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分析数量关系,寻求解题方法是学习解答两步计算复合应用题的难点。如何突破这一难点?可采用画解题分析思路图的方法。例:食堂原来有大米50千克,又买来4袋,每袋100千克。食堂一共有大米多少千克?要求大米一共有多少千克,就要知道食堂原有大米多少千克和又买来大米多少千克这两个直接条件。原有大米多少千克题已直接给出。又买来大米多少千克,题里没有直接给出,所以不能直接把这两部分的总数求出来。怎样求出又买回大米多少千克?根据已知又买了4袋,每袋100千克这两个条件就可以求出从图中可以明显看出,要求食堂一共有大…  相似文献   

2.
两步计算应用题是应用题教学的一个重点和难点。如何揭示两步计算应用题的中间问题呢?下面以六年制第五册应用题例1加以说明。首先,教师设计一道一步计算的准备题:食堂原有大米50千克,又买来大米400千克,食堂一共有大米多少千克?让学生作复习旧知练习,加深对已学知识点的认识。其次,出示由准备题扩充  相似文献   

3.
在解两步以上计算的应用题时,能准确地提出中间问题,对于学生正确地解答应用题有重要作用。 一、什么是应用题中的中间问题 中间问题,又叫过渡问题。为了有效地解答应用题,从隐蔽的条件中找出回答应用题本身提出的问题前先作出回答的问题,叫中间问题。如:食堂原有大米50千克,又买回4袋大米,每袋100千克。食堂一共有大米多少千克?原有大米数加上又买  相似文献   

4.
例1一个粮店运来5000千克大米,前2天卖出1700千克,剩下的3天卖完,平均每天卖多少千克?例2一个粮店运来5000千克大米,前2天卖出1700千克,剩下的3天卖完。平均每天卖多少千克?通过认真审题,我们会发现,例1与例2几乎完全相同,只有一点细微的差别:第(1)题中“剩下的3天卖完”后面是逗号,而第(2)题中“剩下的3天卖完”后面是句号。虽然两题只是一个标点符号的差别,但所表示的意义却大不相同,解法也不一样。例1中“剩下的3天卖完”后面是逗号,所以,问题“平均每天卖多少千克”指的是剩下的大米…  相似文献   

5.
我在三年级两步应用题教学中,为了帮助差生掌握“中间问题”,采用了以旧引新,由一步应用题向两步过渡的办法,降低了知识的难度,帮助差生较好地掌握了两步计算的应用题。如在教学“供销社运来一批化肥,用大车运了150千克,用卡车运的千克数是大车运的3倍。一共运来化肥多少千克?”这一问题时,我采用了如下方法:出示准备题:(1)供销社运来一批化肥,用大车运了150千克,用卡车运的千克数是大车运的3倍,用卡车运来化肥多少千克?(2)供销社运来一批化肥,用大车运了150千克,用卡车运了450千克,一共运来化肥多少千克?这两道题是…  相似文献   

6.
我的巧算     
数学课上,郑老师出了一道题:一间食堂在8个星期中每个星期所吃面粉的质量分别是55千克、50千克、48千克、54千克、49千克、53千克、54千克和53千克。问平均每个星期吃面粉多少千克?  相似文献   

7.
“必须”表示事理上和情理上的必定要,一定要。“必须”的否定是“无须”或“不必”。翻阅小学数学课本,“必须”的使用频率并不高。即使用,也多见于应用题的分析,且用得恰到好处。举个例子:“食堂原来有大米50千克,又买来4袋大米,每袋100千克,食堂一共有大米多少千克?”(现行统编教材数学第五册P40例1)。书上是这样分析的:“原有的大米加上又买来的大米,就是食堂一共有的大米。原有大米的重量已经知道,又买来大米的重量还不知道,所以必须先求‘又买来大米多少千克’”?(着重号为引者加)。此处的“必须”用得准确、妥贴。  相似文献   

8.
莫让生成性资源悄悄流失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所滨 《江苏教育》2006,(3B):29-29
[案例1]一位教师教学工程问题.出示下题:一天,王大妈去水果市场批水果,苹果、梨一共买了8千克。她带去的钱如果只买梨可买15千克。如果只买苹果可买10千克。王大妈那天买梨、苹果各多少千克?学生解设苹果买来x千克,则梨买来(8-x)千克,列出下列方程解答:  相似文献   

9.
有的学生对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分数乘法应用题和相应的除法应用题,往往分辨不清,那么怎样使学生能够比较熟练地判断该用什么方法解答呢? 分数乘法和分数除法应用题有以下两种类型。 一、题中只有一个量 (一)已知总量,求部分量 如:“小红家买来一袋大米,重40千克,吃了 ,还剩多少千克?” 1、根据线段图来分析 吃了 ,就是把40千克的大米看作单位“1”,平均分成8份,吃了其中的5份。根据线段图,吃了5份,还剩3份,而题中要求的是还剩多少千克。只要求出每份是多少千克,就可以求出剩下的3份是多少。8份是40…  相似文献   

10.
分数、百分数应用题是个整体,各类应用题之间相互联系,相互沟通。教师组织复习时,应在整体思想的指导下让学生经历一个完整的过程,以构建分数、百分数应用题解题思路的结构体系。建议复习时由易到难地进行系统整理,按照整体→部分→整体的路线进行。一、整体疏通联系这一阶段主要引导学生把分散学习的三类基本题进行疏理比较,弄清各类题基本数量关系的内在联系,可以组织学生练习:1.商店运来大米5000千克,卖出了3000千克,卖出大米的千克数占运来的几分之几?2.商店运来大米5000千克,卖出35,卖出多少千克?3.商店运来一批大米,卖出大米3000千克,…  相似文献   

11.
应用题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占有较大的比重,怎样进行复习才能收到较好的效果呢?一、帮助学生整理知识,使之系统化通过复习,把平时分散、孤立的知识条理化、系统化,这样学生在解答应用题时,才能做到融会贯通,运用自如。例如,可以设计这样一组题:①白菜240千克,萝卜的重量是白菜的3倍,萝卜有多少千克?②白菜240千克,萝卜的重量是白菜的4/5,萝卜有多少千克?③白菜240千克,萝卜的重量是白菜的80%,萝卜有多少千克?④白菜240千克,萝卜的重量与白菜重量的比是4:5,萝卜有多少千克?通过以上四道题,把整数的…  相似文献   

12.
周佳 《中国教师》2012,(16):50-51
<正>近日听了一节"用方程解决实际问题"的数学课,课堂中教师逐层展开教学,在最后练习环节出示了这样一道题,"食堂运来280千克大米,吃掉一些后,还剩32千克。问:吃掉了多少大米?"在要求学生认真审题后,教师询问学生  相似文献   

13.
分数应用题是教材中的重点和难点,在教学中为突破这一重、难点,用线段图分析题中的数量关系,是一种比较行之有效地办法.而且通过线段图的分析,其解法可有多种.例1 小红家买来大米和面粉84千克,其中面粉是大米的2/5.大米和面粉各买来多少千克?首先,根据题中条件画出线段图:(1)从图上看出:在84千克粮食里,大米有5份,面粉有2份,一共是7份.用比例分配方法可得:①总份数:5+2=7②大米的千克数:84×5/7=60(千克)③面粉的千克数:84×2/7=24(千克)(2)从图中看出:84千克的对应分率是(1+2/5).可根据分数除法的意义可列式:大米:84÷(1十2/5)=60(千克)  相似文献   

14.
应用题     
一、知识的整理与概括1.想一想,说一说。(1)能把下列应用题的数量关系写出来吗?汽车每小时行驶40千米,自行车每小时行驶15千米,汽车每小时比自行车快几千米?()○()=()汽车每小时行驶40千米,自行车3小时行驶45千米,汽车比自行车每小时快几千米?()()()思考:能找出上面两题之间的异同点吗?(2)用算术方法和方程解下面的题。①粮店运来大米和面粉共6500千克,大米每袋90千克,面粉每袋25千克。大米运来50袋,面粉运来多少袋?②花瓶中原来插着8朵花,加上张红刚买来的2束相同朵数的花一共有…  相似文献   

15.
数学是一门逻辑性很强的学科,知识间存在着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内在联系。在进行应用题复习时,根据数学科的特点,就一道应用题引导学生抓住关键句,进行“换一种说法”的训练,即改变关键句的叙述方式,转换成其它类型的应用题,让学生进行练习、比较,从而系统地掌握知识。我们把这称为应用题复习中的“变式”教学。例如:教学分数、百分数、按比例分配的应用题复习时,先出现应用题:(1)食堂有大米200千克,面粉的重量是大米的114倍;面粉重多少千克?学生练习解答:200×114=250(千克)答:面粉重250千克。这…  相似文献   

16.
教学内容:九义教材小学数学第四册两步计算应用题复习课。  教学要求:1使学生进一步理解两步应用题的数量关系,掌握两步应用题的分析方法和解题思路。2能熟练正确地解答简单的两步计算应用题。  教学重点:分析两步计算应用题的数量关系。  教学难点:掌握两步应用题的结构,揭示解答两步应用题的中间问题。  教学过程:  一、基本训练  1分析中间问题  (1)商店有72千克苹果,卖出46千克,还剩多少千克?  (2)商店有9筐苹果,每筐8千克,卖出46千克,还剩多少千克?  讨论:这两道题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解答第(2)题,要先求什么?  …  相似文献   

17.
这天,动物小学的大象老师出了一道题: 买1千克苹果要6元钱,是1千克橘子价钱的3倍。买5千克苹果的钱,能够买多少千克橘子?  相似文献   

18.
正前两天刚刚学习了稍复杂的方程——已知一个数比另一个数的几倍多几,求这个数(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上册第65页~第68页)。今天让学生做了几道综合练习题以检测学习情况。其中有一道题,由于教师不断启发和追问,注重解题的反思过程,学生的表现异彩纷呈,取得了意想不到的效果。原题:食堂里运进面粉和大米共650千克,其中大米比面粉的3倍还多50千克。求购进了多少千克面粉。学生独立解题,教师在巡视中发现竟然有约38%的学生是这样做的:3x+50=650。当询问他们为什么这样做时,大多数学生都支支吾吾地说不出来。  相似文献   

19.
六年制小学数学第六册第52页,练习十五第八题存在着错误。8.食堂买来100千克盐,用了8天,还剩下48千克,平均每天用多少千克盐?按正确方法解答,应该是:[解法一](100—48) 8=52÷8=6.5(千克)[解法二](100-48) 8=52 8=6(千克)……4(千克)由此可以看出编者误编了.理由是:  相似文献   

20.
应用题教学,不是就题论题,而是通过“同构异形”、“同构异素”的变化,突出应用题的结构特征,从而达到提高学生理解、分析应用题能力的目的。以两步计算应用题为例,说明如下:编题——采用“异形”反映“同构”教师出示四个相关联的数量:面粉5包,每包8千克;大米24千克;面粉和大米一共64千克。要求学生根据上面的4个数量,对照下面的4个式子,分别编出应用题并解答。(1)8×5 24=□(3)8×□ 24=64(2)□×5 24=64(4)8×5 □=64(1)食堂有面粉5包,每包8千克,有大米24千克,面粉和大米一共多少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