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顾力 《出版广角》2012,(11):82-84
美国的《读者文摘》曾以每期1000万册的发行量成为美国本土发行量最大的月刊,也是世界上最成功的杂志之一;中国的《读者》杂志则是中国文摘期刊市场的第一品牌.本文将对《读者文摘》的发展模式和轨迹进行探讨,并将其与以《读者》为代表的中国大众类文摘期刊作比较,旨在为我国期刊市场的发展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2.
即便是在中国,《读者文摘》也是妇孺皆知的著名杂志。这一浓缩各杂志精华的老牌杂志,每月出版48期,19种语言,读者达1亿。读者文摘(The Reader's Digest Association, Inc.)是全球性出版和直销公司,它的其他产品包括《读者文摘》浓缩型精选版、自学图书、家庭生活用书、音带、光盘,以及其他杂志,如《行走》(Walking)、《美国妇女健康》(American Health for  相似文献   

3.
《读者文摘》的办刊理念与文化主张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美国的《读者文摘》创刊于1922年,是一本浓缩各杂志精华的杂志。它以普通百姓为诉求对象,以内容易读、健康、有启发性、无时间限制、文字水平高见长。它以19种文字出版,有48种版本,发行至全球163个国家和地区,读者逾1亿,在世界许多大城市甚至小城镇的书店、报摊、机场、车站、超市、饭店、码头,都能看到《读者文摘》的身影。它以清新、典雅的风格,通过凡人小事烘托出的高尚、完美,打动了每一位读者的心。在全球的出版界和文化界,《读者文摘》产生过和正在产生着巨大的影响,成为美国乃至全球杂志界的骄傲。《读者文摘》遍布全球的影响力,来自…  相似文献   

4.
名流杂志《读者》的前身《读者文摘》,自创办起至今,已经历了整整23年的成长历程。身为出版界的一员,作为《读者》杂志的读者,从其前身《读者文摘》创刊起就长期关注的读者,目睹了《读者》的成长,也目睹了《读得》所经历的岁月蹉跎,身为旁观者在此简叙《读者》,及其前身《读者文摘》的风雨星辰。  相似文献   

5.
前些时候,众多的媒体报道了这样一条新闻:美国《读者文摘》杂志与中国《读者》杂志的两位老总在大洋两岸平等时话。新闻中有这样的内容:美国的《读者文摘》是世界上发行量最大的杂志,月发行2300万册;《读者》则是中国发行量最大的杂志,月发行500万册。报道中期刊发行量是以“月”计算的。其后不久,又在一份有权威性的资料中看到了类似的统计,但资料在末尾处设置了“刊期”栏。 《读者文摘》是何刊期,《读者》是否是中国最大的杂志,因未做核实,不能妄加评论,但对于该新闻中期  相似文献   

6.
2006年《读者》月发行量突破千万,成为中国甚至亚洲发行量最高的杂志。这表明,进入新世纪,已经创刊二十余年的文摘类杂志《读者》仍然非常流行。而2009年,美国《读者文摘》(Reader’s Digest)由于发行量缩水、经营不善向政府申请破产保护。有报道指出,《读者文摘》发行量下降的主要原因是“网络兴起后,  相似文献   

7.
董治顺 《传媒》2002,(9):42-42
在出版界,在喜爱书报刊的读者中,恐怕不会有人不知道中国《读者》和美国《读者文摘》的。就发行量和受众面来说,前者是中国第一大刊,后者是世界第一大刊。我国8000多种期刊,可与美国《读者  相似文献   

8.
师永刚跟踪采访八年,遍访与《读者》杂志相关的几乎所有的人。试图站在人文的立场上揭示这本杂志的真相。书中首次客观地纪录了《读者》杂志从创刊之初到现在的每个令人无法置信而又奇特的发展历程。著名作家贾平凹、余秋雨联手作序,更为本书增添热点。这本书将告诉你一个由两个理科生在中国西北角创办的杂志.如何历经风雨成为发行量近千万,出版四个不同版本,年收入过亿元杂志的传奇史。首度权威诠释与美国读者文摘官司内幕。胡耀邦批示肃清《读者》精神污染事件,三次遭遇停刊的政治事故,《读者》杂志如何成为中国最具影响力、最大发行量杂志的传奇故事。  相似文献   

9.
正2012年10月8日,美国《读者文摘》总编辑利兹·瓦卡雷诺表示,该杂志已经展开了一场"数字转型",《读者文摘》希望借此通过平板电脑吸引更多读者。与其他大众读者相比,《读者文摘》近年来一直表现不佳,2009年的发行期数从12期减少到10期,保底发行量也从800万份减少到550万份,甚至申请了破产。但从2012年1月起,该公司又重新改回每月发行1期。《读者文摘》目前是亚马逊KindleStore中第二畅销的杂志,这源  相似文献   

10.
最近几月来,对美国《读者文摘》和中国《读者》的比较研究引起了好些同行的兴趣。刘兰在《出版广角》2002年第4期发表《〈读者〉VS〈读者文摘〉》,我的朋友祝得彬在《出版参考》2002年第9期发表《〈读者文摘〉的长盛之道》,他还正在进一步收集资料准备对《读者文摘》的中文版和英文版作比较分析。从《北京晚报》2002年5月5日第5版《相逢一笑泯恩仇》知晓,《读者》主编彭长城和《读者文摘》总编辑  相似文献   

11.
《新闻前哨》2009,(5):6-6
据北京晚报:今年3月,《普知Reader’s Digest))实行内容全面升级.并计划于4月,在中国市场率先推出美国《读者文摘》87年历史、全球50个版本中第一个加大新装版。杂志的尺寸将由原来全球统一的185mm×135mm加大至255mm×185mm。出版方认为,此举标志着《读者文摘》在中国市场又向前迈进了一大步,尺寸的改变将更好地增强杂志文字和图片的表现力,并在原有基础上,提供给读者更加丰富的资讯内容。  相似文献   

12.
《海外文摘》今年第一期刊载董鼎山的文章说:在美国知识分子圈中有一句常听到的话:读书人不看《读者文摘》;不看书的人才读《读者文摘》。这句话一语道破了《读者文摘》在杂志界成功的秘诀。天下不看书或没有时间看书的人还是多于读书人,而《读者文摘》就是为了迎合这些人的需要而编印的。据介绍,《读者文摘》的创办人瓦莱斯就是自幼对读书不感兴趣,大学时辍学,以700美元起家,与新婚夫人一起创办了这份杂志。该杂志第一期  相似文献   

13.
《读者文摘》创业史王树林编译美国《读者文摘》被读者公认为是一本高品味的杂志。它既没有色情、凶杀的描写,也没有荒诞不经、离奇古怪的故事,更没有名人“大腕”的文章,但是却吸引了大批的读者。它的清新、典雅,通过凡人小事烘托出的高尚、完美,打动着每一个人的心...  相似文献   

14.
《军事记者》2009,(10):56-56
8月24日,美国《读者文摘》杂志的出版商《读者文摘》有限公司根据《破产法》第11条,向法院申请破产保护。  相似文献   

15.
《故事会》将于2004年改为半月刊,改刊后的《故事会》杂志每月将出版红版、绿版两种,上半月刊为“红版”,下半月刊为“绿版”。 据悉,全球发行量最大的期刊——美国《读者文摘》有限公司购买了《故事会》编辑部的《话说中国》书系,为进一步加强合作,《读者文摘》明年每月将向《故事会》提供一篇最新的故事,支持《故事会》改办半月刊,从此《故事会》将收  相似文献   

16.
卢静 《出版参考》2009,(18):40-41
2009年8月17日,美国最受欢迎的大众化杂志《读者文摘》(Reader’s Digest)的发行商——读者文摘公司宣布,将按照美国《破产法》第十一章申请预先破产保护,并计划用公司所有权交换部分债务。本次破产保护不包含美国以外的业务,但这仍然标志着这家知名杂志的落幕。  相似文献   

17.
《读者文摘》自5月号开始,革新全球48个版本的版面,封面目录移入内页,封面由鲜明夺目的彩照和丰富的美术设计所取代;目录也增加至两版,分类排列并加插图片和文章点题。既能方便读者阅读,又使杂志增加时代气息。 其实自去年7月,《读者文摘》中文版已开始改变版面设计,为杂志营造时代感和亲切感;同时,亦加插  相似文献   

18.
从一九七八年年底起,美国《读者文摘》用十五种文字出版。其中有中文版。另外还有盲文版、大号字版和录音带版。它在美国国内的销数是一千八百三十万册,在国外的销数是一千一百七十万册。《读者文摘》的历史是资本主义世界报刊发迹史的一个缩影。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前,美国威斯汀豪斯电气公司的一名职员德威特·华莱斯创办了一个小型的《农业文摘》,选登美国政府农业出版物中的重要文章,受到了一些读者的欢迎。一九二二年华莱斯被威斯汀豪斯电气公司解雇,他就同他的妻子莱拉在纽约一家  相似文献   

19.
《读者文摘》的品牌拓展之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叶新  李鹏  樊文静 《传媒》2007,(1):49-50
立足品牌,多种经营 在实现了强大的品牌价值之后,<读者文摘>进行了有效的品牌延伸和多种经营.除了英语原版之外,<读者文摘>在美国出版了好几个版本,包括西班牙语版、方便阅读的大字体版,还授权在美国出版了盲文版和录音版.另外,<读者文摘>还推出了公司网站和各杂志网站等,不仅提供数字版本让读者下载阅读,通过电子邮件和互联网推销杂志,与读者在线交流并提供服务,还延伸到音频、图片、文本、视频领域,也包括用互动讨论加强读者参与度.  相似文献   

20.
近日,美国畅销杂志《读者文摘》母公司RDA Holding提出破产保护申请.以削减其4.65亿美元的债务。这是RDA在三年半的时间内第二次提出破产保护申请。RDA旗下拥有包括《读者文摘》以及涵盖食品生活等多种杂志和媒体资产.已有91年历史的《读者文摘》近些年发行量呈下滑趋势。RDA的二次破产与电子媒体冲击下纸质杂志行业面临的萧条境况密不可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