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拉祜族是居住在云南西南部边境的山地民族,其文化和语言都有独特的民族特色。本文以澜沧拉祜族自治县富邦乡赛罕村老缅寨为调查点,对拉祜族人名的特征进行分析,来揭示其中所包含的特有的民族文化。  相似文献   

2.
云南彝族婚俗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和地方特色,多彩而独特的彝族婚俗文化资源开发潜力较大。随着云南旅游"二次创业"的推进,越来越多的彝族婚俗文化转化成文化旅游产品,民族文化资本化成为云南民族地区旅游发展、民族文化保护和传承的重要途径。通过分析云南彝族婚俗文化的特点及其旅游文化价值、旅游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提出云南彝族婚俗文化旅游创新开发对策,促进彝族婚俗文化在现代社会中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3.
以南美拉祜族自治乡神秘的拉祜族文化,壮观的野生古茶园群落为开发对象,论证开发南美乡拉祜族文化生态村旅游的意义,提出建立民族文化生态村的原则及开展文化生态旅游的策略,实现保护地方民族文化、自然生态环境和发展地方经济的双赢,达到南美脱贫致富的目的。  相似文献   

4.
不同的民族因其地理环境和历史发展过程的不同而具有各自独特的数字文化。拉祜族传统的数字文化反映了拉祜族独特的心理文化和审美习惯等,探析拉祜族数字文化有助于更好地了解拉祜族的传统文化及其丰富内涵,促进民族间的文化交流。  相似文献   

5.
云南少数民族服饰文化资源的旅游价值及开发策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从旅游学的角度出发,在分析云南少数民族服饰文化资源的特点的基础上, 指出云南少数民族服饰具有艺术审美、深刻的文化内涵、投射民族历史的影迹等重要的旅游 价值,并进一步提出了云南少数民族服饰文化资源旅游开发的策略以及应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6.
民族文化旅游主题式开发的理论诠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陆军  陆强 《哈尔滨学院学报》2006,27(12):104-108
我国民族文化旅游开发很多是以主题式开发的,主题是民族文化旅游开发成功与否的关键,但目前,有关我国民族文化旅游主题式开发的研究成果很少。文章分析了我国民族文化旅游主题式开发的发展趋势,总结了民族文化旅游主题式开发的概念内涵,并对我国典型的民族文化旅游主题式开发模式进行了评析。  相似文献   

7.
临沧独特的自然环境养育了世世代代的拉祜族人民,拉祜族人民创造了多姿多彩的民族文化,并在长期的与自然共处过程中形成自己丰富而独特的生态文化。拉祜族传统文化中蕴含着丰富的生态智慧:拉祜族宗教信仰中的生态伦理意识;拉祜族物质文化中的生态意识;拉祜族禁忌和村规民约中的生态保护思想。加强对自然生态智慧与生态文明建设结合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  相似文献   

8.
民族是文化的栽体,文化以民族文化的形式而存在;文化是民族的标记,不同的文化构成不 同的民族。拉祜族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古老民族,其民族文化源远流长。在漫长的民族发展和繁衍生息的岁月 中,拉祜人在创造生存所必需的物质财富的同时,也创造了丰富的精神文化财富。同所有事物一样,拉祜族文 化一经产生,就具有自身特性。其主要表现为多样性、流动性、交融性、非均衡性、社会性、创新性、开放性特 点。同时,拉祜族文化是在自身发展与其它文化比较、互助双重改造中成长起来的。  相似文献   

9.
民族文化旅游开发是民族文化转化为产品和商品、满足游客需求的过程.这一过程涉及到民族文化的加工与重塑,动摇着民族文化存在的基础.只有在开发中实现民族文化开发、保护的良性互动,才能保证民族文化的存在、传承和发展.  相似文献   

10.
节日文化,是人类历史文化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伦理道德、文化传承和民族精神的凝聚与旅游开发等方面都有着重要的功能。佤族在数千年的历史长河中,创造了古朴、丰富、特色浓郁的节日文化。至今仍部分保留着“人类历史活化石”的特色风彩。对这一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进行深入研究,给予科学地保护、传承和开发,对继承与弘扬民族优秀文化,建设云南民族文化大省都是必要和有价值的。  相似文献   

11.
南美乡是临沧市临翔区境内拉祜族主要的也是最大的聚居区。南美乡具有独特的拉祜族文化,因地处高山大箐,与外界交往少,民族文化较为浓厚。南美拉祜族文化特点可概括为:典型的山地文化特征;文化原生性特点突出;以“口耳”作为文化的传承方式。  相似文献   

12.
《河西学院学报》2017,(3):93-99
随着拉祜族社会的现代化转型,拉祜族传统文化遭遇外来文化的冲击,文化变迁势在必行。火塘文化是拉祜族的传统文化之一,其文化变迁被视作一面镜子,影射出澜沧地区的拉祜族在现代化进程中,本民族的传统社会文化为适应生态与社会环境所作出的文化调适与变革。  相似文献   

13.
搭桥节是临沧市南美乡拉祜族特有的传统节日,也是一种文化现象。搭桥节展现了拉祜族在长期社会实践中形成的历史传统、宗教信仰、稻作文化、民族心理、民族文化等多方面的民族特征,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  相似文献   

14.
少数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作为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有机组成部分,其在社会历史发展进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拉祜族是云南省16个跨境民族之一,有着自己的社会文化特质。通过对异彩缤纷的拉祜族民俗活动的展示,分析拉祜族传统文化在现代化进程中所面临的问题和挑战。倡导以拉祜民族为主体,推广普及全民参与保护传承优秀民族文化的意识。少数民族优秀民族文化的保护传承任重道远,需要拉祜民族和各级党委政府及社会各界人士的共同推动参与。  相似文献   

15.
结合贵州省民族文化旅游资源比较丰富的特点,阐述了贵州民族文化旅游资源的类型及主要可开发内容,分析了各类资源的特征及开发现状,并提出了民族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模式.  相似文献   

16.
对云南旅游文化资源的再认识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旅游文化资源是旅游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它包括旅游物质文化资源,旅游制度文化资源和旅游精神文化资源三个部分。云南旅游文化资源具有着民族性、超现实性、宗教性、融合性、开放性、层次性、参与性和场景性等8大特征。云南旅游文化的滞后制约着云南旅游业的健康发展,在旅游文化资源的开发上表现为无序性、狭隘性、片面性、民族性、宗教性、封闭性和局限性等7个方面,这就导致了云南的旅游资源优势不能转化为旅游经济优势。  相似文献   

17.
杨韫 《昆明大学学报》2006,17(Z1):33-36
伴随着旅游业大踏步地向前发展,开发能反映民族性格,代表民族特征的民俗旅游已成为一个新的旅游发展方向.位于中国西南边陲的云南除了拥有丰富而瑰丽多姿的自然旅游资源外,还拥有浓郁奇特的多民族风情文化.文章通过阐述了云南少数民族旅游资源的特点,分析讨论了云南少数民族民俗旅游的开发价值,从而进一步讨论了加快云南发展少数民族民俗旅游的战略意义.  相似文献   

18.
在全球化和现代化浪潮下,对民族文化消极的封闭式保护并非长久之策。民族文化旅游是时代和市场的需要,科学、合理的旅游开发有助于解决民族文化面临的困境问题,有利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但鉴于民族文化本身的易损性和不可再生性特点,以及现代旅游大潮对其之负面影响,民族文化旅游资源必须进行保护性开发。  相似文献   

19.
文章以云南红河可邑彝族社区为例,通过对民族村寨社区旅游开发的研究,对旅游开发的经济、社会、环境、文化影响进行了分析,探讨少数民族地区有益于社区发展的旅游开发之路.  相似文献   

20.
在民族地区的旅游开发中,民族文化资源是发展当地旅游业的主要突破口。充分挖掘当地民族丰富的文化资源,通过文化创造,提炼出文化精品,将资源所蕴藏的无形的文化内涵渗透到具体的旅游产品设计中是天山天池哈萨克民族文化乡规划的重点内容。将哈萨克民族文化渗透到各种物象和意象的旅游产品中,并通过游客的参与使民族文化得到提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