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四结合":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要坚持“四个结合”,即要坚持思想政治教育和心理道德教育相结合,坚持教育和自我教育相结合,坚持教育和管理相结合,坚持普遍性教育和先进性教育相结合。  相似文献   

2.
论邓小平教育思想的鲜明特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邓小平教育思想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教育具体实践相结合的产物。他的教育思想博大精深,内容丰富,具有鲜明的特色,主要表现在:教育必须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教育必须“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教育必须坚持全面发展的教育方针;教育必须坚持符合国情的办学模式;教育必须坚持改革和创新。  相似文献   

3.
推行“开放式道德教育”势在必行。“开放式道德教育”是现代教育思想的重要体现,是社会进步和时代发展的要求,是道德教育自身发展的需要。推行“开放式道德教育”。必须加强比较研究,改进教育教学方法,加强德育队伍建设,更新教育观念,坚持道德教育的主导性,实现德育社会化,体现自身特色,以期达到教育的目的。  相似文献   

4.
思想政治工作是学校教育工作的生命线,在市场经济转轨的新时期,要进一步重视和加强思想政治工作,做好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工作,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深入实际,深入师生;坚持物质奖励与精神奖励相结合,坚持表扬与批评相结合;坚持时代性与针对性相结合;坚持尊重人与理解人相结合,坚持先进性与广泛性相结合,努力做好思想政治工作,提高师生政治思想素质,加强精神明建设,培养“四有”人才。  相似文献   

5.
纵观近代以来,关于要培养什么样的人,一直在调整和变化,从清末的德智体“真国民”到如今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人,体现了不同时期不同的人才培养观。我国“五育”思想总体呈现出以下特点:道德教育一直备受重视、注重汲取先进的教育思想与理论、具有鲜明的时代性、由主要关注社会价值转向关注本体价值。展望未来,我们要坚持以人为本的发展观,凸显人的价值与发展;要坚持“五育”互通互融,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要坚持全面发展与个性发展相结合;要坚持马克思主义教育理论创新。  相似文献   

6.
道德教育要完成党中央赋予的艰巨历史重任,必须处理好继承与创新的问题。如熟悉教育对象、加强教学的针对性、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发挥正面灌输作用等。进行德育理念、德育内容和德育实施途径等方面的创新,树立以人为本的新道德理念,实现道德教育内容的现代化,有效拓宽道德教育新途径。  相似文献   

7.
“共同富裕”是党的二十大报告的关键词之一。报告总结了十年来共同富裕取得的新成效;阐释了中国式现代化与实现共同富裕的内在关联性,指出中国式现代化内含了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本质要求;强调共同富裕是一个长期的历史过程;提出要从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出发扎实推进共同富裕。十年来的成就蕴含丰富的经验:必须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必须不断完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必须坚持人民至上的根本立场;必须大力发展先进生产力;必须坚持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协调发展;必须坚持乡村振兴战略;必须坚持问题导向和系统观念;必须防止陷入“福利陷阱”。  相似文献   

8.
大学生道德“知行分离”的教育应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代大学生接受了十多年的学校道德教育和社会文明的熏陶,具有较高的道德认识水平,但“知行分离”的现象比较突出。高校要实现“知行统一”的德育培养目标,必须遵循道德教育的规律,唤醒和强化大学生的道德自律意识;关注和开发大学生的道德情感因素;重视和加强大学生的道德行为养成。  相似文献   

9.
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要坚持“四个结合”,即要坚持思想政治教育和心理道德教育相结合,坚持教育和自我教育相结合,坚持教育和管理相结合,坚持普遍性教育和先进性教育相结合。  相似文献   

10.
朱熹是我国著名的思想家、哲学家,又是一位教育家,其理学教育的中心就是道德教育,朱熹以“明五伦”为道德教育目的,将道德教育分为儿童、小学、大学阶段在道德教育方法上注重知行合一的践履法、教师的指导与一定的规范相结合和强调“博学”、“忠恕”、“内省”的道德修养法等,朱熹道德教育思想对当代有不省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