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少儿美术教育不只是向少儿传授基本的美术知识和技能,而且要培养其审美能力、创造能力,也是促进少儿形成健全人格的重要手段,因此,少儿美术教育者必须探索合理、有效的美术教学方法,完善美术教学。  相似文献   

2.
闫伟伦 《新课程研究》2010,(2):167-167,183
在高中美术欣赏课教学中,作为一名美术教师,在向学生传授美术知识和技能的过程中,始终要把教学重点放在对学生进行审美情趣和创造能力的培养上,通过美术教育提高他们感受美、鉴赏美和创造美的能力。  相似文献   

3.
美育是小学素质教育的重要环节,美术教学作为实施美育的主要平台,起着培养学生审美素质、传授美术知识与基础技能、促进传统文化传承弘扬的重大责任。新课程标准要求小学美术教育要重视民众对审美情感和审美思想的体现,通过与民间美术的融合教学,充分发挥民间美术的积极功能,更好地实现美术课程教学目标。文章对小学美术教育中民间美术的融合策略及其功能进行了初步思考,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中学美术教育是我国基础教育中比较重要的一项,在中学美术课程中,美术课不只是向学生传授美术知识技能,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对美术的兴趣、审美情趣、创新能力和个性品质。以探讨如何在美术教学中提高学生美术文化素养,进一步指出美术文化教育对传承人类文化遗产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高洋 《当代家庭教育》2023,(10):172-175
小学美术教育不单是美术知识技能的学习,更是对学生审美能力、欣赏能力的提升,同时小学美术教育中渗透的素质教育理念,能够提升学生综合能力和核心素养。统整课程,以大单元教学理念,适应教育的时代发展,改革散点课堂教学模式,从本土文化资源入手以培养学生的美术素养、审美能力、感知能力、欣赏能力为主要教学重点。贴合学生生活经验,提高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能够更好地培养学生审美素养。  相似文献   

6.
传统的美术教育,教师注重传授绘画知识技能,而忽视了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和情感体验。要改革美术教育,美术教学应树立以审美为核心的理念,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学生的审美情操和健全人格。美术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学习,应有机地渗透在艺术的审美体验之中。在教学中,强调情感的体验,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使教学达到"寓教于乐"的审美境界。  相似文献   

7.
美术教学是小学教学中的一部分。美术教育不仅仅是向学生传授美术知识,培养学生的美术技能,还要培养相应的审美能力。它对小学生的观察能力、想象能力以及各方面的发展都有着不可磨灭的作用。可是,当前不少小学教师和学生对于美术教育的价值认识不够,在教学中往往偏离美术的学科特点,这些"伪美术"教学导致了小学美术教育失去了应有的艺术味。存在问题一:教师忽视了美术学科教学的特征美术教育虽然是学校对学生实施审美教学的重要途径,但一部分学校和  相似文献   

8.
梁若涵 《文教资料》2014,(32):59-60
美术教育是学校艺术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学校开展美术教育,是以教育为手段,向学生传授一定美术知识和培养必要技能,发扬和传播美术文化,以美术为媒介,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操和审美能力,发展智力和创造力,获取一般教育学意义的功效。本文通过对新课改背景下学校美术教学存在的问题进行详细地分析与阐述,提出与之相应的对策措施,以促进美术教学效果的增强和教学质量的提高。  相似文献   

9.
美术教育在提高与完善人的素质方面具有独特的作用,它不是单纯的艺术知识传授与艺术技能培养,还是一种提高学生智力,培养学生审美能力、创造能力、合作意识和个性,帮助学生初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教育.在美术教学中我尽量创造宽松、民主的教育环境,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学习中找到自信,减轻心理压力.  相似文献   

10.
美术教学中的创造力培养既是美术教育的一个目标,也是美术教育的途径和方法。美术教学的任务也就是培养学生的审美情感和创造力。因此,我们在培养学生的绘画技能和形成各种审美知识和审美能力的同时,必须高度培养学生的创造力。那么在美术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呢?  相似文献   

11.
一、美术教育应侧重于审美教育中小学美术教育除了传授美术技能基础之外,还将作为审美教育的主体,扩展人的视野,提高人的审美境界。二、美术教育应侧重培养人才从培养人才的角度来讲,美术教育应该是通过美术教学,来培养全面和谐发展的人才。我们在每一堂美术课教学时都要考虑如何通过美术知识的传授来开发学生的智力,挖掘其潜力,如何让学生具备与未来社会相适应的文化修养、艺术修养,最终达到培养跨世纪人才的目的。三、美术教育应侧重培养学生素质在中小学校里,素质教育的主要环节还是在课堂里,学校的美术教育除了传授美术双基础…  相似文献   

12.
吴鑫 《考试周刊》2014,(34):189-189
在素质教育进程中,美术教育被推到教育前沿。美术教育的根本是审美教育,以促使学生树立正确的审美观为目标,将感性与理性、情感与智力、性格与意志统于一身。在初中美术教学中,不但要注重向学生传授相应的美术知识和美术技能,还要注重在有限的课时里不断引导和熏陶学生,提高学生感受美、认识美、创造美的能力。  相似文献   

13.
浅谈美术教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美术教育以其所独有的多重价值而成为教育中一个必不可缺的组成部分.美术教育与社会的文明和进步息息相关.美术教育是指以教育为手段,通过美术教学,向学生传授一定的美术知识和表现技能,使学生了解美术的范畴,中西美术的特征,传播和发展美术文化,并在教学中逐步地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艺术修养和道德情操,提高学生的智力水平和创造能力,并追求一般教育意义之功效.美术教学是美术教育的主要活动.它主要包括对中西绘画技能的传授,雕塑、建筑、工艺设计等涉猎美术各个范畴的知识和技能的传授,以及中外美术发展史和中外名作欣赏等.美术教育就是以一定的教学方式和手段,全方位的传播美术知识和技能,促进美术文化的发展的教育方式.  相似文献   

14.
高中美术教育是中学艺术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从四个方面阐述了高中美术教育的意义:高中美术教育有助于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审美情趣;有助于学生掌握一定的美术知识和技能;有助于发展学生的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提高综合能力;有助于其他学科的学习.美术的教育成果在以后诸多工作学习领域中都有所应用.高中美术教育不是培养专业美术人才,而是通过美术教育培养学生的多种能力和综合素质.在教育教学工作中,教师既要注重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传授,更应注重学生想象力、思维能力、创造力等多种能力的培养.  相似文献   

15.
<正>初中美术教育要达到怎么样的目的?我觉得这是美术教师应该好好思考的问题。新课程标准如此表述:"向学生传授美术基础知识和基础技能;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增强爱国主义精神,陶冶高尚情操,培养良好的品德、意志;提高  相似文献   

16.
一、对学生进行基础美术教育的必要性   作为美术教育,有两种类型,即美术取向的美术教育和教育取向的美术教育。美术取向的美术教育的着眼点是美术本身,即由美术本位出发,借助于一定的教学方式和手段,横向和纵向传播美术知识和技能,促进美术文化的发展,这种美术教育也就是我们所说的专业美术教育。教育取向的美术着眼点在教育,通过美术教育有目的地培养人的道德感,审美趣味、意志和创造性等基本素质和能力,这种美术教育也就是我们所说的普通美术教育或基础美术教育。基础美术教育,是区别于专业美术教育,是素质型的,除传授学…  相似文献   

17.
《考试周刊》2020,(85):157-158
高中美术教学是培养学生审美能力和学科素养的重要学科,不仅是对学生传授美术知识与相关技法,还要不断塑造学生的优良品格,让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形成良好的审美观,不断挖掘自身的潜能。现代的社会就是信息化网络社会,在高中美术教学中,利用网络信息技术可以为学生营造一个自由开放的学习环境。文章就网络背景下高中美术教学展开研究讨论,深度探究出网络大环境下进行美术教学的实践策略,给美术教育者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8.
由于地域条件和师资配置等原因,大部分农村学校美术教学还是处在教师在黑板上画画,学生在底下跟着学画的状态。这种现状,让我无数次陷入沉思中。美术教育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以美术课堂为载体,向学生传授一定的美术知识和技能,培养学生的艺术情操和审美能力,开发学生的智力和创造力,培养学生全面发展的必要手段。在素质教  相似文献   

19.
王莉秋 《江西教育》2024,(19):76-78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推进,小学美术教学被赋予了更多的使命。在教学中,教师不仅要给学生传授专业知识,还要“以美育人”,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一般来说,学生的审美能力并非与生俱来,要想让小学生具备认识美、爱美、创造美的能力,教师就要重构教学理念,将美育教学贯穿于美术教学的每一个环节,通过知识传授与技能培养,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以及美术学科核心素养。  相似文献   

20.
美术课是中学艺术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美术课作为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的主要手段和途径在美术教育中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作用:美术教育有助于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审美情趣;有助于学生掌握一定的美术技能和知识;有助于发展学生的非智力因素和智力因素,提高综合能力和素质。美术教育不是培养专业美术人才,而是通过美术教育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多种能力。在教育教学工作中,教师既要注重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传授,更应该注重学生想象力、创造力、思维能力等多种能力的培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