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每个小学生都思考,但思考的品质却有区别.蒙台梭利说:“儿童的思维决定其一生.”因此,小学阅读教学的一个重要使命就是引导学生学会思考,学会高品质的思考.如何培养小学生的“成功思考力”,从而由日本教育学意义上的“勉强”跨入真正意义上的“学习”阶段?在笔者看来,“问题就是答案”.学生具有强烈的好奇心,这实质上就是一种问题意识.顺应学生的心理特征来培养他们的成功思考力,要结合阅读文本蕴含的问题元素,激发各种儿童化问题的生成,让学生通过独立思考、合作学习来尝试解决问题.通过反复的阅读实践,学生熟练地掌握“语文性思考”的有效策略,直至能够自动地完成匹配策略的选择与运行——生长高级的“成功思考力”.  相似文献   

2.
小学生语文学习的阅读感悟,需要学生能够真正而有意义地读起来,需要学生通过读进入教材文本的境界。教师则有必要思考让小学生读中入境的相关问题,也只有将这样的问题思考成熟,学生才能真正阅读感悟甚至是创新意义上的感悟。  相似文献   

3.
小学生的阅读训练是关系到培养读写能力、发展学生智力的发展性阅读。《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阅读教学的重点是培养学生具有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的能力”。在小学阶段,教师往往更偏重于小学生对文章的“感受和理解”,而把“欣赏”看成是小学生的过高要求,然而欣赏能力并不只属于哪一个阶段的学生,人人都有感受美好事物、体验其中趣味的需求。同样,小学生只有在阅读中学会欣赏,才会用心地去思考语言文字的内涵,去咀嚼语言文字的滋味,去体验语言文字中蕴含的思想感情,领悟语言文字的精髓所在,真正感受到阅读的乐趣,从而最终在不自觉中将课文的语言内化为自己的语言。  相似文献   

4.
我们东辽县实验小学紧紧围绕“素质教育要使学生学会做人、学会求知、学会劳动、学会生活、学会健体和学会审美,为培养他们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公民奠定基础”这一指导思想,在“小学生的未来将成为什么样的人”的问题上进行了深入的思考。  相似文献   

5.
陶忠华 《云南教育》2002,(13):24-25
试用修订版《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语文教学大纲》在“关于阅读”中明确指出:“提倡在学生读书思考的基础上,通过教师的指点,围绕重点展开讨论和交流,鼓励学生发表独立见解。让学生在阅读实践中逐步学会独立思考,学会读书。”教材是知识的载体,教学中,我们只有用活教科书,抓住教学的切入点适时有效地指点,才能正确处理“牵”与“导”的关系,激活学生的思维,让学生在阅读实践中逐步学会独立思考。如何找准阅读教学的切入点呢?1.抓住课题作切入小学语文教材中的多数课文都是文质兼美的名篇,有的课文题目就概括了文章的主要内…  相似文献   

6.
一般意义上的阅读仅停留在对文字素材的阅读.这样的阅读往往难以激发小学生英语阅读的持续兴趣,这是由小学生的年龄特征所决定的。本文就信息技术环境下的小学生英语阅读指导方法作了较为详细的思考和阐述,并列举了一些阅读指导实践中的成功做法。  相似文献   

7.
所谓自由模式下的阅读教学,是指在阅读教学中教师的教学内容不会局限在课堂和教材上,学生可以拥有更多的想象空间,不再像从前那样,受制于讲台上的言论。这种开放的模式,是可以让学生走出课堂,甚至走出校园,打开心扉,真正用心去体验的学习方式。受小学教育的影响,小学生的身心在一定程度上趋于成熟。在这一阶段,培养他们的创新思维,使他们学会思考、探索,学会冷静地分析和解决现实中的问题,无疑是小学阅  相似文献   

8.
本文从小学生阅读的现状谈起,结合新课程下语文教学的目标,从阅读流失的后果、热爱阅读的要义、具体阅读的类别、阅读的方法、阅读的意义等方面谈了小学生阅读习惯的培养问题.以期能使小学生热爱阅读,真正学会学习、学会生活。  相似文献   

9.
余祖俊 《成才之路》2009,(18):40-40
作文对于广大的小学生来讲,是比较困难的,许多学生“望文生畏”。这除了学生的作文兴趣、老师的教学方法等原因外。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脱离学生实际生活“纸上谈文”。脱离生活的作文教学必然无的放矢,要唤起学生对作文的兴趣,就应使作文教学和学生的生活实际紧密结合,使之在生活中学会观察,学会思考,积累素材.在此基础上才能学会写作。  相似文献   

10.
王梅 《小学生》2011,(5):39-39
阅读教学中“思考”的程度不可过分、过细。我们看到有些公开课中,老师一味强调“精思”,就一个细节反复研磨,甚至不惜东拉西扯地去发挥“微言大义”,这样的“思悟”,反而有可能把好端端的作品弄得支离破碎。阅读教学,对小学生来说,  相似文献   

11.
自主学习能力是所有学习能力中最为重要的一种能力,陶行知先生曾说过:“先生的责任不在于教,而在于教学生学。”对于小学生来讲,最重要的是学会学习、学会思考、学会发现。  相似文献   

12.
新课标指出:“在学生读书思考的基础上,通过教师指点,围绕重点展开讨论和交流,鼓励学生发表独到见解,让学生在阅读实践中逐步学会独立思考,学会读书。”自主学习体现的正是这种精神。那么,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应如何引导学生做到自主学习呢?  相似文献   

13.
“关心”作为一项典型的基础性的道德品质,它的形成离不开整体素质,但也有助于促进整体素质的发展。从一定意义上说,小学生只有学会关心自己、  相似文献   

14.
冀教版小学语文教材中设计的“阅读链接”栏目,架起了小学生课内外阅读的桥梁。语文教学不仅要引导学生要从课文中汲取养分,还要引领他们进行课外阅读,从而更好地学会读书、学会思考,学会积累,学会发展,享受美的熏陶,净化心灵,呈现精彩。  相似文献   

15.
与中学语文阅读教学不同的是,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属于阅读教学初级阶段,学生们的阅读基础功底很薄,理解能力不强,一切都得从头开始。因而,对于小学语文教师来说,需要深刻地思考如何制定有效的阅读教学策略,帮助小学生积极开动脑筋,学会阅读学习,锻炼他们的阅读能力。  相似文献   

16.
李亚玲 《成才之路》2009,(19):55-55
探究性阅读是《语文新课标》提出的新的阅读方式,提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强调重视朗读,要求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品味、揣摩、感悟、积累,逐步学会欣赏,防止把理解与欣赏变成支离破碎的作品分析和文学知识传授,提倡学生在读书思考的基础上.发表独立见解,在阅读实践中逐步学会思考,学会读书。  相似文献   

17.
国际21世纪教育委员会的报告《教育——财富蕴藏其中》指出:“面向未来社会的发展,教育必须围绕四种基本学习加以安排,即学会认知,学会做事,学会合作,学会生存。”这是完整意义上的学习。今后学生学习将更注重自主的学习方式,学校应该给予学生比知识更重要的东西——自主学习能力。由于小学生特定的生理、心理特点和学习特点,小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不能“全权”下放,不能把“自主学习”变成“自由学习”,“自己学习”不能把成人的自主学习培养模式照搬过来,教师完全袖手旁观,而是要充分发挥教师的引导作用。在数学教学实践中,我认为应从…  相似文献   

18.
<正>《小学数学课程标准》强调:"培养小学生的自主思考能力是小学数学课程教学目标之一。"的确,学生的自主思考能力是学生综合素养的重要方面,更是衡量学生数学能力的重要指标。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教会学生如何思考,培养学生主动思考、善于思考。而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思考还需要教师给学生搭建自主思考的支点,这就需要我们立足小学生的认知特点,让学生学会数学地思考问题。从这个意义上说,我们  相似文献   

19.
阅读“是读者靠目视或口诵,从书面文字符号中理解和提取意义的学习活动”。①新课程下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所说的“阅读”是教师引领学生在语文课堂上对文本进行认知、理解、吸收等复杂的学习过程;是小学生以书面语言为依据,凭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利用自己的内部语言去理解和改造文本读物的过程;  相似文献   

20.
阅读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学生读书能力、自学能力和思考能力的最有效途径之一。新修订的《小学语文教学大纲》明确指出:“提倡在学生读书思考的基础上,通过教师的指点,围绕重点展开讨论和交流,鼓励学生发表独立见解。让学生在阅读中逐步学会独立思考,学会读书。”而要完成这一教学任务,就必须重视学生的自主参与、自主学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