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成龙 《语文知识》2014,(11):54-56
怎样安排教学才最科学有效?此时,我们应该学会取舍,在有限的时间内达到教学效率的最大化:取舍,理应成为语文阅读教学设计的基点。一般来说,语文阅读教学设计中应着眼于以下三个视角加以取舍。  相似文献   

2.
语文教学,无所不包,从字词用典,布局谋篇,到风格特色,地位影响,均在教授之列,从而形成了语文课堂教学多“要点”的独特之处。教学过程中,若面面俱到,则纷乱芜杂,广而不深;若有所取舍,则漏洞比比,精而不广。那么,到底怎么布局取舍,才能让学生在轻松愉快中学到实用的语文知识?什么样的课才是学生喜欢的呢?经过多年的教学实践,笔者认为,中学语文课堂教学应采用以下几点做法。  相似文献   

3.
张君敏 《考试周刊》2011,(29):79-80
在学时较紧,学生数学基础相对薄弱的情况下,如何有效地对高等代数教学内容进行适度取舍、增删,优化教学过程以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和质量呢?文章以行列式一章的教学为例展开讨论,给出了一套行之有效的改进方案。  相似文献   

4.
预设之取舍 《我和祖父的园子》这篇课文语言生动明快,洋洋洒洒有一千多宇。这么长的一篇文章,倘若通篇串讲,不但使文章特色荡然无存,学生感到索然无味,其效果也会事倍功半。因为文章篇幅较长,内容纵横交错,多层次、多角度地突出文章的中心。如此错综复杂的事件关系,便构成了本文的教学难点。那如何在一节课之内完成教学目标,实现长文短教呢?  相似文献   

5.
怎样看待传统教学手段和现代教育技术在课堂上的作用?到底在什么时候运用现代教学手段,什么时候采取传统方法,两者之间该如何取舍或结合?这既是老师们一个普遍性的问题,也是笔者一直在教育教学中观察思考的问题。  相似文献   

6.
陈媛 《考试周刊》2016,(14):34-35
一堂失败的公开课后,作者对语文教学内容的取舍陷入思考,审视现今语文教学中的低效现象,认为课堂更应该注重取舍,在取舍中让文字变轻盈,在取舍中让阅读变得高效,在取舍中追寻一课一得。  相似文献   

7.
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教师就要灵活运用各种教学方法,尊重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彰显数学教学的理性。"舍得舍得,有舍才有得。"教师在教学中要注重目标定位的取舍、教学过程的取舍、练习设计的取舍,使教与学达到和谐统一,让有效教学的目标高度达成。  相似文献   

8.
何谓高效课堂?笔者认为:真正的高效课堂,应该是在教师对课堂的精心设计、对教学材料的精心取舍与提炼的基础上,让每一位学生愿意学习、善于学习、乐于学习,最终达到单位教学时间内获得最大教学效率的课堂。然而,在现实的语文课堂教学中,高效课堂的渗透并不理想。  相似文献   

9.
在语文教学中,由于各种原因,面面俱到,贪大求全、泛泛而谈的现象比比皆是。实践证明,这种“眉毛胡子一把抓”的课堂教学收效甚微。为此,许多专家提出:语文教学要倡简,要回归本色,要轻轻松松教语文,简简单单学语文。让语文教学简单起来,就需要精心取舍。那么,语文教学如何进行取舍呢?笔者以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桥》一课为例,从教学目标的定位,教学内容的选择,教学方法和手段以及课堂练习的设计等方面来谈一谈语文教学中的取舍。一、取之有道—教学目标的合理取舍 以下是我为《桥》一课制定的教学目标。第一课时(1)正确读写“放肆、搀扶、祭奠”等词语,丰富积累语言。(2)在阅读课文中,尝试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3)在正确、流利、有感情朗读的过程中,感受暴雨的大、猛和当时情况的危急。(4)感受课文在环境描写方面的语言表达特点,积累并尝试运用。  相似文献   

10.
职高化学课应建立应用教学体系目前职业高中虽有统一教材,但未能摆脱普通中学化学教学体系的束缚,明确职高化学基本要求,建立职高化学教学体系,是当前职高化学急需解决的重要问题。如何建立职业高中化学课的应用教学体系呢?一、从实用性出发,取舍教材基本内容。对教...  相似文献   

11.
从事语文教学已经有多个年头了,但在教学过程中却依然困惑不断.比如,在新课改形势下,我们如何做到既遵循以生为本的原则,又保证了单位时间内的教学效率?我觉得作为教者,必须学会取舍二字.那么,这中间有哪些理性的取舍之道呢?  相似文献   

12.
正新课程改革实施以来,课堂教学一改传统模式,"启发式""参与式""情境式""探究型""小组合作式"等等,呈现百花齐放局面,但无论哪种教法,都不能离开课堂教学教法取舍,但"取舍"在我们实际教学中还不能被多数教师深刻理解和掌握。我在教学过程中有过几次关于教学取舍的活动,现将自己的经验与心得总结出来,以供各位同仁参考。新课程强调课堂是学生的主体作用和  相似文献   

13.
据说有经验的果农们为了让果树结出累累的硕果,在果树开花之前,他们就把旁枝剪掉一些,以保证秋天的丰收。由此联想到我们的小学语文教学,只有懂得正确的取舍,才能让语文课堂教学获得更大的丰收。那么,语文教学中如何进行合理取舍呢? 一、取之有道——对教学目标的合理取舍1.新课程提倡多元解读,多元感悟,多元理解,但许多能够进行多元解读的教材,在确定教学目标的时候,还应注意编者选编这篇课文的用意,也就是教材的人文价值所在。  相似文献   

14.
《学周刊C版》2016,(26):29-30
语文教学中,教师做到取舍得法、取舍有道,方能提升课堂教学有效性。彰显教师智慧;取舍得法,具体做法:教学设计取舍有道,消除面面俱到心理,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教学实施取舍有道,尊重学情,着力打造生本课堂,关注课堂生成;教学方法取舍有道,灵活多样,不拘一格,不为方法而方法。  相似文献   

15.
在新课程背景下,倡导教师灵活加工、选择、取舍、创新使用教材。在加工、选择、取舍、创新的过程中,教师应如何创新用好用活教材、发挥教材的育人功能呢?下面结合教学实际,谈谈在新课程改革教学中应如何用好教材,教好教材,体现用教材教的几点做法。  相似文献   

16.
本文认为一句广告语便可诠释有效教学,并通过详细的阐述说明了教学中教师应如何取舍,如何让取舍在数学教学中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17.
郭益凤 《教书育人》2001,(12):38-39
化是人类在历史长河中所创造的物质明和精神明的总和。而化背景知识,是一个民族,一个社会在其形成和发展过程中逐渐产生并代代相传的实践知识和信念。一种语言的化背景知识是极基物。鉴于外语教学的特点,我们不可能将所有化背景知识全部传输给学生。这样势必要进行取舍。那么,取舍的的标准是什么?哪些内容应该而且必须放在语言教学中,哪些内容可有可无,放在语言教学中?有人把化仅仅看作是有关学、艺术、音乐、历史、地理等的综合,因而在语言教科书中大量地加以介绍,课成了介绍某一方面常识的综合,因而在语言教科书中大量地加以介绍,课成了介绍某一方面常识的专题。化背景知识具有不同的性质。所以我们要分清语言教学中背景知识的不同性质,了解什么是知识化,什么是交际化以及它们概念的特点,了解它们在外语教学中的各自地位是非常重要的。  相似文献   

18.
经过《中外历史纲要(上)》的试教以及施教区的教学实践,一线教师普遍反映教学内容多与教学课时少的矛盾突出存在,故而针对这一矛盾破解进行教学探索尤为必要而珍贵。有教师在教材取舍方面进行尝试,提出从"新知识观""课时灵魂""教学工具"[1]等三方面努力。显然,取舍后的课堂教学内容更为凝练、知识结构更为严谨、教学节奏更为紧凑。此时,大力提升课堂活动有效性进而顺畅推进教学达成教学目标成为焦点。  相似文献   

19.
在高中阶段,学习初步的解析几何的知识是很有必要的.我们不仅仅要让学生学会直线与圆锥曲线的有关知识,更重要的是要让学生对解析几何所蕴含的重要思想有深刻的理解和体会.江苏版选修3-1《数学史选讲》中有“解析几何的诞生”这一专题,也是基于以上的认识.作为一名在职的高中教师,如何进行这一专题的教学?对前辈数学家的著作如何进行取舍?显然这是值得关注的.  相似文献   

20.
语文课本中收入了大量的文质兼美的文学作品,如何发现这些作品的美,是语文教学的一大任务,那么怎样取舍教材,突出文学作品的景物美、人性美呢?[第一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