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国近代资产阶级史学,是中国史学发展的一个特定的历史阶段,是中国封建史学的继续和发展,也是中国无产阶级史学产生和发展的重要前提。因此,实事求是地开展对近代资产阶级史学的研究,无疑是中国史学史研究中的一项重要任务。党的三中全会以来,史学界清理了“左”的错误思想,重视了对中国近代资产阶级史学的研究,发表了一些评述资产阶级史学家的史学观点和成就的文章。本文则打算就资产阶级史学的主要代表人物的主要论著,综合地探讨一下中国无产阶级史学建立前,近代资产阶级史学的发展、理论、成就及其历史地位和作用。  相似文献   

2.
随着课程改革和高考改革的逐渐深入,历史学科命题越来越多地反映出多种史学研究视角和不同的史学研究方法。多种史学研究角度包括文明史观、全球史观、现代化史观,等等;不同的史学研究方法则涉及了社会史学、计量史学、生态史学、心理史学等领域的方法。在史学领域广泛运用的计量史学方法,近年在高考试题中不断采用,成为一大趋势。为了便于表述,以下将“应用计量史学方法的试题”简称为“历史统计数据分析题”。  相似文献   

3.
马克思主义史学要求我们以科学的理论结合历史资料进行研究,应注重了解现实社会,进行社会实践和调查研究,同时潜心史学文采,优化史学文风,以便更好地实现史学的教育功能。  相似文献   

4.
历史学的本质就是一种和谐。时下的中国史学实践活动,史学理论与方法研究偏重史料、学术性和专家史学,已经成为影响史学安身立命的一大问题。因此,需要动态地分析和鲜明地主张史学理论、历史社会功能和大众史学,明确方向,形成史学整体的和谐格局,推进史学健康的可持续发展,为社会所欢迎。  相似文献   

5.
史学研究与中学历史教学,是工作性质和任务全然不同的两个领域。前者是对历史进行深入地研究,重在探索和发现;后者是对中学进行普及性的历史教育,重在教育和育人。但由于两者都离不开历史,必然会产生相关性。这种相关比较明显的体现,就是史学研究成果对中学历史教材和中学历史课堂教学的影响。在新编高中《世界近代现代史》的教学和教研实践中,我对此颇有感触。下面略陈管见,不妥之处,恳请指正。一、史学研究与中学教材的改革史学研究是中学历史教学改革的重要推动力和依据。史学研究是动态的,不断产生新的成果,这些新成果无疑将…  相似文献   

6.
略论“史学概论”的逻辑结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史学概论是史学的反思学科,是对各种具体历史研究过程及其内在规律所作的理论概括,是关于历史研究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方法的学问。史学概论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其形成和确立,是它所属的那一种史学走向成熟的一个重要标志。一般说来,有什么样的史学和史学研究,就有什么样的史学概论,史学和史学研究的性质、规模和水平,决定了史学概论的性质、规模和水平。但两者的关系也不是绝对统一的。象我国解放后,史学界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开展史学研究,取得了很大成就,但有一个时期,对史学概论并没有给予相应的重视。当时有些人简单地认为在历史唯物主义之外,没有必要再提别的  相似文献   

7.
后现代史学观在对于历史研究产生深刻影响的同时,也将历史的视角延伸到社会科学研究的各个方面。教育研究一直以来十分重视历史的视角,发现并挖掘大量关于教育内部和外部变化的因素。后现代史学观应该而且也必须成为教育研究中不可忽视的一个侧面。借助后现代史学观的视角书写教育史,可以更深刻地认识和了解教育的复杂性。  相似文献   

8.
吴怀祺先生在研究中国史学思想史的过程中,发现并总结了中国封建史学二重性的特征。他认为封建史学二重性是真实的历史和虚幻的历史的结合,两者统一在古代典籍中,中国古代多部史书都表现这一特征。认识中国封建史学二重性的特征,重视史学思想的发展,更好地总结中国丰富的史学遗产。  相似文献   

9.
史学著作贵客观公允,这已是治史学人之共识。然这一研究取向并不排拒史家情感之表达。其实,一部堪称上乘的史学论著,不仅要能够尽可能准确地还原历史原貌,尽可能客观地评价历史人物与历史事件,从而得出令人信服的历史结论,而且要能够透过其述论,较全面深入地展示史家的史学情怀与史学认知。郭卫东教授的近著《转折——以早期中英关系和〈南京条约〉为考察中心》,正是这样一部力透作者的强烈的爱国情怀与深邃的史学认识的史学代表作.是近些年来中国近代史研究的重要成果。  相似文献   

10.
历史唯物主义是指导历史学研究的基本理论,但又不能代替历史学自身的理论,历史学的理论包括历史理论和史学理论,唯物史观与历史理论和史学理论既有区别又有联系。探讨二者的区别与联系,有助于我们更好地发挥唯物史观对历史研究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1.
历史和现实互为因果,互相渗透。人们总是为了满足现实的某种需要而去研究历史。马克思主义史学从一开始就把史学和中国革命紧紧地联系在一起,从现实的革命斗争需要出发去研究历史,郭沫若、吕振羽、范文澜等为其代表。历史研究的现实性意义逐体现于教育的鼓舞等方面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很多教师开始有意识地将历史学术研究的新成果作为一种课程资源,运用于高中历史课堂教学。然而,如何将史学研究和中学历史教学这两个不同的领域有机地结合起来,适时适度地运用史学研究成果这一课程资源来优化中学历史课堂教学仍有待于我们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13.
二十世纪初古老的中国传统史学经历了深刻的变化,兴起“新史学”思潮。此时,通过日本间接传入的西方实验证主义史学对这一思潮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实证主义史学倡导的探求历史发展的规律,扩大历史研究的范围,引进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新的研究方法等内容,暗合了中国史学发展的需求。新史学和二三十年代的实验主义史学各有侧重地发展了实证主义史学的两个宗旨。  相似文献   

14.
毛泽东是一位具有深厚历史素养的马克思主义政治家,他的史学思想博大精深。他的历史观来源于马克思的辩证唯物史观,其史学思想包括:历史发展矛盾论,历史发展动力论,历史发展整体论,历史研究目的论,历史研究方法论五大方面。他的史学思想对建国后史学研究产生了积极的影响,其史观、史识、史学研究方法推动历史研究取得了大批成果,对繁荣哲学社会科学做出了贡献,同时由于其历史局限性和不适当的政治运动,对建国后史学研究也造成了一些不利影响。  相似文献   

15.
史学评论是从一定的社会阶级利益出发,按照一定的史学观点和评论标准,对史学现象和史学作品进行分析和评价,对史学发展规律的探索和认识。史学评论对历史研究具有直接的指导作用。史学的发展和进步,离不开史学评论。一、史学评论的性质 (一) 史学评论是对史学自身的认识史学评论也属于史学的范畴,但它是史学大家族中一个比较特殊的成员,因为它不同于一般意义上的史学,而是史学的派生物。作为一般意义上的史学,是以客观历史过程为对象,以反映和总结客观历史过程为基本内容和基本任务。但史学评论对象不是人们以往的社会实践活动,不是客观历史过程,而是历史研究者的思想理论及其研究活动,是史学现象和史学著  相似文献   

16.
《史学要论》是李大钊从事唯物史观教学和研究的最终成果,亦是其作为一代学术大师的经典传世之作。《史学要论》内容丰富,结构严谨,体系完备,博大精深,旨在建立以唯物史观为指导思想的历史科学的学科体系。在中国史学史上,《史学要论》堪称近代中国第一部比较系统全面的史学理论著作,开创了中国的马克思主义历史学派,建立了崭新的研究范式,有力地促进了中国传统史学的近代化和史学理论研究的深入发展,因而在近百年来中国知识与制度体系的革命性变革中占有独特地位,贡献卓越。  相似文献   

17.
本世纪八十年代以来,在中国史学界兴起地一股比较史学的热潮,越来越多的史学工作者开始尝试运用比较研究方法来处理和解决历史研究中遇到的实际问题,取得了一系列成果,推动中国史学研究的发展。比较研究方法已成为当代史学研究中经常使用的重要方法之一,本文拟对历史比较研究作一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8.
根据历史课程改革的精神和主旨,结合本人从事新课程教学以来的认识体会,我认为在历史教学的课程改革中应该特别注意以下几点。1.优化更新历史知识随着某些传统的观点已被抛弃,历史研究新成果也不断出现,许多历史概念、历史结论也必然随之补充改进、发展完善;许多关于历史现象、历史人物的评价也必然发生改变,因此,历史教师首先要与时俱进,要经常了解史学动态和史家新观点,及时把握当今史学发展动态和了解新的史学成果,把史学研究的新成果吸收到中学历史教学中去,使课本知识富有时代感,更好地为推进历史课改服务。2.实现知识的交叉融合,成为…  相似文献   

19.
在中国历史教育走过一百多年的历史进程中,近代的学校历史教育(1903—1949)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本文强调,历史学应将历史教育史纳入其研究的视野,科学合理地构建基于史学视野下的学校历史教育史研究体系,从史学、教育学的角度掌握研究学校历史教育史的理论与方法。  相似文献   

20.
随着史学研究规模不断扩大,研究文献和科研成果激增,造成某些选题内容重复交叉,以及查找的困难。在这种情况下,大力加强史学情报工作,用科学方法对史学信息进行搜集、存贮、检索和分析研究,以建立适合于史学情报特点交流系统,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一、史学研究与史学情报工作的关系首先,史学研究需要史学情报。历史研究的特殊性,决定了它对史学情报的依赖性。历史不会重演,不能采用直接观察法和实验法为历史作结论,必须依靠史料,间接进行研究。人类社会留下史料的种类繁多,数量巨大,搜求不易。这种状况使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