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知识经济时代,信息的爆炸性增长,知识的惊人更新速度,要求成人自学者不仅要懂得获取知识。而且要掌握获取知识的方法。读书学习需要的是痴迷于学、致一不懈的精神,用恒久之力,方有恒久之功。学问需待一点一点地做,知识需要慢慢地“焊接”,惜时积学,点滴储宝。读书要讲求最佳阅读心理结构,静心治学,深入其里,知疑善思,以疑引思,捕捉灵感,构建科学的智能结构,用创造性思维去解决久困未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2.
教育部新颁发的《中小学图书馆(室)规程(修订)》明确指出:“图书馆(室)和学科教师要组织形式多样的读书活动,对学生进行课外阅读指导,并开展图书情报教育课程,包括图书和图书馆(室)知识介绍、工具书使用方法、图书的选择检索和读书方法以及读书卫生知识等方面的指导,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终生学习的能力。”阅读,是人们获取间接经验的主要途径之一。通过阅读,人们可以获取新的信息,丰富知识储备,改善知识结构,提高综合素质.同时达到提高  相似文献   

3.
读书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我们要增长知识,提高素质,丰富想象力,提高创造力,都需要读书。那么,到底怎样读书效果才能好呢?老师们常说,读书要读到“字里面”,这是什么意思呢?这就是说,要深刻理解作者通过文字想告诉我们的真正意思。而做到这一点,我们要从下面四个方面着手。  相似文献   

4.
唐代著名诗人杜甫说过:“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道出了读写结合的重要性。读书与写作结合起来,是我国传统的作文教学经验。当今人们提倡“自主学习”,作文教学也同样强调要指导学生灵活地运用平时阅读中所学到的知识与技能,因为学生作文的知识与技能是通过阅读获取的。学生通过一篇篇文章的阅读,学到了许多有关作文的知识与技能,每读一篇都学一点,吸收一点,积累一点,读得多了,积累也就多了,渐渐地融会贯通了,  相似文献   

5.
高尔基曾说"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可见在他看来,书籍对于人类发展的重要意义如同改变世界的技术革命一样。弗朗西斯·培根也发出"知识就是力量"的感叹。可见,哲学家对于读书、知识的看重要高于万物。在日常学习中,读书是一个人获取知识最经济、最快捷的途径。然而,读书需要一定的方法,科学的读书方法或习惯可以使一个人在同样的时间内获取更多的知识或人生道理。在现阶段小学语文教学中,对于读书质量异常看重。主要围绕小学生读书方法进行探讨,指出读书的目的,提出相应的读书建议。  相似文献   

6.
<正>一个人穷尽一生走过的路做过的事终究是有限的,无法涵盖生命美妙之万一。我想要让自己的生命丰富多彩,即使难以变得流光溢彩,至少也要不那么灰暗无趣,所以我选择读书。"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其实书中的东西远比这些丰富,而且有用得多。按社会学来讲,书是传承人类知识的载体。前人用一生心血探索得到的知识和规律被记录在书上,后人用阅读的方式获取,这便是读书的重要性所在,获取知识,打磨思想,最终获得智慧。  相似文献   

7.
知识的直接来源是实践。但经过几千年的历史发展,人类积累的实践经验已浩如烟海。时代发展到今天,获取知识,已不需要时时、处处、事事去实践了,对于儿童少年来讲甚至可以说获取知识的渠道主要是读书。所以,办学校、办教育要把带领学生多读书、读好书作为当务之急。读书是接受教育的重要形式,读书是教书育人的重要过程,读书是德、智、体、美主动发展、生动活泼地发展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所以,人们常常把"上学"叫做"读书",把接受学校教育统称为"读书"。  相似文献   

8.
我说过,读书往往不是为了上进,而是为了获取知识的快乐。因为书并不以用处告人,用书之智不在书中,而在书外,全凭观察得之。  相似文献   

9.
读书是学生学习语言、获取知识的重要渠道。所以在语文教学中要注重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使学生会读书,喜爱读书,从书中寻找知识,寻找真理。张因若先生曾说“阅读教学,第一是读,第二是读,第三还是读。读懂的过程就是阅读能力形成的过程,就是语感形成的过程,语言积累的过程”。因此,教师要指导好学生朗读,培养其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  相似文献   

10.
《新作文》2006,(4)
读书“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读书是获取间接知识的捷径。书是知识和信息的集装箱。人一生中大量的间接知识都要从书本中获取。特别是在青少年时期,辨别能力弱,读书是最好的汲取营养的方法,书就像阳光雨露陪伴着我们成长。读书好比爬山.登得越高望得越远;读书好比耕耘,汗水流得越多,收获越丰富。  相似文献   

11.
《中小学图书馆(室)规程》明确指出:“组织形式多样的读书活动,对学生进行课外阅读指导,包括图书和图书馆知识介绍、工具书使用方法、图书的选择和读书方法以及读书卫生知识等方面的指导。有条件的学校可以开阅读指导课并纳入教学计划。”阅渎,是人们获取间接经验的主要途径之一。通过阅读,人们可以获取新的信息,丰富知识储备,改善自己的知识结构,提高综合素质,同时达到提高道德修养的效果。所以,它是一项有意义的、重要的社会活动。由此可见,阅读指导在学校教育工作中具有重要的地位。  相似文献   

12.
我的教师生涯已有30余年 ,与书打交道49年 ,从我的成长经历来看 ,我是遵循着读书—教书—教研—写书的阶梯不断攀登的。读书读书是心灵活动。“读书看报 ,求知之道。”学生取得知识获得技术掌握本领需要通过上学读书学习 ,由不知到知之 ,由知之甚少到知之较多。只有经过勤奋读书刻苦学习 ,才能将古今中外的知识技术本领汇集脑中 ,日积月累 ,月复一月 ,年复一年 ,成为对社会对人类有用的人才。没有条件上学读书的人 ,更要读书学习 ,通过勤奋自学刻苦钻研 ,学到知识技术本领 ,成为对人民有用的人才。读书要有选择 (特别是青少年更应如此 )…  相似文献   

13.
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读书是获取知识的重要途径 ,也是丰富写作素材的主要源泉。如何读书颇有学问。大凡在学业上有所成就的人 ,大多勤于读书并善于读书。面对浩瀚无涯的知识海洋 ,怎样在有限的时间里 ,汲取我们需要的知识呢 ?怎样才能提高读书的效益呢 ?我们不妨学习一下古代学者倡导的“六义读书法”。一、读书要正义。所谓“正义”就是要弄清书中的理论概念。一般人读书通常有两种方法 :一种是寻章摘句式 ,读得很细心 ,钻研每一段 ,以至每一句 ,这样读书态度令人敬佩 ,但其缺点就是“只见树木不见森林” ,把所读书的主要观点、思想忽略了…  相似文献   

14.
我国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有句名言:“教是为了不教”,而“不教”的前提是学生要有很强的自学能力。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无疑要从课本开始,因为课本知识的学习是学生获取知识的起始阶段。课堂上教师要有意识地引导学生会读书、乐读书,并把读书当作获取知识的自觉行为。所以课堂教学不仅要教给学生阅读的方法,还要培养学生良好的读书习惯。在物理教学中,首先要教会学生会读物理课本,这是培养物理自学能力、提高物理教学成绩的首要环节。  相似文献   

15.
读书的方法很多,因人而异.读书没有捷径,读书要下苦功夫,有一定量的时间作保障,付出一定量的脑力劳动.但读书有没有窍门儿,据我个人来看,应该有一些.对我们一线教师来说,每天要做大量的工作,还要做很多的家务,还有多少时间来读书?我想,要在有限的时间提高读书的质量,需要掌握一点小窍门.下面,用“三个一”来概括我读书的技巧.  相似文献   

16.
由博返约,与其说是一种读书方法,毋宁看成是一种阅读的“战略”。博,就是博览,即博览群书,通过广泛阅览获取丰富的知识。约,就是简约,精要。由博返约,即由博览到专攻.在广泛涉猎之后,集中精力专攻一点。广中求精,博中求专。  相似文献   

17.
如何指导学生学习,这是每一名教师在教学中都要面临的一个问题,如何教会学生读书,使学生既动脑又动手,在迫切需要的情境之下获取知识是读好书的关键所在,以前人们把读书作为文科教学的重要手段,而在数学教学中却没有发挥出它应有的作用,实际上,每个学生必须认真读好数学课本,而且只有认真地读好数学课本,才能够获取知识的精华,关键在于教师如何去引导。 我正是基于上面这一点,要求学生课前去读书,也就是搞好课前的预习,因为有目的的预习读书是学好数学的良好开端,也是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的开始,为了引导学生搞好课前的…  相似文献   

18.
中央教科所戴汝替在《拼音教学科学化问题》一文中指出:“儿童入学的第一需要是知识的满足感和成就感,是识字读书的自愉感和自豪感,是渴求信息的沟通和内心的感受的表达。归结到一点,就是‘识字读书,说话写字’。”事实上,充分满足了这个需要,一切的教育——无论是知识的、做人的、体魄的、心理的还是其他什么的,都会变得“水到渠成”、“迎  相似文献   

19.
实施自学能力的培养无疑要先从书本做起,因为书本是学生获取知识的起始阶段。所以,教给学生读书方法,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特别是读好数学课本,是培养数学自学能力的首要环节。学生如果能做到会读书、乐读书,并把读书当作获取知识的自觉行为,那么自学习惯也就成在其中了。笔者在这方面独辟蹊径,从如下四个环节去刻意培养学生的读书习惯。  相似文献   

20.
中等职业教育国家规范教材《英语(基础版)》要求职高生既要学习语言知识,又要掌握语言的交际技能。要做到这一点.英语教师就需要一种切实有效的教学方法。实践证明,开放式英语教学既有利于创设和谐并充满个性化的语言学习环境,又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信心,使学生主动参与语言实践活动,独立获取知识,培养学生自主学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