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产教融合"具有职业性、区域性、层次性、互动性和共赢性等主要特征,其基本要求是人才供需融合、人才培养融合、社会服务融合和文化育人融合。高职教育"产教融合"的有效路径可概括为"五位对接",即将专业建设、课程建设、师资队伍建设、实践平台建设、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区域产业、行业、企业进行人才培养要素对接。"对接"促进"融合","融合"深化"对接",必将有力提升高职教育服务区域产业发展的能力和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  相似文献   

2.
"校企共育"是高职院校联合区域企业共同培养合作企业所需技术技能人才的一种人才培养方式,是高职院校与区域企业在达成人才共育理念共识基础上的对接性人才培养措施与手段。它既是高职院校增强人才培养针对性的现实需要,也是区域企业获得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的路径选择。"校企共育"需要以"人才供需联合体"和"共育性人才培养机制"为保障,为高职教育与区域产业的人才对接提供有力支撑,推动高职教育教学改革,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实施技术技能人才的"校企共育",将有力促进高职教育与区域产业的人才供需对接、人才能力对接和人才成长对接,提升高职教育服务区域产业发展的能力。  相似文献   

3.
工程教育与行业企业的对接合作是我国工程教育改革发展的重要方向。我国煤炭行业工程教育的发展,有过传统的对接合作模式,也有过淡化行业特色后进行的实践,还有校企对接合作的成功经验。本文从整个行业发展的视角,探讨新时期如何发挥行业协会的指导作用,推进煤炭行业与工程教育对接合作的路径。  相似文献   

4.
专业设置与布局是高职教育与区域经济发展对接和融合程度的集中体现。文章以宁镇扬区域为研究范式,探索高职教育与区域经济发展保持良好吻合的路径选择,即通过坚持创新引领,增强专业设置的适切性;对接产业布局,保证专业结构的合理性;健全长效机制,提升专业人才的竞争力和适应性;以构建"三个对接"为抓手,把高职专业设置与区域产业布局对接工作落细落实。多维度实现高职专业设置与区域产业发展的动态对接。  相似文献   

5.
基于校企文化对接的高职思政教育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就业为导向的校企文化对接,能够强化高职思想政治教育的文化底蕴、内涵和氛围,从而实现高职思想政治教育机制创新。本文从背景、特点、路径、模式四个方面,对基于校企文化对接的高职思想政治教育进行了专题探讨。  相似文献   

6.
高职教育“总部—基地”办学模式建构研究,其本质是基于“总部—基地”产业模式来进行“高职—产业”的对接和解构研究,以此来探寻高职教育更好地服务于地方产业转型升级、从而促进区域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路径和方式;因而其对接研究是要构建高职教育切入和嵌入产业的长效机制,其解构研究则是要勾画高职教育切入和嵌入产业的行动路线.  相似文献   

7.
教学"两课"对接是指专业理论课教学与实践课教学的对接.教学"两课"对接是高职院校教学的重要环节,是理论与实践辩证关系的根本要求,是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是全面体现高职教育特点的客观需要.目前我国高职院校教学"两课"对接虽然还存在一些问题,但是是可行的,改革教学内容是前提,培养"双能型"教师是关键,确定科学的学时比例和建立完善的教学场所是保证,产学研结合是方向.  相似文献   

8.
政府、学校与企业三方联动,是促进高职教育发展的最佳路径选择,但目前三方联动存在问题,不能有效促进高职教育发展。只有通过"立宪"转变政府职能、深化校企合作、培养与区域产业需求对接的质量型人才、打造"三高"师资队伍等途径,实现政府、学校与企业三方联动,才能有效促进高职教育的发展。  相似文献   

9.
在"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下,建设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应该紧紧围绕高职院校的培养目标,走校企文化对接融合的道路。本文从课程改革、制度建设、文体活动、校园环境、师资建设等方面,提出了校企文化对接的路径。  相似文献   

10.
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发展所呈现的六大特点,其中一条就是五个对接。这五个对接是对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高度概况,成为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里程碑,成为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行动指南。文章解读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五个对接旨在加深业内人士对我国高职教育的理解和认同,进一步加快我国高等职业教育体系的不断完善和纵深发展。  相似文献   

11.
目前我国高职教育正在走向加强内涵建设和特色品牌发展的新阶段。从系统论的角度对专业建设进行解构,立足旅游产业集群的大背景,从具体专业建设的小视角,以高职旅游英语专业为例,对旅游英语专业特色化建设进行深层次研究和探索,分析了对接产业集群加强专业建设的必要性和旅游英语专业基本特点,提出了高职专业特色化建设路径,对当下高职教育领域亟待解决的内涵建设品牌特色等问题进行了深入的思考。  相似文献   

12.
高职品牌目标对教育规划发展所承担的目标,研究高职教育目标设定在人的发展目标保障之间的逻辑关系.教育顶层设计的逻辑对应取决于"规划"还是"设计".宁波"红帮"模式,在注重现代技术和产品创新同时,形成了我国现代服装工程体系中众多的"第一",从专著到教材,从技术到产业,从工艺到设计.  相似文献   

13.
构建符合我国国情的基于供应链管理理论下的高职院校与企业的合作模式--"无缝对接"的人才培养模式,这是教育模式的创新,这种模式将是21世纪高职院校探索的发展方向.本文主要研究我国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模式的现状,结合供应链管理的理论,分析"无缝对接"人才培养模式的意义和阐明其依据,探索对高职院校学生能力培养的"无缝对接"模式.  相似文献   

14.
本文以宁波卫生职业技术学院"双领域服务三业对接"转型发展探索为例,深入分析了卫生类高职院校办学战略转型的背景,并探讨办学定位的确立及其实现的路径,为同类院校探索特色办学之路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5.
高职教育为新农村培养建设人才,既是高职教育为"三农"服务义不容辞的责任,又是其拓展办学空间的需要。文章提出了高职教育与新农村建设人才培养有效对接的途径和建议,旨在实现高职教育发展与新农村建设互动双赢。  相似文献   

16.
熊惠平 《职教论坛》2012,(18):15-17
高职教育"总部—基地"办学模式,其解构研究为总部经济机理应用于高职教育,提供了新的分析方法和分析工具;其适用性研究是探讨起于经济发达地区的这一模式推广到全国的必要性特别是可能性;而其对接机制研究是要探寻高职教育更好地服务于地方经济发展和社会建设的路径、方式。  相似文献   

17.
对接产业是高职教育类型特征的本质体现,是高职教育自身发展的客观要求.组建职教集团,发挥行业协会纽带作用,实施"专业+项目+工作室"人才培养模式,搭建对接产业、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高效平台,是推动高职教育发展的有效途径.目前对接产业还面临着许多困难和问题,需要加快职教立法进程,可先实行地方立法而后推动国家立法,形成对接产业、工学结合的法律法规保障机制.  相似文献   

18.
随着我国职业教育的快速发展,国家对高职院校的心理健康教育给予了越来越多的关注.根据高职教育的实际情况,结合高职生的心理特点,采用合适的路径,有针对性地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对提升高职生的心理品质、增强抗挫折能力起到了极其重要的作用.因此,探索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路径是当今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19.
在我国学校思想政治教育中存在着一个不可忽视的断裂带,即高中的思想政治教育体系与大学的思想政治教育体系各成一个体系,各自为战,缺乏有效的对接,使得两个教育体系之间难以形成有效的合力,极大地削弱了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系统性和有效性;基于此,在分析高中与大学思想政治教育体系对接的必要性基础上,重点从目标确立、内容安排、途径探索、评价体系等方面进行了初步研究和探索,力求为实现高中与大学思想政治教育体系的有效对接提供可行性路径。  相似文献   

20.
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处处彰显职业特色,这与企业文化特征不约而同,这种各取所长的特点使高职院校需要走一条符合自身特色又独树一帜的发展道路。从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和企业文化内涵入手,分析二者对接的重要意义,思考并寻求二者融合对接的有效路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