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教师对学生的体罚与变相体罚是一个屡禁不止的现象,这既会在孩子们幼小的心灵深处埋下黑暗的种子,又严重破坏了教师的师表形象。究其原因,有着深层的思想根源和社会根源。笔者认为,处理违规违纪学生应当遵循十大原则,从而从根本上杜绝体罚与变相体罚行为的发生。  相似文献   

2.
作为班主任要学习教育学和心理学,不要对此一无所知;要有法律法规意识,不要为所欲为;要有正确的人生观,不要误导学生;要有方式方法,不要鲁莽从事;要有一定目标,不要成为一个"事务性"的班主任。  相似文献   

3.
欲使表扬收到良好效果,须做到“十要十不要”。一、要果断及时,不要拖拉迟缓。渴望得到及时表扬,这是人的一种基本心理要求。及时表扬,能使学生获得心理满足与欢迎,热情高涨。否则,  相似文献   

4.
李爱国 《班主任》2002,(10):41-41
本文提出班主任工作的十项禁忌,供班主任,特别是青年班主任参考。一忌各类体罚教育是一门科学,是文明的象征;体罚或变相体罚是野蛮的行为,是违背师德、触犯法律的行为。体罚或变栩体罚不是教育,更代替不了教育。因此,体罚或变相体罚有辱于“人民教师”这个光荣的称号,为我们教师队伍所不齿,为社会主义文明所不容。二忌盛怒失态  相似文献   

5.
《广西教育》2013,(12):25-25
近期,老师体罚学生的恶性事件频发,恶劣的体罚手段令人震惊,为此不少教育同仁呼吁:要"赏识",不要"惩罚",要多鼓励,少批评。但也有不少学校管理者和老师大吐苦水,表示现在很多孩子娇惯,难管理,连批评两句都不行,教师"动不动就丢饭碗",以至于老师不敢管。《珠海特区报》联合珠海新闻网调查发现,完全支持"教师不准体罚学生"的网友比例仅为18%,其余82%的网友认为是否该体罚,要"根据情况,视情况和处罚程度而定"。支持对学生体罚的网友们还给出理由:"适当的体罚是应该的,有的孩子太溺爱了!"那么,究竟该如何看待"惩罚教育"呢?请关注本期微博看台。  相似文献   

6.
体育活动是同学们非常喜欢的项目,但是体育活动形式多样,对抗性强,竞争激烈,再加上同学们活泼好动的天性,这就决定了体育活动本身就具有一定的潜在危险。为了确保体育活动安全,我们要做到“十要十不要”:一、要对活动场地的平整性和器材的安全性做到心中有数;不要无所顾忌,冲上去就干,以免造成损伤和安全事故。二、要了解自己的体育基础、健康状况,要根据自己的实际能力和水平量力而行,对抗性强的活动要和同一年级、同一水平的同学进行;不要在有病时,如:发烧、感冒时勉强做过分剧烈的活动,以免造成伤害。三、要对易出事故的地点和项目有预见…  相似文献   

7.
中学化学实验学习十要十不要宜昌市七中聂德洪要课前预习,不要视同游戏;要检查仪器,不要临时着急;要遵守规程,不要各自是能;要正确操作,不要不分对错;要听从指导,不要到处乱跑;要团结协作,不要互相菲薄;要仔细观察,不要毫无计划;要如实记录,不要数据拼凑;...  相似文献   

8.
9月9日,记者从海口市教育局表彰优秀教师大会上获悉,为了加强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建设,海口市教育局出台海口市小学教师行为“十不准”和海口市中小学教师用语“十提倡”。海口市中小学教师行为“十不准”内容有:1.不准参加邪教组织和迷信活动;2.不准有偿辅导;3.不准上课时吸烟、接传呼、打手机;4.不准侮辱、体罚、变相体罚学生;5.不准按学生成绩排座位;6.不准利用任何形式传播有害学生身心健康的言论;7.不准训斥、指责和羞辱学生家长;8.不准私自向学生收费、摊派读物及推销商品;9.不准赌博、酗酒以及说脏话;10.不准穿奇装异服、戴奇特饰品、浓装艳抹、留怪发型。海口市中小学教师用语“十提倡”内容有:1.“你真聪明,真能干。”2.“你真可爱,真活泼。”3.“你还有什么问题?”4.“你的问题一定能解决。”5.“别着急,慢慢说。”6.“别灰心,再来一次。”7.“看到你进步,真高兴。”8.“今天,你做得很好。”9.“相信你,一定行。”10.“通过努力你一定能成功。”(据《海南特区报》)规范教师行为用语 海口出台“十不准”“十提倡”  相似文献   

9.
教学是教与学的结合,其中教师起主导作用,学生起主体作用。在教学过程中影响教学效果的因素很多,"十要十不要"是决定教学成败的因素。  相似文献   

10.
体罚在国外     
体罚,在不少国家里认为是违法的。丹麦的法律中规定,对虐待儿童的人要实行严厉的惩罚。在最近一项新的立法中,又明确地指出在学校里禁止体罚。在比利时,体罚孩子和学生是要判刑的。瑞典的埃科塔赫尔法中规定,禁止对十  相似文献   

11.
班主任工作“十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忌体罚学生。体罚和变相体罚只能压服,绝不能使学生心悦诚服。其结果可能是导致学生养成当面一套背后一套的恶习。  相似文献   

12.
“测定玻璃的折射率”实验十要十不要江苏赣榆县青口一中柏露枝为了尽量减小测量玻璃砖中折射角大小的误差,从而使玻璃折射率测量值更接近真实值,实验时要求做到下述十要十不要:(1)玻璃砖宽度要尽可能较大,不要小于5厘米.(2)玻璃砖外的入射光线的入射角i要在...  相似文献   

13.
教育惩罚:教师的职责和权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学生在课堂上公然违反课堂纪律时,当学生违反学校规章制度时,教师该如何处理?在当前教育中,有两种极端倾向:一种是滥用惩罚,甚至体罚或变相体罚;一种是不敢使用惩罚,不作为。一般来说,发生教师体罚学生的不良现象是有地域性的,在农村以及边远地区学校的案发率普遍要高于城市学校。乡村教师的教学水平、个人素质偏低,对学生的考试成绩和升学率有更多的压力和渴望,体罚或变相体罚就容易出现。而在城市中,更多的教师是“谈惩色变”。“赏识教育”、“愉快教育”的倡导,新闻媒体对某些体罚、变相体罚学生不当事件的报道,学校对教师的告诫:“安…  相似文献   

14.
课堂提问十注意1.避免盲目提问;2.问题要有区分度;3.问题的难度要适当;4.要考虑知识的内在联系与区别;5.充分调动学生进行讨论;6.避免大合唱;7.忌偏爱;8.不能讽刺和惩罚学生;9.不要自问自答;10.要认真分析提问的反馈结果。(摘自《云南教育...  相似文献   

15.
韩玉珍 《师道》2009,(12):13-13
《义务教育法》规定“禁止体罚学生”;《教师法》规定“体罚学生,经教育不改的,要给予教师行政处分或者解聘,情节严重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未成年人保护法》也明文禁止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不曾想,  相似文献   

16.
后进生的转化一直是教育工作中的难点和热点,从自身的工作中总结出了"十要"和"十不要"。分别从十个问题的正反两方面探究后进生的教育教学问题。核心内容是,关爱学生,灵活务实,持之以恒,正面引导。  相似文献   

17.
连续几起"弑师案",引来社会各界对惩戒教育的高度关注。先有民众的呼声:教师不准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再有人说"教师正当使用的惩戒并非对学生的体罚,不提倡迁就学生一切行为",接着有舆论声称,教育对学生过分纵容将遗患无穷,建议要对学生进行适当惩戒。  相似文献   

18.
连续几起“弑师案”,引来社会各界对惩戒教育的高度关注。先有民众的呼声:教师不准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再有人说“教师正当使用的惩戒并非对学生的体罚,不提倡迁就学生一切行为”,接着有舆论声称,教育对学生过分纵容将遗患无穷,建议要对学生进行适当惩戒。  相似文献   

19.
陕西省乾县马连乡小学教师卫建园将学生胡彬彬眼睛打瞎以后,在全校引起很大震动,师生纷纷要求杜绝体罚现象。学生说,我们希望教师尊重学生的人格,不要动不动就火冒三丈,即使对犯错误的学生,也应耐心教育。平时有体罚行为的教师作了自我批评,希望得到学生的谅解。一些教师表示,近几年全国人民都很尊重教师,我们也应自尊  相似文献   

20.
随着教育教学的改革,国家三令五申,严禁体罚和变相体罚学生,保证中小学生身心健康发展。近来,一部分老师因体罚学生被处分的消息不时传入校园,使老师们意识到了体罚学生的严重性,老师们相互告诫,不能再体罚学生了。并常听老师们这样议论:“不要再体罚学生了,管他能学到多少。”就这样,现在在相当一部分学校教育中出现了这样一种怪异的情景:老师对纪律不好的学生因不敢体罚而不再过问,对成绩后进的学生听之任之,导致绝大多数班级的纪律日趋涣散,班风渐坏。 这一情景应引起我们教育界所有同仁的重视,我们必须寻求一条解决的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