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强调可以突出地表达说话者的意旨、情感、态度,可以使语言更加富有感染力,使听者或读者能更快捷、深刻地理解和掌握交流的信息。汉语和韩语中都存在“语音强调”、“词语强调”与“句法强调”三种主要强调方式,但二者有同有异:其一,汉语中有而韩语中没有。汉语可以采用语气副词、范围副词进行强调,还可以使用一些固定格式进行强调,而韩语中没有这些强调方式;其二,韩语中有而汉语中没有。韩语可以通过在体词之后接助词进行强调,这是韩语中一种重要的强调方式,但汉语中没有这种强调方式;其三,汉韩语均有但二者不同。汉韩两种语言都存在语音强调、词语强调与句法强调,但是,二者在两种语言的强调方式中的地位、词语的选择以及具体使用上均存在着差异。  相似文献   

2.
本文从语言类型学角度研究语气助词"啊"的情态语义及其句法分布,比较了日语和英语中语气助词的使用情况。通过汉英日互译材料的分析得出结论如下:汉语主要用语气词、助动词、语气副词等词汇手段来表达语气,以语调、语序、句式作为补充;日语主要用终助词、助动词等语法手段来表达语气,以语气副词等词汇手段为补充;英语中主要使用情态动词、副词等手段表达语气,以语调、语序、句式作为补充。  相似文献   

3.
语气副词是现代汉语表达句子情态的主要词汇手段之一,本文主要从语气副词的性质和功能、语气副词的分类和范围、语气副词句法组合、语气副词语义分析、语气副词的篇章语用功能、语气副词的语法化和主观化以及对外汉语教学和儿童语言习得中的语气副词研究等七个方面评述了近三十多年来语气副词研究情况,并指出今后在语气副词研究中需要进一步探讨的问题。  相似文献   

4.
英语主要用语调或动词的变化形式来表示语气;汉语也用语调表示语气,但更重要的是用语气助词表示语气。汉语语气副词具有表述性、评价性、强调性三个方面的语用功能,不同的汉语语气副词在英语中有不同的表达方式。  相似文献   

5.
英汉情态(语气)副词的语用对比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英语中的情态副词的功能地位相当于汉语的语气副词。文章通过对英汉情态(语气)副词进行对比分析,探讨其共性与差异。研究发现:英汉情态(语气)副词类别上同为意义、作用多样而又有较多共同意义的类;分布上都具有灵活性、主要分布位置相似性、位置及组合制约的相似性等特点;功能上都具有高位和低位表述功能、评价功能和强调、聚焦功能。相异之处主要在于:英语情态副词的意义主要还是在现实性与非现实性方面,而汉语的语气副词则意义多样而广泛;在与句中其他副词的排序上,共性之中有差异;在表达功能上,汉语语气副词的表达功能更为多样化。  相似文献   

6.
语气词是语气在词汇层面上的一种典型的表达方式,它本身没有词汇意义,只能粘着于句中的某个句法成分后面,赋予句子某种语气.疑问语气词是在现代汉语、韩语和日语中使用频率较高又很有特色的一类词.本文从是非问、揣测问、特指问、选择问和反问等五个方面考察了汉韩日三种语言的基本疑问语气词的异同.  相似文献   

7.
汉英委婉语语法构造手段之对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于中西方不同的文化背景、不同的思维方式,造成了英汉委婉语在语法构造手段上存在着差异:在形态变化上,英语中常通过动词的过去式表达委婉语气,汉语中缺乏这一手段;在词序方面,汉语中使用无主句可表达委婉语气,英语中不能省略主语,但能用空语类或使用被动态表达委婉语气;在副词和语气词的使用方面,汉语中大量使用副词和语气词生成委婉语,英语相对缺乏;在否定形式上,汉英两种语言中都常用否定词语生成委婉语气.  相似文献   

8.
从系统功能语言观关照汉语语气,否定了认为“凡不属由动词词法选来表示语气的语言都没有语气”的论断。汉语虽然没有动词的限定成分,不能通过主语与限定成分的省略或搭配来表达语气.但仍可用其他手段来表达各种语气。  相似文献   

9.
不同的语言有着不同的语气表达方式。汉语与日语在语气表达方面有着很多共同点,也有着显著的区别。文章以汉语语气词了为考察对象,分析了了所表达的各种各样的语气以及它的相应日语表达。在此基础上对了的中日语气表达进行对比,找出异同点,并对其原因进行了归纳。  相似文献   

10.
汉语丰富的语气副词是句子、语篇和语境情态高度词汇化的表现,其篇章、预设和推理功能使表达更为简洁。而与汉语语气副词相应的英语表达并不局限于词汇形式,英语另有重音、语法隐喻、情态名物化、介词短语、动词短语、特殊句式、篇章逻辑等多种形式。由此可知,汉语表现情态义的词汇比英语更丰富,而英语表现情态义的非词汇形式更为多样。  相似文献   

11.
现代汉语状语位置上的语气副词,部分具有预设功能,该预设是一种语用预设,表明了命题在语言交际中的适切性。这种预设副词所在的状中结构,单句中通常分布于谓语、补语、宾语中,有时也独自成句,语气副词此时位于句首;复句(句群)中,一般分布在始发(分)句位置上。预设语气副词的分布位置.单句中与其预设功能的强弱有关:随着句位的逐渐后移,语副的预设功能渐弱,语用焦点功能渐强;复句中与主观性的强弱有关:由分布于后续(分)句到始发(分)句,语副的主观性渐强。  相似文献   

12.
汉语中存在两类表达语气义的副词:一类是“完全语气副词”,即语气义是副词本身表达出来的;另一类是“准语气副词”,语气义是副词与某一语义背景中的其他因素共同作用表达出来的。“还”是一个典型的准语气副词,本文分析并探究了它的语气义的表达机制。  相似文献   

13.
文章在语法化学说的指导下讨论了中古汉语语气副词的形成,认为其形成方式主要有五种:他类词语法化为语气副词;同义复合形成新词;句法结构固化为语气副词;跨层结构凝定为语气副词;附加后缀形成新词。形成特点主要表现有三种:汉语自然音步规律对双音节语气副词的形成产生影响;语气i,l词的平行虚化现象普遍;重新分析和类推成为语气副词形成的重要机制。  相似文献   

14.
以系统功能语言学理论为依据,从语言的人际意义角度对三则日语民间童话故事的语气、极性和情态进行分析。分析结果表明,在语气上主要以确定性语气为主;在极性上主要表达肯定意义;在情态上虽用到了情态化和意态化资源,但占比很小。  相似文献   

15.
一般认为,语言由客观事态与主观态度两部分构成,由于语言形态等的差异,各语言表现事态与态度的具体形式也各不相同。在表达句子的主观态度方面,英语主要有语气(mood)和情态(modality)这两部分,它们在范畴、表现形式以及层面上都有所不同,构成了一个对立统一的体系。作为孤立语的现代汉语,在涉及主观态度时,当前研宛界或是用语气,或是用情态来表达,并没有真正形成语气、情态同时存在的局面。事实上,在汉语的实际研究中,语气或情态都被等同于英语的情态概念,尽管措词不同,在实际中往往被当作同一范畴加以应用。汉语为典型的孤立语,不具备屈折性,缺乏丰富的词尾变化,不便于细分出一个类似于英语中的语气范畴。  相似文献   

16.
刘一 《海外英语》2011,(14):338-339
韩国语、英语和汉语分属于不同的语言类型;韩国语是粘着语,英语是屈折语,汉语是孤立语。三种语言在表达"现在完成体"这一语法范畴时,表现手法有所不同。韩国语和英语是通过动词词尾的变化来表现其现在完成体的特征,而汉语是通过在动词前后加助词或副词等词汇手段的形式体现其意义的。  相似文献   

17.
本文尝试通过对异义汉字同形词例词的分析来探究有一定词源关系的汉字同形词义出现差异的原因及其规律。从举例分析中,归纳出了汉日韩汉字同形词词义演变的规律:(一)由于汉语古今词义发展变化而产生了词义差别;(二)由于汉字词被日语和韩语吸收后,在各自的语言中都有变化而产生了词义差别;(三)翻译西方词语时,汉语、日语和韩语出现了不同的译词。由于历史的、社会的或语言本身"语势"强弱的原因,出现了一个选择并进入各自语言中的基本词汇的过程。  相似文献   

18.
语气副词"都"的来源及语法化过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以现代汉语中具有强调和比较意义的语气副词"都"为研究对象,从汉语史的角度描述"都"由实词向语气副词"都"语法化的过程。用比较分析的方法研究汉语史中表达强调和比较意义的一些用法,从而确信"强调和比较"是自古就有的用法。语气副词"都"的产生有语言发展规律的必然性。  相似文献   

19.
韩礼德认为人际功能是语篇分析的功能之一,它主要由于其系统来实现。本文运用定性与定量的方法,分析了北京奥运歌曲的语气系统。分析显示作者主要运用陈述语气句以提供信息.其次采用祈使语气及疑问语气达到互动;最后指出.因此歌曲语篇的特征决定了语言功能的选择.  相似文献   

20.
汉语和韩语中都有多种多样的否定表达.由于语言类型的不同,两种语言的基本否定表达有着较大的差别.对汉韩语的否定表达手法及表达形式进行对比与分析,有助于汉韩语学习者及翻译人员丰富对汉韩语否定表达的认识,提高学习和翻译效率,促进跨文化交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