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长治日报》的舆论监督,被全国新闻界称为“长治日报现象”而备受关注。那么,长治日报现象的内涵是什么呢?这就是我们经常讲的,舆论监督经常化、深入化和规范化,简称为“三化”现象。先看经常化。长治日报舆论监督有两个栏目:一个是长治日报的《瞭望哨》,一个是上党晚报的《啄木鸟》(长治日报子报)。从2000年2月开栏到现在,四年半时间,1640多天,《瞭望哨》和《啄木鸟》共刊发批评稿件近3000篇。其中《瞭望哨》刊发2106篇,日均1篇多;《啄木鸟》刊发890篇,平均不到两天有1篇。舆论监督稿件达到如此多的数量,在全国媒体也是绝无仅有的。再说深…  相似文献   

2.
《长治日报》创刊于1947年4月4日,至今已走过了58个年头。长治是有着深厚历史文化积淀和光荣传统的地方。近年来,《长治日报》的舆论监督也因吕日周同志的重视、支持逐步在全国闻名。2003年吕日周调离,张兵生任市委书记后继续巩固提高,“长治日报现象”受到各方关注。《望哨》是《长治日报》的舆论监督栏目,《啄木鸟》是长治日报的子报《上党晚报》的舆论监督栏目。5年多来,这两个栏目坚持舆论监督,做到了经常化、深入化和规范化。这“三化”,也就是“长治日报现象”的基本内涵。先说经常化。从2000年2月到2005年12月,2000余天,《望哨》和《…  相似文献   

3.
曾几何时,山西长治日报社的舆论监督备受全国关注,成为我国新闻界舆论监督的“一道风景”,诸多新闻单位去考察学习,许多学者去探讨研究,被称为“长治日报现象”,这种现象的出现与原任长治市委书记的吕日周有着直接的联系,没有吕日周对舆论监督的重视也难有“长治日报现象”的出现。如今,吕日周同志已调离长治数年,长治日报社的舆论监督还能继续下去吗?本文所述的就是长治日报社坚持“瞭望哨”不撤,“啄木鸟”不走,紧紧抓住新任市委书记张兵生继续重视舆论监督的大好机遇,将舆论监督经常化、深入化、规范化,并为此采取了一些行之有效的措施,誓将舆论监督进行到底,,其做法具体、经验丰富、可资借鉴。  相似文献   

4.
作为一张地方党报,要全面把握和深刻理解“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内涵,做好宣传工作,必须在坚持正面宣传为主的前提下,义无反顾地搞好舆论监督,使两者相铺相成,融为一体。长治日报在这方面做了一些尝试,开辟专栏《瞭望哨》瞭望全市城乡,守卫人民利益;在子报上党晚报开辟专栏《啄木鸟》,啄虫除害,匡正时  相似文献   

5.
长治市委书记吕日周严厉批评《长治日报》“死人办报 ,官话连篇 ,没有新意 ,只有死味”。经过一段时间的整改后 ,《长治日报》充满生机 ,成了一份市民争相传阅、交口称誉的党报。总编没换 ,人马照旧 ,报纸的声誉却判若云泥。何以故?窃以为 ,强化舆论监督是《长治日报》起“死”回生的契机。当前 ,舆论监督日益为广大新闻界同仁所认同 ,并努力实践之 ,然而它是那般步履维艰 ,在某些“婆婆”的干预下 ,一些报纸舆论监督“缺席”的现象并不鲜见。或揣摩批评对象的“背景” ,否则“盲目”发表 ,吃不了兜着走 ,弄得没趣 ,严重的还要挨训、受处分…  相似文献   

6.
在新时期,地方党报如何做好新闻舆论监督工作?长治日报在实践中,注重搞好报纸舆论监督和党政监督机关的结合,共同建立联动机制,使舆论监督有权威、力度大、效果好,起到了很好的促进作用,收到了良好的社会效果。 去年3月初,长治日报编委会按照中共长治市委的意见,讨论制订了《长治日报关于加大新闻舆论监督力度报道计划》。为了按质、按规定保证计划的实现,报社抽调7位工作扎实、作风正派、水平较高的编辑、记者组成“舆论监督工作室”,由总编辑王占禹直接领导、直接指挥,并在长治日报、上党晚报两报一版分别开辟了《瞭望哨》、…  相似文献   

7.
近段时期,《中华新闻报》、《羊城晚报》、《新闻记者》等报刊都编发了《长治日报》抓舆论监督的成功经验,看后感触颇深。同样是地方性新闻媒体,为何《长治日报》的舆论监督能有那么大的力度,并取得那么显著的效果呢?无疑,这与长治市委、市政府的有力支持有关,也与他们有一个开明大度,思想解放,一心为民的市委书记有关。  相似文献   

8.
牛天民 《今传媒》2003,(4):83-84
舆论监督工作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这是业内人士的共识。难以搞好的原因不是媒体不积极、而是我们的一些领导喜欢报喜不报忧、怕惹事,因而对舆论监督嘴巴上说得好听,实际行动上却不怎么积极支持。但在我们国家里确实也有一些舆论监督搞得比较好的媒体,他们利用这一特殊工具有力促进了当地的“两个文明建设”。譬如:山西省长治市的《长治日报》就在这方面开了先河,为全国媒体树立了榜样。《长治日报》舆论监督搞得好的关  相似文献   

9.
在坚持正确宣传为主的前提下,如何正确引导和积极开展舆论监督?《长治日报》编委会牢记一个宗旨,把握“三为”方向,正确处理舆论监督与自我监督的关系,在监督中强化自律意识,在自律中提高监督水平,求真求实求公正,立言立德立形象,自2000年以来推出批评报道329件,基本做到篇篇有回音,件件有落实。人民群众满意,被曝光对象满意。2001年,《长治日报》和她的子报《上党晚报》订阅份数分别比上年递增20%和30%。  相似文献   

10.
舆论监督难,党报做舆论监督报道时更要慎之又慎。总结多年来做舆论监督报道的经验,《丽水日报》认为:地市党报要"巧"做舆论监督,才能收到事倍功半的效果。  相似文献   

11.
仁义 《传媒》2002,(6):1
《羊城晚报》刊登了一篇《市委书记推动舆论监督》的通讯,《报刊文摘》分两次进行了转载。说的是山西省长治市市委书记吕日周上任伊始,狠抓媒体开展舆论监督的事。 吕日周书记上任第三天,就向《长治日报》领导下达了“新闻监督令”。此后他又把报社总编辑叫到自己的办公室,拿着报纸批评说:“这是一份由无能总编无能编辑无能记者办的一份无能报纸!”批评之严厉,措词之激烈,实属罕见。为何说“无能”,报纸上少有或没有舆论监督和批评报道。他要求《长治日报》:批评报道必须天天有,必须追根求源找到责任  相似文献   

12.
丽水日报历来重视舆论监督报道。早在1987年,就有舆论监督文章《国家给农民的化肥哪里去了?》获得浙江新闻奖一等奖。从2004年7月开始,丽水日报还专门开设了以舆论监督报道为主的专版《新闻调查》。7年多来,此专版从未间断,刊发了大量在社会上具有重大影响的文章。  相似文献   

13.
关于舆论监督,山西<长治日报>总编辑弓德旺曾提出"三敢"精神:敢于吃苦、敢于吃亏、敢于惹事--没有吃苦的精神,不愿搞舆论监督;没有吃亏的精神,不能搞舆论监督;没有惹事的精神,不敢搞舆论监督.  相似文献   

14.
我在长治日报社工作33年,先后经历了8位市委书记。与时任中共长治市委书记吕日周同志相处共事的三年,《长治日报》和《上党晚报》推出舆论监督稿件近千件,批评了930多人,那段日子好比坐在"火山口"上办报,随时都会遇到风险。但是,报纸受到广大读者的欢迎,报人受到人民群众的尊重,回想起来,也很值得。吕日周同志对办报既是内行更是高手,用报纸指导工作站得高、拧得紧,对报纸的要求很严格很具体,几乎对每天的  相似文献   

15.
长治日报     
《采.写.编》2014,(1):F0004-F0004
《长治日报》的前身是《长市导报》,创刊于1947年4月4日,是晋冀鲁豫解放区最早韵地市党报。经过60多年的发展。长治日报社目前主办有《长治日报》、《上党晚报》、长治手机报和长治新天地网,  相似文献   

16.
<正>第33届中国新闻奖评选结果揭晓,由《青岛日报》报送的《“垃圾围村”亟须“解围”》荣获中国新闻奖舆论监督报道三等奖。至此,《青岛日报》自2020年以来,已有三篇舆论监督报道获得中国新闻奖。《青岛日报》于2019年2月组建舆论监督部,记者们以“邱正”作为集体笔名,开启了常态化舆论监督,截至目前已刊发500余篇舆论监督报道,推动解决了一批涉及营商环境、百姓急难愁盼和城市治理中的难点、堵点问题,有效提升了党报的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  相似文献   

17.
"舆论监督的双重认可"是指政府部门与广大百姓都对同一篇报道的客观公正表示认同,这样既容易使问题得到妥善解决,又不至于让任何一方感到委屈.石家庄日报连续几年不断加强舆论监督方面的报道,不仅增加了版面,而且将重大舆论监督报道放在一版重要位置刊发,让舆论监督报道成了石家庄日报的一大亮点,成了广大读者喜爱的必读内容.由于在报道中力求做到"双重认可",虽然"报忧"的报道多了,但令读者喝彩的报道多了,得到领导表扬的报道多了.  相似文献   

18.
本刊讯山西长治日报社为纪念抗日战争胜利、上党战役大捷和长治解放暨建市60周年,结合开展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从3月份开始隆重推出“在太行山上”大型专题报道活动,在《长治日报》、《上党晚报》分别开辟了《从井冈山到太行山———中国革命光荣之旅》、《太行山———永远的丰碑》、《经典长治———百名最具影响力的人物》等栏目,还与人民日报文艺部、长治市委宣传部等单位联合举办“长治杯太行精神颂”征文活动。(占禹)长治日报举办“在太行山上”专题报道活动@占禹  相似文献   

19.
作为一张地方党报 ,要全面把握和深刻理解“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内涵 ,自觉当好宣传的播种机和排头兵 ,必须在坚持正面宣传为主的前提下 ,义无反顾地擂响舆论监督的战鼓 ,使两者相辅相成 ,融为一体。长治日报在这方面做了尝试 ,开辟专栏《瞭望哨》 ,守卫人民利益 ;在子报上党晚报开辟专栏《啄木鸟》,四处啄虫除害 ,匡正社会风气 ,报纸面目一新 ,声誉大振 ,发行量成倍增长。党报的喉舌作用发挥得更加充分 ,同时促进了干部作风转变 ,为确保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各项任务目标的落实创造了良好舆论环境。领导表扬报纸是市委开展工作的好帮手 …  相似文献   

20.
周天 《新闻记者》2003,(6):52-52
前一阵子,报纸上出现了吕日周热。吕日周身上,最引人注目的,就是一个舆论监督问题。吕日周狠抓长治市市委机关报《长治日报》,运用报纸对长治市的党政干部进行舆论监督。举个明显的例子,长治市的教师欠发工资问题,长期不得解决,吕日周除了明查暗访以外,还利用《长治日报》点了市教育局长和分管教育的副市长的名,公开声言,谁欠教师工资谁就得下台。这一来,在全市范围引起了极大的震动,终于彻底解决了教师的欠发工资问题。至于全局上的官风问题,吕日周则是提出了一个“抓公开”的口号:“县、乡、村书记抓公开,谁不公开谁下台。”他写文章指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