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知己知彼,百战百胜”。作为班主任,了解学生是做好工作的前提。班主任要千方百计地走进学生心灵,要看着学生的脑电图去开展育人工作。为此,班主任一要做到“六有数”:对学生的家庭状况心里有数,对学生的身体情况心里有数,对学生的性格特点心里有数,对学生的个性特长心里有数。对学生在班级中威信心里有数,对学生在各项活动及科任课堂表现心里有数;二要做到具备“五心”:爱心、耐心、细心、恒心、智心。  相似文献   

2.
高军 《学苑教育》2012,(18):70-70
教师对学生的爱,是对学生心灵的呵护,是一种激励、一种引导,是崇高而神圣的爱,是学生成长的力量之源,是激发学生向上的动力。爱学生就要了解学生,尊重学生,信任学生,要对学生严慈相济,对学生一视同仁,理解学生,严于律己,做好表率。  相似文献   

3.
通过问卷调查和访谈等形式对北京城市学院学业问题学生进行调查,对学籍变化学生和违纪处理学生进行访谈和统计分析,并对普通学生的学业情况和出现过学籍处理、违纪处理学生的学业情况进行比较研究。分析学业问题学生家庭、心理、行为等特点,为避免学业问题的发生制定学风巡查制度、考勤制度、严格考试制度和家长联系制度,对出现学业问题的学生建立学籍处理答辩制度、处分解除制度和重点学生追踪制度,以促进学业问题学生的教育转化。  相似文献   

4.
对学生的理想信念教育要根植于学生的实际,贴近学生身边的生活,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用学生熟悉的、与他们家乡、父母、亲人密切相关的真实素材教育学生。结合学校对学生开展理想信念教育的实践,探讨对学生进行理想信念教育"接地气"的实施途径。  相似文献   

5.
对重庆市25所中职学校1497名学生进行职业能力测评和问卷调查发现,35.07%的学生处于名义性能力水平、58.65%的学生达到功能性能力水平、6.28%的学生达到过程性能力水平、没有学生达到整体化的设计能力水平,学生职业能力水平总体偏低。回归分析结果表明,学校重点级别、实习企业类型、实习企业对学生的专业指导、实习企业对学生的人文关怀、学生专业承诺等因素对学生职业能力具有显著正向影响。为促进学生职业能力发展,应进一步建立健全学校重点建设投入机制、实习企业甄选机制、对实习学生的专业指导和人文关怀机制、学生专业情感教育机制等。  相似文献   

6.
徐梅娟 《林区教学》2014,(11):102-103
学科教学是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重要途径。化学史中蕴藏着丰富的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重要史料。基于此,从帮助学生了解化学史概况,能唤起学生强烈的学习追求、能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能培养学生正确的科学观、能对学生进行意志品格教育等四个方面,阐述化学史的教育功能,以期在化学教学中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7.
常志强 《教书育人》2009,(12):18-19
对学生的人文关怀就是对学生的生存状况与成长环境的关怀,是对学生尊严的肯定,对学生精神自由的解放。课堂教学中的人文关怀就是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要尊重学生的情感和需要,弘扬学生的个性,开发学生的潜能,捍卫学生的尊严.培养学生完美的人格。长期以来,农村学校由于受环境条件、观念意识等因素影响,课堂教学中缺少对学生全面、  相似文献   

8.
激发学生浓厚的阅读兴趣是培养、提高学生阅读能力可持续发展的前提条件。要激发学生浓厚的阅读兴趣,对材料的选择要鲜活、充实,诱发学生阅读的期待;对阅读的引发要新奇、别致,唤起学生阅读的激情;对情感的触发要真挚、强烈,产生学生阅读的共鸣;对问题的设置要精致、巧妙,激发学生阅读的思索;对创新的挖掘要夯实、主动,拓展学生阅读的思维。  相似文献   

9.
一、问题的提出 在教学工作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的教学工作不能离开学生,对教学工作的评价也不能离开学生.学生对学校教学工作的态度、对课堂教学的感觉、学生在课堂上的所作所为、所思所想、学生的学习方式和学习习惯、学生对老师的看法、对老师课堂教学的看法等因素都是教学工作和教学评价工作中必须考虑的.因此,在研究课堂教学评价体系时,我们首先需要了解来自学生的信息,以便能够更全面、客观地作出相应的教学评价.  相似文献   

10.
换位思考体现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教育理念,培养学生换位思考能力为高职院校学生道德培养提供了新的视角。本文分析学生换位思考的对象,借助活动体验法、故事感悟法、心理暗示法、角色扮演法、想象训练法等方法实现学生对学生的换位思考、学生对家长的换位思考、学生对老师的换位思考、学生对用人单位的换位思考,最终培养学生的换位思考能力,旨在加强学生的道德素养,提升高职院校人才的培养质量。  相似文献   

11.
《考试周刊》2016,(97):116-117
当代教育改革的主题是强调学生的主体作用,倡导学生主动学习、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积极性与参与性,突出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作为新课程改革的实践者,在教学过程中作者认识到:只有通过对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让学生对历史感兴趣,才能真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才有利于引导学生主动学习,进而进一步发挥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作用,因而新课堂实践中对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就显得尤为重要。本文试以导学案创设情境、对比设问、故事引入、开展活动和现实功能五个方面阐述对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产生、调动、培养、巩固策略。  相似文献   

12.
小升初转衔教育不仅对普通学生十分重要,对智障随班就读学生同样不可忽视.在智障随班就读学生小升初转衔教育中存在着学校教育管理不完善、普校教师及学生对智障学生接纳态度低、教师特教理论知识匮乏、对智障学生指导随意性大、智障学生学习态度消极、不能掌握学习方法等问题.对此,应做好教育管理、学习环境、学习心理、学习方法四方面的衔接,从而让智障随班就读学生顺利转衔,尽快适应中学的学习生活.  相似文献   

13.
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主体性是学生显而未见的内在属性,这是他们天生就有的,不是后天练就的。主体性主要表现为独立性、能动性、创造性,即是学生对自我的认识和自我更迭的不断演进;对某件事物的定位,外部世界的适应、对现实的超越。教育首要的任务就是如何释放、开发学生的主体性,唤起学生主体意识的觉醒,鞭策学生自我提升。教师如何引导学生稳步发展,激活学生主体意识直接关系到学生的茁壮成长,对学生的现在和未来都将产生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大学书法教学不仅仅是对学生进行书法技能的训练,还应包括对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书法中的审美教育就是通过引导学生对书法作品的欣赏、具体实践,来陶冶、塑造、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从而完善学生的人格和心理结构.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5.
杨琦 《考试周刊》2021,(2):109-110
对高三学生来说,对知识的复习更具有探索的价值,能够加深自己的学习印象,提高自己的学习质量.高中思想政治教师开展复习教学,指导学生复习,能够巩固学生课堂所学知识,增强学生的实力.教师为学生寻找生活中的热点话题、寻找学生易错问题、利用思维导图、利用三维动画、开展学生合作学习、开展学生实践体验,为学生提供了思想政治知识学习的...  相似文献   

16.
引导学生结合教材练习写作是提高学生习作能力的有效途径之一。它是学生初学写作的最佳途径,只要老师们能注意因材施教,有计划地组织学生练习,学生的写作兴趣和水平就一定会有所提高。作者从引导学生对优美章节练习仿写、引导学生对相关文章练习改写、引导学生对文章细节进行扩写、引导学生对长篇文章进行缩写等方面进行阐述,希望对同行有所启发。  相似文献   

17.
热爱学生是教师在履行教师职责中所产生的最崇高的道德情感,也是教育好学生的前提。没有对学生的爱,就谈不上对学生进行真正的教育。热爱学生是教师做好教育工作的重要前提条件。教师对学生的爱,是教师和学生心灵之间的通道,是开启学生心智的钥匙。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技能的获得、智力的发展、  相似文献   

18.
对学生开展素质教育,特别要重视对学生进行思想素质教育.政治课具有对学生进行思想素质教育的职能且具有独特优势.学校开设政治课的根本目的就在于通过对政治理论的传授进而达到教育学生、引导学生,使学生成为有正确的政治观念、道德观念,形成健全的人格和健康的品行.  相似文献   

19.
特殊的学生很难融于集体之中,需要班主任教师给予特殊的关爱,才能保证他们顺利完成学业、长大成人。在教学中,对智障学生要耐心培养感情、对心理脆弱学生要帮助他们树立自信心、对生活经历坎坷的学生要付出真心的爱、对经济有困难的学生要帮助他们寻找经济来源、对成绩落后的学生要帮助他们端正学习态度,树立理想。  相似文献   

20.
教育从尊重开始.尊重学生.是教师从内心深处对学生的发展怀着积极、善良的期待,是为师者灵魂深处对学生关爱与负责的态度.尊重是相互的,教师在尊重学生的同时,也就会换来学生的尊重.尊重学生不仅意味对学生的爱、期待.还意味着合理,有效的管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