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道路交通事故痕迹主要包括地面痕迹、车体痕迹、人体痕迹等。痕迹不仅有利于查明交通事故的碰撞机理、反映车辆在事故过程中的运动状态同时也为车速鉴定提供了理论依据。痕迹检验在道路交通事故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此外,综合地面痕迹和车体痕迹,还能够确定车辆发生交通事故时的行驶位置,为事故的责任认定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2.
研究常见车辆碰撞痕迹的类型、形态及特点,总结车辆碰撞痕迹检验的具体步骤及方法,以利对车辆碰撞痕迹的分析,再现交通事故发生过程,为事故真实性认定及防止骗保提供确凿、可靠的证据。  相似文献   

3.
以经典力学法为基础,研究了汽车正面碰撞事故模型,主要分析了一维正面碰撞机理、推算步骤及参数选取。对车与车碰撞前速度的计算方法进行了归纳总结,讨论了塑性变形量与有效碰撞速度间的关系,根据国外经验,总结出正面碰撞事故有效碰撞速度计算公式,并整理出一套计算一维正面碰撞瞬时速度的流程图。依照流程图,对汽车正面碰撞事故做了具体案例分析,结果表明:以汽车一维正面碰撞事故模型为基础,应用流程图计算方法,可以有效地求解出事故车碰撞接触瞬时速度。  相似文献   

4.
本文详细介绍了目前交通事故痕迹检验鉴定现状,分类阐述了不同项目痕迹检验鉴定在交通事故处理中的作用,主要包括车体痕迹、碰撞痕迹、路面痕迹、轮胎痕迹等,并对痕迹检验鉴定在交通事故现场分析中运用进行了说明,通过一起死亡交通事故的痕迹检验鉴定分析交通事故的关键点,再现交通事故的发生过程,进一步阐述了交通事故痕迹检验鉴定技术在交通事故处理中的作用和地位。  相似文献   

5.
交通事故微量物证是指发生交通事故后,遗留或附着在事故现场中的道路、车辆、人体、衣着等相接触物体上或者在嫌疑车辆上的与事故案件相关的微量物质。在以物证为主流判断标准的今天。微量物证在交通事故案件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尤其对于比较难以处理的交通肇事逃逸案件。加强重视微量物证的发现、提取、检验是摆在交通事故办案人员面前的一项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6.
针对车-车碰撞事故,本文基于现场的车辆停止位置、角度、碰撞后轨迹、车体碰撞位置等现场可勘测信息,对侧面碰撞中一次碰撞的碰撞前速度计算方法进行研究。应用能量守恒法,结合动量定理,计算机仿真,建立道路交通事故侧面碰撞速度计算模型,并引入能量方法的不确定度理论对碰撞车速的最佳取值范围进行求解,根据实际事故测量数据对该模型进行验算,得到的变形能及车辆碰撞速度在数值上与其他方法计算结果进行比较,结果表明所建立模型具有良好的便利性及较高的实际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7.
交通事故责任的认定、肇事逃逸车辆的追捕,需要车辆痕迹鉴定工作的开展,为办案部门作出科学有效的判定提供客观依据。本文分析了交通事故中车辆痕迹的种类及特征,并在此基础上,从车辆接触位置的判断、肇事逃逸车辆的认定、车辆行驶速度的分析等方面,阐述了交通事故中车辆痕迹的鉴定应用,强化交通事故车辆的鉴定工作。  相似文献   

8.
达娃  普布 《西藏科技》2015,(4):25-26
特殊痕迹检验的方法在交通肇事逃逸案件中对事故责任认定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文章通过近年来配合交通事故部门,利用特殊痕迹检验的方法来认定或否定交通肇事逃逸案件中的嫌疑车辆。为交通事故案件的执法更加规范、更加公正,有力进行诉讼提供了科学依据。给同行在今后办案实践中提供了丰富的资料。  相似文献   

9.
交通事故是运动中人、车、路关系不协调的产物,即车辆在特定的道路上发生了与“力”有关的暴力活动,“力”作用于物体和人体过程中产生的痕迹,必然存留有反映事故发生原因的信息。交通事故的力学属性,决定所有类型的交通事故以及车辆载体附属物的车体部(附)件、人员等都服从于力学规律的支配,事故现场路面、交通设施、建筑物及其他物体遗留的与事故有关的物件印迹,物体表面粘附的附着物质,损坏脱离的车辆零部件、人体抛落在地面上的物品和掉落在地面上的树枝、水泥及石头碎块等物证,都需要拥有专门知识的人,应用自然科学的知识与方法,对交通事故证物予以鉴定、个化、评估,为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提供侦查方向、重现交通事故现场。  相似文献   

10.
《科技风》2017,(20)
随着我国法制化的加快推进,司法鉴定在处理道路交通事故中发挥的技术鉴定作用,越来越来广泛在道路交通事故处理程序中应用;其对事故车辆的安全装置及性能、车辆碰撞刮擦痕迹进行技术鉴定的检验鉴定的方法和鉴定委托程序规范化操作提出本人的一点浅议——陆凯。  相似文献   

11.
痕迹检验鉴定可以帮助我们确定交通事故案件的性质,直接揭露交通事故真相,审查、判断言词证据的真实可靠性。这无异于扩大、延伸了办案人员的感知能力。另外,痕迹的检验与鉴定还有助于交通肇事逃逸案件的侦破。理论和案例充分显示了痕迹检验鉴定在交通事故处理中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2.
《科技风》2016,(18)
交通事故中经常会使得车辆、路面和人体出现多种多样的痕迹,这些痕迹的鉴定可以帮助鉴定人员对交通事故的经过、结果和原因等进行分析,从而判断出事故责任。本文就痕迹检验在交通事故鉴定中的应用进行了简要的分析。  相似文献   

13.
当前城市共享单车作为解决最后一公里提供了便捷方便的交通工具,其在使用中与汽车发生碰撞的事故时有发生。本文立足双车模型,采用MADYMO软件建立人车约束模型,并分析了碰撞过程。  相似文献   

14.
随着我国全面依法治国战略部署的实施,对道路交通事故现场勘验工作的要求越来越高。为了提高勘验质量,一方面要提高现场勘验人员的技术水平,另一方面痕迹检验技术在交通事故处理理论研究也要更加深入。依据形势需要,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公安安全行业标准GA/T1087-201在2013年10月正式实施,标准中对道路交通事故痕迹鉴定中的内容、方法、综合评判和结论表述等问题作出具体规范。行业标准的出台为道路交通事故痕迹检验鉴定工作的深入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如何运用好现场的痕迹物证来判断事故中重要案件事实是摆在所有道路交通事故现场勘验人员面前的一个课题。本文结合道路交通事故现场勘验工作实际,注重探讨交通事故中现场路面刮擦痕迹的勘验和具体分析利用。  相似文献   

15.
《科技风》2019,(7)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车辆数量也呈现出了增多的发展态势,由此车辆事故的发生也在逐渐增多,交通事故发生中需要对责任进行认定,其中车辆轮胎痕迹检验鉴定技术的发展与运用能够为司法鉴定提供有效物证,本文分析了目前我国交通事故中经常使用到的车辆轮胎痕迹检验鉴定技术,并探索了车辆轮胎痕迹检验鉴定技术的最新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6.
在交通事故处理中,理化检验技术的应用是非常关键的途径,它可以有效的、科学的对事故现场的人证物证做处理,那么如何将理化检验技术应用在交通逃逸事故中,是这篇文章探讨的内容。  相似文献   

17.
汽车之间的迎面碰撞事故,往往是因为其中一方或者双方的路权受到侵犯造成的,例如,其中一方因超车驶入逆向车道,或者高速通过弯道造成车辆侧滑失控驶入对向车道,甚至两车在互相躲避的过程中发生交通事故。因此,交管部门除了需要对双方车速进行鉴定之外,往往需要对事故发生时两车的路面行驶位置进行鉴定。实践证明,利用交通事故地面痕迹和车体痕迹,可以确定事故发生时车辆的路面行驶位置。  相似文献   

18.
痕迹检验技术是公安机关侦查人员综合运用痕迹检验理论、方法,检验犯罪现场遗留下的各项痕迹,以确定犯罪痕迹与犯罪嫌疑人实施犯罪行为之间的关系的刑事侦查方法,是刑事侦查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痕迹检验技术主要集中于对犯罪现场遗留的手印、足印等痕迹进行提取、分析和比对,从而精确地锁定犯罪嫌疑人身份特征,提高刑事侦查工作效率。本文通过具体分析痕迹检验技术的概念、主要特点以及其在刑事侦查工作中的作用,结合刑事案件侦查工作的实际,探讨了如何更为有效地在刑事侦查工作中运用实施痕迹检验技术。  相似文献   

19.
在我们的生活中,经常发生车与车撞,人与人碰的现象。其实,在宇宙空间中,天体与天体也时有发生碰撞。只是这种碰撞并不容易被人们观测到,因此我们难以一睹碰撞后的“惨状”,不过这里倒有一个例子。  相似文献   

20.
《科技风》2016,(6)
通过对火灾、爆炸、人为灾害与自然灾害等安全生产事故特点的分析,本文将安全工程学体系中的能量因果连锁和安全系统组成事故致因理论模型。能量的意外释放致使与之接触的人受伤,不合理的人-机-环境安全系统是事故损失扩大的重要原因。利用该模型分析安全生产事故,并给出了社会安全事件的模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