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每年两会都是全国各大媒体报道的重头戏,也是各大媒体进行报道创新的竞技场。今年两会,全国媒体推出了例如AI主播、机器人主持、VR、5G、Vlog等高科技报道工具。其中,Vlog作为一种新兴的短视频形态,在今年两会报道中得到广泛应用,国内各大新闻平台纷纷推出《两会Vlog》《我的上会Vlog》等作品,这些作品视角独特、风格亲切,受到了用户的欢迎和好评。本文借两会报道的契机,梳理Vlog在新闻报道中的应用现状,思考其不足,展望Vlog新闻报道的未来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2.
成玲玲 《传媒》2021,(16):60-62
Vlog(视频博客)作为新兴的媒介形态,凭借个性化、日常化等表达特点和碎片化的传播优势获得广泛青睐.Vlog庞大的受众市场和发展潜力,让主流媒体纷纷尝试Vlog新闻报道模式.Vlog新闻通过第一人称视角为受众提供沉浸式体验,消解受众的距离感,增强新闻的亲近性,为媒体融合进程中的新闻报道提供崭新视角.我国主流媒体的Vlog新闻产品已经形成以移动短视频为代表的传播优势,并在实用性等方面具有优化提升空间.  相似文献   

3.
在媒体融合的时代背景下,众多媒体平台都进行了一系列的转型变革,以适应融媒体的发展。作为主流媒体的央视新闻为更好地发挥其舆论引导作用,在此次转型浪潮中也做出必要的调整与创新。2019年11月,央视新闻推出"大国外交最前线"系列Vlog,以新路径、新形式开启了中国外交活动报道的全新体验,也提升了其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  相似文献   

4.
主流媒体为了适应新兴舆论场,扩大舆论影响力,主动转变叙事方式利用个性化特征明显的Vlog报道社会议题。以2020年两会报道为例可以发现,主流媒体Vlog报道呈现其叙事特征:叙事主体以专业记者为主、叙事情境利用个性化视角传达公共性议题、叙事结构是以时间顺序为主串联前台与后台,三个特征促成了主流媒体Vlog相较于大众化Vlog在内容、语态等方面的优势。主流媒体未来可以从培养全媒型人才、创新交互性叙事、平衡前台与后台三方面寻求Vlog叙事的新空间,并借力发展为具备竞争力的新型主流媒体。  相似文献   

5.
在媒体融合发展的背景下,传统的时政新闻报道方式,已无法满足受众对新闻信息的多元化需求。Vlog作为时政新闻领域中出现的新形式和新样态,符合移动化、社交化、可视化的传播趋势,不仅丰富了时政新闻的报道形式,也对主流媒体的话语权产生一定影响。作为一种专业内容生产机构的"跨界"成果,主流媒体纷纷找准机遇,将严肃的时政内容融入个性化表达方式中,创新了时政新闻报道方式,实现了新闻报道内容的立体化格局。  相似文献   

6.
融媒体时代,Vlog作为深受受众喜爱的短视频类型已经被传统主流媒体广泛应用于新闻生产中,成为主流媒体创新新闻报道的重要形式.但是在当前的Vlog新闻生产中还存在着一系列问题,需要主流媒体采取切实可行的优化生产策略加以有效解决,才能扩大Vlog新闻的传播力和影响力.  相似文献   

7.
在融媒体背景下,Vlog因其真实性、交流性、互动性等诸多优点得到了广大受众的认可和喜爱,并迅速引发了新闻媒体的普遍重视.自2018年以来,Vlog作为新闻报道的一种全新形式,被各大媒体广泛使用,并逐渐地进入新闻制作和生产的各个领域.因此,本文以"Vlog+新闻"典型案例为主要研究对象,分析将Vlog形式运用于新闻报道中...  相似文献   

8.
在媒体融合发展环境下,Vlog得到大众的关注和应用。从个人日常记录到新闻报道,越来越多的内容生产者加入其中。2020年初,新冠肺炎疫情下,央视新闻、《人民日报》等主流媒体的Vlog频繁发布,这一具有强烈个性的新媒体新闻报道形式,不仅让受众快速、全面、有效地了解了新闻事实,更为新闻报道注入了新能量。本文将以新冠肺炎疫情期间新闻报道为例,探讨Vlog新闻的影响力。  相似文献   

9.
2020年全国两会报道中,人民网、新华网等媒体利用vlog短视频在引领两会核心议题方面发挥了关键的作用。Vlog亲民化、人格化的沟通方式为媒体转型注入新的活力,但其带来的严肃新闻软化、内容同质化等问题也不容忽视。  相似文献   

10.
马宁 《新闻传播》2022,(1):84-85
全国两会是我国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做好全国两会宣传报道是主流媒体一项重要的工作内容.VR、短视频、H5等多种技术和手段纷纷亮相两会新闻报道,全国两会报道形式呈现"全息"化趋势.本文结合新疆广播电视台2019年全国两会报道经验,探讨如何用好信息可视化技术服务全国两会电视新闻深度报道.  相似文献   

11.
沙晓羽  王艺璇  全会 《传媒》2023,(10):45-47
在媒体融合和话语转型的背景下,主流媒体纷纷采用年轻人喜闻乐见的Vlog进行新闻报道。本文从文化收编、话语去蔽、意义返魅等文化研究的理论视域出发,对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大国外交最前线》系列Vlog进行深度剖析,探究主流媒体话语创新的理论逻辑,为媒体融合向纵深发展提供参考个案。  相似文献   

12.
在媒体融合背景下采用"Vlog+时政新闻"的模式是顺应时代发展潮流的体现。当前,"Vlog+时政新闻"模式已经进行了实际应用,并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还存在发布时间不适时、缺乏有价值的信息以及品牌塑造不持续等问题。要实现媒体融合背景下"Vlog+时政新闻"的持续性发展,可采取以下几项措施:在系列新闻报道中有效应用"Vlog+时政新闻"模式,内容制作需更加精细化,挖掘培养高水平的全媒体创作型记者。  相似文献   

13.
2019年全国两会中涌现出众多创新报道理念,践行融合传播的爆款产品。其中,具有人格化表达方式Vlog(视频博客)被大量运用到时政类重大主题报道中,增强了严肃时政新闻的亲近性,取得了不俗的传播效果。本文以2019两会中的Vlog报道为例,分析了Vlog在时政类重大主题报道中的特征,存在的不足及未来发展的对策,以期为媒体从业者利用Vlog这一新兴的形式进行时政类重大主题报道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随着短视频行业的快速发展,主流媒体主动把握发展机遇,积极探索新闻报道的新形式,纷纷入局短视频行业,短视频新闻应运而生。Vlog新闻是短视频新闻的一种新型报道形式,它不仅创新了新闻体裁,优化了新闻内容,还以崭新的形式吸引了众多受众,从而提升了主流媒体的竞争力。本文以人民日报"疫"线Vlog作为研究对象,从内容生产、新闻叙事方式以及新媒体矩阵布局三个方面分析短视频新闻的创新,以期为主流媒体今后的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一年一度的全国两会和省两会,是全国、全省政治生活中的大事,也是重大的新闻事件.做好两会新闻报道,不仅仅是党报必须完成的政治任务,同时也是打造品牌媒体的重要着力点,是凸显主流媒体地位、彰显影响力和竞争力的大好契机.  相似文献   

16.
张思雨 《今传媒》2020,(2):78-80
越来越多的媒体开始使用"Vlog+新闻"这种形式报道新闻,其中的爆款当属2018年3月两会期间,两会记者所制作的"Vlog"系列。那么这种呈现方式是否还属于新闻?这种呈现方式是否对新闻的专业主义有所损害?本文将以"Vlog+新闻"这种媒体呈现方式为例,试图去总结这种呈现方式,并尝试分析这一呈现方式的类型和在我国国内的发展现状,以及流行原因。  相似文献   

17.
顾熠男 《传媒》2021,(14):58-60
"Vlog新闻"自2019年全国两会大规模出现后,已经成为新型的热门新闻传播形态.本文基于社会临场感理论,从共存感、达意度和凝聚力三个方面分析"Vlog新闻"传播创新之处与成功原因,并尝试提出提升"Vlog新闻"传播效果的建议.  相似文献   

18.
缪毅容 《新闻记者》2006,(11):22-25
“话题新闻”近来在媒体上频频出现。作为一种新兴的新闻表现形式.“话题新闻”增强了新闻报道的针对性、实效性和吸引力、感染力。实现了“大”(党和国家的大局)与“小”(普通百姓的日常生活)之间的良好沟通。标志着媒体对新闻事件、新闻现象的关注,从传统、单一典型宣传.开始转向更宽广领域,使社会深处涌现出的热点、难点、疑点问题成为广泛报道的对象。一年一度的全国人代会、政协全会(以下简称“两会”),审议、讨论和制定的方针、政策、法律,以及所关注的社会热点,决定着国家一个时期经济、社会、文化发展走向,影响着广大人民群众未来的生活。来自各地的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在会上的建言献策,大量反映了人民群众的心声和社会关注热点。同样。上海市的“两会”在地方上发挥着类似全国“两会”的重大作用。因此,“两会”新闻报道,作为时政报道的一个重要内容,具有极大关注度。而“两会”中的热点话题,又为话题新闻提供了丰富多彩的内容。研究“两会”话题新闻报道。不断提高“两会”新闻报道质量,创新时政新闻报道手段和表现形式,能更好地满足读者的阅读心理,提高党报等主流媒体影响力和辐射力,也能使党报等主流媒体在激烈的新闻竞争中,更具生命力和创造力。  相似文献   

19.
两会报道的微博效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年一度的全国两会既是代表、委员和公众建言献策的议政厅,也是媒体充分显示新闻报道综合实力的重要平台.今年全国两会中,"微博问政"成为时尚.很多代表、委员通过微博晒提案议案,与网友沟通交流.同时,包括新华社在内众多国内主流媒体,都不约而同地通过微博征集两会话题、报道两会内容,使微博成为今年两会征集民意最热媒体和会场内外互动最大亮点,产生良好传播效应.  相似文献   

20.
王炎龙  万幸  李朵 《今传媒》2009,(7):12-14
2009年5月11日中国内地甲型H1N1流感首例确诊病例在四川成都确诊.此次流感疫情是继2003年"非典"后的又一较大规模的公共卫生事件.成都电视台作为本土主流媒体,其对H1N1流感的新闻报道,较好地发挥了引导受众舆论、减少盲日恐慌、稳定社会等作用,对于各地方电视媒体应对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有一定的示范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