研究结果表明,CSD制备的Ti—48A1—2Mn—2Nb合金具有良好的室温拉伸、压缩和断裂韧度等性能,尤其是压缩性能和断裂韧度值,显示了很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8.
为得到高稳定性的电接触材料,向Ag-Mg-Ni合金中添加稀土元素Ce、Y,研究稀土元素对内氧化型银镁镍合金组织、力学性能及电阻率的影响。实验表明,加入Ce、Y后的内氧化银镁镍合金的力学性能明显提高,电阻率略有升高。相对于Y元素,Ce元素的添加使合金强化程度更高,更有利于合金力学性能的提高。  相似文献   

9.
介电高弹聚合物力电转换器在工作中常受断裂、失拉、电击穿和力电失稳等失效行为的影响而失去工作能力。为了保障介电高弹聚合物力电转换器正常工作,论文对单轴限制下的介电高弹聚合物力电转换器的失效行为进行了研究,分析预拉伸对介电高弹聚合物薄膜力学性能以及允许工作区域的影响。结果表明:预拉伸可以提高薄膜的允许工作区域和机电稳定性能。研究工作可用于预测薄膜的最大允许工作区域,有利于保障转换器的安全工作。  相似文献   

10.
本文通过合金元素在钢中的各种不同作用,使钢的各种性能得到了改善,说明了合金钢与非合金钢的不同之处,特别是合金钢的力学性能比非合金钢好.以及合金钢具备的一些特殊性能.  相似文献   

11.
采用质量百分比为12%的Ta-12W合金板材进行对接自熔氩弧焊和加钛焊料氩弧焊实验,观察了焊缝区的金相组织,分析了焊缝区的成分,并测试了焊接强度.实验结果表明:Ta-12W合金板材采用氩弧焊焊缝强度不高,拉伸断裂均发生在热影响区;加钛焊料氩弧焊接Ta-12W合金板材并未焊合,且焊缝处的成分扩散很不均匀;Ta-12W合金板材采用对接自熔氩弧焊方式优于加钛焊料氩弧焊方式.  相似文献   

12.
热轧工艺对锆合金成品板材的力学及耐腐蚀性能有着重要影响,以Zr-Sn-Nb合金为研究对象,选取锻造板坯采用620℃和650℃两种热轧温度进行热轧,后经冷轧退火等工序完成成品板材制备.针对不同热轧工艺,研究了热轧后板坯表面状态及成品板材的拉伸性能及耐腐蚀性能.结果表明:对于该Zr-Sn-Nb合金,综合热轧板坯表面状态、成品板材力学及耐腐蚀性能分析,650℃热轧工艺优于620℃热轧,且板材成品率高.  相似文献   

13.
通过固态热拉伸技术成功制备了高性能的聚丁二酸丁二醇酯/微纤化纤维素复合材料,并分析了复合材料结构变化、界面黏结以及晶体取向对力学性能的影响。由于加工过程中纤维表面形成界面结晶,提升了复合材料的界面黏结。此外,由于拉伸过程促进了纤维素以及聚丁二酸丁二醇酯片晶的取向,从而促使复合材料力学性能的进一步提升。此过程简单易操作,适用高分子种类多,有助于启发学生灵活运用各类高分子加工手段制备高性能复合材料。  相似文献   

14.
对四种非织造布增强复合材料试样进行了拉伸性能测试和拉伸性能值的分析和研究,探讨了影响非织造布增强复合材料拉伸力学性能的因素,这为生产过程中的质量控制和最终产品的质量评定提供了一定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5.
为了提高应变硬化水泥基复合材料(SHCC)的拉伸、弯曲力学性能以及干缩性能,将高吸水性树脂(SAP)定量地掺加在混合物中.采用单轴拉伸试验、四点弯曲试验、抗压试验、干缩试验和环境扫描电镜研究了SHCC的拉伸应变能力、弯曲变形能力、抗压性能、干缩性能、裂缝宽度和裂缝自愈合现象.实验结果表明:利用SAP改善的SHCC均表现出极大的应变硬化和变形能力,拉伸应变达到了4.5%左右,平均裂缝宽度能控制在40μm左右;掺加SAP的SHCC能减少60%的干缩;开裂试件经过3个高/低湿度循环养护之后,裂缝中均出现了自愈合现象,其中被SAP改善的SHCC试件裂缝中,自愈合产物可以完整地填充裂缝.研究表明,利用SAP等材料制备高性价比的SHCC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6.
为了改善ZK30镁合金的凝固组织,提高其力学性能。采用光学显微镜(OM),维氏硬度和拉伸-压缩试验机等手段,评价不同往复挤压道次对ZK30镁合金表面微观形貌和力学性能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往复挤压道次能够显著影响ZK30镁合金的表面微观形貌和力学性能。当往复挤压道次增加时,合金的晶粒会慢慢细化。当ZK30镁合金往复变形道次大于8次时ZK30镁合金的力学性能变化不大。故为了提高ZK30镁合金的力学性能,采用往复变形道次大于8次的往复挤压工艺。  相似文献   

17.
冷轧深冲钢(即IF钢)的成形性能是其冲压加工时保证零件质量最重要的因素。通过静态拉伸、织构分析、成形极限等试验方法,分别研究了IF钢的基本成形性能和模拟成形性能。试验结果表明:IF钢具有优异的力学性能、高的延伸率、高的应变硬化指数、高的塑性应变比以及低的平面各向异性度。此外,IF钢的成形极限较高,深冲及复杂变形时有较高的安全裕度。  相似文献   

18.
采用电弧熔炼的方法制备了Dy(Co1-xMnx)2系列合金,并对其磁性和相变进行了研究.随着Mn含量的增加,晶格常数逐渐增大,同时居里温度逐渐提高.Mn的加入使相变类型从一级相变变为二级相变、使磁熵变大小有所降低.研究结果表明该系列合金在磁制冷领域有潜在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9.
熵函数是热学中的重要概念.本文从熵函数的引入,熵概念的建立以及熵与能量的关系、热力学熵与玻耳斯曼熵的一致性等方面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20.
采用两步实验法研究了加载历史对聚乙烯管道力学性能和损伤演化规律的影响。在第1步实验中,通过单轴拉伸、蠕变和疲劳3种加载模式将聚乙烯缺口管道环式样拉伸到预先设定的预应变值。2个月后,第2步实验采用加载速度为0. 001 mm/min的单轴拉伸实验表征管道环式样力学性能的变化。实验结果表明:聚乙烯管道的屈服应力和切线模量随着第1步实验预应变的增大而减小,但残余塑性应变随着预应变的增大而增大。基于实验测得的切线模量的变化建立了聚乙烯管道的损伤演化方程,实验发现力学性能的衰减程度和损伤演化与第1步实验的加载模式(单轴拉伸,蠕变或者疲劳加载)和加载速度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