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解数学题的过程中,正确审题以明确题目要求是顺利解题的基础。在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重引导学生逐步学会从已有数据中获取有价值的信息,从而使学生的审题能力逐步得到培养与提升。  相似文献   

2.
审题能力的提高是提高解题效率的关键。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学生的错误、图中的有效数据,以及题目的关键词为切入点,引导学生学会提取题目的有效信息,找准主干,进而提升学生的审题能力。  相似文献   

3.
审题,就是读懂题目,弄清题意.审题是分析.解答应用题的基础.学生如果不认真审题,不能正确理解题意,就不可能有正确的解题思路.要使审题真正成为分析解答应用题的基础,教学中要注意培养学生以下几方面的能力.一、阅读理解能力.从低年级开始,要加强读题指导,培养学生认真读题的习惯,使学生逐步做到不添字,不漏字,不错读一个字,不破句读,还要注意标点符号.对一些关键性的名词、术语,要结合题目让学生正确理解其含义.通过读题弄清题目讲的是一件什么事,有哪些已知条件,要求什么问题,条件和条件、条件和问题之间有些什么联系等.  相似文献   

4.
在现代数学课堂中,学生数学素养的培养成为了教学重点,教师要优化教学模式,为他们之后的数学学习打好基础。读题是审题的前提,也是数学解题的重要环节,通过仔细地读题审题学生能对数学题目有更加深入的了解,对其中的条件也能轻松地完成梳理,为之后的解题做好准备,因此,教师在初中数学教学中要有意识地培养学生读题审题能力,保证他们的数学综合素养在初中阶段能全面提升,为未来的数学学习道路打好基础。本文结合初中数学教学现状,探究如何通过培养学生读题审题能力完成综合素养的提升。  相似文献   

5.
《考试周刊》2020,(83):75-76
应用题的教学是教师必须要重视的一个部分,并且在试卷中比重也很多。不过学生对于应用题目却很头疼,他们很难理解应用题目,也很难掌握应用题目的解决方法。想要从根本上转变这样的情况,就需要提升学生的审题能力,因为学生的审题能力会直接影响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应用题在数学教学中占有的比重很大,所以怎么教给学生更多审题的方法就特别的重要。文章就从这个角度出发,具体的分析一下小学数学应用题教学如何提升学生的审题解题能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6.
审题能力是学生应当具备的一项基本技能,是学生解题正确率的保障。提升学生审题能力,不仅能够很好地提高学生的解题正确率,更是对学生思维品质的一种有效培养。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注重优化各种教学策略,不断提升学生的审题能力。  相似文献   

7.
解题能力直接影响学生的物理学科成绩,因此,教师要从高一开始逐渐培养学生的解题能力,重视解题各个环节的落实,尤其要重视审题能力的培养.本文从一些学生对一道运动学题目的解答,分析学生一分未得的原因,并探讨如何提高高一学生的审题效率.  相似文献   

8.
作为一门基础学科,数学贯穿人生的整个学习阶段。对于小学低年级学生来说,学习数学首先需要对数学题目进行有效审题,只有在审清题目的前提下,才可以更好地对数学知识进行认知,进而对数学学习能力有一个基础性的提升。但是,由于小学生年龄较小,专注力不强,往往会在审题方面出现问题,进而导致回答错误。可见,审题能力对低年级小学生的重要性。文章就小学低年级学生数学审题能力的培养进行具体分析。  相似文献   

9.
有道是题目是章的眼睛。好的题目,画龙点睛为文章增色不少。所以教师上语文课时,应该认真下功夫,教学生如何审题解题,努力培养学生的审题能力。在审题中,学生可以了解作者的立意和所阐述的问题,这样对正文学习就容易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相似文献   

10.
刘刚 《湖北教育》2023,(2):75-76
<正>审题作为解题的基础,对于读懂题意、理清数量关系、形成明确的解题思路十分重要。本文以审题技巧切入,结合具体数学题目,分析培养学生审题能力、提升学生解决问题能力的教学策略。一、精读分析,抓住题目细节小学生审题能力的培养应坚持“细微之处见真章”。教师要引导学生明确审题时应抓住题目的细节、读懂题目的意思。尤其是问题解决类的题目,其呈现形式多样,往往集文字、图片、图表等于一体,唯有认真阅读题目,捕捉关键细节,才能全面理解题意,发现解题关键。  相似文献   

11.
黄丽坚 《科学教育》2006,12(4):59-60
近几年的高考试题逐步向能力测试的方向倾斜,实现了“知识型”立意向“能力型”立意的较变。解答此类试题要求学生具有较高的能力和素养。而高三学生的能力和素养,除需要有较为扎实的生物学知识作为基础外,还需要教师有目的、有计划的培养。1培养学生的读题、审题能力审题是解题的关键和突破口,是正确解题的第一步。正确审题关键在于要注意试题中的关键词,弄清题目中涉及的知识层次、范围以及题目所给予的条件与所问的问题之间的关系。学生往往由于基础知识掌握不牢固或粗心大意而造成审题错误,导致失分。所以,在复习教学中对学生加强审题能…  相似文献   

12.
<正>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解答问题的准确性很大程度取决于审题,培养学生良好的审题能力,是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因此在教学中训练学生的审题能力尤为重要。在具体的教学中,我按照以下几个步骤进行培养:一、读"读"就是认真读题,初步了解题意,读题是了解题目内容的第一步,是培养审题能力的开始,要培养学生反复,仔细认真边读,边想的读题习惯,读题中,训练学生做到,不添字、不漏字、不读错字,培养学生,独立朗读逐步过渡到轻声读默读,养成自觉通过默读理解题意的习惯,因此在教学中要长期课持训练,经过  相似文献   

13.
数学是小学一门重要的基础课程,提高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和做题能力,不管是对学生的成绩还是以后的发展来说,都大有益处。对于小学高年级的学生来说,所学的数学知识和内容难度加大,尤其对学生的审题能力有较高要求。有的学生明明掌握了相应的数学定理,但总解不对题目,很大一方面原因就是审题能力较差,没有明确题目考查的重点是什么。因此在小学高年级的数学教学中,除了数学知识的传授,教师还要着重培养和提高学生的数学审题能力,做好解题的先导这一步,才能顺利解答,获得良好的数学成绩。就提升小学高年级学生数学审题能力的途径进行探究。  相似文献   

14.
低年级学生因识字量小,解答数学题或考试时大多由教师读题目要求和题目内容,学生边听边解答。有经验的教师读题时会有意对学生进行审题训练,逐步培养学生独立审题的习惯。如果忽视了低年级审题习惯的培养,就会使部分学生形成依赖性,养成不良的审题习惯,甚至导致他们不会审题。我把不良审题习惯具体归纳为以下几种类型。  相似文献   

15.
审题能力是一种综合能力,它包括阅读、理解、分析、推理和综合等,也包括严肃认真细致的态度等非智力因素.教师应加强对学生审题能力的训练,做题时要坚持先认真审题,积极思考,注意总结经验,在实践中提高审题的能力.一、培养学生审题能力的意义许多解题者不习惯审题后再解题,不舍得在审题上下工夫,常常就会因对题目信息感知不足、理解不透,而导致解题思路混乱无序,解题过程障碍重重,甚  相似文献   

16.
审题是学生解决问题的先导和基础,如果学生能够有效的审题,了解了题目中的关键信息,并得出初步的解题思路,那对其后期的解题就有很大帮助。在教学中,教师应从抓住题干关键词、将题干转换成图示以及挖掘题干隐含条件三个方面着手,逐步培养学生良好的审题习惯,提高学生的审题能力。  相似文献   

17.
<正>小学阶段低年级学生对于简单的数数容易掌握,但对应用题往往不能很好地解答,容易出错,这主要在于对题目的理解上。要正确地解答应用题,关键是审题,应该注意从读题入手,引导学生认真审题。而如何提高学生对应用题的审题能力,也就成了老师面临的一大难题。审题能力,顾名思义就是综合获取信息、处理信息的一种能力,它需要以一  相似文献   

18.
周小青 《辽宁教育》2012,(23):63-64
小学生解题能力不强很主要的原因是审题不过关,审题是解题最关键的一步。只有正确理解了题意,才能正确解题。而教师在学生出现错解时则往往以题目太难、紧张焦虑、急躁粗心来判定,或以没有认真审题一以概之。小学高年级学生的审题受智力和非智力因素的影响,存在着不少问题。教师要帮助学生通过反思,分析在审题中存在的问题,才能不断提高审题能力,进而提高解题能力。  相似文献   

19.
《考试周刊》2021,(59):48-49
小学生写好作文的前提是要能够准确审题,并且围绕题目立意、选材、布局,再加以语言组织,方可成文。由此可见,教师在开展小学作文教学时,则应当针对习作审题、语言组织技巧等进行相应的教学设计,指导学生掌握科学的写作方法,促进其综合语言应用能力的提升。此外,教师还应让围绕习作审题与语言组织要点,积极创新小学作文教学策略,从而促使学生作文学习效率与质量实现逐步提升。  相似文献   

20.
小学生解题能力不强很主要的原因是审题不过关,审题是解题最关键的一步。只有正确理解了题意,才能正确解题。而教师在学生出现错解时则往往以题目太难、紧张焦虑、急躁粗心来判定,或以没有认真审题一以概之。小学高年级学生的审题受智力和非智力因素的影响,存在着不少问题。教师要帮助学生通过反思,分析在审题中存在的问题,才能不断提高审题能力,进而提高解题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