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高校学生资助工作正处在发展转型期,现正由初始的保障型资助体系向发展型资助体系转变。通过利用系统比对、大数据分析、走访调查、同学评议等渠道,建立一套有效可行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办法,改进认定过程和认定内容存在的缺陷,是高校完善精准认定困难生等级指标体系、夯实开展精准资助的基础。高校需要构建完善的精准资助体系、落实教育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提升工程实施纲要》十大育人体系中的资助育人要求,实现高校构建发展型资助、实现资助育人的目标。  相似文献   

2.
孟兰 《科教文汇》2021,(11):18-19
在高校资助体系中,精准资助与资助育人是实现教育公平的重要举措,二者相辅相成。精准资助是资助育人的基础保障,资助育人是精准资助的深入发展。针对当前高校精准资助育人工作在“三观”“三力”等方面的育人问题,文章以高校辅导员为出发点,提出精准资助育人工作的实施路径:一是提升专业素质,大力建设资助工作队伍;二是创新帮扶理念,积极探索长效宣传模式;三是深入社区生活,高度重视心理发展动态;四是开拓实践平台,精心打造特色服务品牌;五是统筹各方合力,着力构建多元育人体系。  相似文献   

3.
资助育人是学生教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高校招生规模的扩大,贫困生人数增加,高校资助工作出现了困难生认定难度大、认定机制不完善、重经济资助轻心理帮扶、重单向给予轻资助育人、重无偿资助轻感恩诚信教育等问题。钦州学院结合实际情况,积极开展资助育人工作的实践与探索,如精准认定,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精准评定,学工部门与职能部门相结合;关怀教育,经济扶持与心理帮扶相结合;助人自助,扶贫与扶志相结合;立德树人,诚信与感恩教育相结合。  相似文献   

4.
经过多年的探索与实践,我国高校学生资助工作已初步建立较完善的工作体系,众多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得以顺利完成学业。但是,传统的资助工作体系还存在着认定手段机械化、认定对象不准确、后续工作跟进不到位等诸多问题,无法完全做到精准资助。将大数据技术应用于学生资助工作,可以弥补上述不足,增强资助对象管理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更好地发挥资助工作的育人功能。  相似文献   

5.
根据最新的国家资助政策,探索现行学生资助工作中存在的一些问题,从认定程序、认定标准、资助体系等方面进行分析,结合自身实际工作经验,从民办高职院校的资助制度建设、学生资助档案管理、资助体系、诚信感恩教育等方面,提出民办高职院校精准资助改进措施,从而促进民办高职院校学生资助工作更加公平、有效地开展。  相似文献   

6.
刘裕杰  马玉佩 《知识窗》2023,(11):54-56
目前,我国高校资助政策体系不断完善,资助覆盖面不断扩大,资助成效显著。但在资助政策体系中,国家助学金政策仍存在亟须解决的问题。文章通过调查、研究一般高校学生国家助学金使用的现状,分析精准资助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优化措施,以期改进精准资助的实效性和可操作性,提高资助育人效果。  相似文献   

7.
在资助育人过程中,存在着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不精准、缺乏协同育人等问题。通过精准资助、强化"三全育人"格局,构建协同育人机制,增强育人工作的实效性。  相似文献   

8.
随着精准化资助投入资金不断增加,受资助学生数量也不断增加。与此同时就有许多问题涌现,如高校贫困生评定困难、贫困资助工作质量参差不齐、贫困生出现心理困境,等等。为了更精准化地资助,我们提出通过大数据分析确定贫困生群体,建立信息化动态贫困生数据库,构建网络心理咨询、思想教育平台等方法,真正做到精准资助与育人相结合。  相似文献   

9.
郭禹 《科技风》2013,(14):196-197
分析当代男大学生心理、思想以及学习特征,概括了当前苏北地区高校男大学生资助育人工作存在的资助工作与育人目的结合不紧密、困难学生认定体系未达到育人作用以及操作层面存在欠妥之处等问题。提出苏北地区高校必须在资助过程中融入精神扶志元素,将经济扶贫与精神扶志相结合,最终实现资助育人的目的。  相似文献   

10.
在国家实施"精准扶贫"方略的大背景下,高校贫困生资助工作受到广泛关注。本文以苏北高校贫困大学生为研究对象,采用问卷调查与个别访谈相结合的方法探索苏北高校贫困生的资助现状,分析苏北高校贫困生在资助工作中出现的问题,提出具有可行性和操作性的对策,以实现苏北高校贫困生资助工作的公正与高效。  相似文献   

11.
当前,高校学生资助在取得巨大成就的同时,也存在资助系统兼容性不高、贫困证明存在舞弊空间、资助方式缺乏人文关怀等问题与不足,直接或间接导致资助精准度不高、影响资助的公平公正;因此,如何有效精准认定、准确资助隐形贫困,如何有效核查、及时取缔虚假贫困,如何使国家高校学生资助的顶层设计精准"落地",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做好高校学生资助工作的大逻辑。充分而恰当利用大数据技术,打造资源共享、精准认定资助新模式,构建以人为本、量身定制的差异化资助新方式,建立实时动态、及时完善的管理思路,对提高高校资助精准水平、实现高校资助公平公正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
如今,大数据技术的发展为高校资助育人工作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本文在指出现行高校资助育人困境的基础上,分析大数据助力高校精准资助育人的可行性以及策略,以期实现大数据与高校资助工作深度融合,促进资助育人工作的精准化、人性化建设。  相似文献   

13.
本文基于精准脱贫的大背景,立足高校资助育人工作的现实意义,剖析资助过程中存在的困境,将从资格、资金、资源、资料等角度对资助的"资"作理论性阐述,进而从以助促俭、以助扶志、以助炼人、以助育人等角度对资助的"助"作对策性研究。目的在于强化资助体系的构建,推进资助育人举措的有效实施。  相似文献   

14.
脱贫攻坚,精准是要义。运用大数据思维,把党和政府的资助政策精准地落实到切实需要的学生身上,实现"精"与"准"的育人统一,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高校应当利用大数据平台,对学生各方面信息进行采集整合,对资助对象进行精准定位和管理,合理匹配资助项目与学生需求,寻求资助过程的动态管理与资助效果的精准评估,建立以个性化需求为基础的靶向式精准资助体系。  相似文献   

15.
积极探索我国高校资助育人尤其是精准扶贫育人的新模式、新举措。坚持做到以经济资助为基础、制度建设为保障、人文关怀为重点、能力培养为核心的多维精准扶贫育人模式,深化高校学生资助工作内涵,确保高校在资助工作中的内涵式发展。  相似文献   

16.
我国"精准扶贫"战略为高校资助工作的开展提供了新的发展道路。本文通过对高校资助工作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分析,结合实际提出有利于"精准扶贫"背景下高校资助工作精准化的相关建议,为我国的高校资助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杨柳艺  吴敏  杨莹 《科教文汇》2023,(23):37-40
该文以“精准扶贫”理念为指导,从精神励志、能力培养和实践平台构建三方面入手,尝试构建高校院系学生发展型资助体系。为检验体系成效,选取部分学生参与项目实践,结果表明,项目的实施对学生综合测评成绩的提高有较大的促进作用,发展型资助体系在资助育人工作上成效明显。  相似文献   

18.
《科技风》2020,(26)
职业院校的自身特点在开展精准扶贫工作中有一定的优势。学校应利用好有关政策、自身优势,并且努力拓宽资助渠道,为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提供必要的帮助。作为专门的教育机构,更重要的任务是育人。因而,学校的资助工作不仅要保障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生活无忧、顺利完成学业,而且要让他们在精神上"富"起来。职业院校充分利用政策并且发挥优势资源,从招生到就业,为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提供一条绿色通道,从而助力国家脱贫攻坚目标的实现。  相似文献   

19.
<正>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精准认定工作直接关系国家资助资源的去向和教育的公平性,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当前,在高校资助工作中,许多高校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认定通常通过班级成立家庭经济困难认定小组,在辅导员或班主任的指导下,认定小组的人员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申请材料逐一查阅,通过民主投票的方式认定困难等级。由于班级认定小组成员不可能全面掌握每位申请学生的详细家庭经济情况,所以只能凭借主观印象和材料内容等做出决定,认定人员的责任意识、工作态度等方面的主观差异都会对认定结果造成一定的影响。因此,  相似文献   

20.
独立学院贫困生资助是教育问题,也是精准扶贫问题。独立学院贫困生资助工作是一项重要的长期的工作,文章深刻分析了独立学院贫困生资助工作中存在的资助政策体系不够完善、贫困生认定对象不够精准等问题,从政策制定、资金安排、调查研究等方面提出了做好独立学院贫困生资助工作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