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一、善于激疑,教人思维.教师在设计课堂激疑时一定要着眼于学生的"思".教师应通过课堂教学教会学生思维的方法,有意识、有计划地采用多种激疑的方式激起学生思想上的波澜,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而创设问题的情境,激活学生的思维兴趣是教师启发学生思维的有效手段.激疑思考就是在情境创设的基础上,通过设置相关的问题,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和认知结构,造成学生的认知冲突,从而激发学生的思考和求知欲望.在激疑思考的环节上,问题的设置是关键.  相似文献   

2.
1设"疑"境,引发学生探究欲望 现代教学论认为,激疑是教学的重要策略,教师要善于激疑才能引导学生积极思维.在教学实践中,要鼓励学生敢于提出疑问,适时创设"疑"境,引发学生探究科学的欲望.  相似文献   

3.
正确理解探究教学的内涵是有效创设情境的关键.探究教学情境是情与境的交融,教师应在立足学生原有经验、创设和谐课堂氛围的基础上,将学生带入问题情境中,激发学生的探索欲望和动机.  相似文献   

4.
一堂课学生学习效果怎样 ,直接受其思维的左右。思维积极、灵活与思维冷漠、呆板所产生的学习效果有很大差距。创设问题情境是调动学生思维的有效方法 ,古人云 :“学贵有疑 ,小疑则小进 ,大疑则大进。”也是这个道理。创设问题情境 ,就是通过提问启发学生思维 ,以激起他们解决问题的愿望 ,使他们带着一种强烈的求知欲望去学习新知识、掌握新规律、发现新问题。思想品德课故事性强 ,道理性强 ,思想品德课教师该怎样创设问题情境 ,把枯燥的道理让学生在积极的思维状态下理解呢 ?下面归纳几种常用有关思品课创设问题情境的方法供教师们参考。一…  相似文献   

5.
“问题情境”教学法在生物教学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传统的"满堂灌"教学模式扼杀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阻碍了学生思维能力和创造能力的发展,不符合素质教育对人才培养的要求.现代教育极力提倡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模式,如罗杰斯的非特异性教学模式(创设情境,提出问题,讨论、探究,解决问题,发展思维)就是典型代表."疑"是一种对现有知识不满足的情感状态,它是学生学习过程中积极思维的动力.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不断创设"因疑而学,因学而疑"的问题情境,激发并维持学生学习的兴趣,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造能力,让学生在一种有张有弛、和谐、生动的课堂气氛中获取知识.  相似文献   

6.
化学教学应注重在教学中设置情境,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激励学生自主发现和提出问题.创设问题情境,让学生在情境中发现尽可能多的东西:创设好奇的实验情境,触发学生提问欲望;创设有趣的故事情境,点燃学生求异思维的火花;创设"见而不知"的生活情境,引发学生自主提问;创设突发事件的社会情境,引导学生献计献策;创设直接经验的思维情境,释疑抽象的微观世界.创设情境在于让学生思维向前"跳一跳"就能发现和提出问题,在问的基础上释疑,在释疑的过程中掌握新知,并巩固新旧知识的衔接,激发学生学习和掌握知识的激情.  相似文献   

7.
一、创设问题情境,让学生想创新 亚里士多德说:"思维是从惊讶和问题开始的".学生的创新想法、创造活动往往来自对某个问题的兴趣和好奇心.而兴趣和好奇心又往往来自教师创设的问题情境,当然问题来自学生.因此,教学中要有意识地设疑于新旧知识的矛盾冲突中,使学生因"疑"生奇,因"疑"生趣,从而积极探究与创新.  相似文献   

8.
学贵有疑,疑是探索的源头,学生独立思考、发现问题、产生疑问是自主学习的开端,是培养创新精神的关键.课堂教学应积极诱导学生疑问,鼓励学生思考提问,教师应提供思考提问的机会,拓宽思维空间,激起学生求知的欲望,点燃学生智慧的火花.在物理教学中如何教会学生质疑,设置一定的情境,促使他们自己提出疑问,激发学生产生强烈的探索动机,这对教学的成败和创造性人才的培养会起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数学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的途径有多种.创设问题情境,引发认知冲突是较为常见的一种.创设问题情境学生需要有积极的学习态度,教师需要为学生创造平等的学习气氛.在教学中,教师应把握诱发性原则和适度性原则,通过联系实际、趣味导入、实验操作、合作学习、课堂提问等途径创设问题情境,使学生处于积极的学习状态,激发其创造性思维,培养其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10.
新课程标准强调:教师应努力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向学生提供充分的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而创设问题情境是学生从事数学活动的条件,有了情境的导入,学生就更能主动探究、领悟数学知识,更能真正激发学生的思维,促进学生潜能的发挥和创新.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的途径有多种,创设问题情境,引发认知冲突是较为常见的一种,创设问题情境需要学生有积极的学习态度,需要教师为学生创造平等的学习气氛.在教学中,教师应把握诱发件原则和适度性原则,通过联系实际、趣味导入、合作学习、课堂提问等途径创设问题情境,使学生处于积极的学习状态,从而激发其创造性思维,培养其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11.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疑是汲取知识的动力,有疑惑才有探求,才有积极主动的思维活动。在化学教学中,教师通过不失时机地设置疑惑,制造悬念,营造强烈的问题情境,引导学生通过实验进行积极的探索,这对促进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无疑是大有裨益的。a.通过演示实验创设问题情境。在演示实验创设问题情境的过程中,教师应精心设计化学实验,使化学实验在带给学生惊奇不解和矛盾的同时,更能激发起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学生在由实验产生的问题情境中,形成对新的未知知识的需要和探索。以“氯水中主要成分检验”为例,采用学生演示…  相似文献   

12.
宋代哲学家朱熹说:"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现代心理学家也认为,学起于思,思源于疑。设置教学问题,要根据学生的认识发展规律和知识的内在联系,创设问题情境,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启发学生的思维,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思考,激发学生自主解决问题的意识和探索求知的欲望。设疑之于教学,犹如清泉之于水潭。情逝,水潭即成无澜死水;情生,潭源自有活水来。1.在"导入点"设疑——引学生入戏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曾说过:"思维自疑问和惊奇开始。"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导入时,或创设情境,或设置悬念,既能激起学生兴趣,又能引发学生思考,打破思维的平静湖面,在极短的时间内迅速吸引学生的"眼球",使其很快进入课堂角色,取得事半功倍的  相似文献   

13.
正确理解探究教学的内涵是有效创设情境的关键。探究教学情境是情与境的交融,教师应在立足学生原有经验、创设和谐课堂氛围的基础上,将学生带入问题情境中,激发学生的探索欲望和动机。  相似文献   

14.
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和问题能力是当前课堂教学改革的重点。在化学教学中教师应使用设疑、创设情境、总结技巧等手段,引发学生思维,让学生在学习中发现问题,进而教给学生提出问题的方法,培养学生提出问题的能力。  相似文献   

15.
一、创设情境、设疑激思爱因斯坦曾说:"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课堂伊始,如果教师能恰当地创设问题情境,让学生在头脑中产生一个或者几个有价值的问题,引发学生探索新知识的欲望,长此以往,就可在培养学生求异思维的基础上发展其创造素质。如在教学圆的周长时,我用CAI课件展示1个圆和圆的外切正方形后提问,2只  相似文献   

16.
《华章》2007,(9)
一、创设激疑情境,激发学习兴趣求知欲是从问题开始的。有疑问才能启发学生的求知欲望,使他们的思维处于主动、积极、愉快地获取知识的状态。思维自惊奇和疑问开始。巧妙地导入  相似文献   

17.
本文试图对中学物理习题教学中采用创设问题情境、强化习题教学,培养学生科学素质的问题作一个粗浅的探讨.1 以“设疑法”创设习题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兴趣,攻克难点,培养学生思维的深刻性.用“设疑法”来创设习题教学情境,可以引发学生的直接兴趣,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设疑法”的关键是教师要恰当地点破学生的疑点,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创造学生思维的情境.例如在学完牛顿运动定律,运动学后讨论这样的题目:  相似文献   

18.
曹红艳 《考试周刊》2014,(17):92-93
疑是思维的开端,而思维又与问题联系在一起。学生有了学习欲望,才能更投入地学习。教师应作出有利于提高学生问题探究兴趣的评价,保护他们提问的热情,消除他们的消极心理。教师要善于创设情境,组织利于学生找出规律的材料,便于学生探索、实践、发现问题。  相似文献   

19.
数学教学与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教育素质的核心是创新教育 ,而创新教育的重要任务是大力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 ,课堂教学是学校教育的主渠道 ,也是贯彻落实创新教育的主阵地。本文仅就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进行探讨。一、创设问题情境 ,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和探索热情学生只有对学习活动持主动态度 ,才会使自己的思维活动处于积极、活跃的状态 ,思维才具有创造性。问题情境具有强烈的吸引力 ,能激发学生对学习的需要 ,引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在数学教学中 ,教师应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实际 ,有意识地创设问题情境 ,启发学生去发现一些新现象 ,在解答问…  相似文献   

20.
一、创设情境,唤起学生学数学的兴趣学生的积极思维往往是从疑开始的,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围绕教学内容,创设一定的问题情境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唤起他们的学习兴趣。比如,在教学"乘法的初步认识"时,可巧设悬念导入,让学生出题考老师:7个5相加的和是多少?20个9相加呢?……看到老师回答得又对又快,学生非常惊讶。教师因势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