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元认知策略在《护理专业英语》教学中的实践研究。方法:将我校2011级护理本科学生268名按班级分为两组,在学习《护理专业英语》时,实验组一班(135名)采取元认知策略培训,对照组二班(133名)采取传统教学法,课程结束后比较两组教学效果,并通过问卷调查评价实验组学生对元认知策略培训的效果。结果:实验组学生在阅读、听力、书写、译音方面能力优于对照组(P<0.05);问卷调查结果显示,实验组学生认为元认知策略培训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自主学习能力、自我评估能力、专业英语综合运用能力、创新能力等。结论:在《护理专业英语》教学中实施元认知策略不仅有助于提高教师的教学质量,还能发展学生自身能力,有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在内科护理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从我校2018级专升本护理专业中选取2个班的学生作为研究对象,共计83名,A班43名作为观察组,B班40名作为对照组。随机将83名学生分为观察组(43名)和对照组(40名),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方式,观察组采用以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为指导的教学法,评价对比教学模式认可度、理论成绩、操作技能和综合能力评分。结果:观察组理论成绩、操作技能和综合能力评分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基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内科护理教学模式是一种能全面提高学生临床护理能力的模式。  相似文献   

3.
多年来护理英语教学遵循传统教学模式,如何将学习策略培训融入护理英语教学的正常教学计划的框架内,几乎很少有研究提及。而CALLA教学模式通过培养和训练学生的学习策略,在教学活动中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逐步培养学生将语言学习从认知阶段慢慢转向自动阶段,增强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进而提高学生的护理专业英语水平。  相似文献   

4.
探讨传统教学模式和混合式教学模式在运动治疗技术课程的应用效果,为进一步进行混合式教学改革提供依据。将我校康复治疗技术专业2018级学生按照自然班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使用传统教学模式授课,试验组使用混合式教学模式授课。教学效果评价指标为理论成绩、实操成绩和问卷调查结果。统计分析软件为SPSS19.0。试验组学生理论成绩和实操成绩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 <0.05)。问卷调查显示,试验组学生在提高学习兴趣、自主学习能力、问题解决能力、沟通能力、团队合作能力、创新能力、总结归纳能力、信息素养、教学方法满意度九个方面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混合式教学模式能够显著提高教学效果,应大力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互动式教学模式在护理专业高等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我校2010级护理学专业的2个教学班分别作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0名学生,观察组采用互动式教学模式教学,对照组采用传统讲学法进行教学;采用问卷调查及期末考试成绩对两种教学方法的教学效果进行评价。结果观察组学生期末考试平均成绩为(85.6 3±7.31)分,对照组学生期末考试平均成绩为(77.09±7.04)分,观察组期末考试平均成绩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学生教学效果的评价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综合评价结果经相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 5)。结论动式教学模式可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思维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在临床护理专业高等教学中具有重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6.
目的:讨论以慕课平台为基础的混合式教学在外科护理学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8级护理专业的136名大专学生作为试验组,对其采用基于慕课的外科护理学混合式教学模式.将2017级采用传统教学的护理专业的134名大专学生为作为对照组.对比两组学生的考核成绩、综合能力以及学生对老师综合能力的评价.结果:对两组学生的考核成绩、综合能力以及学生对老师的综合能力评价进行比较,试验组学生的各项数值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外科护理学教学中采用基于慕课平台的混合式教学,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增加其学习兴趣,使学生的综合能力得到显著的提高,值得被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7.
以探讨“对分课堂(the Presentation-Assimilation-Discussion,PAD)”与“翻转课堂(Flipped Classroom,FC)”整合教学模式在中药化学实验教学中的应用效果为目的,将学生分为PAD-FC教学试验组和传统教学对照组,中药化学实验课程结束后,对两组学生的实验期末考试成绩、实验总评成绩、理论课程期末考试成绩进行统计分析;同时绘制两组学生的各项考试成绩的直方分布图和正态分布图,比较差异。结果显示,PAD-FC教学试验组的中药化学实验期末考试成绩、实验总评成绩和理论课程成绩均优于传统教学对照组(p<0.05),同时试验组学生的各项成绩的高分学生数目明显较对照组增多,不及格人数大大减少,试验组学生各成绩的正态分布曲线较对照组明显偏向高分段。说明在中药化学实验中应用PAD-FC教学模式,能极大增强学生的学习效果,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并能促进理论课程的学习。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协作学习模式在病理学教学中的应用及取得的效果。方法:选取2012级护理专业4个班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模式,实验组采取协作学习模式,学期末对2组学生学习情况进行考核,分析考核结果。结果实验组学生实验成绩与理论成绩都优于对照组的学生。结论:协作学习教学模式学生的成绩及其他个人能力方面都有所提高。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PBL教学法在中职护生内科护理学教学中的应用。方法:将56名中职护生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取传统教学模式,观察组采取PBL教学法进行教学。比较护生对两种教学方法的教学效果评价。结果:观察组护生学习评价优于对照组。结论:中职护生在内科护理教学中应用PBL教学法可提高教学效果,有助于激发护生学习兴趣,培养自主学习和综合分析能力,增强自信心以及团体协作精神,有利于培养沟通能力。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慕课在卫生检验与检疫本科医学生医学微生物学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采用随机抽样的方式选取我校卫生检验与检疫专业的学生作为研究对象,其中2015级的学生作为对照组,2016级的学生作为试验组。对照组学生采用传统的教学模式,试验组学生采用传统教学为主,慕课教学为辅的教学模式。比较两组学生的期末总评成绩及教学效果满意度。结果:试验组学生的医学微生物学总评成绩及格率和优秀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学生对教师授课效果的综合评价满意度更高(P<0.05)。结论:采用传统教学为主,慕课教学为辅的教学模式对卫生检验与检疫专业医学生开展医学微生物学教学,不仅最大限度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也有助于教学效果的提高,并顺应了新世纪培养医学卫生检验与检疫人才的需要。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在高职护理英语课程中应用理实一体化教学的方法和效果。方法:选取我校30名涉外护理专业的学生,所有学生入学时的英语成绩相差无几,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对试验组学生采用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对照组则依旧采用传统的教学方法。比较两组学生的考试成绩,并通过访谈的方式了解试验组学生对教学方法的评价情况。结果:试验组学生的英语期末考试平均分数为(83.24±2.68)分,高于对照组的(70.19±3.31)分,且试验组学生对理实一体化教学的整体评价较高。结论:对高职护生进行英语课堂教学时采用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教学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基于微课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诊断学体格检查教学中的教学效果。方法:选取临床医学专业五年制学生共192人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两组,每组96人,一组采用传统教学模式,即对照组;另一组采用基于微课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即实验组,通过测试成绩和问卷调查对两组教学效果进行评价。结果:实验组学生在心脏检查、肺部检查和腹部检查三个体检专题测试中成绩明显高于传统教学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学生对教学效果的评价也优于对照组,尤其在学习效率与自主学习能力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诊断学体格检查教学中采用基于微课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效率和自主学习能力,可明显提高教学效果,是一种适合诊断学教学的高效新型教学模式。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PBL教学模式在中职护理专业内科护理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120名护理专业学生分为2班,1班60人用PBL教学模式(为实验组),2班60人用传统教学法(为对照组)。[结果]实验组与对照组成绩有统计学差异,实验组优于对照组。[结论]采用PBL教学模式,增强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教学质量和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索超星学习通下的混合式教学法在护理管理学教学中评价效果。方法:结合护理管理学课程内容与教学目标,选取三年制高职专科护理学10班、11班为研究对象,将11班作为实验组62名,10班作为对照组59名。实验组将超星学习通混合式教学法引入护理管理学教学实践中,采用超星学习通APP混合式教学的方法进行教学活动,对照组按照传统方法授课。课程结束后,比较两组学生期末成绩。结果:90.3%的学生满意超星学习通移动式教学方法。实验组学生期末平均成绩得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基于超星学习通混合式式教学法作为一种全新的教学模式,可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沟通能力和团结合作能力。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研讨式教学法对于医学生创新意识培养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我校2010级基础医学专业的学生,分成对照组(实施传统教学法)、试验组(实施研讨式教学法),每组各30名学生,评价并比较教学效果和满意度。结果:试验组基础知识、分析推理、能力测试成绩均高于对照组;教学满意率为96.7%,高于对照组的80.0%;学生的主动参与意识、质疑精神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研讨式教学法的应用,有利于培养医学生的创新意识,提高教学效果和满意度。  相似文献   

16.
“新工科”赋予了高校工程教育新的任务,为新工科专业培养多元化、创新型卓越工程人才。在这样的背景下,对机械设计课程进行PBL(Problem-Based Learning)教学方法探索。选择辽宁工业大学软件学院2020级机械专业2个行政班级54名本科学生作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两组:试验组采用PBL教学方法;对照组采用传统LBL(Lecture-Based Learning)教学方法。以螺栓连接强度计算节段为例,两组均通过考试成绩结果评价教学效果,同时,试验组以PBL教学效果调查问卷辅助学生的教学认识与学习效果评价。结果表明,试验组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与掌握、解决问题的能力等方面显著优于对照组(P <0.05)。同时,试验组学生通过PBL教学方法的学习,在文献检索能力、团队协作能力以及自主学习能力方面的培养都有了一定的提高,对PBL教学模式的满意度亦很高。因此,在机械设计的教学中加入PBL教学环节,可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质量以及综合能力。  相似文献   

17.
目的:通过PBL+CBL教学模式实践,与传统教学模式比较,探讨两种教学模式在内分泌科临床教学中的利与弊。方法:将2017年10月至2018年10月重庆医科大学在我科临床医学专业的实习轮转学生作为研究对象,共48名进行随机分组,其中24名分为A组(进行PBL+CBL教学模式),24名分为B组(进行传统教学模式),分别通过出科成绩和满意度调查问卷评价临床教学效果。结果:出科成绩和满意度结果中,A组(进行PBL+CBL教学模式)均高于B组(进行传统教学模式)(P<0.05)。结论:PBL教学模式和CBL教学模式教学效果及反馈均优于传统教学模式,新型教学模式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加强自主学习能力;这对于医学生在临床实践中,不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学习问题,提供了良好的教学模式,同时在以后的临床工作中,能提供自主学习意识,提高学习效率。  相似文献   

18.
观察PBL结合LBL教学模式在针灸科护理教学中的应用效果。选取2012年6月~2013年11月在我院针灸科实习的护理学学生100名,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名,对照组采用LBL法进行教学,观察组采用PBL结合LBL的教学模式。对两组的教学效果进行评价,包括理论考试成绩、护理评估和护理体检能力成绩比较。在针灸科护理教学中采用PBL结合LBL的教学模式具有良好的效果,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保证临床护理教学的质量。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分析PBL教学法在泌尿外科护理带教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抽取2017年3月-2018年3月在泌尿外科实习的专科护理专业学生65名,采用随机数字表法把学生分为观察组(33人)和对照组(32人)。观察组采用PBL教学法,而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法。对比两组的护理三基成绩和护理技能成绩,同时问卷调查两组学生对两种教学方法的效果。结果:观察组的护理理论成绩、护理知识成绩和护理技术成绩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问诊成绩、生命体征检查成绩、无菌操作成绩、急救护理术成绩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认为对加深护理三基理解、提高护理技能能力、培养临床护理思维和调动自主学习积极性有帮助的学生均明显多于对照组。结论:PBL教学法可显著提高泌尿外科护理带教质量。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微视频在诊断学实验课教学评价中的效果。方法:我校临床医学专业128名学生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64人。对照组采用传统授课方式,试验组采用课后录制微视频作业的教学方式,教学周结束后通过技能操作考试成绩和学生的问卷调查进行评价。结果:试验组学生操作成绩(77.60±7.76)分,对照组学生操作成绩(71.63±6.58)分,试验组成绩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问卷调查结果显示,试验组在提高学习趣味性、学习积极主动性、知识获取能力、实践操作能力、团队合作能力方面优势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诊断学实验课教学过程中,课后录制微视频能显著提高教学效果,促进学生综合能力的提升,微视频为学校教学资源的建设注入新的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