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控制顶板事故,防范冲击矿压的发生是开采埋深较大的孤岛煤柱工作面的重点和难点.本文介绍了唐山矿业分公司安全开采孤岛煤柱--T2193下工作面的成功作法,为以后的孤岛煤柱工作面的开采提供了可借鉴的经验.  相似文献   

2.
周山隧道为双向六车道分离式结构型式,最大埋深70 m。隧道工程区为黄土地层,隧道出口段70m范围埋深在5-18m,属超浅埋黄土隧道。隧道开挖跨度达16.12 m,施工过程中容易产生坍塌并波及地表。洞口段采用大管棚进行超前支护,采用双侧壁导坑法施工,及时形成封闭结构。施工效果表明,所采用施工方案能够有效控制地层变形,保证超浅埋段隧道施工安全。  相似文献   

3.
采用有限元数值计算方法,基于二维地层-结构法计算分析了不同埋深下衬砌背后拱脚空洞对隧道结构安全性影响规律.结果表明:拱脚空洞的存在,浅埋隧道水平和竖向位移近似对称分布,最大位移位于拱腰位置;深埋隧道最大位移位于空洞位置.衬砌背后围压与隧道埋深呈反比关系,当埋深大于300 m后,其值稳定在初始围岩压力的12%左右.随着埋...  相似文献   

4.
本文依托长沙西北下行联络线罗家一号隧道下穿新建杭长正线曾家岭一号隧道为工程背景,运用理论分析及数值分析等技术手段,对浅埋条件下超近距离立体交叉隧道施工力学行为及施工对策进行了系统研究,提出以位移与衬砌应力增量控制为准则的浅埋条件下超近距离立体交叉隧道近接施工的影响分区标准,确定了浅埋条件下超近距离立体交叉隧道近接施工的影响分区标准,即强影响区、弱影响区以及无影响区,找出了近接施工过程中控制的关键环节,进一步指导了施工,确保施工安全.  相似文献   

5.
本篇文章首先对浅埋暗挖法隧道施工的施工原理进行概述,从开挖方法、隧道支护、辅助施工三个方面,对浅埋深挖施工技术进行解析,并结合浅埋暗挖隧道施工造成地表沉降的影响因素,提出浅埋暗挖法隧道施工地面沉降控制措施。  相似文献   

6.
湖南省马迹塘至安化高速公路康家台隧道浅埋段过冲沟,埋深5~20m,冲沟常年流水,最浅埋深5m。本段地质为碎石土,强风化砂岩,节理发育,构造裂隙发育。岩土层内含少量第四系孔隙水及构造裂隙水,雨季水量较大。为此,研究并实施自进式锚杆结合小导管预注双液浆的施工方案,以期快速、安全、高效通过上述复杂的地质浅埋地段。  相似文献   

7.
厦门翔安隧道,是中国大陆地区第一条大断面的海底隧道,其陆域段埋深极浅,需下穿一条省道,地表建有众多构造物,施工中采用CRD工法,使隧道顺利安全地渡过陆域浅埋段.目前,海域段软弱围段正应用本工法施工.对陆域段浅埋暗挖段CRD工法,在全强风化地层中的运用进行详细阐述,为相关工程提供一些有益的参考.  相似文献   

8.
新建兰新第二双线高速铁路西宁隧道断面大、埋深浅、围岩为湿陷性黄土、卵石土,地下水丰富,下穿既有兰西高速公路,地质条件复杂,为铁道部一级风险管理隧道,施工难度国内罕见。施工中采用大管幕超前预支护,双侧壁导坑法施工,辅以洞内降水等措施,最终得以安全顺利完成下穿施工任务,取得显著地社会和经济效益。为复杂地质条件下,下穿高速公路隧道施工提供了经验借鉴。  相似文献   

9.
在对惠阳煤业井底车场、集中辅助巷和集中胶带巷等巷道采空区进行实测,以及对采空区顶底板岩性实验分析的基础上,针对该采空区浅埋深的特点,提出了浅埋深煤层小导管临时支护和钢筋混凝土永久支护相结合的过采空区巷道锚固支护设计方法,并对其支护工艺和机理进行了描述,为过采空区巷道提供了一种新的锚固支护方法。  相似文献   

10.
提出了煤矿冲击地压的概念及其冲击地压破坏范围,并对开采保护层防治冲击地压的机理进行了较深入细致的分析,并介绍了开采保护层的常用方案。对生产矿井防治冲击地压工作有一定的理论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1.
放顶煤工作面煤岩组合力学模型及其控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放顶煤工作面的矿山压力及其显现规律、顶煤冒放结构、顶板移动结构等影响因素,结合我国厚煤层赋存状况,给出放顶煤工作面拱—拱、拱—砌体梁、拱—传递岩梁、台阶式悬臂—砌体梁以及台阶式悬臂—悬梁组合力学模型及其控制计算公式;在实践中根据工作面具体条件分析使用以上五种力学模型,则可求得较合理的支架工作阻力,从而有效地实现顶板控制。  相似文献   

12.
结合井工煤矿生产作业实际,将作业条件危险性评价法进行修正,考虑煤矿冲击地压灾害事故致因、影响因素对事故发展、发生、灾害后果的严重程度等的影响,在评估模型中增加自然条件、开采技术、防冲安全技术、安全管理修正系数,定量对矿井冲击倾向性重大危险源进行分级。  相似文献   

13.
应用悬臂梁相关理论分析伪俯斜工作面悬跨的顶板在工作面回采过程中顶板的受力破坏情况,推导出判定悬跨的顶板破坏判定准则,摸清该种情况下的顶板垮落情况,有利于采取针对性支护措施,减少了工作面顶板事故的发生,提高煤矿安全生产。  相似文献   

14.
薄煤层综采工作面坚硬顶板强制放顶技术实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解决朱庄矿Ⅱ646综采工作面坚硬顶板来压压死支架的问题,从矿压、地质资料等角度分析了压架原因,详细阐述了超前顶板强制放顶措施以及取得的效果。  相似文献   

15.
结合高地应力、复合顶板等复杂地质条件,研究深井条件下煤巷锚索采用小孔径、施加高预应力的结构形式和施工工艺,工程实践表明,该技术是解决深井高应力软岩巷道、大断面交岔点等支护难题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6.
龙口矿区梁家煤矿煤系地层是新生代下第三系沉积的软岩地层,主要由泥岩、含油泥岩、粘土岩、炭质泥岩、油页岩和煤组成,是我国典型的三软煤系地层。本文通过理论研究及数值模拟,分析了三软煤层超长工作面顶板变形、采场顶板运动特性及支承压力分布规律,提出了三软煤层布置超长工作面的采场顶板控制关键技术。通过现场实测表明三软煤层中布置超长工作面能够实现安全高效生产。  相似文献   

17.
本文在分析制约煤炭产业可持续发展因素的基础上,提出要实现煤炭产业又好又快的发展就必须提高煤炭资源采取率、减少水资源破坏、预防地面变形、加强环境综合治理、综合开发利用其他有益矿产、发展煤炭资源的深加工产业。  相似文献   

18.
针对深部钻孔软弱围岩层的岩石力学性质,通过软件对巷道顶板、底板等不同层位大直径钻孔的岩石力学特征进行了弹塑性状态下大直径钻孔二次应力分布特征、弹塑性区的变化规律以及钻孔径向位移的变化趋势数值模拟,并建立了数值模型,得出复杂条件下深部煤岩弱结构大直径长钻孔失稳的力学特性,给出了解决大直径钻孔稳定的关键技术和固孔工艺方法。  相似文献   

19.
城子河矿立井145综采队现回采3#层俯采二面,该面属高瓦斯工作面,在回采过程中最高瓦斯涌出量达49.5m3/min。在回采一面时采用了尾排巷排放瓦斯及上巷风排方法治理瓦斯,这种方法配风量大,上转角及回风巷经常超限;在回采二面时采用了顶板瓦斯巷排放瓦斯,经过实践,证明这种方法是可行的、安全的、合理的,经济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20.
介绍了应用地震属性技术预测煤层顶板岩性的方法.通过应用交会图、相关分析方法,对钻孔处地震属性与煤层顶板岩性关系进行分析,优选地震属性,将得到的地震属性用神经网络模式识别方法,求出各属性与煤层顶板岩性之间的人工神经网络回归模型,将模型应用到非井点的地震属性上,实现了对淮南谢桥矿区13-1煤层顶板岩性的预测,取得了较好的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