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96 毫秒
1.
训诂,简言之是用当代的语言去解释古代的语言,用通行的语言来解释方言,说明事物的形貌让人了解。训诂的主要内容有解释字词,解释文句,分析表达方式、补充说明和正文相关的内容等,训诂的主要术语有曰、为、貌、犹等,通过对《诗经·卫风·硕人》注疏中训诂术语和训诂内容的分析,可以使读者对训诂有更深入的了解。  相似文献   

2.
《春秋三传》之一的《谷梁传》① 从解释词语入手阐发《春秋》义例 ,文中存在大量的训诂材料 ,本文试从训释实词、训释虚词、分析词序、分析词素、分析句读、分析方言词等方面对《谷梁传》中的训诂材料作一番整理 ,以见其在训诂学方面的价值。  相似文献   

3.
幸嫚 《华章》2010,(27)
所谓"训诂",用通俗的语言解释词义叫"训",用当代的话解释古代的语言叫"诂".本文根据训诂因声求义方法和训诂的法则,从探求语源的角度,通过古籍文献为佐证和比较互证对兴义方言中的几个特色词作本字考.  相似文献   

4.
<正>形训,也称"以形索义""以形说义""据形说义",它是古代一种通过对汉字形体结构的分析来解释词义的训诂方法(训诂是全面解释文献语言以沟通古今语言隔阂的工作,从狭义上讲,就是解释词义)。如许慎《说文解字》(下文简称《说文》)《男部》:"男,丈夫也。从田力,言男子力于田也。"汉字是表意文字,象形字、指事字、会意字和形声  相似文献   

5.
常和古书打交道的人,都会遇到一些难于索解的地方。原因是多方面的,这里只能就与本文主旨相关的谈一部分。读古书离不开训诂方面的知识,所谓训诂,简单地说,就是“用语言解释语言”。(黄侃语)语言何以要解释?因为时有古今,地分南北,音转义变,非训诂不能通其义。训诂与语法的关系至为密切,用哲学的语言说:训诂是内容,语法是形式;训诂是个别,语法是整体。个别是整体的个别,整体在个别之先。简言之,训诂与语法的关系就是由部分到整体,再由整体到部分的循环阐释。因此,如果在解释语言时只看到个别而不顾及整体,往往误解。维…  相似文献   

6.
训诂就是解释,就是用语言解释语言。有解释词义的,如《尔雅》、《方言》、《说文》、《释名》、《广雅》之类的训释;有解释古书的,如古书的注解。训诂也叫诂训。《诗·关雎诂训传》疏:“诂训者,通古今之异辞,辨物之形貌,则解释之义尽归于此。”又:“诂训者,注解之别名。”训诂要运用文字、音韵的知识,所以训诂学要以文字学、音  相似文献   

7.
长期以来,对传统训诂方法的研究一般多注重“以形索义”、“因声求义”等训诂方法,而对“因求义”较少论及。其实,“因求义”是历代训诂家常用的一种重要训诂方法,它注重在具体语言环境中来区分与确定词义。段玉裁在《说解字注》中多次提到这种训诂方法,认为它在区别本义、引申义、假借义以及同义词等方面有着重要的作用。通过对段注中有关“因求义”的大量语言事实与以《说》释义与《诗经》毛传为代表的训诂材料进行对比研究,可以看出“因求义”有其特定的理论依据和判别方法。  相似文献   

8.
义训是传统的三大训诂方法之一。它在传统训诂学中虽和形训、音训并列,却无疑占据着中心地位,因为训诂的目的就是要探索和解释语词的意义、探究其因果渊源、说明其孳生流变,训诂始终都是以语义为中心进行的。意义是语词的内容,文字和声音是语义的形式。运用形训,是从分析文字形体(或云语言的书面形式)入手探究词义,所以称作“因形索义”;运用声训,是从探究语音关系(或云语言的口头形式)入手探究词义,所以又称作“因声索义”,两者的最终落足点都是弄清语义。可见义训作为直接从词义本身的运动规律来探究词义的方法就更是训诂的主体方法了。黄季刚先生把传统训诂归为四类:一曰“本有之训诂”,即探究词的本义;一曰“后起之训诂”,即探究词的引申义和转化义;一曰“独立之训诂”或“说字之训诂”,即探究一个个语词的各种义项之间的关系;一曰“隶属之训诂”,即探究置身于语文之中的具体语词的具体意义。其中包括了形训、声训、义训三大方法,实际上体现了一种殊途同归的意思。这也表明:三大方法事实上是不能绝对割裂开的。  相似文献   

9.
在训诂学中对训诂的条例分为三种,分别是形训,声训,义训。它们对于分析汉字的字形,字音,字义都起到了不可忽视的作用。训诂的条例中的形训可谓以形说义,声训可谓因声求义,义训可谓连类明义,这三种训诂条例采用不同的方式对汉字的含义的进行了解释和说明。  相似文献   

10.
训诂方法中文训方法可以解释为“随文谋义”,也可以解释为互文见义、异文比较、文内自注等方法.文章对三种训诂方法加之详细考据和解释,并对文章自释功能、释词方式作出评价和概括,校定随文谋义的具体概念和知识结构,阐明其学术内涵和定义.  相似文献   

11.
《毛诗诂训传》体例一致,自成体系。在训释词义、旬义时,它使用了多种训诂方式。象,以同义词做训释字,用定义的方式解释词义,通过描写来说明词义,分析词与词的关系来确定词义及对假借字的解释,等等,就它的训诂所涉及的内  相似文献   

12.
“因声求义”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因声求义”是训诂研究的一项重要方法从汉代发展起来的文献语言学,经过一个漫长的丰富完善过程,到了清代,明确地分成了文字、音韵、训诂三个门类,脱离了经学的附庸地位,成为独立的传统语言科学。文字、音韵、训诂是三个不可分离而又各有侧重的门类。文字的研究偏重于形,音韵的研究编重于音,而训诂则以探求和解释语义为主要任务。为什么这三者又是不可分离的呢?这是因为不论是研究文字、音韵,还是训诂,都以古代文献语言(即古代的书  相似文献   

13.
段玉裁在《广雅疏证序》中说:“小学有形、有音、有义,三者互相求。举一可得其二。……圣人之制字,有义而后有音,有音而后有形。学者之考字,因形以得其音,因音以得其义。治经其重于得义,得义莫重于得音。”这就阐发了形音义之间的关系,指出了声音在训诂中的作用,明确地提出了“因音以得其义”的训诂方法。  相似文献   

14.
“因声求义”是用与被释词声音相同、相近或有音转关系的词(字)来解释词义(字义),说明它们之间的意义联系的一种训诂方法。因为它是以词的外部形式——语音为线索来解释词义的,所以又称为声训。  相似文献   

15.
<正>本文拟从训诂与文化两个角度与大家谈谈中学古诗文的阅读。“文化”的含义比较容易理解,那什么是“训诂”呢?用通俗的话来说,“训诂”就是解释的意思,即用容易懂的语言解释难懂的语言,用现代的语言解释古代的语言。由此,大家知道,我们阅读古诗文,首先遇到的就是“训诂”问题,具体到日常的古诗文阅读和学习,我们就是用现代容易懂的语言来解释古代比较难懂的语言,最主要的就是依靠教材注释、教师讲解、查阅工具书等途径解释、翻译疑难字词和语句,从而能够理解意义,  相似文献   

16.
文言文是中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中学阶段主要是培养学生具有阅读浅易文言文的能力。要使学生具备这一基本能力,就必须加强文言词汇的积累、掌握和运用。训诂就是解决这一基础问题的基本工具和有效方法。教学中应用"以形示义"、"因声求义"、"推源求义"、"阐释引申"、"分析结构"等训诂方法可以准确地解释词义,较高效地学好文言文。  相似文献   

17.
形训异议     
形训和声训、义训平列,它是一种说明被训释字结构理据的训诂方式,有提示该字所代表语词本义的作用。把形训这种训诂方式和以形索义的训诂方法混为一谈,以致训诂学界对形训的理解各执一端。  相似文献   

18.
古今义浅说     
训诂学是以语义为主要研究内容的一门独立学科,解释字义或词义是训诂学的核心,而作为语义基本单位的词义是纷繁复杂的。大量的词义随着时代的推进发生了一些变化,因此,在对字词进行训诂时,有必要辨析古今词义。笔者在此试图以古义与今义为研究对象,说明古义与今义的含义,探讨古今义的差异,归纳、总结两者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9.
训诂,简言之就是用当代的语言解释古代的语言,用雅言解释方言.《毛诗正义》一书包含汉代的毛亨传,郑玄笺,唐代的孔颖达疏和陆德明的注音,具有丰富的训诂学价值.本文以《毛诗正义关雎至桃夭》为切入点,对其中包含的训诂内容和训诂术语进行具体的分析和阐释,以加深对训诂的认识,为今后训诂研究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20.
<正>文本是由语言构成的,汉语有独特的造字、遣词、用语及其表情达意的方式,因而也有自己的读解方式。几千年来,形成了一套完善的训诂学理论,留下丰富的训诂资料。汉语文的文本解读首先要从训诂学的角度解读,可从"形训""声训""义训"等方面进行,需要恪守传统训诂的边界。一、"形训"的解读及其边界1.形训解读所谓"形训"解读,就是采用训诂学形训的方法,通过字形分析解释字义,突破关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