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红色歌谣是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开展宣传工作的重要方式之一,在鼓舞战斗士气、宣传革命思想、增进军民情谊、打击敌人意志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红军长征在贵州期间,沿途遗留了很多红色歌谣。这些红色歌谣针对性强、通俗易懂、情感真挚、内容丰富、形象生动,在今天仍然具有突出的政治、经济、文化价值,值得保护、传承和发扬。  相似文献   

2.
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陕西南部和四川北部,曾经是中国工农红军活动的重要区域。红四方面军、红三军、红二十九军、红二十五军等部红军,都在这里留下了战斗足迹。红四方面军和红二十五军还先后开辟了川陕、鄂豫陕两块革命根据地。红军既是战斗队、工作队,又是宣传队。制作标语,是红军和革命根据地党政机关进行革命宣传的一个重要手段,他们在陕南、川北留下  相似文献   

3.
《商洛学院学报》2019,(1):12-19
鄂豫陕省委和红二十五军面对国民党的第二次"围剿",正确分析形势和敌情,制定了正确的战略方针。依托鄂豫陕根据地和苏维埃政权,充分发挥党的领导作用,发挥红军的革命战斗精神,发挥人民群众的作用,将运动战与游击战相结合,政治与军事相结合,军队与人民相结合,在疲劳并牵制敌人的过程中寻找有利战机,消灭了敌人的有生力量,取得了反"围剿"的胜利。这次胜利,凸显了党的路线的正确,党对军队的领导,党对人民群众力量的重视和依靠,在反"围剿"中开展党的建设、军队建设、根据地建设,丰富了毛泽东思想。  相似文献   

4.
鄢丽娟 《教师》2013,(31):36-37
"红歌"是红色歌曲的简称.狭义的红歌指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的革命歌曲.广义的红歌泛指五四运动以来,中国各个历史革命阶段广为传唱的革命经典歌曲.它包括战争时期的红军歌曲、抗日歌曲、解放歌曲,社会主义建设初期和改革开放时期的各类健康、进步、励志歌曲,也包括世界各国无产阶级的革命经典歌曲.红歌产生于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是当时革命实践的真实写照.1927年"四一二"政变以后,中国共产党开辟了以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创建了工农红军,在全国先后建立了包括湘赣、赣南、闽西、湘鄂西四个中央革命根据地在内的十五个革命根据地.为了宣传革命、鼓舞士气,广大人民群众用歌谣、小调颂扬中国共产党、革命领袖及英勇的红军,由当地群众和红军战士共同创造了一首首脍炙人口的红色经典歌谣,如:《三大纪律八项注意》《十送红军》等.红色歌谣的旋律来自于各个根据地老百姓传唱的经典民歌,唱词由革命者或群众填上新词而成.1934年,中央苏区编写了第一本《红色歌谣》集,《红色歌谣》的出炉,丰富和发展了当地民间歌谣的内容和形式,在宣传党的政策、教育群众、团结人民、打击敌人、推动土地革命等方面发挥了特殊作用.  相似文献   

5.
红色歌谣是指在特定的革命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各个革命根据地)流传开的具有典型红色风格的革命歌谣,其在当时所发挥的作用已是不言而喻。但在当今社会大环境背景下,红色歌谣的传承途径和发展前景受到了很大的冲击,社会功能性也受到了很多的质疑。其发展空间越来越小,流传途径越来越少,流传的内容越来越模糊。所以,在重重压力之下红色歌谣应该开辟一条创新的道路,只有在创编中创新才能更好的传播和传承。  相似文献   

6.
革命文艺是中共革命事业的重要元素。土地革命时期,中共创建的红军在苏区斗争中形成了运用革命歌谣宣传动员的传统。由于反"围剿"战斗失利,数支较大的苏区红军先后长征转移。长征途中红军尤其重视部队的宣传动员工作,建立了完善的文艺宣传机构,宣传形式多样,革命歌谣成为红军宣传动员的重要武器。以红四方面军为例,革命歌谣在长征途中激励将士行军、鼓动红军战斗、策反敌方士兵、动员民众拥军、团结兄弟部队等宣传动员中发挥了重要功用,是革命文艺运用于宣传动员的成功实践。  相似文献   

7.
作者系统分析了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中央苏区和各革命根据地人民大众口头创作的大量红色歌谣,作为我国第一批无产阶级革命诗歌,在真实地再现这一历史时期的革命进程、歌咏党和党领导的民主主义革命光辉业绩、反映苏区和各革命根据地人民大众英勇无畏的战斗风貌等方面所起的作用,指出苏区红色歌谣既具有鲜明的党性和强烈的战斗性,又能给人美的享受,在现代文学史上占有不容忽视的地位.  相似文献   

8.
在鄂豫陕三省边界地区创建新的根据地,是红二十五军长征后,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独立自主的根据革命形势发展的情况,经过实地考察所作出的正确选择.陕南商洛山区优越的地理环境和良好的社会条件,鄂豫陕省委的正确领导、政策策略,红二十五军英勇顽强的殊死奋斗,根据地广大人民群众的大力支援是根据地迅速创建和发展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9.
在鄂豫陕三省边界地区创建新的根据地,是红二十五军长征后,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独立自主的根据革命形势发展的情况,经过实地考察所作出的正确选择,陕南商洛山区优越的地理环境和良好的社会条件,鄂豫陕省委的正确领导、政策策略,红二十五军英勇顽强的殊死奋斗,根据地广大人民群众的大力支持是根据地迅速创建和发展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10.
为隆重纪念伟大领袖和导师毛主席创建井冈山革命根据地五十周年,由我院中文系部分师生组成的学习小组于五月中旬赴井冈山革命根据地进行了一个多月的学习和采访。在当地各级党组织的大力支持下,他们走访了井冈山、宁冈、永新、莲花、遂川、茶陵、酃县和桂东的许多退休革命老干部、老红军战士、老游击队员,老赤卫队员和老暴动队员,翻阅了许多单位保存的有关历史资料,收集、整理了井冈山斗争时期的红色歌谣二百零九首(其中二十多首解放后曾发表过)。井冈山斗争时期的红色歌谣,艺术地再现了根据地军民如火如荼的战斗生活和叱咤风云的精神风貌,是无数革命先烈的热血浇灌出来的无产阶级文艺的鲜花。它生动地倾吐了根据地军民对伟大的领袖、伟大的党和人民子弟兵的无限热爱;激愤地表达了对阶级敌人的极端仇恨和蔑视;完满地表现了根据地军民的英雄气概和对共产主义事业的必胜信念。它是对自己的领袖、自己的党和军队的出自肺腑的、响彻云霄的赞歌;它是动员,激励革命人民为翻身解放而奋起战斗的嘹亮号角;它是直刺阶级敌人的寒光闪闪的匕首!井冈山斗争时期的红色歌谣,是思想和政治路线教育的好教材。在隆重纪念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创建五十周年的日子里,重温这些歌谣,对于我们紧跟英明领袖华主席,高举毛主席的伟大旗帜,继承和发扬井冈山斗争的光荣传统,深揭狠批“四人帮”,把毛主席开创的无产阶级革命事业进行到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1.
红色歌谣在高校公共音乐教育中的德育功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红色歌谣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伟大革命实践与民族民间音乐相结合的产物,蕴含着丰富的革命精神、时代精神和民族精神,承载着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红色歌谣对高校德育工作具有巨大作用,高校是红色歌谣传承和发扬的重要场所,红色歌谣在高校共公音乐教学中提升音乐审美的同时贯穿着革命精神教育。  相似文献   

12.
山歌是右江地区群众最为喜爱的艺术形式。在右江革命运动开展的过程中,革命歌谣成为组织和发动民众的极其有效的手段和方法之一。农民运动的领袖韦拔群等人通过运用壮族山歌的传统形式来反映现实,并赋予其革命的新内容,宣传革命思想,使革命歌谣成为了发动民众。团结人民,打击敌人的有力武器。  相似文献   

13.
在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1927—1937年),为适应革命的需要,曾产生了一种新的民歌样式——红色歌谣。该时期的湘西红色歌谣发展到鼎盛,它数量众多,内容丰富,翔实而广泛地记录了当时的社会历史变革状况。这里通过对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湘西地区产生的红色歌谣进行文本分析,同时借鉴相关的历史资料,探讨了湘西红色歌谣的特质,分析了其历史价值,并对其传承进行了思考。  相似文献   

14.
绵阳历史悠久,文化厚重,是闻名已久的李白故里、红色沃土。在长征文化资源方面,绵阳是川陕革命根据地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红四方面军长征的第一站,为策应和配合中央红军战略转移和中国革命的最后胜利作出了突出贡献。红军长征路线四川绵阳段所留下的遗产是绵阳重要的红色文化遗产,需要很好地将其保护,让其体现社会、经济价值。努力打造绵阳红色文化资源品牌,才能突出红军长征路线四川绵阳段优质文化资源的"原产地域"概念,从而烘托出原生态绵阳红色文化资源品牌的魅力。  相似文献   

15.
流传于川陕苏区的红色歌谣是土地革命战争时期的特殊产物,它的产生具有深刻的社会背景。当地深厚的民歌传统孕育了红色歌谣,轰轰烈烈的革命实践刺激了红色歌谣的创作,中国共产党的大力宣传推动了红色歌谣的兴起。  相似文献   

16.
四川巴中,红色土地,红军故乡。中国工农红军在这里浴血奋战三年之久,创建了全国第二大苏区——川陕革合根据地,留下了博大精深的红军文化和光彩照人的红军精神。在纪念红军长征出发70周年之际,巴中市少工委组织少先队员开展了“争做红军后代”主题教育活动,带领队员们走进层层叠叠的大巴山区,去寻找红军当年留下的足迹,寻找那段属于中华民族的革命史诗……  相似文献   

17.
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中央苏区军民创作了数以万计的红色歌谣,它极大地刺激了边区工农群众的革命热情,成为鼓励他们勇敢参战,争取胜利的一面旗帜。红色歌谣兴起的缘由众多,主要在于苏区有深厚的民歇传统,“文学大众化”实践的影响和中国共产党的大力推动等。  相似文献   

18.
大别山地区抗战歌谣是指产生并流传于大别山地区抗战时期的革命歌谣。抗日战争时期,这些抗战歌谣全面反映了大别山地区的社会历史,其内容涉及日军暴行,激励与鼓舞人民抗日斗志,团结群众等方面,是大别山地区人民抗日斗争历史的生动记录,是红色大别山革命精神的重要载体。同时也成为我党发动、组织群众抗战的有力工具。  相似文献   

19.
民间歌谣作为语言媒介的一种重要形式,它是太平军将领立志、述怀、宣传、鼓劲的一种方式;表现了革命将士顽强的革命斗志及将革命进行斗争到底的决心;表达了人民群众对太平天国革命的赞颂之情以及对太平军将领的爱戴之情,民间歌谣在太平天国革命运动中发挥了政治传播功能,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太平天国革命运动的发展。  相似文献   

20.
巴中是全国第二大苏区,是川陕革命根据地所在地,也是全国的红色旅游景区之一,有着灿烂的红军文化.巴师附小的前身是1932年红军创建的“工农小学“,这里也是川陕游击队总指挥部所在地,有着厚重的红军传统.这些丰富、宝贵的德育资源为教育学生继承革命传统,热爱家乡,养成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提供了有利条件.我校经过充分酝酿,决定围绕红军长征胜利70周年纪念这一主题,开展一系列“体验‘红色‘生活,学习红军传统“活动,让学生了解历史,了解家乡,学习红军精神,争做红军好后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