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浙江地质构造环境与内生金属矿床成矿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板块构造和成矿系列理论为指导,运用相关地质技术和测年方法,研究了浙江构造-岩浆演化轨迹,重新划分了浙江构造地质单元,剖析各个构造地质单元的成矿地质背景,识别成矿地质构造单元。再以成矿地质构造单元为对象,深入解剖成矿地质构造单元的成矿期和成矿作用类型等,建立成矿系列模式与找矿模型,并提出勘查技术路线,实现找矿技术的创新和找矿成果的突破。  相似文献   

2.
根据对成矿地质背景和成矿地质条件分析研究,初步认为簸箕掌地区以铜为主的多金属矿化带与甘肃白银厂海相火山岩块状硫化物多金属成矿带位于同一构造单元,是处在一个相同构造环境、具有基本相同的成矿地质条件、成矿作用和成矿类型,其中与火山岩有关的可能形成"白银式"基性火山岩型铜矿;与中酸性侵入岩有关的可能形成热液-矽卡岩型铜铅矿和斑岩型铜金矿;与沉积后变质有关的可形成沉积形变质型铜金矿。综合分析区域地质、构造、矿产、地球物理、地球化学、遥感影像特征,认为西华山簸箕掌地区铜金及多金属成矿地质条件好,具有良好的找矿前景。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萨日浪-尕什江铅锌矿床进行详细的钻孔、硐探编录及系统的光薄片观察,对该矿床的矿石组构特征进行了系统的研究总结,弄清楚了矿床的矿石组构特征,并对成矿期和成矿阶段进行划分,对萨日浪-尕什江铅锌矿的成矿作用过程进行矿相学上的初步研究。  相似文献   

4.
争光金矿床处于三矿沟-多宝山-铜山-争光北西向铜金多金属成矿带南东部,是黑龙江省寻找岩金矿具有突破性进展的矿区。古生代中性火山岩、燕山期中性侵入体和NNE、NE、NNW向断裂构造是争光金矿床的三大成矿控制因素。本文通过对争光金矿床成矿地质特征、成矿背景、矿体特征、矿石矿物成分等的总结,分析了矿床控矿因素、成矿规律和找矿标志,通过对矿床岩石化学特征、微量元素、稳定同位素的对比研究,对矿床成因和成矿机理进行了初步探讨,认为争光岩金矿床是与闪长岩有关的构造蚀变热液型矿床,是对该矿床以及其他区域的进一步找金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正平安地区吉娜沟立项区位于额尔古纳河燕山期(钼)金、银、铅、锌成矿带(Ⅲ5),所属成矿区带内成矿地质条件优越,已经发现有比利亚古铅锌矿、三河铅锌矿、二道河子铅锌矿床等。本文通过分析区域成矿地质背景、立项区地质特征,研究其控矿条件和成矿规律,总结找矿标志,为1:5万矿产调查开展下一步找矿工作提供方向。  相似文献   

6.
藏东地区石墨矿床类型齐全,岩浆混染型、区域变质型和接触变质型均有发育,其中以岩浆混染型为主。笔者通过近几年野外调查搜集到的一手资料,进一步归纳总结了各类型石墨矿床地质特征、时空分布,初步探讨了藏东地区石墨矿成矿规律和成矿潜力,并提出了藏东地区石墨矿找矿方向。  相似文献   

7.
四平市放牛沟地区分布有众多的贵金属、多金属矿床、矿(化)点,笔者总结了各矿床、矿(化)点特征,认为该区矿产的成矿地质作用与奥陶系石缝组、志留系桃山组、华力西早期侵入岩、东西向和北东向构造关系密切。并对本区贵金属、多金属矿产的成矿规律和成矿控制及找矿方向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8.
四平市放牛沟地区分布有众多的贵金属、多金属矿床、矿(化)点,笔者总结了各矿床、矿(化)点特征,认为该区矿产的成矿地质作用与奥陶系石缝组、志留系桃山组、华力西早期侵入岩、东西向和北东向构造关系密切。并对本区贵金属、多金属矿产的成矿规律和成矿控制及找矿方向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9.
对豫西熊耳山西段地区以往进行的大量地质工作基础上,分析地质、地球物理和地球化学资料,对区域地质背景、主要矿床类型及成矿规律进行了粗略探讨,在矿床成因、控矿规律和成矿规律等方面进行了分析,证明了熊耳山西段地区具有良好的边、深部找矿远景。  相似文献   

10.
《科技风》2017,(20)
本文从江西省城门山铜矿床区域地质特征、矿床特征、矿石特征、成矿阶段特征、蚀变与矿化特征等角度研究矿床成矿机理和成矿模式以及矿床成因。通过对城门山铜矿床主要成矿作用的分析,表明花岗闪长斑岩与该矿床有关,对成矿也最有利。此外本文在初步分析成矿地质条件的基础上,总结了铜的找矿标志,明确了今后找铜矿的方向。  相似文献   

11.
讨论了红花沟金矿床的成矿规律,探讨了矿区的控矿因素和成矿规律,以指导深部、边部及外围的找矿工作,从而保证现有矿山持续生产和不断提供新的接替资源,研究了该矿区金的物质来源,成矿阶段和富集规律。  相似文献   

12.
通过对凤城地区地层、构造、岩浆岩成矿地质特征的描述,并与青城子矿田成矿差异对比分析研究,为凤城地区铅锌多金属找矿提供了思路。  相似文献   

13.
<正>云南省地质调查局局长李文昌及其团队,长期潜心于云南、西南"三江"和东南亚地区地质找矿和成矿研究,在系统解剖"三江"多条成矿带的基础上,研究揭示了"三江"地区在俯冲消减、碰撞造山、走滑推覆几个阶段的成矿背景及铜铅锌金银等矿产的形成规律,提出多岛弧盆式、陆内构造转化成矿等理论认识,探索了5套有效的找矿集成技术,实现找矿重大突破。仅三江云南段就提交了12个大型、超大型矿床,其铜铅锌金银资源量占全国对应矿  相似文献   

14.
通过该区铜多金属成矿条件及找矿地区优选研究,认为本区火山构造体系具有“断-盆-隆-链-体”(五位一体)的控矿因素。该火山构造体系,集中反映了矿床成矿作用的供矿→运矿→集中→定位的全过程。当五个条件具备时,则形成有工业意义的铜多金属矿床。  相似文献   

15.
文章从内蒙古渣尔太山地区渣尔太群沉积的古地理、沉积韵律、沉积旋回特征入手,分析了沉积(变质)铁矿和与沉积作用有关的铜、铁、锌矿产的成矿特征和成矿条件,对在该区进行地质普查找矿,提出了一些新的观点。  相似文献   

16.
新疆石英滩金矿为滩陆相火山岩型金矿床,文章通对其地质特征的系统研究,全面分析控矿条件,提出了成矿模式、成矿系列及找矿标志。  相似文献   

17.
廉江波  吴孝静 《科技风》2014,(18):133-133
随着矿区上部资源的强力开采,探矿工程逐步向中深部转移,为了提高中深部探矿效果,本文通过研究S6号金矿脉的地球化学成矿特征,分析各元素的异常特征和其与金元素的空间和成矿关系,预测深部成矿部位并指导中深部找矿,为企业持续发展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8.
新疆西昆仑地区具有大量铅锌矿未开采矿区,为了详细研究当地铅锌矿成矿数据,对其地球化学特征以及找矿标志进行探讨。通过对新疆西昆仑地区铅锌矿注量元素和微量元素进行研究,可以确定该矿主要落于高钾系列与钾玄岩系列,矿体分宜指数为46到65左右,具有鲜明的分宜呈度,属于岩石属性过弱的高钙碱性系列。其成矿标志可以根据矿体区域变化和磁性特征进行检测。未来可以通过制备更高统计精度比例尺,从局部出发,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9.
通过四川甘洛-石棉地区峨眉山玄武岩铜矿的实地调查和综合研究,总结了该地区玄武岩铜矿的地质特征,并对其矿床成因、构造及成矿演化历程、找矿标志、不利成矿因素等进行了探讨。研究表明该区主要存在沉积型和构造热液型两种矿化成因类型,并分布在玄武岩的几个不同层位中。构造热液型成矿物质主要来源于基底深部,盖层提供部分硫质,在大气降水的循环作用下,在有利的容矿空间内充填交代而成;在火山活动期后,由于地表风化剥蚀、水体搬运,在断陷盆地中形成沉积型铜矿。地质找矿中应加强对古陆地沉积相、古地理环境、成矿作用和构造运动的关系、剥蚀程度等研究,并注意综合评价。  相似文献   

20.
阿里河-加格达奇地区成矿地质背景较好,发育多处自然重砂异常和1∶20万水系沉积物组合异常,发现了多处黑金属、有色金属、贵金属和非金属矿床、矿(化)点,结合该地区构造期次及区域成矿地质背景,对该地区的地层和侵入岩的成矿条件及成矿规律进行了总结分析,并划分了5处成矿远景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