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8月初,中央电视台在新闻联播节目中播出了湖北嘉鱼县牌州湾决口,在波涛滚滚的洪水中,小江珊正趴在一棵树上,随时都有被洪水冲走的危险。在这十分危急的时刻,武警湖北消防总队的4名于警赶来了,他们驾着冲锋舟冒着生命危险向小树靠过去。在冲锋舟接近小树的一刹那,一名消防战士伸出双手,从湍急的洪流中把小江珊抱进冲锋舟里……瞅到这感人的画面,我们热血沸腾,激情难抑,眼睛猛的一亮:凭着政治敏感和对好新闻的分析能力,我们不禁感慨地说:“好、好、好哇!这是一条千年难遇、万众关心的独家好新闻。”后来事件的发展:让江珊参…  相似文献   

2.
抗洪札记     
寻找小江珊去年8月3日至8月11日,中央电视台反复播放一个镜头:滔滔洪水中,一个小孩紧紧地抱着快要被洪水淹没的树枝,一只冲锋舟开过来,武警叔叔及时将小孩救起。这个小女孩叫江珊,才6岁。8月1日晚8点多,湖北嘉鱼县 洲湾长江内堤决口,奶奶带着最疼爱的小江珊往前跑,跑着跑着洪水来了,奶奶奋力把小江珊推上树说:“孩子,你要抱紧树别松手,等着解放军叔叔来救你……”奶奶的话还没说完,就被洪魔吞没了。就这样,小江珊在水中泡了9个多小时,直到第二天6时,两位武警湖北消防总队的叔叔把小江珊救起。这个镜头始终在我…  相似文献   

3.
咆哮的洪水,孤零的小树。一个小孩正死死抱住树干,洪水已淹到其腰部……前一时期,中央电视台播出的这一组电视新闻画面,仿佛一下子把后方人们的心拉到了抗洪前方,那么真切,伸手可触,人们注意到,画面摇晃不定,略显匆忙,也透着一丝紧张。但拍摄者最终在摇摆不稳的冲锋身上,冒险记录下武警官兵抢救小江珊的全过程。拍摄者是湖北电视台电视部记者向培风\蔡文祥,他俩舍身忘死向世人推出一部’98中国抗洪经典之作。今年入汛以来,当历史上罕见的长江全流域的洪涝灾害和嫩江、松花江流域超历史的特大水灾袭来之后,抗洪抢险成了社会各…  相似文献   

4.
特定的新闻空间,正在发生的事实,是电视消息的存在方式和表现形式,也是电视记者采访追求的最佳境地。可以说,’98抗洪优秀报道获一等奖的7条电视消息,都是体现了这一电视特性的示范之作。8月1日晚上8点多钟,湖北嘉鱼县簰洲湾溃堤,湖北电视台记者10点多钟就由武汉市赶到了现场。那条反映解放军救民于水深之中的情景,特别是小女孩江珊的那一组被人称为传世之作的珍贵镜头,就是记者抢拍的。在拍摄营救小江珊的过程中,冲锋舟作90度大拐弯的瞬间,记者几乎被甩出舟外。电视记者若无将生死置之度外的大无畏精神,那些具有极强…  相似文献   

5.
没有人忘记1998年夏秋之交,我国人民在党的领导下奋战洪魔那些惊心动魄的日日夜夜。然而,对于九江人民和中国青年报的同仁,更难忘的是这年8月7日这个特殊的日子。 那天下午二正在长江九江段采访的中国青年报摄影记者贺延光,准备去灾民安置点拍照,忽闻决口的消息,于是立即调转车头直奔决口处的四号闸。他在冲锋舟上,一面抢拍决口现场.一面用手机向远在北京的编辑部报告现场实况:“今天13时左右,长江九江段4号闸和5号闸之间决堤30米。洪水滔滔,局面一时无法控制。现在,洪水正在向市区蔓延。市区内满街都是人。靠近决…  相似文献   

6.
2004年10月18日凌晨4时53分,一列由沈阳开往湖北的列车在邯郸站徐徐进站了。站台上,冒着黎明前的寒气和浓雾,河北肥乡县法院女院长王晓平亲自率领20多名法院干警心情激动地等待着一个重要“人证”的到来。  相似文献   

7.
斗歹徒     
一天,武警某部宣传科副科长周铁再、某部副参谋长邵定华带领政治处陈干事和聂干事前往少林寺景区执行公务。当他们行至少林寺院附近时,忽然有一对自称台胞的青年男女气喘吁吁地跑到他们面前,言称途中遇到两名歹徒的抢劫,请求帮助。原来,这对游客来自台湾省高雄市,他们下榻在郑州亚欧大酒店。中午时分,俩人包租一辆黄色“面的”专程来到名扬海内外的少林寺游览。当车快行至到少林寺景区入口处时,突然遇到两名男青年的拦截:其中一人自称是少林景区的工商人员!要搭一段路。不想,俩人上车后便原形毕露,要挟这对台胞交出身上所带全部…  相似文献   

8.
百姓的郝记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百姓的郝记者哈尔滨日报记者晨阳编者按:今年3月8日,本刊收到黑龙江森林工业总局魏成群、丛荣同志的来信,信中说:“编辑同志:我们含着热泪向贵刊推荐哈尔滨日报一名女记者的感人事迹。哈尔滨人称她是我们百姓的好记者!”在此我们就转载这篇文章。在新闻圈里,郝志...  相似文献   

9.
1998年夏秋,当百年不遇的特大洪水袭来的时候,我们的摄影记者在哪里?他们在风雨长堤上,在汹涌怒涛中,在抢救危难的冲锋舟上,在搏击洪峰的军民中……当人民日报华南新闻编辑部将三组记者先后派往两湖抗洪第一线的时候,只是大体指出个采访思路和意想,出了几个题...  相似文献   

10.
先说一个趣闻:一个主持人在观众的期待中出场.岂料一个不小心,摔了一跤.台下一片哗然.但这位主持人却面不改色,神色自若地爬起来,说了一句话:‘观众们,我为你们而倾倒!”观众报以热烈的掌声。读过这则趣闻,我们从中可以得到一点启示,那就是:幽默的运用,在节目主持中往往可以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从上面这个例子来看,主持人这一无意的跌跤,这一双关的话语,不仅调动了气氛,使观众兴致盎然,而且还为后面的进程作了自然的铺垫,俗话说:“万事开头难”,这无疑是先声夺人的一个好开头.幽默是衡量一个节目主持人综合素质的重…  相似文献   

11.
彭朝丞 《新闻界》2001,(6):20-22
没有人会忘记1998年夏秋之交,我国人民在党的领导下奋战洪魔那些惊心动魄的日日夜夜。然而,对于九江人民和中国青年报的同仁,更难忘的是这年8月7日这个特殊的日子。这天下午,正在长江九江段采访的中国青年报摄影记者贺延光,准备去灾民安置点拍照,忽闻决口的消息,于是立即调转车头直奔决口处的四号闸。他在冲锋舟上,一面抢拍决口现场,一面用手机向远在北京的编辑部报告现场实况:“今天13时左右,长江九江段4号闸和5号闸之间决堤30米。洪水滔滔,局面一时无法控制。现在,洪水正向市区蔓延。市区内满街都是人。靠近决堤…  相似文献   

12.
一天晚上,北京一位朋友打来电话,告诉我:“你当选首届全国百佳新闻工作者了!”我一时不知说什么好,情急中,冒出一句:“假如这是真的,那太好啦!”很快.我的心情平静下来,我想起一件事。那是20多年前,部队在太湖农场筑堤坝。一大,我们班得厂第一名,一时高兴,写厂一篇表扬稿,题目叫《工地上的小老虎班》,送到工地广播站。晚上开饭的时候,广播响了,第一篇播送的就是我写的,全班战友听罢,敲着碗筷欢呼。这是我写的第一篇新闻稿。不儿大,我被调到团政治处当报道员,一年后,提拔为新闻干事,直到今天成为一名党报的记者。…  相似文献   

13.
钟河 《新闻世界》2005,(12):20-21
与妻子敬一丹相比。王晓东的知名度小得多,但他从没有自卑的感觉,因为在家里,敬一丹既是一个温柔贤惠的好妻子。又是一个顾家如命的好母亲,丝毫没有名人的架子。王晓东曾是国家经贸委的一名公务员,后来下海经商。成了华泰财产保险董事长兼CEO。近日。王晓东接受记的采访,谈起妻子敬一丹时.掩饰不住满脸喜悦.用一个商人的口吻说:“娶敬一丹为妻,是我这辈子做得最成功的一笔‘买卖’!”  相似文献   

14.
通讯员园地     
张献,虽说你在鹤煤集团公司五矿工作,是一名通讯员,但一和你扯起新闻写作来,就有说不完的话题。有人在基层,总觉得单位小,没有新闻。但你却这样认为,小渠有活鱼,单位小照样有好新闻,这就要看你能不能张网捕住,能不能用“慧眼”发现。1996年8月上旬的一天,暴雨如注,洪水冲跨了马庄桥,五矿经济民警张春明舍生忘死从洪水中救出了卖油农民张成海。你得信后就冒雨赶到了事发现场,顾不上吃饭,采访了当事人和旁观者,连夜赶写了长篇通讯《洪水面前逞英豪》一文,几天后,《河南日报》周末版头题以套红标题刊发,《文汇报》、中…  相似文献   

15.
在雪域高原的二十七年 1959年国庆前,李珊正在阳泉钢铁公司采访,匆接编辑部来电:调西藏日报社。他风风火火赶回太原。报社领导说:“珊,没办法,顶不住”。省委书记陶鲁笳当年是太行五地委书记,武安属五地委管辖,老领导直来直去:“送去14份档案,都打了回来,人家就是要你这位名记。支援西藏是政治任务,不忍痛割爱也不行。你去吧,三年回来。”谁曾料到,这一去竟是9个“三”年——27年!  相似文献   

16.
今年夏天,一场特大暴雨袭击蓉城,河水猛涨,洪水肆虐。成都22个区(市)县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受灾群众达数十万人。灾情发生后,驻蓉武警和解放军部队官兵进行抢险救援工作,仅成都市公安消防支队就出动71次,援救被围困的群众。在这场与洪水搏斗的激战中,成都电...  相似文献   

17.
求木之本     
《国防报》今天这一版提出了当前征兵工作中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一些征兵部门早已强烈呼吁的问题。想起前些日子我到部分军分区、人武部了解今年征兵情况,几乎无一不提出如今兵员质量越来越差的问题,他们异口同声地呼吁:要从大学生中征兵!以彻底解决兵员质量问题。他们排了一下队,如今不是最优秀的青年入伍,而是第“五类“青年才入伍:一类:考上名牌大学。二类:大专或中专。三类:自费上学。四类:进效益好的企业工作。五类:当兵。这不是他们有意贬低我们的新兵!而是实实在在的事实啊!这个事关军队建设命运的大事应该振臂一呼了。(2000年12月18日) 求木之本@董祥起  相似文献   

18.
没有人会忘记1998年夏秋之交,我国人民在党的领导下奋战洪魔那些惊心动魄的日日夜夜。然而,对于九江人民和《中国青年报》的同仁,更难忘的是这年8月7日这个特殊的日子。 这天下午,正在长江九江段采访的《中国青年报》摄影记者贺延光,准备去灾民安置点拍照,忽闻决口的消息,于是立即调转车头直奔决口处的四号闸。他在冲锋舟上,一面抢拍决口现场,一面用手机向远在北京的编辑部报告现场实况:“今天13时左右,长江九江段4号闸和5号闸之间决堤30米。洪水滔滔,局面一时无法控制。现在,洪水正向市区蔓延。市区内满街都是人。靠近决堤口的市民被迫向楼房转移。“ 是时,《中国青年报》在九江采访的记者只有贺延光一人。他深深地感到,出现如此重大险情,对新闻工作者来说最起码的要求,是及时发稿!于是他嘱咐报社接电话记录的同志:“立即报告新闻中心和社领导。我将半小时通报一次情况。我建议见报的电头要标明时间。“ 编辑部决定就采用这种实况“播报“的形式,用简讯作滚动式报道这一重大的突发事件的新闻。于是从8月7日16时5分第一条简讯发出,到次日零点45分,共集纳8条标有报道几时几分的短讯,最短的只有40个字,长的有200余字,并冠以《九江段4号闸附近决堤3...  相似文献   

19.
小小的船,两头尖。我在小小的船里坐,只看见闪闪的星星蓝蓝的天。这是儿子小时候读的一首诗,这是多么美好的诗情画意呀!但是,在现实生活中,我乘着两头尖尖的小船,随着洪浪颠簸,感受到的却是面临天灾,人定胜天的壮烈。6月16日晚,崇仁县发生特大暴雨,县城大街小巷中,混浊的洪水顺流而下。我深深懂得,这场洪水意味着什么。作为台里分管宣传工作的副台长,第二天一大早,我来到编辑部,除留下一名编辑和两名播音员外,其余四名同志全部安排到第一线采访。我选择去受灾最重的六家桥、白路、孙坊三个乡镇采访。这时编辑部主任对我…  相似文献   

20.
今年6月下旬到7月中旬,连续的强降雨以及上游洪水汇聚导致鄱阳湖以及饶河水位屡次超警戒线,鄱阳县大部分乡镇遭受内涝,全县圩堤和山塘水库险象环生。面对险情,数千名驻饶解放军、武警、公安消防和南京军区增援部队官兵火速前往灾区。和当地干部群众并肩作战,共抗洪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