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徐钦亮 《宿州教育学院学报》2012,15(3):106+108-106,108
语文导入语是指语文老师在课堂授课前的开始部分。导入效果如何主要靠导语的设计,好的导入语让学生听来如沐春风,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语文课堂的吸引力和感染力,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效率,都具有极其重要的影响。所以如何运用形式多样的导语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进行愉快教学,使学生由“苦学”变为“乐学”、“善学”就显得极为重要,因此课堂导入是一门艺术。本文主要立足教学实践列举几种常见的导入法。  相似文献   

2.
<正>语文教学是一门艺术,而独具匠心的导语设计更是艺术中的艺术。精彩的导语设计既能活跃课堂气氛,寓教于乐,又能激发学生兴趣,陶冶情操,使语文教学事半功倍。因此,紧扣文本内容,精心设计导语,是语文教学过程中一个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在教学的具体实践中,笔者从以下几方面对导语的设计作了些尝试。一、歌曲导入法优秀歌曲都是高尚情感的产物,利用优秀歌曲导入新课,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达到寓教于乐的效  相似文献   

3.
江苏省江阴市华士实验中学唐雪利、江苏省江阴市华士高级中学杨铁军教师回答:一、导语设计一见钟情地理教学是一门艺术,精彩导语设计更是艺术中的艺术.乏味、雷同的课堂导入,难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而好的开场白则会使一节课起始石破天惊、先声夺人,整节课也因此会如高崖泻水,汹涌澎湃.俄国大作家托尔斯泰说:“成功的教学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兴趣.”精彩的导入好比唱戏的开台锣鼓,未开场先叫座儿,叫人一见钟情.让学生倾心于此,积极主动地受教,使他们的思维在碰撞中产生智慧的火花,把注意力迅速集中起来,饶有兴趣地投入到新的学习情境中,达成高效率的教学.  相似文献   

4.
一直以来,传统的教学方式是重教师讲授,忽视学生参与体验的过程。本人结合自己的教学实际,改变传统教学模式,使枯燥无味的欣赏内容变得直观形象。这样,就给音乐课的教学注入了一股活力,这对广大的音乐教师来说是一次大考验。一、精心设计导语,激发学习兴趣"兴趣就是动力"。教师在教学中该怎样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呢?巧妙地导入新课,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是不容忽视的一个重要方面。在音乐教学中,导入是一种教学艺术,  相似文献   

5.
李之安 《教师》2010,(25):95-96
一、诗词导入,激发兴趣 引入新课是课堂教学的起步环节,具有酝酿情绪、激发兴趣、引导思路、点明主题等作用。导入新课的创新设计是教师抓住学生注意力的关键,导语的设计是否新颖别致、生动形象.将直接影响课堂结构的优化和教学效率。利用诗词导入新课,可以调动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和激发学生探求地理知识的欲望。  相似文献   

6.
要上好一堂思想品德课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让思想品德课充满魅力。 一、精心设计政治课导语 导入,它好比是一首歌的前奏。如果前奏悠扬、动听,就很容易吸引听众。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在教学中,我们应该通过丰富多样的导语设计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要精心设计导入新课的不同方式,  相似文献   

7.
教无定法,导入新课的方式多种多样,目的在于创设学习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建立知识联系。许多优秀教学经验表明,设计好一堂课的导语,做好一堂课的开讲,抓住导入这个关键环节,对于上好一堂课有着牵  相似文献   

8.
教育家第斯多惠说:“教育的艺术不在于传播的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和鼓励。”俗话说: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巧妙地导入新课,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让学生把精神集中到学习、理解课文中去,使教学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我们怎样巧妙地导入新课,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呢?  相似文献   

9.
语文课堂教学是一门艺术,而课堂导语更是艺术中的艺术,常言道:"良好的开端等于成功的一半".每一节课开场白的好坏关系到是否能充分利用课堂每一分钟,直接影响课堂的教学效率.课堂导入要围绕教学目的,紧扣教学重点和难点,努力做到先声夺人、先声引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开启学生思维之窗,使学生心倾神往.  相似文献   

10.
导入是语文课的第一个环节,十分关键,应当引起重视。成功的导入法,能创设情境、营造气氛、调动情感、激发兴趣,能使学生充分发挥主体作用,积极投入到学习中去。它有利于学生更好地掌握基础知识,去探索、学习新知识。语文导语设计的方法有很多,结合学生认知的心理特点,设计有效的导入,把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激发起来,教学就成功了一大半,学生就不以为苦,反而会从中获得乐趣。  相似文献   

11.
新课导入是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不容忽视的一个重要环节。成功的新课导入能先声夺人,激活思维、激发学习兴趣,使学生在最短的时间内进入学习的最佳状态,从而提高课堂效率。 新课导入是一门艺术,其关键在于导语的设计。成功的导语极具感染力。它既是生动有趣的开讲,又是阅读方向的指点;既能引发联想,又能激发情感;既可使整个课堂井然有序,亦可使课堂教学妙趣横生,让学生很快地进入教师所创设的意境之中,促使其积极主动地学习。  相似文献   

12.
一堂课好比一场电影,导语则是这部电影的序幕,好的序幕可以一下子吸引观众产生先声夺人的效果.好的导语,必须要有酝酿情绪、激发兴趣和点明主题的作用;巧妙的导入设计可以一下子紧紧抓住学生的心理,吸引学生的注意,激发他们的学习欲望,使其直接进入学习新课的最佳状态.下面是我在十几年生物教学实践中总结出的8种导入法.  相似文献   

13.
万事开头难.语文教学中新课的开头也是如此。好的新课导入,能迅速安定学生情绪,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一节课的成功奠定基础。因此,教师必须精心设计导语.力求一鸣惊人.切不可信口开河。草率从事。笔者在多年语文教学实践中,总结出了几种新课导入的方法:  相似文献   

14.
好的导语就像唱戏的开台锣鼓,未开场先叫座儿,它的成功之处就在于能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的情感体验,引发学生设疑思考,这对优化课堂教学效益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那么,在导入新课这一重要的教学环节中有哪些行之有效的方法呢?  相似文献   

15.
教育家第斯多惠曾说:“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主要就是要激发学生的兴趣。”我国古代伟大的教育家孔子也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在语文教学中导语的设计一直是一堂优质课的关键之一,一个好的导语能极大地提升学生学习课文的兴趣,从而为教学创造良好的课堂氛围。  相似文献   

16.
王雯 《文教资料》2009,(36):60-61
导入是语文课堂教学过程的一个重要环节,在语文教学中有着重要的作用。因此,在教学中如果教师能遵循导语设计的原则,把握导语运用的方法,设计巧妙的导入方式,就能在一定程度上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牢牢扣住学生心弦.取得最佳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7.
官乃宗 《考试周刊》2014,(29):124-124
正教学艺术在于激励学生、引导学生。教育家第斯多惠说:"教学成功的艺术就在于使学生对你教的东西感兴趣。"然而,要做到学生乐意听讲并非一件易事,需要教师不断摸索和完善各教学环节,总结经验教训。其中,政治教学导入语的设计尤为重要,一个成功的导入可以马上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起他们的兴趣,如同徐徐拉开的帷幕,让学生一眼看到精美的置景;又如乐章的序曲,使学生一开始便受到强烈的感染,从而为整堂课的成功打下良好的基础。我结合自己多年的教学实践,列举常用的导入法谈初中政治课的有效导入。  相似文献   

18.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无论做什么事情,只要有了兴趣,人的主观能动性和创新精神就能充分发挥出来,收到的成果才会理想。就初中历史教学而言,教师要紧密结合学科特点,依据教育教学目标,创新教育教学方法,努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在愉悦和谐的教学氛围中掌握历史知识,完成学习任务。一、科学设计导语,自然导入新课对于一节成功的历史课来说,教师设计的精彩的导语,有助于学生对新知识的理解,可有效  相似文献   

19.
郭振东 《中学理科》2005,(10):28-29
物理教学中,新课导入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做好新课的导入是成功地上好一堂课的第一步.巧妙地、艺术地导入新课,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强烈的求知欲,使学生一上课就精神抖擞,注意力集中,有了学习目标和思考方向.下面介绍几种常用的方法:  相似文献   

20.
丁华 《考试周刊》2012,(43):45-45
课堂导语设计的好坏决定着一堂课的成败,只有设计好导语,才能为新授设下悬念,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为更好地进行教学奠定基础。小学语文是基础学科,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进行导语设计更为重要,作者提出采取提出问题设置悬念法、创设情境法、谈话导入法、媒体介入法、新旧结合等方法进行导语设计,从而达到增强课堂教学效果的目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