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明代何景明曾在《杂言十首》中谓:"经亡而骚作,骚亡而赋作,赋亡而诗作。秦无经,汉无骚,唐无赋,宋无诗。"他的这种"文体代变"的文学观念虽有"一代有一代之文学"的萌芽,却有些过于绝对,言于轻率。对当代学者莫砺锋《江西诗派研究》和阮忠《唐宋诗风流别史》这两部著作的比较研究,我们能够发现两位学者在诗歌研究上的差异,也能够更加准确地发现宋代诗歌的独特地位和魅力,对宋代诗歌作出更加公允的判断。  相似文献   

2.
莫砺锋教授,男,1949年生于江苏省无锡市。1966年毕业于江苏省苏州高级中学。1968年下乡插队,在江苏省太仓县和安徽省泗县务农、做零时工。1978年考入安徽大学外文系英文专业。1979年考取南京大学中文系研究生,师从程千帆教授专攻中国古代文学,1982年获文学硕士学位,1984年获文学博士学位,是国内首位文学博士获得者。1984年以后在南京大学中文系任教,其间于1986年9月至1987年7月在美国哈佛大学哈佛燕京学社任高级访问学者,1996年9月至1997年7月在韩国全南大学中文系任客座教授,2001年9月至2002年2月在台湾清华大学中文系任客座教授。现任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博士生导师,并任河南大学、郑州大学、安徽大学、广西师范大学兼职教授,学术兼职有中国韵文学会理事、中国唐代文学学会常务理事、中国宋代文学学会副会长、中国杜甫研究会副会长、武汉大学中国传统文化研究中心学术委员、安徽师范大学中国诗学研究中心学术委员。研究方向为:唐宋诗歌、中国文学史、唐宋文学的文化背景。[编者按]  相似文献   

3.
宋代散文是中国文学传统之链条中不可或缺的一环。文章从宋代散文对文学传统中的积极用世、干预现实的一贯精神、复古重道的创作观念以及“古文”创作传统的继承、对前代文学体裁既有继承又有发展等角度,深刻阐述了宋代散文与文学传统的内在联系,以及对文学传统的丰富、补充和发展。  相似文献   

4.
张晓宁 《安康学院学报》2011,23(3):66-67,84
山水是中国文学的传统题材之一,但在宋代正统散文中却不易找到以此为题材的作品。然而宋代词序中却有不少可以山水小品视之,成为山水小品这种源远流长的文学形式在宋代文学中的归宿之一。之所以如此,与词序是一种非独立的文体不无关系,通过分析以姜夔与周密为代表的山水词序便可得以印证。  相似文献   

5.
晁说之年谱     
晁说之是宋代较为重要的学者和文学家,在宋代学术史和文学史上占有一定地位。他的学术及文学创作历程,对于研究宋代文学和历史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韩愈与传统     
在中国古代文化史上,唐代的韩愈是一个极其重要的人物,特别是在哲学史和文学史上,他都处于承前启后的地位。苏轼歌颂韩愈是“文起八代之衰,道济天下之溺”①。作为哲学家,他的“道统’’论可以说开宋代理学的先河;作为文坛上的一代宗师,他倡导了唐代的“古文运动”,冲破了六朝旧规的束缚,创立了新的文体规范,不愧为中国文学史上一座巍峨矗立的丰碑。正因为如此,韩愈与传统的关系是一个值得研究的课题。任何一种传统都是与既定的社会生活状况相依存的。它的存在价值并非取  相似文献   

7.
吉川幸次郎对中国文学的研究是全面的,关于词的起源问题,他把握住了诗与词的关系,也注重从创作主体的需求这个角度去探讨。吉川幸次郎认为,诗和词是宋代的主流文学,但词比诗更能体现宋人的抒情精神。“雅俗”是吉川幸次郎论及词的一个重要维度,他关注的主要是语言层面,认为混用俗语是北宋词的普遍现象,而修辞性是南宋词的一大特征,指出南宋的词和六朝齐梁的文学一样,在中国文学中最讲究修辞。吉川幸次郎对清词的关注建构起了他研究中国词学的整体视野。  相似文献   

8.
在中国文学史上列为唐宋八大古文家之一的曾巩是位有突出成就的作家,他以自己的艺术成就,一度显赫于宋代文坛。他师从于欧阳修,又与王安石共事一朝,在文学研究上形成了一套自己的理论与风格。他的散文具有雍容典雅、古奥精密等独特的艺术个性。  相似文献   

9.
雍寒清 《文教资料》2020,(1):26-27,38
宋玉是中国赋体文学的开山祖师,他的赋体文学对宋代著名词人辛弃疾的词作具有重要影响。辛词中伤春悲秋的主题、以文为词的句法及谐谑词均可在宋玉赋中找到古老的源头。  相似文献   

10.
吕祖谦是南宋中期著名的思想家.长期以来,人们对他的研究多侧重于其哲学思想,有关他的文学创作只是略有所及,至今未受到足够重视.从上述思路出发,本文试以吕祖谦为文学研究对象,主要以其诗歌创作为研究核心,以期能充分认识吕祖谦在宋代文学史以至整个中国文学史上的应有地位.  相似文献   

11.
赵欣 《现代教育》2004,(11):32-34
《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一)收录了宋代以前较为重要的文学作品。对于这些文学作品的阅读应当和中国古代文学史的学习相结合。以具体的作品来确证文学史的发展进程,通过文学史对于不同时期文学发展特征的描述而加深对作品的理解。就宋代以前的中国文学作品而言,其主体的艺术形式是“诗”和“文”,这也是中国文学的传统形式;把握这一总的特点,方可找到进入中国传统文学世界的通途。  相似文献   

12.
寄语     
《中国研究生》2009,(12):1-1
莫砺锋 中国古代文学专家。1949年生于江苏省无锡市。1966年毕业于苏州高级中学,1968年下乡插队,务农十年。1978年考进安徽大学外语系,1979年考取南京大学中文系中国古代文学专业研究生,1984年获文学博士学位。  相似文献   

13.
一、欧阳修对中国文学的巨大贡献 欧阳修是我国宋代杰出的文豪,在我国文学史上是“唐宋八大家”之一。欧阳修的诗文形成了中国独有的表现意境,是抒写人生感受的抒情文学。它彻底摆脱了六朝诗歌影响下宋代文学的浮靡之风。例如:  相似文献   

14.
宋代是中国历史上一个承前启后的重要时代,宋代文化也是中国传统文化发展史上一个及其重要的时期。所以宋代文化呈现出了不同于其他朝代的时代特征。研究宋代文化的时代特征,对于当今社会传统文化的回归和重建,以及对宋代在中国历史上地位的正确认识,将会起到极其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宋代发达的印刷业开启了中国文学的刻本时代,使传统的文学传播方式发生了改变。苏轼作为北宋著名的文学家典型地体现着宋代的文化精神,所以其诗歌文集被大量的刊印。作品的大量刊印,苏诗才得以广泛被时人及后人接受并深入人心。  相似文献   

16.
李约瑟说:"我以为在整个人类文明史中,没有比纸和印刷的发明更重要的了。"(《中国科学技术史》第五卷第一分册《纸和印刷》序)雕版印刷始自晚唐,入宋后取得迅速发展,对于宋代的文化生活产生了极大的影响,文学也由于这一技术上的变革受益良多。但令人遗憾的是,尽管宋代印刷术研究和宋代文学研究长期以来都是学界关注的热点,而对二者间的密切联系,除了只言片语外,一直缺乏深入系统的研究。  相似文献   

17.
苏轼在诗、词、文三方面都达到了极高的造诣,堪称宋代文学最高成就的代表。而且苏轼的创造性活动不局限于文学,他在书法、绘画等领域内的成就都很突出。更引入注目的是,他一生坎坷,却丰富多彩、博大精深,在中国文化史上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是一  相似文献   

18.
自然观是中国传统文化中极为重要的一个部分。文学上的自然观是文学宝库中的遗产,是文人们永恒的话题。了解不同时代的人对于自然之观照的态度有助于我们更清晰地把握中国文学的发展脉络,了解自然在推动中国传统文学前进中所发挥的力量。中国文学中的自然,既是一种思想性的存在,又是一种独特的艺术特征。本文从谢灵运和梅尧臣两位具有代表性的诗人入手,从"玄心"和"理心"、"赏心"和"味心"、"宿心"和"世心"三个方面探讨了魏晋南北朝和宋代自然观的不同。  相似文献   

19.
将灾害与文学结合的研究,近年来显示出强劲的学术发展态势和广阔的发展空间。李朝军教授《宋代灾害文学研究》一书,乃是古代文学领域第一本灾害文学研究的系统性专著,具有开拓性价值。主要表现在该书开古代灾害文学研究之先河,拓展了宋代文学研究的新领域。在书中,作者全面把握宋代的灾害类型与文体,发掘了一批代表性的作家作品,重视灾害文学的社会功能与现实意义,该书对今后的灾害文学研究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20.
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程杰教授在致力宋代文学研究的同时,多关注古代花卉文化尤其是梅文化的研究,近10多年来,陆续推出了《宋代咏梅文学研究》、《梅文化论丛》、《中国梅花审美文化研究》等专著,引起了一定的关注。《中国梅花名胜考》是这方面又一部深耕力作,中华书局2014年5月出版。全书60万字,插图247幅,16开布面精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