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武则天费尽心机改唐为周.登上女皇的宝座,为何在其晚年不传位武氏以延续武周王朝,却要还政于李唐王朝?其主要原因是以父系家长制为基础的封建宗法制以及传统社会观念的约束,母子皇位继承较姑侄皇位继承更具合法性及得到社会认可.以及武周王朝延续后女皇将不会被列于宗庙的必然结果。加之武则天取得皇位的途径及方式并未得到天下臣民的认可.臣民心向唐王朝,最终迫使武则天放弃帝位与延续武周王朝的初衷,忍痛割爱,还政于唐。  相似文献   

2.
唐太宗李世民、女皇武则天、唐玄宗李隆基三位杰出的封建帝王,为避免重蹈隋亡覆辙,革新政治、励精图治,使唐朝在他们统治时期国家政权巩固、社会安定、经济发展、文化昌盛,开创了备受后人称赞的“大唐盛世”。三位帝王开明的用人思想、正确的用人策略,为唐王朝成就盛世大业提供了人事保障。  相似文献   

3.
唐太宗李世民、女皇武则天、唐玄宗李隆基三位杰出的封建帝王,为避免重蹈隋亡覆辙,革新政治、励精图治,使唐朝在他们统治时期国家政权巩固、社会安定、经济发展、文化昌盛,开创了备受后人称赞的“大唐盛世”。三位帝王开明的用人思想、正确的用人策略,为唐王朝成就盛世大业提供了人事保障。  相似文献   

4.
宋元时武则天形象的建构与文人心态息息相关。北宋时,封建士大夫通过批判武则天,为当时的后妃参政鸣警钟;南宋及元朝时期,人们借反对武则天来反对异族统治,表达驱逐异族,收复国土的愿望。与唐代人对武则天相对客观的态度相比,宋元时期武则天成为人们表达政治观念的传声筒。这与宋元文人在特殊环境下的复杂心态,包括正统观、性别观及道德观密切相联。  相似文献   

5.
秦汉时期是中国封建王朝的统一与巩固时期,同时也是封建统治阶级法律思想的大转型时代.这次大转型产生了中国封建正统法律思想.它不但引导当时社会的进步,而且对以后漫长的中国封建社会的立法活动起了指导和支配作用.秦汉时代的法律思想演变主要有三个大的发展时期和一个反正统的时期.  相似文献   

6.
武则天掌握了大唐王朝的实权后,她举贤任能、励精图治,国家虽不及“贞观之治”时那样富庶昌盛,但社会趋于繁荣兴旺,百姓化开始过上了比较安定的生活。可李氏贵族、一些正统守旧的大臣们却对此视而不见,他们念念不忘旧唐王朝,紧紧抓住武则天“用酷吏”、  相似文献   

7.
汉武昭宣元时期法律思想变迁探实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董仲舒“德主刑辅”的思想体系,是此前各种政治法律思想的融合,也是以后长期统治中国的封建正统法律思想,其中不仅有先秦儒家的思想,也有先秦法家的思想,只是由于其核心内容是儒家的,故世人及后人仍以“儒”称之。很多人认为,董仲舒思想体系一确立,汉武帝即“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以之作为统治思想。考察汉武、昭、宣、元四帝的统治实践,并非如此。从汉初崇信法到崇尚德的董仲舒思想占据统治地位是一个根本性的转变,经历了一个较长的变迁过程。  相似文献   

8.
唐太宗李世民统治的贞观时期,是我国封建法制最健全的时期。贞观法制的推行,维护和巩固了唐初的政治统治,社会经济有了大幅度的发展,出现了封建社会的治世局面。作为最高统治唐太宗的法治思想,对贞观法律的制定与推行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从立法、司法和守法之风中可见太宗礼法合一,依礼制法的法律思想体系。在唐太宗礼法结合的思想指导下制定的《唐律》保障了“贞观之治”的实现,奠定了我国封建专制主义刑法的规范,为以后  相似文献   

9.
武则天是我国历史上一位出类拔萃的封建女皇帝。历代史学家对这样一位“最奇特之人物”都十分关注,不少学者较多地研究武则天如何篡夺皇位及其功过是非的评价等问题,无疑这是必要的。但是,迄今为止,对于武则天的思想还缺乏应有的开掘和研究。武则天的统治能够持续半个世纪之久,固然是由于唐初特定的社会历史条件等多方面的原因,而她善于在统治集团中采取文治手段,以封建思想统治群臣也是重要原因之  相似文献   

10.
梁维力 《文教资料》2008,(16):78-80
公元690年武则天登基后以周代唐,开始了武周政权统治,直到705年的"五王政变"唐中宗复位后才恢复唐王朝,在这废周复唐的过程中,有很多力量发挥了很大的作用.本文着重商讨武则天的男宠张易之、张昌宗两兄弟在其闻起到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