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刘晓娟 《文教资料》2008,(31):10-11
人类社会对于情感道德的培育和认识,最先形成于家庭组织之中,家庭是一切人伦的起点,因此,元代杂剧创作中涉及家庭伦理题材的悲剧作品很多,在描写家庭生活题材的剧作中,总是以父子、夫妇、兄弟关系为核心,在剧情中积极表现父子、母子、婆媳、夫妻、兄弟、妯娌、妻妾等伦理关系.本文就元杂剧家庭伦理悲剧中"谋财背义"模式进行研究,分析这些作品所暴露的置身其间的人们所遭遇的生存困境与文化困境.  相似文献   

2.
李卉 《涪陵师专学报》2013,(4):69-73,136
自1930年代中期始,已有文章对何其芳的创作进行评论,民国时期的相关评论主要集中在三个方面:对何其芳早期作品《汉园集》、散文集《画梦录》的评论;对何其芳延安时期文艺思想的评议;1940年代对何其芳散文及创作道路转向的评论。民国时期对何其芳散文创作的研究居多,有论者提出"何其芳体",因当时何其芳《画梦录》影响较大,成为不少散文写作者模拟的对象;而对何其芳创作道路转向,1930年代末期开始即有不少敏锐的评论者便已给予了相当的关注,一直延续到1940年代末;另外,何其芳创作的现代性、原创性及所受中外文化影响等论题,民国时期论者亦有所涉及。  相似文献   

3.
从洪门来看,近代会党组织规范深受儒家家庭伦理的影响。在父子伦理方面,洪门主要要求会员对父母或首领做到"孝顺"、"孝敬";在兄弟伦理方面,主要强调会员之间互相帮助,互敬互爱,并处理好叔嫂、伯伯和弟妇等关系;在夫妻伦理方面,要求会员在缔结婚姻时遵循"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原则,并倡导"夫义妇贞",夫妇和顺。洪门的组织规范在诸多方面继承了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但也充斥着封建性糟粕,这表明会党亚文化并非先进文化。  相似文献   

4.
传统家庭伦理道德对人们思想观念具有深刻的负面影响。巴金小说《寒夜》中汪文宣家庭成员间的关系严重"异化":母子不像母子、夫妻不像夫妻、祖孙不像祖孙,这种错位的家庭伦理关系加速了汪文宣家庭的瓦解。  相似文献   

5.
白居易《百道判》约有十四道为裁断家庭伦理案件的判例。这些判例以家庭成员中父子、夫妻、兄弟间的人事纠纷为题材,模拟案情进行断讼,慈孝、亲睦为其优先原则。白居易力图构建合乎礼教的人伦关系,维护家庭利益,仍不可避免地流露其思想弱点。判例既深刻反映出唐代礼俗,也是研究白居易家庭伦理思想的重要文献资料。古人处理家庭案例所秉原则,对今人解决家庭矛盾、处理人伦关系,无疑具有启示和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6.
在一种地域纠葛的视野下,本文对李劼人《死水微澜》、艾芜《南行记》和沙汀《淘金记》以及它们在八九十年代的电视剧改编,对《红岩》进行了较为详尽的解读。进而,提出"开放地域"的思路,期待川渝的合作,包括地域文化在内的本土资源理应成为转型时期中国文化的多元性和丰富性的源泉,为民族特质的"中国经验"确立与发展提供更为广阔的空间,从而凸现出川渝文学与文化在中国,乃至在世界范围内,不可或缺的存在意义。  相似文献   

7.
正《干校六记》是薄薄的,和书架上的《洗澡》、《我们仨》相比,毫不起眼。所谓"六记",是《下放记别》、《凿井记劳》、《学圃记闲》、《"小趋"记情》、《冒险记幸》和《误传记妄》六篇,记述钱钟书、杨绛夫妻二人于"文革"时期从京城下放干校"劳动学习"的散文。杨绛文  相似文献   

8.
《儿媳能使鬼推磨》、《三代厨房》等日本婆媳题材的影视作品对家庭伦理关系中最为复杂的关系——婆媳关系进行了多角度、多层面的表现,并对改善婆媳关系的渠道作了积极、有意义的探索。借用多模态话语分析理论,综合分析上述两部作品中图像、文字、音乐、色彩、情景等符号,体察到现今的日本婆媳题材影视剧已经摈弃以往只注重宣传传统美德的模式,而是立足于尊重人性,立意珍惜亲情,否定"以自我为中心"的价值观,倡导"想着他人"的价值观,引导人们实现家庭的和睦、社会的和谐。由此可见,当代日本社会重视推崇重树人文关怀的旗帜,发扬光大"和"的核心理念,努力使之成为全社会宝贵的精神财富。  相似文献   

9.
卡勒德·胡赛尼是阿富汗裔美籍作家,凭借《追风筝的人》和《灿烂千阳》获得国际上的普遍认同和巨大的声誉。《群山回唱》是他阿富汗系列的第三部小说,小说讲述了几个家庭、几代人的故事,探讨了阿富汗家庭中父母与儿女之间、夫妻之间及兄弟姐妹等之间的亲密关系,以及受战争、贫困影响而产生的家庭伦理困境。本文通过剖析小说中包含的家庭伦理关系对胡赛尼产生的深刻反思,揭露在战争的大背景下,道德与伦理遭到极端利己主义的摧毁,以表达他关于人道主义伦理的迫切诉求。  相似文献   

10.
欧茨一贯秉承"艺术教化人生"的创作理念,她通过《大瀑布》揭示了严肃的社会问题,表达了她对于失衡的伦理观念和混乱的伦理秩序的忧虑,并指出建立在相互关爱、理解和宽容基础上的家庭伦理关系对于家庭幸福和社会和谐的重要作用,表现了欧茨作为一名有良知的作家的高度责任感和超前的预见。因此,从文学伦理学角度研究《大瀑布》有很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